在被曹操收降前,張遼在經歷著怎樣的人生?——張遼(一)

蹭《軍事聯盟》的熱點講了司馬懿,又為了闡明司馬家是如何逐漸篡奪了曹魏江山的,接著講述了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一直講到了滅蜀,再往下,如果繼續講司馬炎以晉代魏和滅吳三分歸一的話,那並不是我的本意了,這部分恐怕要放到最後再講。


在一些粉絲當中做了個小範圍的調查,有希望我繼續講孫策的,也有希望聽聽五子良將的。我斟酌了一下,都值得寫,不過如果講了孫策,孫權也就順勢講下去,恐怕又是兩個長篇。乾脆我還是歇口氣,插空寫幾個短篇吧,所以就開篇給大家講講五子良將之首:張遼。


張遼,字文遠,(169-222年),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區)人。是西漢時漢武帝時期馬邑之謀的發起者聶壹的後人。因為這個大事件引發了漢匈兩國之間曠日持久的戰爭,最終雖然漢朝獲勝,但是國力也消耗很大,漢武帝也因此向全國公佈了著名的《罪己詔》。因此聶壹的家族為了避怨而改姓了張。

在被曹操收降前,張遼在經歷著怎樣的人生?——張遼(一)


張遼少年時生得十分健壯,而且自幼習武,練就了一身出色的武藝。並因此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在郡裡擔任了武職官吏,就任期間,他因為武力過人,被幷州刺史丁原發現,於是將他招至自己的身邊做了從事。


我們在講呂布篇的時候,就提到過這個丁原,丁建陽。呂布也是因為武藝高強而被丁原發現並招到身邊的。為什麼咱這位幷州刺史這麼能發現武藝出眾的人才?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丁原自己就是個武力很強的人。


丁原出身卑微貧寒,讀書不多,性格粗略,但是練就了武藝,為人也勇敢,而且善於騎射。在那個年代,有這個本事也就不難做個官吏,因此丁原早早的就在南縣任了職,這個南縣是現在的哪裡,史料上的記載很少,甚至都沒有關於丁原籍貫的記載,因此沒辦法具體考證。

在被曹操收降前,張遼在經歷著怎樣的人生?——張遼(一)


在就任南縣縣吏的時候,丁原作戰十分英勇,分派的任務不論多難,從不推辭,遇到緊急事件,他都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因此,他後來升任了幷州刺史、武猛都尉。武猛:就是武藝高而且勇猛的意思。這個都尉不是漢朝官制當中的常設官位,是個雜號都尉,是為了褒獎丁原而特地設立的。丁原前往幷州就任,把自己的治所(也就是大本營)設在了河內。


也正因為如此,丁原對於武力過人的人才十分在意,才慧眼識珠發現了呂布和張遼兩個人才。(關於呂布,在本號的前面就已經講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查看歷史記錄來閱讀)


張遼在丁原麾下,地位要低於呂布,不過也很得丁原的器重和信任。到了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在袁紹的攛掇下,想要徹底剷除宦官集團,但是他的姐姐何太后不同意。袁紹又出了個餿主意,讓何進招董卓,丁原等周邊的將領領兵進京威逼何太后,於是丁原便帶著呂布和張遼一起領兵前往洛陽,並打著要求朝廷肅清宦官的名義,火燒孟津,當時從洛陽宮中都可以遠遠的望見燃起的大火。


何太后果然害怕,但是還是沒有同意徹底肅清宦官集團,而是下令遣散宦官,於是丁原便帶著張遼帶兵進了都城洛陽,並被大將軍何進任命為執金吾(也就是洛陽的警備司令)。同時何進將張遼派出前往河北募兵。然而在張遼募兵期間,洛陽城裡發生了大變故,就是大將軍何進被宦官先下手為強,丟了性命,董卓進京迎了出逃的少帝回京。於是乎,董卓便成了洛陽中央朝廷的一把手,把持了朝政大權。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董卓誘使呂布殺了自己的老上級丁原,奪了執金吾手中的軍隊。而當張遼帶著徵募到的一千多士卒回到洛陽後,這些新兵也都被董卓劃為己有了。失去了丁原領導的張遼便也由董卓收編。


後來接連發生了董卓亂政,張邈發起了討董聯盟並吸引曹操和袁紹的加入,董卓則遷都長安並且火燒了洛陽。直到司徒王允定下計謀,並在呂布的配合下,終於將董卓成功刺殺。張遼則因此又被劃歸到了呂布的麾下,並升任為騎都尉(相當於騎兵隊長)。

在被曹操收降前,張遼在經歷著怎樣的人生?——張遼(一)


這一切對於官職低微的張遼來說,只能是順應時勢,隨波逐流而已。然而張遼動盪的生活卻並沒有結束,只不過是剛剛開始。董卓被刺殺不久,由於王允對待西涼兵的政策不利,引發了李傕、郭汜帶領西涼兵造反並攻下了長安。破城時,呂布帶本部人馬逃出城去,而張遼則選擇繼續跟隨呂布。


於是,張遼便跟著呂布開始了漂泊不定的寄人籬下的生活,先後經歷了投靠袁術、張揚、袁紹,又回到張揚處。然而在回奔張揚的路上,呂布認識了曹操的至交張邈,兩個人把臂為誓,結成同盟,並最終一起在趁曹操領兵外出攻打徐州的時候,抄了曹操的大本營兗州。


曹操趕忙回救,經過歷時兩年多的曹呂大戰,曹操成功翻盤將呂布趕出了兗州。張遼便又跟隨呂布到了徐州,投奔了新任徐州牧的劉備。並於建安二年(197年),張遼升任為北地太守、魯相等職,當時張遼二十八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