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不踩油门就应该把脚放在刹车上这种操作习惯正确吗?

小河弯弯波浪宽


首先,习惯没有好坏之分。

确保驾驶安全的前提是遵守交规。

就你说的这问题,我用交规来解答。

交规有规定,控制车速方式是以油门为主

根据安全车距来控制油门来控制车速行为

说白了,刹车踏板作用是停车的,不是减速

真的老司机,脚始终放在油门上面的。。

什么时候给油,什么时候松油。分寸把握很好

最重要的是,猛踩死油门,进行快速减档。。

大多开自动档的,都是D档就走天下了。。

如果你挂的是D档,时速115,是在五档。

自动档怎么快速降档? 依靠发动机来制动?

松开油门,猛踩油门到底,就会跳到3档。

你得先看下你小车操作手册,有没有这功能。

你对自己车了如指掌,又遵守交规的话。。

习惯就真的不重要了,我脚经一直放在油门上。

我只要抬脚,自然踩下去的必是刹车踏板。

因为我脚后跟正前方就是刹车踏板。。。

油门比较难踩,我才一直放在油门上。。

如果你脚后跟正前方是油门的话。。。

那么你必须时时刻刻把脚放在刹车踏板上

这样开车会很累,紧急状态依旧会踩错。

女司机脚小,这才是关键,经常踩错踏板。

女司机踩油门刹车,都是整只脚伸过去。。。

所有,女司机应该是时刻把脚搁刹车踏板上

针对女司机脚小,这点还是有必要强制的。

这不是习惯问题,就是脚小的问题。。


春哥diao


  这里问脚不踩油门就应该把脚放在刹车上这种操作习惯正不正确,其担心的是怕会出现急刹车或猛踩油门的情况,而这两种情况,都是非常危险的。

  开车时,右脚不踩油门,脚应该放在油门踏板上还是刹车踏板上,其实是个很简单却又有一定学问的问题。说它简单,是因为,开车嘛,启动加速就踩油门,减速停车就踩刹车,没什么太复杂的操作。可在这简单的操作之中,一点小失误,一点反应不及时,可能就会造成车祸。

  我们开车时,车不需要或不能加速了,脚会先离开油门,然后要做的就是判断现在的情况,等一会是可以踩油门还是需要刹车。如果一会可以继续加速,脚放在油门跳板上别踩就可以,不过,这时还是要预防突发情况发生,随时准备踩刹车;如果判断很可能需要刹车,脚可以先移动到刹车踏板上,随时刹车。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所以,不分情况地脚不踩油门就把脚放在刹车踏板上,是个不好的习惯。


DIY导演


先说结论:不踩油门脚就放刹车上,这种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言论,从理论上乍一听,相当没毛病,非常正确。但是在实际上培养安全驾驶方面,是完全错误并且要坚决纠正的。

是不是又听键盘车神告诉你的脚只要不踩油门就放刹车上?你不怕这样开车累死自己?而且这样开车并不安全。

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只要不需要踩刹车减速,脚就一直放在油门上。这个结论乍一听听起来很恐怖吧?加速踩油门,不加速就虚踩在油门上。个别情况,司机根据个人经验觉得前方有潜在隐患的地方比如可能出现鬼探头,或者比如前方红灯必须要准备停车,这时候用大脑思维去主观控制,主观控制,主观控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右脚放在刹车上预备刹车。这种主观控制属于非紧急情况,有充分时间大脑独立思考。

其他情况一律一直放油门上,用条件反射去控制,只要有突然情况就向左移动刹车,没事就放在油门上,这才是最安全的。这样形成驾驶习惯,在遇到你在踩油门加速的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依然可以通过本能左移刹车。而那种不踩油门就放在刹车上的键盘车神,开车累不说,你都养成习惯紧急情况你脚底下踩的是刹车这种本能思维,真遇到突发情况在加油门的过程中需要紧急制动了,就会有本能觉得你脚下的油门是刹车的肌肉记忆。网上大把视频,女司机开的慢悠悠的突然前方遇到事一脚油门当刹车冲出去就是这种自己以为不加油门我的脚踩的是刹车这种错觉。

所以不加油门脚就放刹车上。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极其危险的。其一,增加不必要操作,容易疲劳混乱。其二,长时间形成脚底下踩的是刹车的本能记忆,遇到突发情况容易造成油门当刹车紧急踩下去。


saga616


每个人开车都有一些习惯动作,关键是看这些习惯动作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

过去在驾校学车时,我们的教练是这么教我们的:在不需要脚踩油门时应把脚轻放在制动踏板上,并且要养成这种习惯。我这人比较讲规矩,很听话,一直都是按这种要求做了的,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习惯。

既然教练这么要求,我一直都认为这是规范标准动作的要求,就如同手把方向盘时,左手保持在9-10点钟方向、右手保持在2-3点钟方向一样,成了习惯之后就特别的好使,一直到现在从来都不会随意改变,开车动作和姿式很优雅,不少人尤其是女士总夸我开车姿式很好看。

那么,脚不踩油门时要把脚放在刹车上到底对不对?我认为是对的,这是规范性动作,这种动作是为防范安全隐患而设计的,也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理论标准。

作为一个具有10年的也算资深驾驶人,这种体验非常深刻,10年驾龄从未发生过任何驾驶事故,哪怕是微小的事故都没有,发生险情预兆时都能顺利排除和避险,应该得益于规范动作所赐。

以我10年的驾驶经验,其实在实际操作中也未必很教条的执行这种驾校标准。就说这右脚的动作吧,从概率上讲,我在开车时右脚放在油门上的时间还是居多的。因为,就算是在高速公路上飞奔,汽车虽有一定惯性,有时可以不用踩油门,但是为了能保持车子匀速奔跑,加上高速公路也未必全是平整直顺的路面,所以时不时的还得用脚给点油,爱车也才能确保匀速运动。假设总是照本宣科似的在没有踩油门的情况下,总把脚尖移到刹车上,那未必脚就那么好受,真到了需要减速时,习惯地把脚尖移到刹车上来处理也很自然,根本没必要这么机械。那就更不用说在乡村道路和坑洼不平的山道上了,在那种情况下,你还能总记得把脚尖放在刹车上么?

任何一种动作都是讲求熟练和习惯,在熟练中养成习惯是很正常的,也没必要太过于教条,习惯了就好。但得记住一点,想开好车进而到熟练,一开始就得按标准动作来,那样你才会使标准动作变成标准习惯,否则,就变成了烂习惯,想改都没法改。



不是脚一直放到刹车踏板上,是右脚脚后跟在刹车踏板的正下方固定,踩油门时脚后跟不动,右脚前脚掌右偏轻踩油门,踩完再回来。踩油门要有揉的感觉,揉一下松开再揉一下。稍微熟悉机械的朋友都会发现,所有的车都设计了一个回油管,发动机回到油箱,为啥,因为要把多的没燃烧的油收集回油箱,说明什么呢,油门踩大了撒。再有,公安部做个测试,有电视台播放过,用的伊兰特,城市行车速度,备刹车与不备刹车的紧急刹车差距是4米多,一个车身了。大家多三思。


sidalingele


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我们的右脚脚掌放在油门踏板上,左脚脚掌则放在休息踏板上,老司机经验不踩油门就把脚放在刹车上是有依据的。

右脚不踩油门就意味着车辆要减速,这时我们的脚掌应该放在刹车踏板上,采用点刹减速,就算突发状况,我们也能在第一时间踩下刹车。

在一定坡度的路段需要停车等候时,有的司机为了解放右脚反解疲劳,紧用手刹制动,对于一些新车还可以,如果车龄较长,手刹拉线肯定有磨损和延长,制动效果不好,会有溜车的可能,比如坡度大、车辆超载等等,都会影响手刹效果,这时采用脚刹制动,算是起了双保险。

开车不把脚放在油门上就放在刹车上,目的就是为了再第一时间踩下刹车,多数司机采用的是正油斜刹,右脚跟保持不动,需要减速刹车时,直接抬起脚掌移动至刹车踏板,省时省力。

以上内容属于个人观点,祝大家平安出行安全回家。


安全始于足下


作为一个B1牌近20年驾龄,几乎没违章扣分的老司机,谈谈个人看法

个人倾向不踩油门即虚踩刹车,这个习惯已多次使自己紧急避险。

主要原因,

一是右脚虚踩刹车踏板的姿势是很不舒服的,但是却可以提升自己的注意力,保持高度警觉………这是行车安全所必须具备的。反之,虚踩油门踏板,姿势舒适,易降低警觉性,产生更大行车风险。

二是刹车踏板位置较高,油门踏门较低。右脚长期在较低的油门踏板处,会导致肌肉失去高刹车踏板的记快,难于在紧急情况,下意识寻找到刹车踏板的位置,无法紧急制动。

三是右脚从油门踏板向刹车踏板移动过程,是由低向高移动的过程,一方面要经历先抬脚后踩刹车的两步过程,延迟刹车时间。另一方面,紧急情况下,抬脚易受高踏板自身的阻碍,无法踩上刹车踏板。


网事如风221721833


很多人都认为不踩油门就应该把脚放在刹车上,这样在出现突发状况时可以直接刹车,缩短制动距离,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且还可以避免新手慌乱中误把油门当刹车踩。个人认为这个观点其实并非完全正确。

1、对新手来说也许会更安全,但不利于养成正确的驾驶方式


新手最容易把油门当刹车踩了。如果不踩油门就把脚放在刹车上确实能避免把油门当刹车。因为在慌乱中一脚踩下去刚好踩到刹车。

但是这个方法并不是最佳,首先来说很多把油门当刹车的事故发生在驾驶员踩着油门前进时,这时候驾驶员注意力集中,突发状况容易让驾驶员乱了方寸。而不踩油门说明车辆不加速了,此时驾驶员精神没有加油门行驶时那么紧张,反而不容易踩错。


另一个缺点就是这样做很容易让驾驶员形成“只要有突发状况就一脚踩下去”的习惯,而真正安全的驾驶应该是驾驶员有意识地移步到刹车踏板踩刹车。

2、不踩油门不一定非要把脚放在刹车上


最简单的例子,开车走在路上,限速80,前方视野开阔,在你所能观察到的安全距离内除了路面坍塌高空坠物外基本上不会有其他突发危险,这时候你发现车速略高,肯定要松油门减速,在你松油门这段时间里我们有必要把脚放在刹车踏板上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松开油门后脚仍然放在油门踏板上,车速降下来后继续踩油门行驶,很少有人会把脚放在刹车上。

3、提前备刹车是好习惯,但要分情况


行驶中如果因为前方可能有潜在的突发状况时我们会松开油门,而此时把脚移到刹车上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也是一个合格的驾驶员应有的安全意识,但是并非所有松开油门都是因为前方有情况。比如你开车行驶中发现前方路口红灯仅剩几秒钟,如果以当前车速行驶的话到路口绿灯还不会亮,你要停车等待,这时候有经验的老司机都会松开油门减速,这样以来车到路口时绿灯刚好亮起,直接加油走就行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完全没必要再把脚放在刹车上,一来在没有潜在危机感的情况下刻意把脚放在刹车踏板上真的很难受(如果感受到有潜在紧急刹车的可能时我们精神高度集中,这时候不会觉得难受),二来我们没必要自己给自己制造紧张气氛。

所以说我们开车时学习一些所谓的技巧并不是囫囵吞枣,而是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弄清楚原委才能真正学到精髓,而不是照猫画虎般只学到皮毛。


爱车大家说


部队驾校学的车(解放CA10B),教练班长很认真、很仔细,细节一丝不苟:左手开车门把手→左脚踩门边踏板→右脚先进驾驶室至油门踏板处→右手扶抓转向盘→屁股入座→收左脚→左手顺势带上车门。

不踩油门脚搁哪?我至今还记得教练的话:右脚不踩油门时,虚踏在油门位置。

本人九五年拿证,至今驾龄二十四年,A1A2D证,开过小面包、尖头东风、自卸车、中巴车、厂班车、双后桥集装箱、公交车、直至现在的旅游大巴。

教练安徽籍军人,许式平许班长,多年不见,你还好吗?


迷失的昵称


我是大魔王,我来分享

这个类似的问题我前两天刚刚回答过,我再来分享一下,希望有更多的新手朋友能看到。

不踩油门就把脚下意识的搭在刹车踏板上,其实对于很多开了很多年车有良好驾驶习惯的老司机来说,这已经是标准动作了,已经成为肌肉记忆。

你看曝光出来的很多恶性的交通事故,都是新手刚开始开车的时候一紧张把油门当成刹车狠踩下去,导致车辆冲出去伤及无辜,如果能早一点养成这样的习惯,比如在练车的时候就慢慢记住这个动作,新手期很多事故可能都会避免。

为什么这样做,我举个例子大家可能了解的直观一点,想了解两个概念【反应时间】【反应距离】;当车辆在以60km/h行驶的时候,每秒行驶的距离就是16.6米,当发现前方有有危险时,大脑下指令把脚从油门踏板挪到刹车踏板这个动作用时大概在0.5秒左右,这还是反应比较快的人,0.5秒的时间60km/h的速度车辆已经往前又行驶了8.3米,这段距离就叫做反应距离而不是制动距离。8.3米什么概念?相当于C级大型轿车一个半车身的长度;光你这个把脚从油门踏板挪到刹车踏板的反应动作就将自己的危险距离增加了8.3米。

如果你能养成不踩油门就把脚下意识的搭在刹车踏板上这个习惯,虽然你还是有反应时间,但是你中间省去了挪脚这个动作,必然会节省一部分时间,你的反应距离也必然要比8.3米要短,有时候危险真的就在毫厘之间。我这还只算了市区内行驶的速度,如果是高速上那就更可怕了。

另外,不光要有这个习惯,其他一些安全意识的习惯我也mark一下:

1,学会看前车刹车灯;

我发现很多新手刚开始开车的时候是通过判断跟前车的距离来决定是不是要踩刹车,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每个人对距离感的判断都有不同,女性在空间感和距离感上普遍要比男性弱一点,还有在高速上长时间行驶以后这个瞬间缩短的距离更不好判断;所以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观察前车的刹车灯而不是判断距离,当前车刹车灯亮起的时候你作为后车就应该准备踩刹车了。如果你发现前车刹车灯亮起并且距离在迅速跟你缩短的时候这表明前车已经在全力刹车了,你这时也要毫不犹豫的全力制动。

2,学会预判道路情况

所谓预判,就是要提前判断前方道路即将要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从而提前准备自己的下一步操作。大家一定要清楚一个概念,汽车是在不断移动的,有时候突如其来的突发状况会让驾驶员来不及反应,所以对一些简单道路状况的预判也就是在缩短你的反应时间增加安全系数,我们简单说几个预判的场景:

你相邻车道前方车辆突然减速

当你发现你相邻车道左前方或者右前方的车辆在前方没有车辆的情况下突然减速,那么你就要预判可能要有两种情况发生:1,该车辆可能在避让你视野盲区中出现的要横穿马路的行人或者障碍物

在上面这幅动图中,中间车道的面包车因为避让行人而减速,但它左后方车辆即使看到面包车减速而且是在前方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没有做出正确的预判减速,而这位行人正好在撞人车辆的视野盲区,等到看见行人时已经来不及了。

2,有可能减速车辆要转向并线或者掉头;现在很多驾驶员并线没有打转向等的习惯,而是一把方向就直接打过来,这样对于后车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上图中右侧车道货车突然减速,在没有打转向灯的情况下向左并道,导致后方车辆避让不及发生碰撞。所以说,当你发现相邻车道车辆减速的时候一定要有预判意识主动放慢车速。

“鬼探头”

这是最让驾驶员害怕的一种情况,因为一旦出现‘鬼探头’,驾驶员基本上没有反应时间去避让的。一般最容易发生这样情况的地方就是在公交车站或者是十字路口,行人的突然窜出让你躲避不及。

所以在经过公交车站遇到公交车正在进站一定要有预判放慢车速,防止突然从公交车前窜出的行人“鬼探头”

弯道预判

比如下图案例中的视频车,遵守交通规则在自己的车道内行驶,却被动涉及到交通事故之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缺少安全驾驶知识,没有预判意识,或者说没有预判能力。

进入盲弯之前,最基本的安全驾驶意识就是预判,设定盲区内可能有借道超车的车辆。所以一定要提前:鸣喇叭、减速、备刹、靠右行驶。

所以预判的意识能力对于道路上安全行驶非常重要,要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在行驶经过有安全隐患的位置时,提前的预判和准备能够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所以说,良好的驾驶习惯和关键的预判才是安全驾驶的保障,而不是简单一个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