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东话可以唱歌,而其它的方言用来唱歌却不那么好听?

奔跑吧壁虎


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探究为什么粤语歌比其他方言会好听

90年代,很多人来到港澳地区发展,把最流行的带回家乡,粤语歌曲更是广泛传播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快速发展,内地很多城市和农村的人们,都选择南下打工,最多人地方就是广州,东莞,深圳,佛山,珠海,惠州等,这些地方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很多新兴的东西在这边都能接触到,磁带,录音机,DVD,这些很多人没见过的新鲜产物,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其中音乐中的粤语歌曲就是一个重量级的存在。让这种“流行的”文化进一步传播。

港澳地区明星众多,歌星的粤语歌曲和粤语的电影的传播,更一步成就了粤语

那时候的香港,明星众多,他们的一言一行更是粉丝的不断模仿对象,当然学偶像唱粤语歌,只是追星的其中一步,那时候的你,不会一首粤语歌曲,你怎么好意思说是最时尚的靓仔?这些时代的发展,早就了粤语歌曲不可取代的地位,那时候的beyond,张学友,刘德华,谭咏麟,李克勤等,这些歌星的每一首炽热歌曲,每一个粉丝的传唱,让粤语歌曲奠定了音乐届的地位。以及那些经典香港电影,刘德华的周星驰的王晶的张学友的梁朝伟等等经典的电影,从那个电视文化匮乏的年代,香港的电影无疑是一种精神的寄托,让粤语在众多粉丝心中的地位进一步加重,愿意去学愿意去传播,才会觉得好听

那个香港是造星工厂,很多音乐人才聚集在香港,对粤语的歌曲多了很大贡献

那时候的明星都聚集在香港的多,王菲出道初期还长了很多粤语歌,说明那时候市场对粤语歌曲的需求,当然会吸引很大部分优秀人才,为明星们编曲,创作等工作,各种人才的切磋交流,自然让粤语越来越好听。

粤语的特别音律,是粤语歌曲好听的的基础

粤语发音系统较复杂,其中有19个声母,56个韵母跟九声六调,跟普通话有很大差别,据很多语言学者研究,发现古诗词用粤语来朗读或演唱更好听。


潮流画报


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向前,粤语歌曲,台语歌曲的盛行和朝气蓬勃就足足说明这一点儿!突出本土文化,传承粤方言闽方言的发展,香港台湾做得都很到位,曾经的香港台湾在80-90年的经济水准号称亚洲的四小龙,让世人瞩目,让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不敢小觑,经济高速发展必然带动文化的强劲发展;另外,闽方言是8音,粤方言是9音,就韵律角度而言似乎符合唱腔的发音原理,内地人形容闽粤的两广福建人讲话…鸟语,这不正符合…莺歌燕舞,婉转承和,所以的所以,粤闽方言唱歌好听得不得了,美极了!视觉的饕餮盛宴……


医用胶


提这个问题的人你先问问台湾人福建人,为什么他们的闽南语唱歌不好听,看他们会不会喷死你。爱拼才会赢、世界第一等,这些著名的闽南话歌曲全国都流行着,其中有一首歌的原唱还是唱粤语歌的刘德华。

全国各地都有将各自的方言填词演唱的歌曲,但受制于语言的受众面不大,基本都是本地人觉得好听,外地人觉得一般。

香港上世纪8090年代受益于经济发展和港片的流行,用粤语重新填词翻唱的日本歌曲,由于所选日本歌曲旋律非常动听,所以在华人世界非常受欢迎,但香港原创歌曲较少只有黄霑黄家驹等稍有名气,其他的基本以填词翻唱歌曲为主。

新世纪自周杰伦王力宏陶喆等国语歌原创音乐人出现后,普通话为主的歌曲正式占据华语流星音乐的主流。粤语歌也慢慢回归成粤港地区的地方音乐。

曾经有观点认为粤语语调众多,唱出来更好听,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家之言,英语的语调更少,但这不妨碍英语歌是目前受众最多的歌曲。所以一首歌曲是否好听,首先在于它的旋律和编曲是否动听,其次在于听者是否能听懂歌词,欣赏歌词,所以广东话唱歌好听只有广东人会这样认为。


瑞恩81


上个世纪“来日总是千千阙歌,愁绪挥不去苦闷散不去,有日让你倚在深秋,抬头望星空一片星”

很多粤语歌大街小巷都在放至今传唱!

言归正传,香港话为什么能唱歌,这主要是声调多,大部分汉语基本一字一音,而英语一词多个音,如YES有两音,可塑性强,粤语有相类似,不仅声母而且韵母也比其他方言多,当然粤语也得借普话再发音,否则用土粤唱歌或念诗你可想象……包括闽南语也得借普话,而其他少数民族,以及越南,泰语因声韵多,都能无压唱流行歌曲,反而而国内其他方言因声韵限制即使改为普话再发音,也基本唱不下去。


蟹盖第一鼎歹忽悠


偶然路过,发现这个问题,好奇来看了一下,认为有些回答没有答到点子上,有些回答带有一股浓浓的酸味,觉得有些好笑。

我是广东人,我并没有觉得说粤语有多大的优越性,粤语只不过是广东众多语种的其中之一,据统计,全球使用粤语的人将近一亿,说明粤语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

回到话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稍为了解音乐简单知识的都知道,我们平时所说的歌曲,是由歌词和曲谱组成,每创作一首歌曲,必须有歌词和曲谱,但歌词和曲谱没有必须的先后顺序,可以先写歌词再谱曲,也可以先谱曲再写歌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粤语歌曲用国语唱就让人觉得不好听,失去了歌曲原有的韵味,原因在那里呢?

主要原因就是前面所说的因词谱曲或者是因曲填词。

就以黄沾的《沧海一声笑》为例,首句沧海一声笑,如果用国语来唱就韵味尽失,又比如黄家驹的《喜欢你》,其中的一句,喜欢你,用国语唱来仍然是没有了歌曲原来的那种情深款款的味道。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两首歌曲都是以粤语来进行填词谱曲的,你用国语来唱当然是没有了那种顺畅通透的感觉了。

同理,就比如《黄土高坡》这首歌,如果用粤语来唱,估计让人听了有点啼笑皆非。

还有一种情况,有没有人觉得,有很多粤语歌是翻唱日本或者港台的,与原唱相比就差了很多,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说,了解其中的区别和原因,我们就不必要为这个问题秀优越或争吵不休了。


碧云天客


主要是听不听的习惯的问题吧。比如上海话版本的天涯歌女,我觉得很好听。

你觉得其它方言唱歌不如广东话唱歌,主要是因为其他地方没有人努力去做方言的流行歌曲,前段时间不是有个什么综艺节目专门用方言唱歌吗,不也挺好听的吗?那段时间也是小火了一把。

香港广东地区都是以粤语广东话为主,就像我们用普通话一样,歌曲一般也用到的是粤语,随着那边娱乐的发展以及推广,传唱度高,我们也慢慢适应了这种语言。不存在刻意觉得其他方言唱歌不如粤语好听吧,个人觉得主要是习惯和推动方面造成的。


音樂大街


不是其它方言唱歌不好听,而是不具备这方面的人才,想要创作出好听的方言音乐,这个人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两个要素!



一,时刻能把握住时尚流行元素的谱曲人,这样谱出来的曲不至于太土,而且能让曲子配上歌词!

二,这个人还必须对某种方言有很深的研究,以便在写词的时候,能够完美的保留方言原汁原味,同时进行押韵处理!



当你的词押韵了,曲又有时尚流行的元素,那这首歌必然是好听,至少不会太难听!

但现实中的问题是,能够完美掌握方言的人,都是不读书或读书不多,长时间待在村里的,这种人他确实会方言,方言的固有词他也都会,但他文化太低了,他绝对不会写词,更不懂得押韵!更不用提谱曲了!



而上过学的,几乎清一色的都会受普通话影响,特背是一些方言里特有的词汇,几乎无法掌握,就像我现在周围的孩子,他们哪怕是说着方言,但用的词都是普通话的词,这种词只要你一唱,那几乎就是普通话的调了,所以这些人也无法创作出方言歌曲!



但你看为什么四川版的《谢谢你的爱》就很好听?因为四川方言里有很多音乐人坚持方言创作!

同样的陕西方言的《西安人的歌》也很好听,同样的也是因为他们的音乐人肯下功夫研究自己方言进行创作!



还有闽南语,因为台湾许多音乐人,坚持本土创作的思维,同样诞生了许多好听的音乐,像前阵子抖音很火《爱情的骗子我问你》,还有《酒干倘卖无》等等!



所以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问题,如果你们的方言里,拥有这方面的人才,又致力于自己方言的歌曲创作,那么好听的方言歌曲迟早会出现!


无聊说电影


不是不可以,只是题主不了解。粤语歌确实很好听,但很多地方的方言也是可以用来唱歌的,而且也很好听,比如闽南语。

推荐大家几首大福建和宝岛台湾的闽南语歌,听过以后就知道,仅仅觉得粤语歌好听,那就太局限了。

【1】世界第一等

这首歌由伍佰作曲,刘德华演唱,唱在香港回归的1997年,现在已经被传唱二十多年。刘德华唱得很好,伍佰本人也唱过,唱得更有味道。

这首歌说的是人生短暂,肯定有起有落,千金难买好光阴,应该要珍惜人生,淡泊名利,跟《爱拼才会赢》相比,更有洒脱豁达的心态。



【2】爱拼才会赢

好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听过这首《爱拼才会赢》,就算没听过整首歌曲,也一定听过这一句““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这首歌由叶启田演唱,还没唱的时候,叶老师就有预感这首歌会火,因为歌词实在写得太好了,振奋人心,这首歌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闽南人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奋勇前行的精神。



【3】家后

这首歌不如前面两首出名,但是在会讲闽南语的地区,人人都会哼唱几句。原唱是江蕙,很多明星喜欢,翻唱过,所以传唱度很高。

“家后”是“妻子”的意思,说的是妻子在家里默默付出、无怨无悔的奉献。MV也拍得很美,一对男女相识相恋,之后结婚过着平淡的夫妻生活,但是仍相敬如宾,爱护着对方,直到老去。画面配上江蕙温柔的歌声,总让人觉得心中一股暖流涌过。



4】爱情一阵风

小的时候,听过海峡两岸最火的翻唱歌手“卓依婷”的版本,后面有男声独唱版,也有男女对唱版,对唱版本比较流行。

这首歌唱的是爱情的短暂,爱情离去后、情人的难过与不舍。很多青年男女分手后,代入歌词的意境唱这首歌,经常会唱到泪流满面。



5】千错万错

闽南人唱这首歌,是因为这是台视长篇剧情片《再见阿郎》的片尾曲。台湾很喜欢拍这种长篇剧情片,然后有段时间央视八套滚动播,播完《再见阿郎》播《又见阿郎》,一播就播好几个月,家里老少都在追剧,并且被剧情牵动,于是对歌曲就有了别样的感情。


天蝎爱唱歌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偏见类的问题,就好像说英语歌好听,其他国家歌曲不好听一个道理,你听的少而已,没听过或者听的少就说不好听,认知偏见。从古时候的诗词歌赋,到现在的好听的山歌,再到结合流行元素的流行歌曲,方言唱的你要到当地的歌舞厅去听。比如天津方言歌当然在天津歌厅多,但你上海人怎么会喜欢听?上海话的流行歌曲也是,数量少受众少,影响不大,在台湾好听的闽南歌非常多。有人之所以感觉粤语歌好听只是你从小就听过感觉亲切,香港的粤语歌对大陆的流行乐影响比较大。类似情况就比如90年代哈日,日语歌很多80后感觉好听,但没感觉韩语歌好听,相反,00年代韩流风起,90后觉得韩语歌好听,日语歌好难听,就看你自己喜欢而已。我觉得法语歌意大利语歌都比英语歌好听,但即使50%的法语歌好听,它基数低,每年创作数少,。相反,英语歌创作最多,相对的,好听的歌曲就算只有10%,好听的数量也远远多于小语种歌曲。明白了吗?主要看用的语言地区的音乐发展程度和你的喜好度。


云啸星空


谁说的?叫你这么说人家英语、日语、法语、德语唱的歌就好听了?现在多少人听外文歌?

就连韩语、泰语、越南语里面也有很好听的歌啊!你说方言,那就举方言的例子吧,闽南语不是粤语吧?《爱拼才会赢》、《欢喜就好》、《世界第一等》、《浪子的心情》都很好听啊,谁能否认这些歌?

再说别的方言,《吉祥三宝》很多人都听过吧?最初是蒙语版的。

最近听了一个彝族歌曲《阿哥你别走》也很好听,沙玛尔西唱的。

不是别的方言唱的歌不好听,是有很多好听的歌流传不起来,比如陕北民歌,信天游之类,我还听过藏语歌曲《那一世》。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文化越能传播的广,比如动漫,美国的、日本的,很多很强大。

你能说中国没有好动漫?中国的哪吒、西游记、花木兰等等有很多好题材,可惜的是以前经济不强,拍不出来,结果让人家给用了。

现在很多人都听英文歌,看韩剧,这就是人家经济发达的原因。现在内地经济发达一些了,粤语歌就不如以前火了。

等以后中国经济最发达了,全世界都学中国语,唱中文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