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幸得了低位直肠癌,医生说必须挖肛门,你是接受医生的建议还是死活要保肛?

菊花使者林国乐医生


一提到直肠癌手术,不少患者最担心的,除了术后复发概率之外,恐怕就轮到能否保留肛门的问题了。如果直肠癌手术需要切除肛门,就意味着患者余生都要与粪袋作伴了。

没有人愿意挂着粪袋度过余生,但为了保住性命,有时也不得不为。对于直肠癌患者来说,这是困难的抉择,如果真的碰到不能保肛的情况,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接受呢?

直肠癌手术切除肛门,对于患者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肛门切除之后,需要在患者肚子上开一个口,将剩下的肠子从开口位置拖出,系上一个造口袋用以收集粪便,也就是所谓的挂粪袋。

这的确是一种残酷的改变,不少直肠癌患者因此出现抑郁症状。因为外观上近乎毁容的变化,这些患者不仅无法出入公共游泳池、浴池等空间,有的还会遭受伴侣的嫌弃,尤其容易影响性功能。

切除肛门,对于任何直肠癌患者来说都是残酷的抉择,而对于医生来说,无论如何,患者的性命都要摆在第一位。

在外科医生的考虑中,直肠癌手术保肛或不保肛,首要考虑的就是哪种方式才能更好地延续患者性命,哪种才能让直肠癌不复发,先让直肠癌患者存活,其次再考虑保留器官功能。

基于这个大原则,在设计直肠癌手术时是否选择保肛,外科医生主要看两个因素:一是直肠癌的分期,二是肿瘤到肛门边缘的距离。

一般来讲,如果是早期或中期的直肠癌患者,且肿瘤距离肛门边缘7cm以上,是可以保留肛门的,现在有了更先进的内镜手术后,距离肛门5、6cm的肿瘤也可以采取保肛的手术。

衡量能否保留肛门,两个因素都缺一不可。有的直肠癌肿瘤长在距离患者肛门口5、6cm的位置,但已经长得很深,到了晚期阶段,这种情况下即便保留了肛门,一旦直肠癌复发也会很快堵住肠道,以致患者还得再经受第二次手术。

至于肿瘤大小,对于保肛或不保肛的影响倒是不大,一般肿瘤大小只会影响直肠癌手术的难度。

当然,现在考虑的因素都是基于目前的医疗技术。比如前面提到的内镜手术就是一种进步,将保肛的距离下限从7cm缩减到5、6cm。

现在还有一种新的疗方式,叫新辅助治疗,是在直肠癌手术前先进行化疗或放疗,使肿瘤先缩小(有的甚至会完全消失),再进行手术。如果经过化疗、放疗后,直肠肿瘤缩小了,即便肿瘤长在距离肛门边缘5cm之内,也有可能免去切除肛门的痛苦。

不过,这种新的直肠癌疗法目前只对大约60%的患者是有效的。还有大约30~40%的直肠癌患者,经过新辅助治疗之后,肿瘤并没有明显缩小或降期(即从晚期降到中期,甚至早期),那患者最终还是要接受切除肛门的直肠癌手术。

而这种疗法的风险就在于目前还没有任何检测手段可以测出新辅助疗法对于哪些人是有效的,对于哪些人又是无效的。如果碰巧经过化疗、放疗之后,直肠癌肿瘤没有缩小,还可能延误治疗直肠癌的时机。

当然,相信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最终一定能让更多直肠癌患者避免切除肛门的痛苦,但在现有的医学技术下,保全肛门与保住性命,还需要患者自己做出理性的选择。

要放弃保留肛门确实是令人沮丧的事情,但希望直肠癌患者们能够更乐观地看待,毕竟放弃肛门换来的是更长久的日子,还有什么能比生命更为宝贵呢?

关注头条号【肿瘤的真相与误区】,看最新最全的肿瘤知识~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只要护理得当,造口的患者同样可以活的很精彩。造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造瘘,做完造口后,将肠管缝合固定在腹壁上面,大便从腹壁出来,需要终身佩戴造口袋,大便流到造口袋里面。

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Blake Beckford,他是一名出色的健身教练。因为溃疡性结肠炎,将整个大肠都切除了,同样,需要终身佩带造口袋,但是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用半年的时间健身,最后变成了一名健身教练。


其实,肠造口对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只需要定期排空造口袋里面的大便就可以,每2至3天更换一个造口袋,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也不影响运动,有专门防水的造口袋,带上以后甚至都可以去游泳。


普外科曾医生


现在有造瘘术,有什么好担心的。为保一个肛门把命丢了,不值得。当然,去不去肛门,还要看这个低位直肠癌有没有扩散,如已扩散,就没有必要挖肛门了,其一,扩散应釆用保守治疗,不能发现一块癌就挖掉一块,这样对人体的免疫会造成大的伤害,弊大于利;其二,肛门处有活跃的平滑肌,烦是越活跃的地方反而不容易生癌症。


富泉志


非常尴尬的问题。相信医生就接受挖肛,从此过无肛生活;认为还有一线希望,可以不接受医生建议,但是在医院也不会有更好的出路,否则题主也不会那么纠结。

两个问题:一,挖了就一定活吗;二,不挖能存活多久?

先弄清楚挖了能生存几年?然后弄清楚,不挖能否活半年,如果能,那么这段时间足够找到别的(非医院)出路,到时再做打算,或许是上策。


桥牌宣传竞赛部部长


这个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在临床上看到放弃改道手术的患者比例一点也不少,从文化水平不高、观念陈旧固执的老人,到有医学背景、素质高的知识分子,都有放弃改道手术的。每个患者,每个家庭总有他们自己的顾虑让他们选择了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事情,所以,存在即合理。

我们也不能说放弃改道手术就是患者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就是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作为医疗的发展,我们应该尊重患者的选择,即使少部分人放弃了改道手术这一个治疗方式,医生也不能放弃为患者创造生存的机会。

如果实在是不愿意接受改道手术,剩下的治疗方式可以选择冷冻消融治疗、放疗、化疗。

冷冻消融治疗相对于放化疗来说,比较直接和明确,效果明显。因为在手术过程中,肿瘤消融的程度有多少,消融厚度有多厚都可以明确知道。而放化疗的话需要治疗一定周期以后复查,才能知道治疗的效果是怎样。

任何一种治疗,肯定是有利弊两面的,不管是改道造瘘,还是冷冻保肛,都会有优缺点。所以多做信息收集,从自己家庭出发,选择自己最有利的,积极往前看,积极面对就好。


湖南中研院肛肠科


必须挖肛,是因为要尽可能把癌变的组织切干净。如果勉强保肛,就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意义了。迟早会肠梗阻,到那时候,病人的身体状况会越来越差,耐受不了手术,最后只能痛苦的离开。要保肛,其实都是源于对人工肛的不了解,对于人工肛这个问题,中国人普遍是难以接受的,其实,在国外,做了人工肛的病人很多都活的很好,关键是心态,人工肛的护理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和难堪。现在的肛袋设计都很好,更换一气呵成,很方便。穿上衣服跟正常人一样,绝不影响正常社交


BJJ蕉


唉,一个过于残酷的问题。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安乐死。这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过眼云烟,生命本身亦是如此,看开一点,早晚都是会离开的,又何必拖着残缺不全的身体在这人世间苦苦挣扎呢?这世界少了任何一人,都依然会很精彩。当绝症病魔来临,微笑着告别人生也是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


梦棋998


哎。。这问题。。。恰好我有溃疡性结肠炎,还有点抑郁症,如果我要是碰到这种情况,可能会一死了之吧,据说溃疡性结肠炎患癌的几率比正常人大百分之三十?具体数字忘了。为了保证晚年还可以愉快的用卫生纸擦屁股现在天天用美沙拉嗪、每年做肠镜。祝自己好运吧,生活就像嗑瓜子,永远不知道下一嗑瓜子里面会不会嗑出个臭虫来。


我就磕磕瓜子不说话


唉,这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了解了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病让我更明白了一个道理,健康是这么的幸福,这么的来之不易😭️😭️😭️😭️我以后要多爱自己一点,内心也很同情当事人……

当医生说了必须挖肛,我想这一定是医生团队经过各种会议,研究权衡利弊做出的最佳方案。这时候要想活命生存下来,一定听医生的因为再没别的办法了呀……

先活下来最重要,世界发展这么快科技这么发达。只要好好活下来总会有一天会弥补挖杠的不足,不便……

但要是人没了,那就一切都没了,未来也没了,希望也没了……

这种情况还是看个人,有的年龄大了或者别的原因可能觉得再等也没希望了,或者觉得自己此生足矣,不想以后活的没有尊严……

也应该尊重对方……

以后欢迎医生多多普及医学知识,各位看官也多爱自己一点,定期体检等……

我们争取把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闫娜yanna


我宁可有尊严的死去,也不要无质量的苟延残喘般的生活!!!人都要死的只是时间的早晚,看淡点,别给家庭和子女增添负担,该走的时候就走吧,别浪费财力和精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