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在近几年,大学生成了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监控涂龙头


并不是仅仅只是感觉,这几年,大学生的确成为了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而大学校园,也成为了艾滋病高发的重灾区,这个数字近几年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有报道称,2017年全国新增学生感染者3077例,其中81.8%是通过同性性行为传播感染。

大学生之所以会成为艾滋病的高发人群,首先还是跟自我保护意识淡漠,缺乏必要的性教育有关。在离开了父母监控的大学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在自由之下迷失在了欲望里面,把约炮等行为当做了新潮。



因为缺乏性教育和相关的知识,或者是根本没有使用安全套避孕的意识,甚至是根本不会使用安全套,尤其是对于男同性恋群体,使用安全套更加重要,毕竟男性肛交,发生黏膜受伤破传播艾滋病毒的风险会更高。

大学生崇尚自由,但是很多人却不懂性自由背后带来的风险。还有很多人以为艾滋病只是很遥远的事情,其实并非如此,艾滋病就在每个人的身边。

无论如何,一定要洁身自好,尽量避免多个性伴侣和不洁性生活,坚持做好安全措施,全程佩戴安全套,这样才能尽可能保护自己,让自己远离艾滋病毒,远离艾滋病。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我是在疾控中心专业做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我来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大学曾被誉为艾滋病防治的最后一片净土,但最近几年彻底沦陷了。大学生被称之为天之骄子,但不知何时,大学生成为了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据不完全统计,在艾滋病感染者中,15-24岁青少年的占比超过了15%,且还处于增长状态。我在工作中,经常面对大学生被确诊感染艾滋病的案例,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很惋惜,也很自责!惋惜的是大好的年华却确诊感染了艾滋病,服药治疗会伴随着他们一生;自责的是自己做的关于防艾知识的宣传远远不够,如果我能多做一些工作,或许会保护一些人免于感染艾滋病吧!

2018年世界艾滋病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一个数据,2017年一年中大学生艾滋病感染者为3077人。

为什么大学生会成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我想有以下几方面的愿意:

一、某些大学生性观念开放、随意;

二、性安全知识缺乏,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三、性健康教育严重滞后,大学生防艾形势更加严峻。

在大学生艾滋病感染者中,绝大多数是男生,而且感染途径绝大多数都以男男同性行为感染。就我接触到的案例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男男同性行为的性伙伴更换随意,二是性行为是几乎不会使用安全套!

我想要遏制和扭转这种现状,我们应该狠抓性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也要狠抓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如果能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有需要的,可以私信联系我,我来进行公益的防艾讲座!

我本人不歧视也不反对男同,但是请你们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在发生性行为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安全套!

如果你还有关于艾滋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关注我私信咨询!谢谢!


波波医生说健康


诚邀,说到大学,相信大多数人的记忆应该都是美好的。但是最近却有报道称大学校园是艾滋的高发区,这是为何呢?

这是因为,有很多大学生都太单纯,容易被社会上的人哄骗而与他们发生关系。但是社会上有很多人的私生活并不是很检点,他们可能已经染上了艾滋病病菌,这样一来便将这种病菌传给了大学生。另外,很多大学都有外国的留学生,外国人和中国人大多不同,他们觉得异性之间发生关系很正常,所以他们可能很早就尝过禁果,其中也不乏有人染上了艾滋病,所以如果和他们发生关系是非常危险的。

来自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820756例。2018年第二季度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40104例。因性传播而感染高达93.1%。而截至2017年6月底,北京59所高校中,学生艾滋病毒感染总数为722例。

据了解这可能与一项政策有关:民盟代表周蓬安在其微信公号的一篇题为“周蓬安:季增4万例,谨防中国成‘艾滋病大国’”的文章中写到,中国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在近几年呈暴增态势,原因包括中国从2010年取消了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的外国人的入境限制,以及大量非洲留学生的涌入。

因为,2010年我国取消对患有艾滋病等外国人入境限制。因此,这些感染了HIV病毒的留学生并不会被挡在国门之外。很多留学生来华之前就已经感染上艾滋病毒。中国每年为这些非洲留学生提供每人近10万元的资助,其除日常开销,还有余款嫖娼甚至“包养”中国女孩,这是近年来中国艾滋病暴增的主要原因。

有些人对外国人过于崇拜,有些就因为对方是外国人而放低自己的要求,最后发现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的时候已经晚了。请大学生们爱惜自己,也爱惜身边的人!唯有洁身自好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人人社保


其一
取消了对艾滋病病人入境的限制
其二
大量非洲留学生涌入
其三
同性恋性行为传播
取消了对艾滋病病人入境限制,3个月新增40104例!
而据有关方面披露,世界上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十几个地区都是非洲。全球超过70%的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毒携带者都集中在非洲国家。

第三个也是重中之重,近几年的“耽美”文化传播,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包容,这本来是好事。但是大学生本就是心智不完全成熟的年纪,很多人懵懵懂懂的就开始加入了同性恋群体:各种恐惧异性的心病、无人疏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导致同性恋群体激增。

而同时,许多大学生在冲动的年纪并没有顾及到安全问题,导致了大学生成为艾滋病高危人群。

所以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


都市消愁


艾滋病至今无法攻克,想想就很可拍。但是,就是有这么一些年轻人,尤其是一些大学生,由于观念过于前卫,喜欢追求刺激,什么都敢尝试,放纵自己的欲望,艾滋病守候余生,这就是对她(他)的回报。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染艾滋病,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自身性观念过于开放,不懂得节制

我们都说,避免艾滋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洁身自好。是的,很多大学生就是不能自控,于是洁身自好也就仅仅当做是说说而已。一个人同时跟几个异性保持性关系的大学生早已不是新鲜事,用我们这一代人说这简直就是乱套,甚至可以说是乱伦。毕竟人就是人啊,怎么能像动物那样,今天跟这个明天跟那个发生性关系,不传染上艾滋病才怪!

第二、与外国留学生发生性

大家都知道,外国人的性观念十分开放,也很随意。这就是难以避免地出现外国留学生自控力低下的现象,正好又有这么一类人喜欢与外国人发生关系,他(她)以与外国人发生性关系为荣,也往往不止一个外国异性,纵横交错地与外国人发生性关系,不得艾滋病的几率小得可怜。

第三、不采取必要安全防卫措施

戴避孕套是避免艾滋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如果真的憋不住有需要了,一定要采取戴避孕套的措施,否则下一个艾滋病感染者或许就是自己。


锡城记忆


艾滋病传染,本与年龄、性别、身高、职业、习性、收入、家庭等无绝对关系,但是对于某一群体而言,仍有高危人群之说,比如农民工、大学生等。其实,所谓高危人群,只是针对某种现象,并无鄙视、偏激或绝对意义。

大学生在生殖健康方面,存在复杂性和多样性,几乎所有的因素都为大学生在性方面提供了可能。青春期生理需求与好奇冲动、高中时期的“压抑”和大学时期的猛然“释放”、个人思想认知的不成熟、财务相对自由、居住形式的自主选择、学校与家庭的“松散”管理、半社会化的外界接触等等,都给大学生在生殖健康方面的疾病传播带来影响。

据报载,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且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今年4月24日,长沙市岳麓区疾控中心举行了“高校疫情通报和骨干成员培训”会议。会议指出,高校云集的岳麓区疫情严重:截止到2017年4月6日,报告现居地为岳麓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到 603人。而岳麓区辖区内云集了众多高校,青年学生人口密集,至2017年4月21日,已发现报告为学生的感染者106人。

有效降低大学生生殖疾病传染的几率,其一是端正态度,洁身自好;其二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按捺不住念头,无法消除可能性,那就采取100%的安全措施,使用安全套。这也是我国首位预防艾滋病宣传员、临汾红丝带学校名誉校长、著名演员濮存昕,为上大学的女儿包里塞入安全套的理由。


纸马无缰


大学生成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和性行为传播方式有关。

不得不说,现在中国年轻人的首次性行为发生的年龄应该是越来越早,这是社会开放,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的结果。而首次性行为,大多都发生在大学时代居多。

初高中时代发生性行为的个别存在,但是那个时候的孩子们大多还是忙于学业,而且在家长的管束范围内。而到了大学,往往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学业、生活、人际交往都已经到了独自面对,父母“失控“的一个阶段。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性和爱的认知,远非父辈所可比。

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养成健康的性观念和性意识,出于对外界世界的好奇,青春的冲动,很可能就形成一种性泛滥,或者是缺少自我约束,没有自我爱惜、爱惜他人的习惯。

很多大学生谈恋爱,大学新换了几任朋友。这期间甚至包括外籍留学生。这种混乱的性关系直接增加了艾滋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此外校园之外的花花世界,也给很多学生提供了一个并不美好的自我放纵空间。

以往人们对于安全套进校园持有异议。可现在的情况是,艾滋病毒检测试纸在短时间投放校园,很快售罄。

现在,艾滋病管控人员已经把高校校园作为一个新的宣讲阵地,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还需要大学生自尊自爱。

作为这批年轻人的父母,应该坦诚不公,以诚相待,跟孩子讲明这个道理,事关健康和多个家庭幸福!


辽沈名医


说大学生是艾滋病高危人群并不十分准确,而是青少年已经成为中国艾滋病毒(HIV)感染的高危人群,这指的是15-24岁人群,其中包括了大学生,也包括这个年龄组的中学生和社会青年,再进一步延伸到15-29岁人群,这个人群中,大学生确实是HIV感染者的主体。

根据中国CDC的数据,2008年,15-24岁新的HIV感染者为8300人,到2017年上升到17000人,增长了一倍,在2011-2015年间,这个人群HIV感染者的年增长率达到35%。

艾滋病进入中国之后,由于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没有重复西方国家的流行方式,而是很有中国特色地在边疆吸毒人员和内地献血员人群中首先流行。当时我们曾经预测中国的HIV传播最终会以性传播为主要方式,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开放,这个预言早就成为现实。

年轻人是性活跃人群,HIV是性病的一种,使得青少年注定要成为高危人群,大学生性生活和同居越来越普遍,使得他们成为高危中的高危,似乎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中国HIV性传播是有鲜明的特点的,或者说重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HIV在美国流行的故事。

近年来,中国的HIV新病例中至少58%是男传男的方式传染的,即男同性恋人群,有的资料表明多达70%,使得HIV新病例中90%为男性。2015年,中国11个大城市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男同性恋人群HIV感染率达到10%,最高的接近20%。

造成HIV在男同性恋人群中高发的原因是这个人群性生活未加防护的比例很高,调查发现男同性恋之间性生活不采取防护措施的比例为45.7%,相比之下,异性性生活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比例为10.9%。另外男同性恋人群中滥用毒品的比例也很高。

因此,大学生是HIV高危人群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是青少年男性同性恋人群才是真正的高危人群。

对于这种性取向的事情,一味禁止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青少年成为HIV高危人群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爱冒险,同时预防HIV传播的相关知识不足。

控制HIV在中国的传播,要优先控制HIV在男性同性恋人群中的传播,要从HIV知识教育入手,让他们注意性生活安全,不要滥用毒品,才有可能有效地切断HIV在这个高危人群的传播。否则,HIV会以男同性恋人群为核心,向青少年扩散,中国艾滋病的流行会越发严重。


京虎子


不请自来,马上就到了世界艾滋病日了,艾滋病除了出了治疗方法,全国普查,一段时间内不好控制,因为国人对性文化无法绝对自制,再加上其它传染途径,目前国家免费发放抗病毒药物,长期服用,会对肝肾功能心血管心肌,造成其它损害,然而除了少数有钱人自费用进口药物,大多数人还是无奈的等候中,艾滋病发病后,出现肿瘤癌症等病发症,除了抗病毒物副作用外,患者自身免疫力低,缺乏微量元素也是主要原因,百分之九十以上疾病是因为缺乏免疫力和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人体必须微量硒自身不能生成,国家号召全民补硒,由于大多数人不了解,目前国人平均摄入36毫克,国家标准100毫克差距太大,艾滋病人普遍缺少硒,在病变肿瘤以前补硒是生存的关键,缺锌,伤口愈合的慢,缺钙骨质疏松,无力,缺硒会病变肿瘤癌症,补充微量硒,会减少百本之50以上的疾病。艾滋病怎样才能存活更长久,提高免疫力,提高cd4,提高生活质量,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详情请关注我。








HIV提高免疫力


不能说所有大学生都是艾滋病高危人群,只是几粒老鼠屎搅坏了一锅粥。再加上现在的无良媒体,为了他的收视率、播放量,特意强调了大学生这个标签,逐渐让大家形成了这种固定思维!

当然,大学校园现在确实出现了某些歪风邪气!比如恋爱同居、男同这种现象,就有所抬头。我们知道,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

三种渠道进行传播,尤其是在男同之间,比较容易传播!防范意识又比较薄弱,自然会出现艾滋病感染者。

再加上有些人意志薄弱,受不了诱惑,染上毒瘾,认为这种行为反而是种叛逆行为,通过注射器接触感染者同样大有人在!

只希望大家洁身自好,培养安全防范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