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飞驰人生》?

李克爽


对于春节的贺岁电影《飞驰人生》大家也一定不会陌生,这部电影是由韩寒导演,沈腾主演,没上映预售票房就已经达到了千万,拥有如此超高的热度,想必大家对《飞驰人生》这部片已经非常的期待。但我想说的是最神秘的不是剧情,而是剧中的新车上汽大众Polo Plus,片中的全新上汽大众Polo Plus完全颠覆了不少网友的认知。不管是电影剧情里还是剧情外拥有Polo,就开始飞驰人生。

在《飞驰人生》这部电影中,韩寒之前御用赛车上汽大众Polo(全新一代Polo命名为Polo Plus)再次出境,电影讲述了沈腾所扮演的赛车手张弛从6届赛车冠军得主,沉沦到经营大排档来艰苦谋生,最后再次回归赛场,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作为一个电影,韩寒把赛车与喜剧元素相结合,可以说完美的诠释出他对上汽大众Polo 的情怀以及他对喜剧的认知。

张驰说,不是一定要赢,而是不想输。二十几岁的少年郎,满脑子想的都是我要赢。而三十五岁的微秃大叔,满脑子想的是我不能输。差别你体会一下。这部电影就像是韩寒拉着沈腾和你,围着一炉小火锅,边喝边瞎几把聊。喝的还是牛栏山二锅头,聊的话题看上去又速度又激情,仔细一听其实还是生活里的鸡毛蒜皮。韩寒这位同志,从来就不是一个拍喜剧的人,哪怕他还是写手的时代,他都是以洞察生活、讽刺生活而见长的。如果仅仅因为戏是沈腾主演,就抱着看轻松搞笑式的喜剧片的心态去看,那你恐怕要失望了。





逗一逗十年少


乍一看是一部喜剧,看到最后却是悲剧结尾。就好比我穿着裤衩去三亚旅游晒太阳,到了三亚却是大雪满天飞(让三亚下雪是难度有点大,这里只是单纯打个比方,不要认真)心里哇哇凉。我就是这样满怀愉悦的亲情进的影院,其中也贡献了我的欢声笑语,然而最后一脸沉重的走出影院。怪不舒服的,只想说,早知道我就不进去看了,这不是折磨人嘛!


过泥飞鸿


这部电影之所以让很多人共鸣主要原因是它把主角的整个赛车生涯就想我们的人生。看着电影中主角张驰曾经的赛车冠军,奔走求助想要让自己的人生重新走上赛道,他委身求教成功学大师,召集老友相助,甚至上节目求赞助,和自己的领航员歌伴舞。人生的赛道上,飞驰的那刻只是一时的激情,更多的角力是穿越路障,甚至在人生偏离赛道之后再次重返。

在电影之前看过一篇韩寒的文章《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简述了职业和业余的区别是什么?人们总是乐观估计了两者之间的差距,如果说有一种力量能够让人振奋,那必然是热爱,这是一部关于热爱的故事。说起学艺常人都会说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飞驰人生》的叙事架构也可以用这句话来解析。这部电影结构很清晰,主要是三幕分为:曾经的辉煌、努力想矫正自己的人生赛道、在比赛中如愿以偿。“努力矫正自己人生赛道”的部分是剧情的主线。主类型还是喜剧,赛车的部分增添了很多商业元素,还有人生励志的部分。

电影中有一种“爷们的浪漫”,如在黄浦江边天台的炒饭遗迹,尾声中失控的车飞出赛道奔向悬崖,迎着日落。另外台词可见编剧韩寒的文字功底,可以说是喜剧电影的新形式,至于多新颖呢?可以借用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形容。“你曾经多优秀呢?” “一枝独秀”。如“我去,去意已决”等等这种对字词句拆解再组合的能力,必须要有长期的训练功底。这次电影中添加了不少在特定情境下歌词转为台词表达心境的设置,很有喜剧感。另外是高潮戏的处理也十分的巧妙。在第一幕中观众看到张驰落魄和儿子一起只能拿着圆形的各种物件当方向盘联系,把马桶踹子当成档把,这里会把它当成喜剧点,但在高潮时段才知道这是埋伏的桥段,在张驰一人不用领航员直接完成比赛的高潮戏中反转过来,才知道都得以于他当时的练习。看到这段我十分感动,想起了《象棋的故事》中那个被囚禁在集中营,他利用床单的格子想象成象棋的棋盘不停练习而成为大师。演员方面,沈腾饰演的主角张驰和领航员尹正再加叶经理的组合,是大家熟悉的喜剧班底,儿子的角色也添色不少,提供了很多的笑点,各种客串的角色也很惊喜。

整个观影完出去开车,我也开始各种手痒,还是让人重燃激情。开车的路上我一直结合电影在想,男人为什么喜欢开车飞驰?那为什么中年男人不喜欢开车飞驰了?感官的反馈应该是因为操控性,那种指哪打哪,激情随着荷尔蒙和肾上腺素迸发。年轻时你认为可以完全驾驭自己的人生,而中年男人似乎已经看清了赛道,才发现人生很多事情不能再左右。我想起一位赛车手说的“赶把车开成那么快,是因为刹的住。”中年男人的世界就是失控了。

如果你的人生正在离开赛道,《飞驰人生》就是路书、领航员让你重拾热爱,让我们重返人生赛场继续飞驰!


电影记忆体


我想这是需要一定经历才能有共鸣成人电影。

叶经理嘴上说要去旅游,实际上在电梯里当“领航员”

孙宇强为了100万,啥姿势都能给你跳。

腾格尔大哥厉害吧?结果还没看到自己那名字出现在领奖台,自己就进去了

这电影说的就是中年危机!

飞驰的不是赛车,真的是人生啊!巴音的100公里,就像你的人生,注定是要自己跑完,谁都无法全程陪着你。

张驰说,不是一定要赢,而是不想输。体会一下,二十几岁的少年郎,满脑子想的都是我要赢。而三十五岁的微秃大叔,满脑子想的是我不能输。

这部电影就像是韩寒拉着沈腾和你,围着一炉小火锅,边喝边瞎几把聊。喝的还是牛栏山二锅头,聊的看上去又精彩又有趣,仔细一听其实还是生活里的鸡毛蒜皮。

如果说中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那一个合格的中年人应该具有在崩溃后收拾好自己重新出发上路的能力。

至于电影的最后,我倾向于相信张驰死了。这是他最好的结局。从头到尾,电影里没有对张驰拿了冠军之后要干啥进行铺垫。他比赛不是为了功名,他就是憋了五年了,想跑。五年来在脑海里跑了无数遍山路,就是为了这场比赛。毕其功于一役,死而无憾。小孩子的童话里,结局一定是英雄娶了公主。但在中年男人的童话里,结局一定是英雄牺牲了自己,打爆了巨龙。然后英雄的伙伴口耳相传,世代传颂英雄的史诗事迹,后人无不称其牛逼。正所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你被什么所感动,你就会为什么奉献自己”


闲趣馆


韩寒说,成年人的崩溃从借钱开始。但他没告诉你后半句……


01

第一次看到《飞驰人生》的片名,
让我想起韩寒一本小说——《像少年啦飞驰》。
这本书出版于2002年,
是韩寒出版的第一本和赛车有关的小说。
那时候韩寒还没退学,
刚成为炙手可热的作家,
本来是前途一片坦荡,直上云霄的模样,
他却爱上了赛车,接踵而来退学、停笔、消失,
偶尔有新闻发出,
标题无非都是“父亲代笔”“前途尽毁”等等,
他就像风一样的少年,忽然就飞走了,
和同时期出名的郭敬明形成了诡异的对比。
如果说《后会无期》是他的重新开始,
如果说《乘风破浪》是他和年轻时候自己的和解,
那么《飞驰人生》在我看来,
是他对人生选择的,绝不妥协。
电影中的张弛,油头大耳,肚腹松散,
从一个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赛车手,
变成了一个在路边“炒冷饭”的中年大叔,
无房无车无伴侣,
还拉扯这一个和自己没有血亲的“儿子”,
我的身边实在也找不出比他更“惨”的人。
其实这个故事特别老套,
张弛为了弥补过去的错误,重拾辉煌,
走上了艰难的寻梦之路,

而他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借钱”。

02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
市面上刚刚开始出现智能手机,
那时候多是日本品牌,
只有在深圳广州才好买。
彼时我在无锡工作,
存了半年的钱,也买不着想要的手机,
于是在同学群里找到了一个在深圳工作的同学帮忙。
虽然过去我俩交集不多,
但在同学圈子里,他一直为人大方,口碑俱佳。
起初他说一周就能买到寄给我,
后来却不断的告诉我缺货,
前前后后拖了2个月,我实在忍不住了,
便告诉他,我不想买了,请把钱退给我,
之后,他忽而就联系不上了,电话关机,qq不回。
对那时的我来说,这可是一笔巨款,
于是我开始在同学圈子里到处打探他的行踪,
把经过描述的“绘声绘色”,
现在回想起来,也有一些添油加醋的成分在,
总之就是折腾的人尽皆知,他因此藏的也更深了。
在我血气上涌,准备发动第二轮更强攻势的时候,
老师突然给我发了一封邮件,
小A是个好孩子,他或许遇到了什么困难,才擅自拿了你的钱。我相信他会还给你的,你就当借给他吧。
果然一年后我突然收到了银行的转账信息,
备注里的附言是:对不起同学,谢谢你。
那一刻,我忽然泪流满面。

03

从小到大,因为热心的性格,
我借过不少钱给同学,所以我不太明白,
为什么小A不能直白的找我借钱。
辗转从同学中打听到,
那时小A失业,失恋,连房租都交不起,
靠讹我的那几千块钱,才度过了难关,
这本是一个多么理所当然的理由,
依凭我的性格,或许都不用他还钱了,
但他却选择了最坏的方式。
直到近几年,我才渐渐明白,
儿时不论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什么样的目标,
终其一生,成为一个体面的大人,
才是我们所有的梦想。
比起成为一个坏人,
成为了一个失败的大人,
才是最最无法面对的自己。
他就像一把利刃,
不但撕掉了我们蒙在脸上粗糙的外皮,
也撕掉了我们心上,那层薄薄的晨曦。
但也只有经历过最刻骨铭心的打击,
我们才能学会如何卑微的活着,

才能拥抱那些专注和热泪盈眶。

04

影片的结尾,张弛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但他的赛车也失去了控制,
冲向了一望无际的大海。
许多人不能理解,
为什么在这样值得激励的时刻,
韩寒选择让英雄坠入死亡?
或许只是你没有听懂,那一句:
heroes never die
或许是你还没发现:
孩子的童话中,英雄最终都击败怪兽获得了胜利,
而成人的故事中,英雄最终都用牺牲换来了永恒,
从来如此,这样也很好。

许新悦


              “人在顺境时的友谊,可能不是那么坚固的。”——《飞驰人生》

       可能全片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句话了。没有什么友谊能在逆境中经得住考验的,没错,许多的友谊只有当两人地位相当时,有相同利益时,有共同的努力方向时,甚至是互相有对方的把柄时,可能才能建立起来。所以说朋友多时路也多,当你没入逆境时,真正的朋友留不住几个。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张弛在光鲜亮丽的时候,一路顺风,只要飙车技术够,就有了钱和人脉,然后就没有什么可阻碍他的了。可是当他落下神坛,人设崩塌后,这一切都没有了。他此时过的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但巨大的落差会使得他痛苦的滋味是普通人的千倍百倍。

       飞起来的人生,坠落时会特别的疼。

       这一次我不想拿这部电影大谈特谈人生起伏或是猛灌鸡汤。我只是突然想起我妈说的:

       “你年轻的时候把以后会吃过的苦都尝遍了,以后再当你受挫时,就不会那么再那么难以承受痛苦了。”

       是啊,年轻时有活力,脸皮厚,没有家庭父母孩子那么多需要担心,周围同龄人也都是在奋斗和创业,这个时候吃的苦,挨的骂,几瓶啤酒后,生活继续进行,接着朝着心中的梦想前进。

       可很多人年轻时没有吃过教训,当年到中年时,各种纷纷扰扰不约而同的涌来,你需要维护家庭,还有你们的尊严,这个时候的痛会是戳心的痛。在电影里,张弛是又回到曾经的赛道上了,可很多中年失意的人,再也回不到生活本来的轨道上了。

       所以说年轻的时候多吃点苦吧,老的时候,再去享受荣华富贵。

多吃苦,少做梦。


张sir电影


文戏5分,车戏8分!


章榆东1


还是可以值得一看。

这部电影是由沈腾、黄景瑜、尹正主演的,讲的是一位赛车冠军因为一次室外事件被禁赛五年,但依然对赛车的热爱不放弃的故事。


故事的一开头,在赛车手张弛(沈腾饰)与儿子张飞对话之间了解张弛是一位拿过赛车五连冠的顶级车手。在法院里张弛说出自己为什么自己变得落魄的原因,原来是一次室外与人约车被警方发现处于刑法,于是张弛从此被禁赛了,不能再摸车。张弛恳求法院给他次机会重回赛场,法院同意了。

然后张弛找到了好友兼领航员(尹正饰),了解了一些情况,张弛这五年间靠卖炒饭为生,领航员这期间也和老婆在游乐场打工,生活过的都十分心酸。


这时候又知道了一位新生代神秘顶级赛车手林臻东(黄景瑜饰),在张弛不在的五年里拿下了赛车五连冠。二人不甘这辈子就这样过去,决定开始挑战林臻东。但是重新开始赛车生活太艰难:张弛考驾照科目二都没有过去,原赛车场不愿再借车给张弛怕影响了公司的名誉。原厂里修理工给他们找了原来车的支架,但是没有经费进行改装。

于是张弛开始了借钱之路,但是身边的朋友要么躲避他说去度假了,要么就是自己喝的烂醉如泥还向张弛借钱。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听从了领航员的建议去拉赞助商。在梦想秀的舞台上,却阴差阳错的发现了林臻东是评判官。张弛好于脸面没好意思说出口,就这样他们又错过了一次机会。但是在领航员大哥的帮助下,终于拿到了修车经费,准备开始一段赛车路程。


快开始比赛的时候,领航员和车一起出了事。就在张弛心灰意冷的时候,林臻东给予了帮助。于是他们就开始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赛车较量。

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人生新的定义,为了梦想不断向前冲。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仲夏星影


拆哥答:【车手已殁,英雄不朽】拆哥认为,《飞驰人生》最终,张弛已经死了。

表面的笑点,背后是@韩寒 式黑色幽默的伏笔。


车手的孩子,把“飞行员”和“驾驶员”混淆的,正是对陷入中年危机的小人物,结局的隐喻——

这场比赛不是在拉力赛道,而是在大航母甲板上,战斗机可以翱翔天际。

但张弛的车,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 迎接车手的,和最终镜头中,航母前方一样,皆为苍茫水面,一望无垠。

镜头便是隐喻:这竞争本身就不对等、不合理、不公平。

Heros Never Die,车手已殁,英雄不朽。后会无期。


北京拆哥


看电影的时候,前排一老大爷鼾声如雷,老大妈看完也是一脸懵逼。这部电影应该是韩寒玩赛车这么多年的一个心路历程的总结。就类似网络上有名的段子“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自己”。

这部电影我觉得最让我有收获的是两段台词,一段是沈腾他们把车架子拉回来,找了个高手准备改装,改装前拉了一个配件清单,那一段清单应该对改装车迷会有帮助,而且那段台词谁念出来都感觉牛x闪闪,一看就是个懂车的行家。另一段台词,就是沈腾当教练的时候说的,当你开一台车的时候,你要感受轮胎的极限,发动机的极限,每次入弯和出弯你要感受这台车的极限值在哪里。

这让我想到一件事,到底老百姓要什么样的车评?这些竞技用的车辆,要通过硬件和软件调试到最优状态,再由人来操作它达到极限水平,刷新最好成绩。可是,老百姓对于一台车往往并不需要知道它的极限值在哪里,没人会去触及一台车动力和制动的极限值。

大家想要的无非是这台车好开,耐用,不会坏。在这个基础上,尽量配置高,空间大,外观再帅一点,内饰再壕一点那是最好。

可是,我反过来又想,现在拆车的视频都有了。今后会不会真的有栏目,就拿一台车去测试各种极限值呢?就测测看什么状态下能把刹车干报废了,什么状态下能把引擎干报废了?这种测评,大家一定很喜欢看吧。老百姓知道一个引擎,一台变速箱,一套制动系统的极限值,貌似对他用车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