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地主,那么农民种一亩地产多少粮,要给地主交多少粮食?

农村一山货


由于土地肥力种子品种限制,解放前后的土地收成每亩为3、4百斤粮食谷物,一年两造即7、8百斤,即7、8担

当年种田不叫交公粮,称交赋税。农民按三四拾斤每亩交纳给政府。至于租用地主土地耕种的怎么交租?一般每亩每年向地主交租一担或一石,这个四川刘文采家史也有记载,网友可百度论证。賦税也由租地农民承担,按每亩三四十斤粮食,直接交给政府。

还有的没地农民,长年替地主种地打工,是为长工,即解放后之雇农称谓是也。他们与地主的劳务是签有雇工合同的,工人吃住,地主全包,免费供给,且每年还有工钱领,为一担或一石谷物。

上面资料取自县志,有根有据,绝非虚构。不喜勿喷,还请查、百度资料。抛砖引玉,欢迎讨论,和平发表意见。


漠陽小荷


每年交20%的地租,想得太好了吧。我母亲家就是地主,我也在农村生活过几年,对四川地方的地租情况还是了解的。四川租地一般只计水田,旱地只作为水田的附属品(买卖田产也是这样)。水田收获后,在晒场晒干后,立即与地主现场五五分成,然后才能各自搬回家。佃户还要留种子,所以实际交租超过水田的一半。旱地的收入才全部归佃农(地主要吃旱地作物有权自己去收)所以佃户日子是很苦的,稻谷本就留下不多,生活中的其他开支还得稻谷去换,所以吃的只能以杂粮为主。当时,外公家120担田(解放后折算为60亩,即2担折一亩),每年可收60担租子,日子过得相当宽裕。真不知道什么地方地主仁慈到只收20%的租子,收20%的租地主又怎么过富裕的生活。


叶萍470


古代的我不知道太难查证了!我说近代的吧,我广西北流民乐镇的,我这有个茶垌村村子最山里面有个小组叫蚊子塘,这小组有约80几亩水田(一年两熟)在民国时代要年租一万斤!蚊子塘就是从客家话:万租堂:的转音得来的!当时的租户都是客家人,解放分田后就定居下来了!现在说话全变本地白话了!😊😊😊


恋花蝶87


我们这是对半,例如,小麦脱粒后,用斗给地主挖一斗,给佃户挖一斗,到最后不足一斗的,归佃户。谷子,大豆都是这样分。红薯是如果种十垄,地主和佃户各五垄,其余的各地边遗留庄稼都是佃户的。你问我咋知道,因为我家的佃户还有好几位健在。


用户50014413922


古代土地交税一般是按十抽一来征收,由官府直接向地主征收,而地租一般是持平税赋,也就是说,老百姓每打一百斤粮食自己大约可以留下八十斤,另外二十斤则由地主跟官府各分一半,这是清朝雍正时期开始施行的田税征收方式,而乾隆继位后更是直接将其定为国策,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民国时期则依然采用这种征收方式。所以呢,老是说地主怎么个不好,其实也是替官府背锅的,因为地主拿走的那些粮食里有一半需要交税的。

不过呢,虽然税收是这么定,可是里面的波动值依然很大。这个主要是跟当地的土壤环境跟气候条件有关,比如,在江浙一带,当地的气候好,水利资源便利,亩产可以达到300斤左右,每年两季大约可以收获600斤/亩,按着这个水平去征收税赋交地租就是30斤交公粮30斤交地租。自己富余540斤/亩/年;但是呢,如果放到北方去,可能亩产会降到150斤,一年只能收一季,这样的话一年只能收150斤,再交去15斤公粮15斤地租,自己仅余120斤/亩/年,这样的话生活就会很困难。

其次,地租不同于税收,税收是有收成才需要交,但是地租却是不管收不收成都得交,这是天灾会造成农民与地主直接矛盾的主因。因为不管天灾与否,你都得交租,虽然现在看着合情合理,但是在某个特殊时期这就是为富不仁……


优己


这是一个敏感话题,因为几十年前,地富反坏右做为黑五类,至少会影响三代子女。地主做为黑五类之首,可谓声名狼藉!


其实地主和其他以收租为手段的:房主、鱼霸、放高利贷的财主一样,都属于剥削阶级!为什么一地主一直遭人狠呢?

因为中国自古是农耕社会,就连明太祖朱元璋都懂得: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道理!

所以改朝换代,开国之初,都会分给农民一定的土地,象汉朝等每户百亩。但随着变化,土地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加之旱涝频发、地主有产阶层的贪婪、及朝廷千户万户的封赏,使大多数农民成了无产的佃户,向地主老财租种耕地。


一旦遇到灾年,农民苦不堪言,饿死的不计其数,哪还交得起租?所以历代农民起义多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失败的多,成功者少。即便成功又如何?刘邦、朱元璋之初还能体恤民情,至后代仍是一个不懂民间饥苦的皇帝。所以剥削的地主阶级和被剥削的农民阶级一直是对立的阶级。

在旧社会,租用土地的交租也先有契约,一亩地也仅产百十斤而已。但地主并不管农民的死活,无论减产和灾年都要按倒四六或正三七的比例收租!所以才发生了一个个悲剧!


《白毛女》
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是有生活原型的。他反映的是,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导致杨白劳被逼自杀的悲剧!

这种事情在中国不会再发生,但做为历史不应被人们忘记!


晚亭与落霞同晖



黄浩荣279


我来吹牛:重庆地区有三种交租,1、铁板租,四六开。地主四成,店客六成,产量按一般平均收成,不管天旱水灾,有一定实力又是长期店客的农民希望四六开。地主在县城,而且一般是大地主。2、五五开,谷子在田坎上两个罗兜一方装,另一方选。民国大秤少得可怜,农民买东西捆成把把,讲堆堆。3、六四开,田大省工省力,田质量好(油沙田特别是黑油沙,买田要买油沙田)地主收六成。土里的收获,红苕、高粱、绿豆、饭豆不交租,地主要吃新,白送十斤八斤。我下乡到生产队专门问了有头脑的农民,农民愿意交铁板租,三年天旱,三年水灾,六年风调雨顺,总要少交一成。重庆地区的农民总体上看基本能够解决温饱。抗战时期下江人到重庆起码都有几十万,还要养军队,高粱穰酒精当汽油。生产队上公粮基本都是参考这个标准。这些人还健在,头脑清晰,年龄九十来岁,不会讲假话。


铁劲草087


地主是解放时对阶级成份的划分,解放前,生产资料私有制,农民有地主,富农,工人有资本家。农民大部分没有土地,靠租别人的土地,地租一般是对半开,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年代,即使不交租,大部分人都不能解决吃饭问题,交了一半后,更不够吃了,因此,为了活命,只得给地主借,借一斗杂粮。到年底要还一斗米。这种恶性循环,造成富的越富,穷的越穷,即使有少部分土地,遇到大的困难,只得卖土地。为什么历史上有很多次农民起义,有如此大的威力,就是因为吃不上饭,以其饿死,不如斗争。共产党领导穷人闹革命,就是为了人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就目前而言,允许一部份人通过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收入髙的多征税,收入特低的给扶持照顾,一般的各尽所能,多劳多得。


用户2053599174173


看完网友的回答,心里好象堵到了什么!

这位网友的提问:古代有地主,那么农民种一亩地产多少粮,要给地主交多少粮食。

这一问,可把我们的网客绕进去了!有的客观的评价了地主,有的确为地主歌功颂德了!有的…。

我几乎看完所有回答,在看着的同时,手机右下角一红色似粉笔的物品一直在我眼前幌来幌去,我以为患上了青光眼,出现环视,用手褥了褥眼,定腈一瞧,仍然有,我无意碰上了它。悟空提问映入眼帘。

啊!原来这是一支笔,还是红色的,我惦量惦量分量还是很重的,我悄有兴趣的拿了起来,与网友们共同分享。

在看的同时,我给回答此题的网友,有的点个赞,或成为他的粉,也参与了评论,对质疑或被我喷过请勿见怪。

古代地主:地主一词,是封建社会制度下形成产物,奴隶社会被封建社会所取代后生成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的民国,不仅曾在有地主,当然也有买办或垄断资产阶级。而并不是向某网友说,有了中国各阶级的分析才定性地主,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定性地主,富农,贫雇农量比而已。

有位历史领域创作者,他还是其它行业一位工程师,回答得很好,并附有图,文中,有理,有据,客观而又简扼回答了有关朝代地主剝削的方式。我给它点了赞。成为粉。

然而在这样很明了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有的,确混淆地主阶级的剝削与现介段正当税收的本质区别了。

地主借粮放贷是一种高利贷的行为,租户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假如你有一年受灾向他借过粮,你一定会绑架给它家当长工,出非你偷着逃离。这种绑架与现介段房奴车奴也是有本质区别的。

铜锣一响,四十八万,难道你丰衣足食,愿意去送脑袋吗?

至所以有网友对现实的幸福感有缺失,我看不再乎是行业工资差别扩大,老年退休蛋糕分配不匀,等诸多因素引起的。

大家伙也许在思考一个问题,肚子为什么比原先饱多了。怎么不分泌胃液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