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造月亮会如何升空,并进入太空?

小宇宙科学哲学


凭直觉,人造月亮这个构想似乎没有多大的意义。就算科技的高速运转,只不过是在城市的上空有一题永久的月亮,如果它是自然月亮亮度的8倍,该城市不应该有露天街道照明系统,人和车辆出行都看得见周围的环境和物体。城市居民楼在夜间通过窗口照进来的月光也是很亮的,不可否认,不管亮不亮居民夜晚睡觉都要拉上窗帘,屋子里是朦胧的亮度,不是很漆黑,对睡眠也无大碍。那么整个城市宏观的夜景,有高出月亮8倍的亮度,城市街道露灯和一些广告牌霓虹灯设施就变得暗淡,因为人工月亮的照明有没有是一样的。这样,人们只看到天上有一颗很亮的月亮,少了些城市夜空的景观。亮度可以调低嘛,调低了亮度,城市的上空始终有一颗人造天然月亮,这种伺空见惯也不怪的感觉似乎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以人类现有的技术,造这么一个月亮好像不会有多大的难度,它不会是采用自身的发光体能量,而是一个调整到一定高度的圆形反光体,像反光镜一样跟踪反射地球背面的阳光,一切类似卫星定位机械设备在人工月亮的背面。相信它不是一个金属物体,是一种轻质高纤维材料反光器械,用火箭发射升空,像雨伞一样倒着撑开,达到预想的采光效果。


自然风161212381


在2018年,中国某研究会提出“人造月亮”计划。按照设想,他们将要在2022年把3颗人造月亮送入太空中,为地面的城市提供照明。那么,这项计划是否可行呢?

在夜晚,太空中的月球可以把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上,为我们带来亮光。尤其是在满月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借助月光在黑夜中行走。不过,在大部分时候,月光太暗了,起不到照明作用,人类需要依靠电力来为夜晚照明,而这需要消耗不少的电能。

于是,人造月亮的设想就被提出来。如果用火箭把反射镜送入太空中,由于镜面反射率远高于月球表面,这样反射镜能把大量的太阳光反射到地面上,从而起到照明作用。

根据该研究会主任的介绍,计划将于2022年发射三颗人造月亮,通过火箭把它们送入距离地表5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三颗人造月亮把一个轨道分成三部分,这样就能对同一地方进行交替照明。

虽然这些人造月亮要比真正的月亮小了不小,但它们要比远在38万公里的月球更加靠近地球,所以它们理论上能够提供相当于8倍月光的亮光,这样能够满足一座城市的夜晚照明,从而节约大量的照明费用。人造月亮的照明范围还能被精确控制,以满足需要。这种技术不但能够节约电费,而且还能给停电的区域提供应急照明。

不过,有人对此表示担忧,因为人造月亮将会产生光污染。因为人造月亮肯定会比较亮,否则就没有意义。而亮度较高的人造月亮可能会影响到人的睡眠,扰乱生物钟。除了人之外,那些生活在城市中的动物也会受到影响。科学家表示,这种担忧是没必要的,人造月亮的亮度将被控制在路灯亮度的20%,不会造成光污染。

早在上个世纪,其他国家也尝试过人造月亮的计划,但因为种种原因都失败了。无论从材料方面,还是火箭发射方面,想要实现人造月亮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终能否实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火星一号


“人造月亮”实际上就是一颗卫星,表面涂满了可反射太阳光线的反射涂层。它将会成为大城市的照明工具,实验成功后,将会为中国每年省下12亿的电费。

有了“人造月亮”,夜晚将不再亮灯。

月球本身是没有发光的能力,月亮之所以会亮是来源于从月球反射出来的阳光。


由于月光在晚上也不是很亮,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夜间我们也是要打开灯。而现在电源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但是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一个月的用量就达到了4139亿千瓦,在如此大的能源需求压力下,中国科学家开始了尝试人造月亮的实验。


我们都知道镜子可以反射太阳光,人造月球就是带有一个大空间发射镜的人造空间照明卫星。它会利用大空间反射镜将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角落里,而且亮度将会是真正月亮的八倍。人造月亮是可以控制照明范围,照明直径可达到10km~80km。

实验计划发射三颗卫星在500公里以内的近地球轨道上,从而实现对城市的照明,计划将于2022年前实现!


据了解,“人造月亮”的最初构想是来自一位法国艺术家。

他当时提出:在地球上空挂上一圈镜子组成的项链,反射阳光用来照亮巴黎的大街小巷,可惜由于当时的技术有限,计划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并没有实现。

不仅有“人造月亮”,还有“人造太阳”!

我们知道,太阳发光发热是因为粒子的高速碰撞,这种反应难度较高,危险系数比较高,所以中国的进展比较慢。

但是目前中国也已经初步完成人造太阳,而且温度超过了太阳表面的5500摄氏度!不过人造太阳并不需要升空!人造太阳已经完成,科学家才开始更进一步的在研究月亮了。


星球上的科学


这个问题很简单,中国的人造月亮是用中国技术制造的火箭发射的,凭借我们自己的技术自力更生、按照我们自己设定的轨道升空并进入太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