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比赛中的后二后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很少听说后四?

李家慧说排球


后二、后三、后四都是后排进攻的类型,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排球比赛中的后攻。

一、何谓后攻

后排队员不能到前排扣球、拦网或试图拦网,那么,他们可以进攻吗?当然可以。但是,后排队员只能在3米进攻线后起跳扣球,踩到3米线即为犯规,扣球之后可落入前场。

后排队员在3米线后的进攻就是后排进攻,简称后攻。

后攻主要由弹跳能力强、扣球力量大的主攻或接应完成。

二、后攻类型

排球场上前后各有3个位置,每个点都可以进攻。

根据后排进攻点的位置,后攻可以分为三种:

①后三一一6号位在3号位后面,6号位的后排进攻就叫做后三。

后三在正中位置,过网点最宽最隐蔽也最不好封拦,所以后三是最常用的。

②后二一一1号位在2号位后面,1号位的后排进攻就叫做后二。

经常打后二的是接应,因为接应主打2号位,与后二的位置比较接近。

③后四一一5号位在4号位后面,5号位的后排进攻就叫做后四。

后四用的是最少的,因为前面的4号位是场上最主要的攻击点,即使二传组织其他位置的进攻,边攻手也会在4号位佯攻以牵制对方的封拦力量。

三、后攻的目的和作用

为什么要采用后排进攻呢?当然是为了加强进攻。

当今排球网口争夺日趋激烈,在扣球点更高、击球力量更大的同时,网口的封拦能力也水涨船高。不仅副攻拦网厉害,前排队员经常会针对重点攻手进行2一3人的集体封拦。他们身材高大,预判准确,移动迅捷,4只一6只高高举起的手臂往往令攻手望而生畏,劳而无攻。

后攻不仅增加了攻击点的数量,更主要的是后攻具有过网点分散、隐蔽的优点,给对方的封拦预判造成较大的困难。无法完成网前超手进攻的队员,采用后攻能更有效的避开拦网。

矮小的日本女排姑娘们经常采用后排进攻,效果往往比其过网点较低的前排强攻更好。

后排进攻是前排三点攻的必要补充,是立体进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立足当今排坛,一支球队至少必须有两三名队员具有高水平的后攻能力。

【普及排球知识,服务广大球迷!李家慧说排球期待您的关注,我谈排球知识的作品都收录在“文章”栏里】








李家慧说排球


这是由于位置决定的,有后二是因为接应只有一个,没有后四是因为主攻在四号位进攻,但是主攻有两个,所以无论怎么转,前排肯定有个主攻,既然能在前排进攻,肯定就不会跑到后排去,这样会减少进攻的威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