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過年民俗:正月初五,送窮鬼

南陽有句俗語:”三天戲,五天年“,說明過年到正月初五,春節年基本就接近尾聲了。因為正月初五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中國傳統民俗過年中產生的諸多禁忌過,比如:不讓掃地,不讓洗衣,不讓摔破東西,不讓走親戚等,這一日皆可破而得名”破五“。因為新年承擔了太多人們的希望與憧憬,在很古的時候,人們就在破五兒這一天吃餃子,以“捏小人嘴”。一旦過了初五,就基本上過了年禧,不再禁諱了,所以要以吃餃子進行祝賀。

小時候,對待民間”破五“的習俗不甚了了,只知道吃餃子,放鞭炮。好像又重新過年一樣。其實,後來才得知,正月初五肩負著送窮鬼、接財神等多重重任,所以就形成了擺宴席、放鞭炮、吃“元寶”的餃子等等的風俗。據說,這一天,婦女們不宜出門,新嫁女子在這一天也歸寧,就是在家老實待著,否則遇事皆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迎財送窮。古代傳說有兄弟五人封號首字皆為“顯”,故稱“五顯財神”。生前劫富濟貧,死後仍懲惡揚善,保佑窮苦百姓。這五顯財神分別是福、祿、壽、喜、財,其中財帛星君的臉白髮長,手捧一個寶盆,民間“招財進寶”四字就由此而來。一般人家春節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這財帛星君與唐代長安城裡的首富王元寶有些關係。


南陽過年民俗:正月初五,送窮鬼

唐開元間,有長安販夫王二狗者,嘗往返淄郡販絲,牟微利生存。一日,孤館遇盜,財物盡失。二狗嘆曰:天不助我。遂懸樑欲自盡。冥冥中見一老者,錦衣玉帶,頭戴朝冠,身穿紅袍,白臉長鬚,溫文爾雅,左手“如意”,右手“元寶”,高祖賜封其財帛星君。星君曰:“爾當大富貴,豈可輕生!不聞淄州出琉璃乎?”遂舍元寶一枚,乃去。二狗遂販琉璃到長安,成為長安首富。為感念星君所賜,易名王元寶。

王元寶發跡之後,吃水不忘打井人,念念不忘財神爺。家裡供奉的是財神爺,商號裡祭拜的是財神爺。他還在長安捐善款建造了財帛星君廟,聘請國內高道主持,四時供奉,香火旺盛。每年正月初五商號開張這天,他都要早起到財帛星君廟上第一柱香。於是人們紛紛效仿,也都在正月初五清晨到財帛星君廟上香,有時甚至連唐玄宗皇帝都到星君廟上香。初五之後還要出巨資,請財神爺到長安大街小巷巡遊,巡遊路上財神爺由招財童子和利市仙官護衛,招財童子和利市仙官還要給路人分發彩頭或利是,吸引百姓踴躍尾隨,爭搶彩頭、利是。沿街商鋪則擺上貢品,點上高香,迎接財神爺進門。財神爺路過家門時,商家要燃放鞭炮,三拜九叩,為財神爺獻上隨喜錢。

南陽過年民俗:正月初五,送窮鬼

當時長安流傳民謠:正月初五上柱香,一年四季財源廣;正月初五摸元寶,大錢小錢用不了;正月初五請財神,家家戶戶財源滾;正月初五神進門,五穀豐登福滿門。所以正月初五,不管你是普通農家,還是商店老闆,都要拜一拜財神,以期新年伊始,招財進寶。從此正月初五“送窮”,也就成了中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這一天各家各戶要包餃子、吃餃子,主要是送"五窮",也叫"五鬼",即"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等五個窮鬼。不僅動用了爆竹,還使用掃帚,誓將”五窮“趕盡殺絕,於新年不留後患。這是中國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反映了中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送走舊日貧窮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

八十年代,正月初五,清晨雞鳴三遍,大街小巷再次響鞭炮聲,震耳欲聾,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紙必須從每間房屋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打掃衛生是也是過年期間一次徹底的大掃除。從初一到初五積累的垃圾,這一天都要從各個房間的犄角旮旯裡掃出門外。這下子,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

南陽過年民俗:正月初五,送窮鬼

人活著,總是需要打破邊界,然後再找到邊界,即所謂“破而後立”。只有如此,人們才能憑藉自身能力去達到渴望的理想境界。打破前者,為的是獲得生命和各種可能性,打開眼界和格局;找到後者,則為的是找到自己個人的侷限和使命,獲得謙卑、專注與平靜。希望“正月初五,破五”,能在新的一年,為你的生活揭開新的一頁,打通開往幸福快樂列車,向著美好生活進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