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這個時候,本來要炫耀一下孩子們給買的新鞋、新衣服,好讓我們當父母的逢人就誇他們的孝順。可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疫情,徹底地把我們推到了前沿陣地上。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孩子們尚且知道孝順我們,而我們——黨的兒女,又到了為母親分憂的時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雖不是白衣戰士,但有同樣的責任和擔當,雖不在一個戰壕,但我們都有同樣的敵人。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生命重於泰山,每一名共產黨員和最基層的幹部,都應有責、擔責、盡責,做一個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的基層戰士,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加油!

2020年2月2日寫於勸返點崗位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昨天是“20200202”,一個頗有意思的日子,被網友稱為千年一遇的“對稱日”。很多人都選擇在這一天拍照留念或是做點什麼,來紀念這個不平凡的庚子新年。這篇來自王府街道老公院社區黨支部書記高明勝的《戰“疫”日記》也在朋友圈廣泛流傳。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早上7:30,高明勝準時出現在村口勸返點。北方冬季的早晨,寒意逼人。“手腳涼了,就搓搓手跺跺腳,實在不行,就原地跑跑步。”今天,已經是高明勝在村口值守的第10天。面對當前的嚴峻形勢,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讓每一位村民都健康平安,成了高明勝的心頭大事。

“哪有心思過春節,待在家裡總是心神不定”

“高書記,大過年的,這麼早就出來值班,太辛苦了!”“辛苦一點沒啥,咱村裡老少爺們都健健康康的就行,這陣子別出來串門了啊……”

大年初一早上,正是往年走親訪友的出行高峰時間,老公院社區的村民與正在村口值守的高明勝交談。春節前夕,意識到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和複雜性,高明勝迅速召集村“兩委”幹部,商定、佈置疫情防控工作,明確每個村幹部的職責、包乾範圍、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初一一早,草草吃了幾個餃子,高明勝便第一個來到村口,“哪還有心思過春節,在家待不住,總是擔心還有疏漏的地方。”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 老公院社區全面開啟“封村”模式,在主要進出口全部設立勸返點,不分白天、黑夜,不管人員、車輛,一律認真排查、逐一核實、勸導解釋,村“兩委”幹部輪流值班,確保了防控無死角。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一定把防控工作做得細而再細”

“出門一定帶好口罩”“防疫要求都通知到戶了嗎”“返鄉人員排查還有沒有漏戶漏人的”,高明勝一絲不苟,“疫情防控涉及面廣,任務艱鉅,工作要做細一些、再細一些,才能確保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為讓全體村民理性對待疫情,高明勝帶領村“兩委”成員及時學習官方發佈的個人衛生防護知識、疫情最新消息等,並通過村微信群、“大喇叭”、明白紙、標語橫幅進行廣泛的正面宣傳引導,切實增強群眾科學防護的意識和能力。當群眾不解時,他們苦口婆心、耐心勸導,消除大家的疑慮;當群眾牴觸時,他們擺事實、講道理,疏導大家的情緒,真正成為了村裡老少爺們的主心骨。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你們點菜,我去買”

這段時間,高明勝還當起了“快遞小哥”。原來,為讓村裡的外地返鄉人員安心在家、安全隔離,高明勝主動為他們提供“送菜上門”服務。“人家自覺在家自我隔離,這是為我們全村人的安全做貢獻,這時候更不能讓他們感到孤獨無助。我送去的不僅是物品,更是感情,是感謝。”

當前正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許多門店和農貿市場都不營業,有時買一個東西要跑好幾個地方,買不到,高明勝就把自家的先送去。有時一個“訂單”沒結束,新的“訂單”又來了……“我多跑一點路、多爬一層樓,也許就能減少一點傳播的可能。”

昨天,一篇《戰“疫”日記》刷爆青州市的朋友圈……


問他這麼辛苦,家裡人會抱怨嗎?他只是微微一笑,“抱怨啥?為了我們村,為了全村的老少爺們,這都是應該的。”他回答的語氣就像在寒風中攥緊的右拳一樣堅定。


在王府,在高明勝身邊,

還有眾多跟他一樣的人。

他們是263名街道機關幹部、

102名村黨支部書記、

4003名黨員,

是身邊的每一個你、我、他。

我們心手相牽,定能共渡難關!

向每一位守護家園的勇士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