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鴨是哪個地方的特色美食?怎麼做最好吃?

沃的農家


血漿鴨是哪個地方的特色美食?怎麼做最好吃?關注頭條號“僑鄉廚娘”,簡單自做營養美味又好喝的湯品、飲品、粥品!

血漿鴨是湖南湘西(含懷化、邵陽)區域的傳統美食。看上去,只是在鴨子燒熟後放入鴨血翻炒,其實中間有很多細節。

做血漿鴨,首先選用的是活鴨。如果是超市買的淨鴨,是做不出這麼好吃的味道的,也買不到鴨血。

把鴨子去毛整理乾淨,一般會鴨子剁好後需要先放入燒開的沸水中過水,然後把血汙和雜質清洗掉,再瀝乾一下水分。

接下來在炒鍋加入植物油燒熱,先將鴨腳、鴨頭和翅膀炸香,再倒入鴨肉炒幹水分(也有這時候就放八角、桂皮一起炸香的做法)。

然後倒入一瓶啤酒中火燜燒到湯汁收幹,再放入生薑、大蒜、桂皮、八角(也可以不放八角桂皮)等香料煽炒出香味。

把鴨肉撥到炒鍋一邊,將鴨血此時倒入炒變色後,再混一起翻炒,放入食鹽跟其他配料,出鍋裝盤。

現在血漿鴨也有了很多做法,比如血粑鴨,咱們先給小夥伴們分享一下灌製血粑有幾個小竅門。

第一就是糯米可以直接用生米,也可以蒸熟再灌。蒸熟的糯米跟豬血灌腸,會比較充實。而生米灌腸的時候,要注意擠緊。

為防止裡面空氣太多,可以用針把灌好的一端扎孔排氣。清洗大腸也有小竅門,可以把大腸撒些食用鹼或麵粉,也可以用食鹽反覆揉搓清洗。

灌腸的工具可以就地取材,用礦泉水的頂部做成漏斗形狀,往裡面灌糯米,比漏斗好用。再有就是糯米跟豬血的比例差不多是五比一。

一般綁紮封口,用的是棉線,基本是二十釐米扎一次,而且不能壓得太實,以免腸子爆開。大火蒸的時間是一個小時左右。

也可以放入水鍋煮熟,時間會長一些,大約兩個小時。糯米里面可以加五香粉、胡椒粉來增加香味,也可以只加食鹽。

湘西名菜“血粑鴨”在烹飪前,會把血粑切成片,下入油鍋炸黃或者兩面煎黃。除了增加香味,也防止米粒在煽炒過程中散開。

最後放入血粑,加入食鹽炒熟入味。在板栗上市的季節,還可以放入煮熟的板栗。起鍋前放入鴨血、蔥結(把香蔥清洗乾淨,打成節)。

一般不會提前放鹽,會造成鴨肉緊縮,影響口感。在餐館吃到的血漿鴨,一般都會添加一些配料。

比如生薑片、辣椒放的比較多,還有放五花肉,雖然吃起來不那麼正宗,但對於沒有吃過的小夥伴來說,還是非常有誘惑力。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店家黑心,現在餐飲競爭壓力大,正宗的血漿鴨,消費者會覺得貴,那也只能增加配菜了。


閱讀提示:本文旨在介紹方法。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可能出現圖片與內容無關的情景。讀者朋友自行查閱相關資料!

如果你是小吃、美食創業者,可以從頭條客戶端搜索“小吃創業園”,點擊頭像,進入主頁面再點擊底部菜單“小吃創業”或“小吃專欄”,深入探討!


野蔬叔


血漿鴨是湖南邵陽地區武岡市和新寧縣的特色傳統名菜,香、脆可口,由於醋血的作用,不僅鴨 骨酥而脆,就是姜和辣椒也變得不辣而甜淨。

一、武岡血漿鴨

血醬鴨是湖南武岡的一種傳統飲食。典故來自某個朝代一王爺落難後被官兵追殺到武岡,躲進了山裡一戶人家,這戶人家拿不出好飯好菜,但為了能讓王爺吃好,就殺了唯一的一隻鴨子,並從地裡挖回子姜、大蒜,摘來辣椒,然後就著鴨血一通炒了。王爺避難回府後,對那餐救命飯最是感激,對那做得希奇古怪、但吃味奇特的鴨子更是回味無窮,就安排廚子們再做,無奈沒有一個能做出的。之後,王爺只得再次親臨武岡,手把手教人做,武岡的血醬鴨就從此開始蔓延到千家萬戶。
血漿鴨一年四季都可以做,但最能做出口味的是秋季。這時候的鴨子不老不嫩,並有上好的嫩姜和紅辣椒。所以武岡人在中秋、重九兩個節日普遍吃血漿鴨。這兩個節日,渠水和資江河畔到處都是洗鴨、剖鴨的,家家飄著鴨香味。武岡人把做血醬鴨當作逢年過節的盛宴款待自己,美其名曰自己貴氣自己。平常,這樣的待遇很是罕見,除非有貴客臨門,遠客回鄉。
二、新寧縣血漿鴨
據該縣縣誌記載為戰國時期的一道菜式,新寧縣縣誌可考,說的是一位巡視的楚太子,來到該地,地方官廚也不知道做什麼,也只能就當地材料來製作,在炒制過程中,打翻了灶臺盛放的鴨血碗,慌張而急迫的廚師只好將錯就錯,一頓亂炒,最後卻獲好評,最後得以流傳後世。當地較為講究的吃法就是:鴨子最好是春播後養起來到端午前剛好長翅毛,2斤多點的嫩鴨為最佳,最好有適當的新鮮花椒,湘菜嘛,辣椒肯定是少不了的!如果有新鮮茄子,一起炒制,那更是味美之極。其營養豐富,香甜俱全,吃起來香甜、酸辣、嫩脆、鮮美、佐料易找,炒法簡單。

三、做法

1、從菜市場買鴨時將鴨肉剁成小塊,並將鴨血保留下來,倒入小碗中,準備在後續進行漿血。

2、準備好辣椒、大蒜、蔥等原材料,其實辣椒按照各自的喜好來選擇量。將辣椒切片,切好後最好將辣椒籽用水衝淨。將其它原材料切塊,不用切得太小塊,薑切片,大蒜直接拍碎即可。

3、倒入少許油,油量不要太多,因為鴨本身就有很多油在炒的過程中煎出來。將鴨肉先炒,直到鴨肉炒變色。鴨肉需要炒較長時間,約30分鐘左右,由剛開始的有淡腥味到後面的煎香味即可。

4、當鴨肉炒到有香味時,將辣椒倒入開始炒熟。當辣椒炒到6成熟左右,將準備好的姜和大蒜加入,以調味。翻炒約五分鐘後,開始進入關鍵的一步,漿血,一邊倒入鴨血,一邊要快速的翻炒,防止鴨血凝固成塊,而不能均勻和漿在鴨肉上。

5、不停的翻炒約5分鐘後,將蔥葉加入,翻炒兩分鐘後,加入適量的鹽,和均後,出鍋,大功告成。

注意事項

1、最好選白毛鴨,瘦肉多一些。大蒜與姜是必須的,不然味道也會完全不一樣

2、有切鴨腿和大塊鴨肉,一定在炒的時候記得放在其他鴨肉正中間,避免有不熟透的現象。

3、鴨肉要切成小塊,不要太大塊,不然難入味,同時鴨血一定要保留,一隻鴨配一隻鴨的血。

4、漿血為關鍵的一步,一定要翻炒得塊,不然血會成塊,不能與鴨肉很好的漿在一塊,就沒那味了。


Q小倩628


血漿鴨是湖南邵陽地區武岡市和新寧縣的特色傳統名菜,香、脆可口,由於醋血的作用,不僅鴨骨酥而脆,就是姜和辣椒也變得不辣而甜淨。

炒制“血漿鴨”的方法是:選用一公斤左右重量的本地仔鴨,備好子姜二三兩、大蒜一兩,鮮紅辣椒三至四兩(青椒亦可),米醋一兩(醋精配清水或用酸水亦可),高度白酒一兩等作配料。
殺鴨時,先將鴨血流入醋加清水的酸水萊碗裡,使其血漿不致凝固,然後將子姜、甜醬拌入血漿中攪勻,再將鴨子分檔切成小塊,用肥肉三兩煎溶,將鴨放入鐵鍋中爆炒,炒至最好不要有水分,再入辣椒(有2~3個白辣椒最好)、蒜拌、茄子、高度白酒等炒悶熟,把血漿用鍋鏟絞碎倒入鍋中,邊倒邊炒,待血漿成熟後,即或出鍋上席食用,味香甜鮮嫩可口,仔鴨的骨頭都能嚼碎,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