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要舍得给员工工资,曹德旺:给员工工资不能打破行业规则,谁对谁错?

行走中的锦鲤


很奇怪为啥这么多回答都没发现这个问题,这两位大佬说的话题逻辑上完全不在一个频道呀。

任正非说,要舍得加工资,让员工获得实惠,曹德旺说要维护薪资体系,不是一个维度的。

维护薪资体系,追求的是平衡和团队稳定,不意味着克扣员工不让员工挣到钱。

其实这个问题触发的更有价值的讨论是,什么样的员工该提高收入,领导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现优秀员工,并在员工感到委屈前行动起来,让优秀的人劳有所得。

有以下几点分享一下:

1.有功劳的员工要大赏,有苦劳的员工要慰问,无功无苦劳的象征性团建给团队福利就够了,维持团队稳定就行了。

2.领导不要灯下黑,做只索取不付出的貔貅,及时发现,及时的奖罚是一个leader必须主动关注的事情。





B2图书馆馆长


任正非、曹德旺,一个是5G全球首创的核心人物、一个是全球汽车玻璃顶级制造商。论规模、论财富、论管理、都是一流的顶级企业、顶级企业家。

两家企业虽然行业不同,但都处在行业的风口浪尖。作为管理、各有各的套路、各有各的高招,庞大的企业、众多的员工,管理就是一项系统工程。任正非、曹德旺两位企业家的观点,没有对与错、都是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采取的不同管理手段。

有道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任正非的主张是、要舍得给员工高工资,这显然是一线员工的期望。高工资一定要带来高收益,这是员工不会去想的。当工资提高了,没带来边际收益时。这种高工资,是不会长久的。

企业开张、要挣钱,员工上班、要挣工资。目标虽然不同,但却是合情合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用在这儿是非常的合适。


曹德旺的主张是、工人的工资不能打破行业规则、意思是要适度,不能无限满足和提高。当高工资不能带来边际收益时,可能会拖垮企业。企业除了关心企业的利润外、还要关心企业的长期生存。员工则不同、吃光分净无所谓、企业垮了、我走人,因为他不是企业的主人。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的正常流动、对企业是有好处的,一位老员工的离职、带走的是陈旧和固化,一位新员工的到来、带来的是生机勃勃。有人为辛苦、劳累离职,有人为高薪进来。这是企业人员的正常的流动,也是企业人员的一种自然淘汰。



企业高管、高技术人才是不会轻易离职的,企业待遇也不会造成他(她)们的离职。相反、离职或辞职的人、一般的讲、是对生产经营、不会造成影响的人。


象华为、福耀这种人才济济的顶级企业,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如果没有学历、学识、专业技能或独有的技术能力,是没有提拔重用、加薪的可能。唯有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的,干好本职工作。

作为华为、福耀的管理者、财富的拥有者,重点已不再是挣多少钱的问题。而是企业如何发展壮大、如何生存的问题,用钱来衡量他们是狭隘的。


来自老区的毛刺槐


至于曹德旺,和任正非这两个说法我觉得都在理,但是工资给多给少每个月能到位就好,因为他们就靠这点工资养着一家老小,我是干工程的所以我特别了解工人的难处,比如我的工人进来干活没几天孩子要钱,工人还不好意思借,我从事工程快二十年了,尤其孩子快开学那个间断,自然就能看出来他们缺钱的那个难处又不好意思张口借钱,所以开学前三天就开会决定,不管来干几天的都可以借钱,甚至于可以多借几千,不能小看受苦人其实他们内心很感激你的,只不过他们不会花言巧语表达只是每天默默无闻的给你在卖力的干活!!受苦人真的很难,我们靠智力吃饭他们靠苦力吃饭,说白了靠智力吃饭总比靠苦力吃饭的要好点,别克扣工人,他们虽然说是弱势群体,但是他们的内心很实在!!!


老赖看新闻


都是资本家。让被剥削者讨论哪个剥削者更好,本身就是个笑话。马克思告诉我们,工资都是资本家让工人能够生活,保持身体健康,培育下一代以便资本家继续剥削的费用。给的多少,取决于你能创造的剩余价值。华为的利润高,需要的被剥削者有较好的教育,那么工资就高。曹德旺生产玻璃,相对低端,工资就低。要用马克思主义作为放大镜和显微镜,去分析问题。


手机用户6981829217


任:“要舍得给员工工资。”

曹:“给员工工资不能打破行业规则。”

两个观点,谁对谁错?公道自在人心,对错难有定论。两个观点站的角度不同,说法自然不一。但把两个观点合起来说,貌似也能说得通。“要舍得给员工工资,给员工工资不能打破行业规则。”



任老说:“要舍得给员工工资。”任老站在公司持续高速发展角度看,舍得与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红利,更有利于打造公司的“狼”文化。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华为,通讯行业的优秀企业,高科技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基础研究,需要大量的各学科顶尖技术型人才,企业竞争是“人”的竞争,如今市场经济大潮下,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待遇是吸引人的重要要素。



曹老板说:“给员工工资不能打破行业规则。”站在行业的角度上看,打破行业规则的待遇,容易形成“不公平竞争”,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福耀公司,生产汽车玻璃,传统实体制造业,与华为通讯科技型企业,两者上有较大的差别。传统制造业,现在的市场竞争,同质化生产现像很普遍,企业间的竞争,拼的是价格和成本,不像科技型产业,竞争的是科学技术和行业生态。若“打破行业规则”给员工大幅提高待遇,会造成产品成本高,处于竞争不利的地位。

我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名员工,当然更喜欢任老的:“要舍得给员工工资。”


大耳朵小短腿


我认为这两个人的话都对。但是每个人只引用了一半,两个人的话合起来才是一句完整的话!因为任正非说“要舍得给员工发工资”,听起来很顺耳。仔细想来无前因无结果,即使华为再有钱,也不会无原则地多多益善,分光吃净吧?曹德旺说“给员工发工资不能打破行业规则”,听起来扫了员工的兴,但人家前面肯定还有前提,有承诺的。任正飞和曹德旺都是有责任,有担当的著名企业家,我不相信他们在员工工资分配的问题上只会说半句话。以上两个半句合起来,“要舍的给员工发工资,但给员工发工资也不能打破行业规则”倒象是他俩的观点。


迈克大山


似对骂似较量实抢人!拉笼人才古今都有劲!做领头羊有超班人才!财德仁义拉人才条件!(题;古今胜出都需笼人才)


永动机一


按常理,多劳多得,付出与得到成正比就行了,其中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因为脑力劳动也是很辛苦的,比如科技工作者们,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是经常性的。


任帮全


一个是流水线的,一个是创新的研发的。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的事。两个人都没有说错


无声的呼吸人


呵呵,任正非和曹德旺都对,因为他们说话的对象是不同的人。

任正非说要舍得给员工开工资,是给技术人员说的,比方说你是名技术人员,可以给华为开发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让华为继续在同行业中保持强大的技术优势,人家华为当然会舍得给你开工资啊!但假设说你是华为公司的一名普通的员工,例如保安、保洁、厨师、生产线上的工人……,就是很普通的员工,他当然不可能像给技术人员开工资那样,给你年薪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了。比方说你是华为公司的一名保安,在深圳一名保安的月薪四五千左右,他也就是按照规矩给这个数。

曹德旺是搞玻璃的,当然搞玻璃也是需要高技术人才的。比方说要搞柔性玻璃,就是像折叠屏手机用的那种,要搞防弹玻璃,要搞其他一些比较特殊的玻璃和玻璃制品,都需要技术研发人员,这些员工曹德旺也是舍得给他们开工资的,但普通的员工就得按照规矩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