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杨志押送花石纲失败,为何后来梁中书还会选他押送生辰纲?

白话历史君



winner38001莱日方长


来到大名府之后,杨志受到了知府梁中书的抬爱,使失意的杨志,又看到了希望,梁中书为了提拔杨志特意安排了一场比武,对阵周瑾,杨志的表现也不负众望,取得了胜利,后来他的师父索超不服,也只与杨志打了个平手,这一战使杨志扬名,而且也为提拔他奠定了基础,最起码得到了手下官兵的认可,杨志也从配军一下子成了提辖官。可以说是平步青云。后来梁中书却安排杨志押送生辰纲去东京。


其一,押送生辰纲去东京,去年已经有过一次,结果半路上被劫了,案子至今仍未侦破,可以说是个悬案,今年的生辰纲肯定也要按时押送的,而且有去年被劫的先例,所以派谁去在梁中书心里还真是没有底,而且手下的将领也不想去干这个棘手的差事。杨志作为自己一手提拔的新人,肯定报恩心切,一定会不辱使命,杨志武功高强,由此断定杨志是押送生辰纲的最佳人选。


其二,杨志作为将门之后,把自己的荣誉看的比生命还重要,断然不会撇下生辰纲,背叛自己,而且听闻梁中书要大张旗鼓的押送生辰纲的时候,杨志果断的提出了,自己假扮商人,让十几个精干的军士扮作挑夫,来巧运生辰纲的妙计。梁中书更是对他大加赞赏。

其三,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条,杨志得罪了高俅,高俅如果知道了自己收留了杨志,肯定会和自己结怨的,虽然自己的后台是当朝的太师蔡京可以完全不用理会,但是所谓官官相护也正是这个道理,后来梁中书想出了一条妙计,就在出发之前他交给杨志一封信,说是一封写给蔡太师的推荐信,推荐杨志以后为太师效力,而且还叮嘱杨志不要私自拆开,要当面交于蔡太师,(信的真实内容是将杨志当场拿下,交于高俅处置)就这样一方面利用杨志把生辰纲送到东京蔡太师府上,另一方面,把杨志出卖给了高俅,这样既完成了差事,又与高球攀上了关系。真可谓一石二鸟呀!这也是梁中书最阴险最歹毒的计策。可惜后来却事与愿违,晁盖等七人智取了这生辰纲,这一点是梁中书没有想到的。也是杨志命不该绝吧!


英雄聚义


在小说《水浒传》中,杨志押运花石纲失手,肯定在官场中是一件大事情,梁中书肯定是知道的,那么,为什么他还要用杨志来押运生辰纲呢?

一 杨志押运花石纲失手,并不是他的能力不行,而是因为命运不济

当时,一共是十个制使押运皇帝的太湖石,偏偏只有杨志押运的那艘船翻了,可是我们细一分析,杨志的失职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行,杨志并不是水手,他也不会呼风唤雨,他又怎么能够管控的了风浪呢?所以说,杨志的那次失手,完全是因为他的命运不济造成的,梁中书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二 杨志的武功高强,可以更好的保护好生辰纲的安全

杨志不但是将门之后,而且还武艺高强,这一点在校场比武那一次上,也得到了证明。

梁中书去年给他的岳父送的生辰纲,在中途就被人劫了,一年多了,都还没有着落呢,所以,这次梁中书就更需要寻找一个武艺高强的人来押运了,杨志,就成为了最好的人选了。

三 梁中书以前就认识杨志,两人是旧相识,而且还提拔了杨志,那么,杨志就一定会知恩图报的

在杨志发配到了大名府时,书中就明确介绍了这一点:“原在东京时也曾认得杨志”,可见两人以前就相识。

杨志在府上,是每日里“殷勤伺候”的,这就说明了,在梁中书看来,杨志应该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手下,而且,梁中书还特意在校场举办了比武,让杨志以一个犯人的身份,获得了莫大的荣耀,做上了提辖官,所以,梁中书认为,如果派杨志来押运生辰纲的话,他一定是会尽心竭力的。

当然,梁中书虽然早就选中了杨志,但他是一个多疑的人,所以在决定押运的人选的时候,是犹豫不决的,是他夫人的提议,才让梁中书下定了决心,让杨志来押运的。

在杨志提出新的押运方式的时候,梁中书又有些不放心了,所以,最后又加派了老都管来监督杨志,这也成为了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的一个因素。


烟雨江南话红楼


关于水浒的阴谋论很多,和梁山108将有关的阴谋论更多,其中一个是说杨志。杨志祖上是杨家将,不过到他这一代没落了,但杨志颇有志气,他也想恢复祖上名誉,因此武艺高强的他考了武举,并且做到了制使官。

做了制使之后,杨志接到了一个任务,那就是给宋徽宗押送花石纲。

然而,押送花石纲的任务并不顺利,在过黄河的时候,另外九人都很顺利,唯独杨志遇到了风浪,结果船翻石落,花石纲就此沉入黄河中。后来,杨志又因为花钱买官不成,卖刀杀了牛二,并因此被发配大名府,得到梁中书的赏识。

梁中书后来还派杨志押送生辰纲,可惜生辰纲也失败了。

一些阴谋论者认为,梁中书是故意的,他没有钱给岳父蔡京送礼,所以让杨志去押送,这样丢了的话就好交代了。

其实,这完全不对,书中梁中书和蔡京一样,都是沆瀣一气,贪财害人。另外,他找杨志去押送生辰纲也不是故意不想给老丈人送礼,那帮人都是人精,梁中书不会拿自己的前程和命运开玩笑。

那么,既然杨志之前明明押送花石纲失败,为何梁中书还选他押送生辰纲呢?私以为有两点原因。

其一,花石纲落水不能怪杨志

杨志押送花石纲,虽然失败了,没完成任务,而且他最后还跑了。但是,这其实不是能怪杨志,因为是黄河起风,导致船翻了,这是天气的原因,是不可抗拒因素,和杨志没有关系。你不能因为杨志没完成任务,就认为杨志不行。

事实上,这恰恰能证明,杨志是可以的。

杨志丢了花石纲之后,虽然逃跑,但是赦免后还回来了。如果他认为自己没能力做这件事,或者说因为他才导致花石纲落水,恐怕就不会去找高俅解释了。他敢去,就说明他问心无愧,之所以逃跑是害怕被责罚,有辱祖上名声。

其二,梁中书认为杨志很靠谱

对于梁中书而言,他也是这么认为的。梁中书很欣赏杨志,不仅仅是杨志武艺高强,更在于杨志的能力和经验。

杨志虽然之前做官,但是早年流落在关西,中年才在京城谋个官职,所以他江湖经验很丰富。另外,杨志对那些军士的作为相当清楚。当梁中书说大张旗鼓押送生辰纲时,杨志就指出,军士再多都没有用,因为看到强盗他们就跑了。而且,途径的紫金山、桃花山、黄泥冈等地方都是强人出没的地儿,容易被劫。

所以,杨志提出,低调行事,不如让大家挑担去。这其实是个好办法,无奈大家太热,又挑着重担,且吴用在酒中下蒙汗药的计策实在刁钻,所以杨志才会中招。

由此可见,梁中书挑选杨志,真的没错。

事实上,换做其他人来做,恐怕也会和杨志一样。因为吴用等人算计好了,很难避免被劫的结果。何况,吴用说过,“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显然是有两手方案的,即便硬干,他们也不会怕。

其实,从梁中书角度来说,选杨志也很明智。

如果梁中书从大名府挑选一名将军,比如索超或者其他人,他们和可能不会太卖力,反正就是执行任务嘛。大热天的,这帮人估计也不肯去受罪,干不好还可能丢官罢职。

杨志则不同,他一心想做官,想恢复祖上名誉,押送生辰纲太适合他了。另外,杨志当时是囚犯,梁中书提拔了他,这是莫大的恩情,梁中书还给了他表现的机会,所以杨志怎么能不感激他呢?既然如此,杨志定然全心全力做这件事。只是杨志碰到了吴用,所以才没完成任务。

总之,梁中书挑选杨志去押送生辰纲,没有任何问题。


自说文史


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吧:

1、杨志有过运“纲”的经验。失败是成功之母嘛!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梁中书认为杨志不会重蹈覆辙。

2、杨志武功高强。在梁中书认识的人中,杨志武艺最好,这样安全系数就比较大。

3、杨志心思缜密。押运生辰纲不是小事,如果找个大大咧咧的人,岂不坏事?

4、杨志为人诚实、正直。这样的人往往更能让人信任。

综上所述,杨志是押运生辰纲最理想的人选。


博超讲堂


青面兽杨志首先看看来历。水浒传第十二回。

那汉道:“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洒家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来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处避难。如今赦了俺们罪犯,洒家今来收的一担儿钱物,待回东京去枢密院使用,再理会本身的勾当。

首先可见杨志首先出身不错,三代将门。然后失了花石纲,十个去九个回,可见任务很容易,所以不是不是本事不行,是因为时运不济,风吹翻了船。杨志和林冲能斗几十回合不分胜负可见武功高强。


《水浒传》第十二回末尾

当日是二月初九日,留守升厅,两个公人解杨志到留守司厅前,呈上开封府公文。梁中书看了。原在东京时,也曾认得杨志,当下一见了,备问情由。杨志便把高太尉不容复职,使尽钱财,将宝刀货卖,因而杀死牛二的实情通前一一告禀了。梁中书听得大喜,当厅就开了枷,留在厅前听用。

可见二人算旧识,二人以前见过,但是了解不太深,通过杨志讲述自己经历,虽然杀了人,却是除害。觉得杨志有血性挺仗义,能来到他这很高兴。


只说杨志自在梁中书府中早晚殷勤听候使唤。梁中书见他勤谨,有心要抬举他,欲要迁他做个军中副牌,月支一分请受。只恐众人不伏,因此传下号令,教军政司告示大小诸将人员,来日都要出东郭门教场中去演武试艺。当晚梁中书唤杨志到厅前,梁中书道:“我有心要抬举你做个军中副牌,月支一分请受,只不知你武艺如何?”杨志禀道:“小人应过武举出身,曾做殿司府制使职役。这十八般武艺,自小习学。今日蒙恩相抬举,如拨云见日一般,杨志若得寸进,当效衔环背鞍之报。”梁中书大喜,赐与一副衣甲。

杨志在梁中书手下做事勤快,为人恭谨,收到中书喜欢。后来在东郭和周谨,索超比武,梁中书看到了真本事,马上,马下,弓箭兵刃都厉害的很。

梁中书道:“上年费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至今无获。今年帐前眼见得又没个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踌躇未决。”

可见,送生辰纲路上不太平,去年被劫了,人还没抓到,所以需要个武艺高强的

杨志在这工作了一段时间,表现很好,武艺高强,办事谨慎,不狂傲很听话,自己还对他有知遇之恩,出身不错三代将门。所以以当时的情况,梁中书用杨志是不二之选。


盛京杨员外


运送花石纲的船只遇上了风浪,此乃天灾,并非杨志能力不行。

花石纲失陷以后,杨志丢官去职,令祖上蒙羞。变卖家产,街头杀人,流配北京,杨志急需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

梁中书为何要将如此重要的使命交给杨志?理由如下:

一、梁中书与杨志有旧,对杨志知根知底;

二、梁中书对杨志有知遇之恩,杨志有意报答;

三、杨志人品可靠,武艺高强,确实是最佳人选;

四、杨志曾在殿帅府任职,对东京的官场比较熟悉;

五、梁夫人的亲自举荐;

六、上年的生辰纲失陷,无据可查,导致梁中书不再信任身边人,反而选择了杨志这个外来户。


上头派掌门


扬楊志是杨家将之后,其武艺可以说是超群,虽然押送花石纲失误,但梁中书还是难以割舍杨志这个将才,这一点是肯定的,所以在梁中书心中,只有武艺高超的杨志才适合押送生辰纲有些把握,仍让别人护送生辰纲,肯定失败的时候多,也就以赌一把的心情再次让杨志担当押送生辰纲的任务,谁知时乖命蹇的杨志并末败在武艺上,却败在了吴用及晁盖的智取上,倒置了杨志再也无颜面对梁中书,流落街头了!


泥人161


梁中书选杨志押送生辰纲并没有选错人。杨志武功与林冲不相上下,也就是说杨志的武功在当时是绝顶的高手。杨志是一个忠于职业的军人,而且心思细腻有谋有略。无奈给他配备的付手和随从都是一些酒裹饭袋不能吃苦耐劳,加之遇到的对手晁盖和吴用一伙人又极其的强悍和狡猾,他焉有不败之理。


东方礼赞


那当然是杨志能力出众了,武功高强,忠烈之后,要啥有啥,为何不用?

至于杨志押运花石纲失败那纯属以外,天降大雨,碰上了水灾,并不能说明他能力不行。

而有人说梁中书故意用杨志押送生辰纲,目的就是让生辰纲被劫,因为梁中书根本不愿意花钱给蔡老爷子祝寿。

这种说法毫无根据,蔡京是梁中书的靠山,梁中书巴结还巴结不过来呢,又怎么会故意让生辰纲被劫呢?

梁中书用杨志,是因为杨志在武功方面、计谋方面、人品方面均值得信任。

只不过杨志这个运气真的是太差了,堪称《水浒传》中最倒霉的人。

正所谓,“脸”是一个人的名片,一个人的命运、福禄、寿年往往通过“面相”便可窥知一二,不是有句话叫做“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吗?

依照“面相学”来看,杨志右眼的胎记覆盖了兄弟宫、田宅宫、男女宫、妻妾宫、富德宫。 杨志混了大半辈子,没有朋友、没有妻儿、没有田产,最后窝窝囊囊的病死在了丹徒县的一处茅屋中,既没有出人头地,也没有为祖上争光,白白的浪费了一辈子大好光阴。

施耐庵说他是“晦气满面”、金圣叹说他是“浅水孽龙”、陈忱说他是“一生淹蹇”…千言万语汇成两个字——倒霉。

怎么个倒霉法呢?

家世显赫却自幼流落关西,一身武艺却全无施展之处,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中翻了船,押送生辰纲偏偏遇到了公孙胜吴用这两个智商爆表的牛人,你说杨志倒不倒霉?

金圣叹说鲁智深和杨志是两条孽龙,孽龙入不得海、见不得水。鲁智深听潮声而亡,杨志见水泽即灾。

杨志第一次押送花石纲,在黄河中遭遇了风浪不幸翻船,这是杨志的第一次失败。

杨志第二次押送生辰纲,在黄泥岗遇上了晁盖一行人,最终生辰纲被劫。黄泥岗中的石碑上写的很清楚:“黄泥岗八百里皆水也”。

这是杨志的第二次失败,又和水有关。

杨志跟随宋江征讨方腊,刚刚渡过长江便染上了疾病,最终窝窝囊囊的病死。

杨志的失败与个人能力无关,完全是因为倒霉。

杨志的武功差吗?路战与林冲不分胜负,很明显不差。

杨志的智商低吗?征讨辽国时,杨志大破太乙混天象阵,很明显不低。

杨志会武功、懂兵法、有上进心,又是忠烈之后,品行方面没有什么问题,除了“倒霉”之外没有任何太大的缺点。

梁中书与杨志接触之后,认为杨志做事谨慎、武艺非凡。

论武艺,梁中书手下里有谁打的过杨志?

论谋略,杨志乃是将门子孙,自幼熟读兵书,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论感情,梁中书是杨志的伯乐,对杨志有知遇之恩,杨志对梁中书感恩戴德,自然会效犬马之劳。

论胆量,押送生辰纲是一个“高手在民间、失手在阴间”的苦差,弄不好就要丧命。梁中书的手下个个是怕死鬼,不敢接这份差事,唯有杨志不计较酬劳、不惧怕危险,尽心竭力的为梁中书办事,以求戴罪立功,报答梁中书的知遇之恩。

这样一个忠心耿耿、力求上进的下属,梁中书不用白不用,况且杨志押送花石岗失败的原因完全是因为“倒霉”与个人能力无关。

所以,与其说杨志是一个“失败者”,还不如说他是一个“被命运玩弄”的可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