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如何增加體重?

贏政閒得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大家都知道,是“三多一少”,會存在體重減少、消瘦等情況。因此很多體重下降的人就會說,查查血糖吧!看是不是得糖尿病了!

確實一部分消瘦的病人血糖升高,因此很多人就會發愁,該如何增加體重呢?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正常體重。通常用體重指數計算,如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結果低於18則是偏瘦,需要增加體重。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血糖升高導致的消瘦將血糖控制下來,體重就會緩慢的增長,逐漸達到正常體重的標準。但會有些人體重會超過正常標準,所以也要注意控制飲食,增加鍛鍊,防止體重增長明顯。

對於血糖平穩仍然較瘦的人,應注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加強增肌訓練。應注意,增加體重也應以增加肌肉為主,脂肪量大仍然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但糖尿病人還會合並許多消耗性疾病,如腫瘤、結核等疾病,也會出現消瘦。過度控制飲食導致的營養不良等,所以當出現消瘦時,應排除上述原因,防止漏診。


孫醫生講糖


一般情況下,當糖尿病患者體重過輕,體重指數小於18.5公斤/米2時,就需要增重了。

當糖尿病患者反覆出現短時間內的快速消瘦,就應該去醫院做全面的身體檢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消瘦的疾病,直到血糖得到控制,病情穩定下來之後才可以適當增重。

糖尿病患者增重的主要措施有:

1、適量攝入主食。主食除了精米精面外,還要搭配小米、玉米、燕麥等粗雜糧及紅薯、土豆等薯類。

2、選擇營養素含量高及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類、雞鴨、瘦肉、新鮮蔬菜等。不要吃高熱量、低營養素的食物,如肥肉、烤肉、油炸食品、蛋糕、點心、糖果、含糖飲料等。

3、一日三餐外,可以適量加餐,如酸奶、少量堅果、水果等。

4、由於在增重過程中要增加攝入量,所以要做好血糖監測,尤其是空腹及三餐後2小時血糖,以瞭解攝入量和食物種類對血糖的影響。

5、為了控制好血糖,還要堅持進行運動,每天保證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步走、跳舞、太極拳、羽毛球等。每週還要進行2次抗阻練習,抗阻練習可以強壯骨骼,增加肌肉含量,合理增加體重。


糖尿病之友


糖尿病的每日飲食總量有科學的計算方法:

成人每日飲食的熱量總單位=標準體重(公斤)*每公斤體重應攝入熱量標準(千卡/公斤)。

15歲及以下的青少年兒童另有計算公式。

公式中標準體重(成人)=身高–105

每公斤體重攝入熱量標準(成人)按從事的職業的勞動強度分四擋:

(1)臥床休息:20千卡/公斤體重

(2)輕體力:勞動25~30千卡/公斤體重

(3)中體力勞動:35千卡/公斤體重

(4)重體力勞動:40千卡/公斤體重

醫生會按照公式計算得到的總熱卡,折算成一天要吃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總量,再分到三餐或四餐裡。折算方法是1克蛋白質=4千卡熱量,1克脂肪=9千卡熱量,1克碳水化合物=4千卡熱量。由蛋白質供應的熱卡佔總熱卡的15~20%,脂肪供應的熱卡佔總熱卡的20~30%,碳水化合物供應的熱卡佔總熱卡的55~60%。

這樣算出來的總熱量,剛好滿足標準體重和相應的勞動強度的人的營養供應。但對於超重的人,和偏瘦的人,那麼這種營養供應得到的結果恰好相反:

(1)對於超重肥胖之人,起減肥作用。(實際體重>標準體重10%為超重,>20%為肥胖)

(2)對於偏瘦之人,起增重作用。(實際體重

如果以上供應的營養沒達到增加體重的理想目標,可以把每公斤體重熱量攝入標準提高一個檔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