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下滑,是校长的主要责任还是分管教育的副校长的主要责任?

easyAI教育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校长是法人代表,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负全责!教学副校长主要职责是教学管理和教师配备、课程设置及教研考试等具体工作。教学质量不行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在用人导向,评优评模、职称评定等老师关心的问题上是否公平公正,制度建设是否科学合理。二是教学副校长是否真懂业务,是否能和老师们交心交流,是否有群众基础和威信,是否能以身作则亲临一线指导等等。三是校长是否对教学重视,把质量看成学校的生命。有的校长对教学质量从不看重,只要不出事就行。这种不担当不作为的校长怎样能做好教育呢!

一个学校发展的好坏关键在校长,校长的重点在哪,学校所有人的工作就偏向哪。一个好校长在不出事的基础上还要干事、干成事才行。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和评价机制,建立规范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用科学的制度管理,何愁质量不提高!





若水频道


校长负责学校的工作,教学质量不好了,按道理应该是校长负责才对,但事实上,也要校长有担当才可以实现,否则,后果很严重。

来看个真实例子。

我们学校新来了个校长,是从城里一所中学空降来的,从来没有担任过行政职务。来了以后夸夸其谈,说他在原来的学校当数学老师如何如何厉害,要给全校老师做表率,要上两个班的数学课,还要当班主任。

到现在三年了,他说的这些话都没实现。最搞笑的是第一年来了,我们学校本来是乡镇学校教学成绩数一数二的学校,自从他来了就变成了倒数第一二,他把责任推给管教学的副校长,利用关系把这位副校长调走了。

这个学期开学后就说:“我以后的工作主要抓教学,我亲自抓。”然后安排教研组搞一堆没用的形式主义,现在又把教学方面的事都交给教务主任来安排了,按照惯例,这次教学质量倒数,教务主任要倒霉咯。

这样看来,一个没担当的校长是不会对自己行为的过失负责任的。


指间清风绕


主要是校长的责任。

我1989年参加工作,在一个镇的一所单设初中教书10年,经历过王、肖、刘、罗四任校长,亲眼目睹我们学校的浮浮沉沉。

1989年~1992年,是王校长,学校教学质量年年全县7所单设初中第一名。王校长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亲自担任一个班数学教学;王校长关心青年教师的婚姻大事;王校长常常找青年教师谈心等等。所以当年他当校长期间,学校老师工作认真,教学质量节节攀升!1992年秋,王校长调到县教育局担任教育科科长。

1992年~1994年,是肖校长,学校教学质量依然保持不错,年年同类学校第一。肖校长真的知道我们年轻人什么时候需要钱,在最需要钱的时候,他往往给每个老师发20~30元钱,那个时候20~30元钱可以吃十天半个月的。1994年秋,肖校长调往一所职业中学担任校长。

1994年~1996年,是刘校长,学校教育质量急剧下滑!刘校长最大的特点就是开会骂人,有一次,一个老师有些错误,刘校长在会上说:“吃屎💩的把拉屎的怎样怎样了……”那个意思就是老师是吃SHI的,他是拉屎的!当场所有老师都起立,离开了会场,让所有领导在台上,下面一个老师也没有了!

1996年~1999年,罗校长担任校长,教学质量又恢复到全县第一!罗校长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耐心,与教师谈心不知不觉就两三个小时。所以老师一般不敢懒散,最怕他找你谈心了。他不会批评你,反正就举例哪些现象好,哪个教师怎么成长为优秀老师的等等等等。

由以上四个校长的不同工作方式可以发现,关心教师的校长、以榜样引领老师的校长,学校教学质量很好!而只是开会就骂人的校长,恰好没有本事,把学校越搞越糟糕。

因此,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


平淡是真oymlq


一定是校长的责任。

我想到了曾经工作过的一所中学。当年,那所中学校长是一位爱岗敬业的校长,他业务娴熟,一直紧守在教学第一线,尊重老师,民主治校。学校在他带领下,连续三年获得县考评第一名。

他被调到教育局担任更为重要的领导工作。接任他职务的是一位本校的副校长。大家对他知根知底,压根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吃喝嫖赌,只是因为上面有人,所以校长的职务才落到他头上。

他上任之后,首先是打击异己,把那些曾经反对自己的老师能排挤走的排挤走,排挤不起就调到后勤。

大搞基建,把前任校长铺的路、拉的围墙全部推倒重建。其实,那些路还依然平整,围墙依然牢固。

不仅如此,还和一个女教师大搞暧昧,弄得满城风雨。被女子丈夫打上门,校长门牙被打落两颗,最后惊动了警方,介入处理,事情才总算平息。

一个学校不到一年被他弄得乌烟瘴气,人心浮动,校风、学风一塌糊涂,优生纷纷往别校转,差生也纷纷露头。学校考评由正数第一变成倒数第一。

后来,该校长搞基建的贪墨行为败露,最后锒铛入狱。后来,又调来一位校长,学校才慢慢地又回到正轨,教育教学秩序才又恢复正常。

从这个案例,可以证明,一个学校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校长。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所以一个学校的校长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青衫李探花


主要责任在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校长总管全局,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朋友告诉我有一位校长,教学主课,教学方面是能手,人也比较正直,但他没有培植自己的心腹,不拉帮结派,而几位副校长教导主任拉帮结派和校长对着干,小人得志,整个学校就是这几位小人的天下,由于权力小人把持,所以没有公平可言,正直的老师怨声载道又无可奈何,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师也无心教学,有的在网上卖狗皮膏药,有的晚上跑网约车……就是很少人抓教学的,教学质量怎么能提高?


用户3632624992514


作为高中学校的管理层,虽然没有分管教学,但是根据我的了解,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下滑,校长和分管校长都有责任。

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要搞清楚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

教学质量下滑,无非与下面几种原因有关系:

  1. 教师的教出现了问题。集体备课流于形式,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导学案设计不够精细,学生训练针对性差;作业布置是否存在无政府状态,各科拼命压作业或者根本不布置作业、不批改作业;平时的单元测试、周测、月考次数是否有序等。


  2. 学生的学出现了问题。有时候教师的教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同样会影响到教学成绩。比如,整个学校的学风如何,考风如何,学生在教室里学习的主动性如何等。课间教学楼上就像赶大集一样,自习课上乱哄哄的不安静,上课的时候学生打盹睡觉,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等。

这两方面的问题当中,教师的教没有疑问,与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有关系;学生的学出现了问题,与学校的管理有关系,与分管管理的副校长有关系。

其次要搞清楚校级领导分别承担的职责

校长主持学校的全面工作,这毫无疑问。一般而言,学校还会设三个副职,一个分管教学,一个分管管理、后勤,一个分管行政事务。

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在外界人看来都是校长的,教学成绩好说明校长的工作能力强,教学成绩差说明校长的能力差,很少有人去考虑到副校长。

其实,对外界来说,副校长是藏在幕后的。

有些校长是业务型的,有的是外交型的。

对于外交型的校长,很少关心教学业务,很难下沉到教学一线,对具体的教学工作也没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学成绩下滑了,与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是有密切关系的。

对于业务型的校长,平时深入教学一线,参与学科、级部的教导会、成绩分析会,甚至对教学直接提出自己的主观意见。对于副校长,只能执行一把手的建议和意见。这种情况下,教学成绩出现了下滑,第一责任人当然是校长,第二责任人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

教学成绩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一所学校的教学成绩出现了下滑,说明这所学校的教学管理一定出现了问题,一把手和相关副校长都要进行反省,找出不足,对症下药,及时进行弥补。而不是相互推卸责任,既不利于班子内部的团结,也不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


我是朗月寒雪,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朗月寒雪


不会下滑的。校长、老师整天把绝大多数时间用在教研和培训上了,忙极了,什么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大学区级、校级、年级组级科研课题,教师培训。除此之外,准备各种各样的优秀模范材料,什么教学能手、什么教学骨干,什么学科带头人,各种国家级,省级……,补照各种照片,计划、总结方案、反思、体会……各种优质课,教学质量怎么会下滑呢?


思无邪151738420


学校教学质量下滑的主要责任当然是校长。

当初

博古掌管中央大权时,把一个好好的中央苏区弄丢不说,又将八万多中央红军带成三万多,不是遵义会议取消了其领导资格,整支红军队伍都将被他带没,也许中国革命就因此失败了。后来换成毛主席指挥红军,虽也经历了不少艰难曲折,但毛主席以其超常的智谋和人格魅力,使革命队伍逐渐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北大在蔡元培以前不过就是一所权贵子弟混文凭的流氓学校,十分腐败。1916年,蔡元培先生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科学和民主的思想,从而奠定了北京大学的学术精神,北大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祥地。美国哲学家杜威对蔡校长有高度评价:“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李金池先生在衡水中学创造的享誉全国的“教育神话”想必大家都知道,他使衡水中学从一个农村地区的薄弱高中迅速崛起为一所全国名校,成为“全国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

……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一支队伍、一个组织,其领头人是多么的重要。马克思主义强调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但是,如果没有领路人,群众的力量再大,也聚不起来,就算聚起来了,推动的方向不对,不团结协作,也会将历史推去别的方向。

我认为,一个校长对一个学校的决定作用应体现在:

一是抓住机遇,正确指引学校发展的方向;

二是凝聚人心,使大家既能齐心协力,又能积极奋发;

三是善于用人,干部、老师的选用,要能人尽其才,而不能任人唯亲、任人唯谄;

四是以身作则,其德行和才干都应是全校师生的榜样;

五是公平公正,让人信服。

当然,我没当过校长,也没有当校长的本事,要我讲当校长的方法,那定会让人笑掉大牙。但我坚信,一个学校的成败,校长是起决定作用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非常名z


我觉得全是校长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务主任的责任。一、用人不当(唯亲唯友唯关系而用),直接导致教师上课情绪化。

二、课时分配不公(有偿超课时补助)直接导致教师上课情绪化。

三、临聘教师搅局,临聘人员是为了等机会才来代课的,不会一心一意为学生学习而努力工作,而这些人的到来大部分恰恰又是通过领导的私人关系才能进来的,所以有人说“临时代课老师都很牛,有说干就干说走就走的自由,惹不起”!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情绪化。

四、领导私心太重,享受在教师前,吃苦在教师后,成绩装在自己兜里,责任推到教师身上,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情绪化。

五、领导之间互相吹捧,不实事求是看问题,处事不公,一人独大,偏听偏信。直接导致教师教学工作情绪化。

综上所述,一所学校,教学成绩的成败,于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有着直接关系。


南腔北韵


你好!我是@张老师讲作文,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问的是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下滑,是校长的主要责任,还是分管教育的副校长的主要责任? 下面我谈谈个人的看法:

第一、我们首先来分析分析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是什么,是学校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校本教研,敬业精神等统统下滑的表现!而这一切的起因都可能是学校领导集体的问题!我不能同意单独把责任推给校长或者副校长一个人,因为绝大多数学校校领导是非常团结的,因为团结,高效的领导团队是一所学校的火车头!

第二、当然,在学校里是校长负责制,校长有人事权、经济权等权利。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在校长领导下完成的。教学质量也是如此,校长如果是教育教学专家型校长,那么他工作的侧重点当然是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我在学校工作多年,非常清楚,凡事校长亲自过问的事情,老师们一定会尽责尽力。最好的校长是带领副校长、教导主任等教学常规管理团队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和老师们“打成一片”,长此以往,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慢慢提高,教学质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三、如果一定要说是谁的责任?那么主要责任一定是校长。虽然副校长是抓教学工作的 ,但是我们想一想如果校长不支持副校长工作或者说不支持教学工作,副校长是很难开展工作的。副校长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任课教师安排,招生考试的具体执行者,校长才是一家之主!

第四、如果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出现下滑,那肯定是学校中某些原因照成的。但是,如果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好,在当地口碑越来越好,那肯定是校长治校有方!一则是他善于带领领导团队,披荆斩棘,迎难而上;二则是他与老师们的优良关系正在形成。记得有这样一所学校,老校长退休了,留下的是一所“老态龙钟”的学校:校园面貌老旧,教师风气不好,教学质量全区排名倒数第一。新校长走马上任,从各个方面开始治理,他处处实干,一切为了学校,一切为了老师,一切为了孩子,很多老师是被新校长感动了!从心底愿意好好教学,很多年不见的放学后留下学困生免费辅导的现象又出现了,新校长经常以校为家。老师们被校长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学校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如今已经在全区名列前茅……

综上所述,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是该学校各项工作的晴雨表。而这个“晴雨表”的变化,关键因素还是在校长,还是那句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