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袁隆平稱:“中國糧食不夠吃,農民不種就麻煩”。現農村如此多荒地,咋看?

正能量news譚


糧食是基本保障,我們這邊農村存在荒地很少,但種糧的只是種田大戶在種,因為有補貼,其他的基本上種植蔬菜類。但正在的機械化、科技化種的卻是很少,我認為有以下主要原因:首先,這邊農村人均土地少,種田的農民基本上都是50歲以上,年輕人絕大多數企事業單位上班,往往造成勞動力不足,最核心的原因是農業產生的經濟效益低。其次,想做大農業的農戶,承包連片的土地不容易,很多農戶因為土地少不差這點錢或者想提高價格,無形中給承包戶帶來很大的麻煩;另外土地散,不能用機械作業,造成勞動力成本增加,最核心的產品質量、銷量沒保障,市場把握不準,很大利潤都在營銷環節,造成農業生產經營成本高,風險大,利潤低,嚴重影響農業發展。


村官老陳


我是山東青島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小時候一年四季都會在地裡和小夥伴打滾玩耍,那時候農村不會種地的人得餓死,100%都會種地。現在我已經隨父母搬到市區住了快20年了,每年秋天回老家收玉米,然後種麥子,自己種了自己吃,還會分給市裡的鄰居一些。但是現在問問我兒時的小夥伴,幾乎都不會種地了……會種地的得窮死……

我老家在城陽區,臨近的村都有拆遷的了,以後想種地也沒有地方種了。而沒拆遷的地方呢?全特孃的種樹了!!!!靜候著拆遷,我真服了……我們家每年種地,親戚朋友還說我父母:你們家又不差這點錢,幹嘛每年還回來種地呢?乾脆承包出去算了,一年的承包費比種地收入多。 我母親說:我們是農民,不種地,那還叫農民麼?

看著一片片肥沃的土地,全種樹了,我心裡真不是滋味……但是農村確實發現了,這個又沒法勸說他們。 當今社會的大部分人心裡,錢仍然是首位的! 提高農民的種地收入或許是改變之道吧



衡山派莫大


首先不是農民不種,而是現在日益上漲的消費水平讓農民喪失了種地的積極性!試想一下,你辛辛苦苦種了一年的地,到頭來只能混個溫飽問題,生病住院,想給家裡添置點物品卻沒有盈餘。你會怎麼想?如果說機械化作業,大面積生產還可以有收益,那麼,那些丘陵地帶,人口眾多的地方,人均只有一畝三分地的地方,如何解決?要是能夠哪個實體將地租去,然後給農民合理工資種地,收穫歸實體。這樣,農民有租金有工資,地也種了,糧食也有了。這樣的話,農民也許積極性會提高。


愛字少一點


加強保護現有農村耕地,停止良田建樓,鼓勵耕種,提高農民收入。保護農村,農村才是社會的物質基礎。


光輝歲月201911


中國的糧食種植要改變方法,不能夠是農民種,要進快科學化、工業化才能有出路。


大奏重生


袁老的擔心是正確的!國家工業化城市化有點快,農業現代化沒有跟上!而農業也是國家的根基!希望有關方面要警惕!


情感68


如果農民超過兩年不種糧食的國家可以永久收回土地,再以轉包的形式讓給那些願意種糧食的。


W秋風W


中國應宜農地區則農,宜工地區則工,全機械化耕種,才能農工平衡,糧食自足


賴建華992


現在我這裡沒人願意種地,累死累活一年,到最後一點也沒有賬算,能出去打工都出去了,剩下年老的在家,能種就種點!


夏日麼麼涼


以前我們福建農村想種地,像稻米跟地瓜都會被野豬吃光,森林越來越暗,又沒辦法捕捉,所以最後只能放棄種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