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癌症被稱為“眾病之王”,很多人一提到癌症,就會把它與“無藥可救”畫上等號。有的患者家屬只要求治好,重金求醫也在所不惜;有的患者可能不希望拖累家人,選擇自尋短見;還有的患者在家屬的鼓勵下,積極配合治療,大大延長生存期恢復正常生活……因此在治療的選擇上,可能有患者就會考慮到出國治療這個選項,那出國看病就會比國內靠譜嗎?治癒的幾率有多大呢?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的確,無論怎樣的後續也無法改變癌症很難治好的定論。但這也不代表延長患者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不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選項。即使是早期癌症,也只能達到臨床治癒,之後也要定期複查,避免它“再次轉身”。面對癌症,大多數人的真實想法是“得癌後,錢花了,人沒了”,所以得出結論:得癌後還不如在家等死,還能為後輩留一部分財產,不至於人財兩空。很明顯,這種想法太以偏概全了,也太過偏激,不管哪種病,都該盡力醫治,即使是癌症,也並非沒有治癒的可能。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無論是出國還是國內,治療的前提要先跟主治醫生了解清楚治療方案。另外,隨著近來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方式的火爆,基因檢測已成為肺癌患者治療前提。這些治療的新手段都需要患者分辨清楚。

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新的治療手段出現後,讓我們對個肺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所以,我們現在單純把患者分成早期、中期、晚期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在此基礎上再細分,如此,基因檢測就成為了必要的手段,以此判斷患者是否可以進行免疫治療。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目前在癌症治療領域,越來越多新技術和手段湧現,當治療模式發生改變後,很多患者會存在對癌症治療的認知誤區:

首先,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免疫治療的檢測要求檢測公司必須具備一定的資質,公司所研究的設計和方法需要得到國家批准,該公司的檢測過程需要經過驗證和批准。畢竟,如果檢測的結果出現差錯,那麼,整個治療就容易出現差錯。所以,一定要記住:選擇進行基因檢測的公司一定要經國家批准。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檢測基因數量並不是越多越好

如果身處一家基層醫院,那麼,檢測幾個基因就夠了。但是,如果想得到更好的治療,更多的基因檢測結果,必須到更高級的醫院去,因為目前,有諸多臨床實驗正在更高級的醫院進行。所以,基因檢測需要因地制宜。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癌症治療不該忌諱談化療色變。如今,在所有腫瘤的治療裡,化療直到今天仍然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化療是一種“以毒攻毒“的全身治療方法,這類藥物主要基於腫瘤細胞較正常細胞增殖更快的特點,通過直接破壞腫瘤細胞的結構或阻斷細胞增殖過程中所需物質來達到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同時,對正常細胞和機體免疫功能等也有一定程度的損傷,可導致機體出現不良反應。

化療對腫瘤治療有一定療效,也成為腫瘤綜合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可單獨實施或配合手術及放療治療腫瘤。雖然患者在化療的過程中會出現副反應,但總體而言,利大於弊。

“靶向藥+化療”聯合療法將肺癌變成慢病

如今就國內而言,化療,正在往高效、低毒的方面發展。隨著醫學的進步,這一治療手段也將在肺癌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如果患者拒絕這一治療手段,就會將患者實現臨床治癒的一條路給堵死。因為就現有治療手段而言,化療在整個疾病的治療階段中至少佔約50%,也就是說,肺癌治療離不開化療。如果是普通家庭,早診斷出癌症,儘早手術切除後,利用靶向藥和化療手段,雖然過程的副作用比較煎熬,一般能有效控制癌症,但後續的復發轉移的幾率仍然存在。

化療藥品的毒性目前正在儘可能降低,當然完全無毒目前不可能,但臨床目前正在追求低毒,並通過聯合用藥進一步降低毒副作用。比如,患者可以選擇靶向藥物進行治療,但是當出現耐藥後,化療就會發揮重要作用。目前,主動把化療提到最前面跟靶向結合也是一種新的治療方法,甚至,在此後的肺癌治療中,免疫聯合化療也將成為一大趨勢,這也是所謂的聯合治療。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如今,在中國,癌症發病率仍在攀升,這一現象也跟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有關。以肺癌為例,發病率正呈現逐年在上升的趨勢,儘管最新數據顯示全球肺癌的升速放緩,但吸菸人群仍然佔比大多數,另外隨著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工業給特殊職業人群帶來的職業暴露也無可避免。中國的肺癌新發病例數佔全球肺癌新發病例的1/3。但是隨著靶向治療、免疫治療、靶向/免疫聯合化療治療等手段不斷出現,預計5年後,約50%的肺癌患者會變成慢性病患者。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做個性化用藥治療,完全拋棄化療就目前來說沒有意義,也沒有可能。但目前,肺癌治療藥物在國家醫保仍讓患者難以負擔,因此患者只能靠“藥”續命,也難以控制病情的復發轉移。

目前,歐美以及日本等國家醫療科技發達的國家,在癌症的治療上,一直保持著世界記錄。每年都有新的抗癌新藥出現。海外治療癌症到底有那些優勢呢?我們以美國和日本為例說明。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根據2013年美國癌症協會與2013年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的統計數據,中美在癌症五年整體存活率上有著顯著差距。以其中致死率最高、最高發癌症的3中癌症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為例,就可以看出數據的差距。在美國,5年癌症存活期幾率是80%以上,在我國僅能達到25%左右,並且80%以上的癌症確診發現為癌症中晚期,80%的病人無法治癒。

而且癌症最主要的是早發現早治療,癌症早期篩查很關鍵。美國專業的防癌篩查體檢技術是世界公認處於世界前沿的,美國獨有世界最先進的4mm級pet檢測篩查,這是目前世界最頂尖的檢測篩查技術。而且很看重預防科學,不是在癌症發生後才能檢測,而是可以發現癌症風險。例如在美國和中國,肺癌都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但是在美國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已達到70%到90%。而在中國一般認為五年存活率為8%-10%。肺癌患者出國看病時候很多時候已經是中晚期患者。在治療方面有先進的質子刀、速鋒刀等技術,對各類癌症都有很好療效。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美國倡導精準醫療,而精準醫療在癌症方面的應用更是廣泛。是在2015年由奧巴馬提出的,希望精準醫學可以引領一個醫學新時代。是一種將個人基因、環境與生活習慣差異考慮在內的疾病預防與處置的新興方法。精準醫療具有精準性和便捷性,可以通過基因測序可以找出癌症的突變基因,這也就為癌症的治療打開了新的突破口。腫瘤個性化治療意為靶向某位患者腫瘤特定的基因特徵,而腫瘤免疫治療指的是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統來控制腫瘤。將這兩種表面上看起來不同思路的治療策略加以融合,便發展出一種新的治療理念,即個性化腫瘤免疫治療。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日本免疫細胞療法

免疫療法被譽為是攻克癌症的新希望,它與常規三大療法聯合應用顯示出互補的優勢,這種綜合性的治療是目前腫瘤治療最理想的模式。經過大量臨床實踐,在多種腫瘤治療中展示了其良好的應用前景,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延長生存時間,改善腫瘤患者的生活狀態,提高生活質量,有望達到長期帶瘤生存或徹底治癒腫瘤的目標。

免疫細胞療法又稱為過繼性細胞治療或生物免疫治療,而這些療法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夠產生數量足夠、可以識別並殺傷腫瘤的免疫細胞,以及免疫細胞回輸到體內能夠到達腫瘤所在部位,發揮抗瘤作用。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免疫細胞療法目前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療法兩大類。

非特異性是指沒有明確的免疫細胞靶點,是從整體上提高人體免疫力而達到緩解腫瘤症狀,比如最初的LAK細胞療法到目前最新的iNKT細胞療法等。

特異性治療具有明確的靶點和機制,能通過激活或者抑制明確靶點來實現免疫系統對腫瘤的免疫刺激,比如受體經過基因修飾的CAR-T細胞療法。但CAR-T療法有很高的危險性,因其需要將患者的免疫力降到最低,再將其放置完全無菌的場所,回輸經過基因修飾的細胞。此時,如果患者不幸感染了細菌,那麼一切的治療就沒有了意義。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而對於非特異性療法而言,日本的一項研究調查了進行NKT細胞靶向癌症治療時患者體內的情況。首先,被激活的NKT細胞聚集在在腫瘤組織中,是正常組織的25倍~60倍。另外,研究人員發現通常都是處於免疫抑制狀態的腫瘤組織也由於受到被激活的NKT細胞的影響,與輔助作用密切相關的IFN-ɤ也增加了,因此,各種免疫細胞也逐漸被激活,數量也逐漸增多。也就是說,我們證實到此治療是以NKT細胞為目標物,通過激活他,癌組織內的免疫缺陷狀態也得以改善。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案例一:“中晚期”患者的新希望

49歲的王女士是上海一家企業的部門主管。2017年底,她發現自己左乳上有一顆小腫塊後,去醫院檢查,並被確診為乳腺癌。後來的胸腹部增強CT結果給她帶來更壞的消息:肝臟、雙肺、脾臟有可疑病變,懷疑轉移。

有限的醫學知識告訴王女士,癌症轉移就意味著晚期,而晚期則意味著生存機會渺茫。然而,語焉不詳的醫生讓她不能得知更多自身癌症的信息,自己也不想糊里糊塗地入院治療。幾經周折,她選擇赴日治療。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當地醫生為她悉心講解病情,並告訴王女士,她的乳腺癌是複發率較低的一種,而日本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高達92.2%,甚至優於歐美。考慮到時間就是生命,於是匆匆赴日治療。後來在日醫院檢查後,PET-CT、腹部超聲檢查結果顯示,肝臟脾臟上的所謂病變並不是轉移,而是增強掃描的造影劑的尾影。這讓王女士對戰勝癌症更加有信心。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當地醫生團隊最終給王女士確定了治療方案:先做輔助化療,再進行手術,術後1一個月進行放療,結合NK細胞免疫細胞治療,能達到控制病灶以及逐漸消除。聽到醫生的話,總覺得找對了人了,王女士對抗癌症之路充滿希望。

案例二:從晚期到治癒

2010年,患者李小姐(化名)被確診為乳腺癌,在國內手術後仍未能治癒,後來轉移到肝臟,她丈夫為了挽救妻子生命,放棄高管工作,考慮到日本相對歐美在免疫細胞治療方面進展相對不錯,且整體流程比起歐美要便捷得多,就如和生命賽跑般,陪同妻子赴日治療。晚期癌症通常已經沒有手術根治的希望,但在赴日治療和休養之後,幾乎能恢復正常生活,病灶也消息不見了。

毫無疑問李小姐是幸運的,因為癌症到了晚期,治癒的機會會大大降低。因為癌症在早期階段,並未發生轉移的現象,一般通過手術或其他手段將原發的腫瘤切除或殺滅,然後再根據情況對患者做放療、化療等輔助治療,把可能存在,但目前的檢查手段無法檢測出來的癌細胞殺死,便可以將患者治癒。接下來,患者需要定期做檢查,避免癌症復發。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但癌症到了晚期,患者已經失去了手術切除的機會,癌細胞也已經廣泛存在於人體內,很多已經出現遠處轉移。目前的藥物和技術還很難保證把所有癌細胞清除乾淨。靶向治療、放療等可以控制、殺死一部分癌細胞,但剩下的會進一步發展,且很容易導致藥物失效。

但也不能籠統地說晚期癌症肯定無法治癒。癌症的某些類型或某些患者,即便到了晚期也有可能被治癒。白血病、淋巴瘤、惡性生殖細胞腫瘤(比如絨癌、睪丸癌)、許多兒童惡性腫瘤,以及部分結直腸癌,即便到了晚期,也是有治癒的可能。

日本楽啟生再生細胞研究所作為個體化醫療的全球領先者,在肝癌、肺癌、胃癌、大腸癌、乳腺癌等實體瘤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患者長期生存管理的經驗。NKT免疫細胞療法的臨床結果相信可以讓更多癌症患者獲益,提升患者長期生存的生活質量以及延長患者的生命週期。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其實癌症也並不是很可怕,要得到科學的治療與合理有效的康復,帶瘤生存幾年,幾十年都不是難事。出國看病的人群一般都是高淨值人群,他們希望享受到世界頂級的醫療服務,希望去世界頂級醫院接受治療。通過健康體檢腫瘤篩查重拾健康。而出國看病的初衷就是得到最優質的醫療服務、預約最頂級的醫學專家、分享世界最前沿的醫學研究成果、體驗最先進的醫療科技。出國看病談何容易?語言文化的差異,中外診療的差異都是問題,想要出國看病就要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在現代醫療新需求的刺激下,出國看病醫療服務機構的出現也為更多的患者指引了方向。

晚期癌症的新曙光

儘管傳統的治療方法很難控制住晚期癌症的病情,但最近這些年,醫學技術的發展相當快。發達國家投入重金研發,癌症特效新藥、新技術層出不窮,為治癒晚期癌症帶來希望。

這些新的藥物和技術精臨床驗證有效後,便很快獲得當地藥監局批准上市。只是中國的審批流程複雜,很多國外癌症患者可以使用的新藥,國內卻遲遲未能上市。比如特效免疫抗癌藥Yervoy(伊匹單抗)早在2011年,就已經在美國上市,但國內癌症患者卻無法買到。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該藥面世之前,絕大多數黑色素瘤是無法治癒的。臨床試驗顯示,17%-25%的患者在僅接受小劑量伊匹單抗治療的情況下,就可能達到最長10年的生存期。該藥組合多種免疫療法大大提高了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癒率。

罹癌選擇出國看病,會比國內靠譜嗎?

​綜上所述,如果被確診為癌症晚期,患者先別太過灰心,先向醫生問清楚情況,明確是什麼癌症類型。如果是絨癌、某些淋巴瘤的話,患者治癒的希望還是不小的。當然,多數癌症晚期確實無法治癒,但這也不代表直接放棄,也得看癌症的具體情況。有的晚期癌症在保守治療下,患者可以實現長期帶瘤生存。有的癌症患者已經實現了帶瘤生存十幾年。因此,儘早選擇治療方式有利於提高生存幾率,如果有條件選擇出國治療,在醫療技術成熟的環境更有利於病情的控制和恢復。

好了,今天分享就到這裡了,我是腫瘤免疫學教授,對腫瘤治療有疑問的,可以點擊左下角“瞭解更多”或後臺私信留言,我將盡我所能為您解答。更多癌症科普、病情案例實時分享。

喜歡本文請轉發、點贊,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讓大家重獲健康是我的最大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