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造仿制药合法,美国为什么不制裁印度?

sun34457526


印度能够将仿制药弄成一门举国性产业,是付出相当大代价的。


代价之一,是通过开放国内新药人体试验权限,换取国外制药巨头“网开一面”,印度已成为西非之外全球最大、出现问题最多最严重的“人体小白鼠”聚集地,严重危害社会健康。一方面通过仿制药产业化、制度化提高全社会医疗保障系数,另一方面又为此被迫付出牺牲国民健康为跨国药企试药的代价,损害全社会医疗保障系数,这等于在一个蓄水池上同时打开一根输水管、一根放水管,如此效率和代价,中国真负担得起么?

代价之二,由于印度通过举国强制仿制,成为全球占比20%的仿制药供应商,但缺乏研制、生产专利药的能力,垄断这些新药专利的外国药企一方面通过自己所控制的“游戏规则”尽量延长专利有效期(仿制药只适用于专利到期的药),另一方面限制向印度市场及时投放新药,导致印度患者只能使用实际上早已过时的仿制药,众所周知,特效药药效越强、产生抗药性的周期往往越短,新药迟迟不能投放的后果,不啻于寅吃卯粮,挖肉补疮。

不仅如此,由于对新药研发、生产构成冲击,仿制药在本国、尤其发展中国家生产、使用虽已得到联合国及有关机构的认同甚至赞许,但它的出口始终是高度敏感性问题,在国际间不论实行福利医保制度的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还是实行非福利医保制度的美国,无不对印度仿制药“严防死守”,并将之纳入法律范畴。在这方面中国并非标新立异,而是“从众”,如果像某些电影观众所建议的那样,把从印度进口仿制药的网络“洗白”,其结果很可能迫使跨国药企效仿其在印度的做法,延缓在中国投放新药的节奏,这对中国患者整体而言,是有利还是不利?

从印度进口的仿制药,几乎都是处方药中最具专业色彩的特效药,本应在医生和专门机构严格处方和专业指导下使用,而从印度“弄”仿制药则不可能如此、或至少不可能完全如此,只能凭经验、口耳相传或某些机构的“潜规则”摸索使用,“是药三分毒”,何况攸关性命的抗癌药物?尽管由于是“黑道”,“印度药”的服用事故率难以统计,但身边不少朋友家里都或多或少拜过这尊“药神”,吃出事的比例似乎是不小的。已是21世纪了,难道还能让我们的同胞冒当年神农氏尝百草的风险?

还必须看到,“药神”在本国印度,并没有解决“贫者有其药”的问题:专门为仿制药生产、推广成立的窗口公司Jan Aushadhi和全国3000家Jan Aushadhi药房承诺推广439种急救药(都是廉价的仿制药)和250种医疗器械(同样是廉价仿制品),但迄今只落实100-150种,这3000家药房仅占全国55万座药房的一个零头,且由于大多数印度医保计划的住院治疗覆盖率仅占发病率1/3(就更不用说非住院治疗了),仅占零售药店市场比例20%的《2013年药品价格管制令》所列“国家基本药物”越来越难以从政府服务医疗系统的住院免费药物中找到,结果印度公共卫生基金(PHFI)三名专家研究结果显示,每年约5500万印度人因药物负担陷入贫困,其中约3800万印度人仅仅因为花钱买药就让自己陷入贫困线下,而买药的第一诱因,赫然正是癌症。由此可见,“药神”尚不能普度印度患者之众生,又如何能在异国他乡“救苦救难”?

正如许多专家研究指出的,特效仿制药所针对的,往往是长期、慢性、难以逆转的顽症,是一个漫长、痛苦、不知何时了结的花钱过程,如果不能从根本上、体系上解决“治疗致贫”问题,即便药价降下来,“贫者有其药”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为时间会把富者拖贫,贫者拖死,从这点上看,买正版进口药或“印度药”,开头不同,结尾却并没有太多两样。

美国并非不制裁印度,而是无可奈何,因为印度仿制的要么是专利过期的旧款药物,要么是在美国注册皮包公司,收购廉价药物专利,然后再“合法授权”印度国内进行仿制,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各种制裁措施只能是隔靴搔痒,起不到什么作用。


陶短房


美国默许印度生产仿制药也是迫不得已,也就是说美国无法对印度的仿制药进行制裁,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仿制药与原研药存在根本区别,仿制药只是在药性与药效上与原研药相近,但在安全性上与原研药不可同日而语,也就是说仿制药不可能完全替代原研药,说白了就是原研药是给富人吃的,仿制药是给穷人吃的,各取所需,因此印度的仿制药并不会对欧美国家的原研药市场构成致命冲击。


第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印度得以大规模生产仿制药,
也付出了很大代价。众所周知,药品生产出来是给人治病吃的,而任何一款新药从研发成功到投入市场,人体实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欧美国家的大药厂用于新药实验的志愿者基本都是印度人,也就是说印度人充当了药品实验的“小白鼠”,印度政府默许自己的国民充当试吃新药的志愿者,而做为回报,欧美国家的药厂自然也就对印度生产仿制药睁只眼闭只眼了。
药品属于特殊商品,首先治病救人是第一位的,药厂应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如果药厂都以专利保护为由禁止仿制药的生产,那么大量的穷人就会因为买不起昂贵的原研药而眼睁睁的等死,这显然有违药品治病救人的初衷,况且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市场定位根本不冲突,富人不屑于吃仿制药,而穷人则买不起原研药,正是仿制药的存在,让广大的低收入病人有了继续生存的希望,所以美国就算再坏,也不至于在仿制药上痛下杀手,让穷人没了活下去的希望。


那年那月那兵说


印度的仿制药是出了名的,让很多美国的制药公司都感到头疼,但是又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印度仿制,对此有不少人会问,难道是美国无法制裁印度吗?其实不是美国无法制裁印度,美国真要对印度下手,手段多的是,美国是不想在这些问题上制裁印度。

印度在仿制药方面始于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当时印度本土的制药公司没有能力研制出好的专利药,有些人为了治病,只能咬着牙从欧美国家购买昂贵的处方药,但是大多数人仍然消费不起,于是有人看到了机会,这个人就是印度的兰博西制药公司的创始人,他首先仿制的是一款由罗氏公司生产的镇定剂,这款镇定剂在印度没有申请专利,他可以大胆的去仿制而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当时这款镇定剂市场价格是1万2千美元一公斤,而仿制出来的只有3千美元一公斤,价格比正版的低4倍,而且效果也非常不错,一投入市场,马上拥有了巨大的销量,毕竟价格太便宜了,很多人都能消费的起。

蓝博西的做法不仅能带来巨大的利润,还能拯救很多底层普通的百姓,于是印度政府决定支持仿制药的发展,1970年,印度政府颁布了《专利法》该法允许印度的制药公司随意仿制所有的药品,还出台《强制许可》的政策加以配合,什么是《强制许可》呢?每一种新研制出来的药品都有专利保护期限,只有过了这个期限,才允许被仿制,而《强制许可》可以无视专利的保护期限,想什么时候仿制就可以什么时候仿制。

仅仅十年的时间,印度的制药公司数量就翻了一倍多,在全球的仿制药当中,印度生产的就占了20%份额,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其中60%是出口到了欧美国家,美国市场上差不多一半的仿制药都是从印度进口的,可以说印度的仿制药让全世界大多数的人都受益,很多欧美制药公司对于这种情况都恨得牙痒痒的,多次在印度起诉那些仿制药公司,结果无一例外都是败诉,时间久了,也没有人再去起诉那些仿制药公司了。

美国为什么不制裁印度?

理由也很简单,印度的仿制药价格便宜,让全世界很多病人都买得起,虽说仿制的名声不好,却实实在在的拯救了无数病人,如果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在这事上面指责印度或者进行制裁,肯定会严重打击仿制药行业,到时候很多人失去了印度的仿制药,只能慢慢等死,想象一下那个场面该有多可怕,到时候,全世界都会痛骂美国不人道,美国可不敢犯众怒,再说了,欧美国家本身也进口了大量的仿制药让本国人民受益,这种情况下制裁印度也等于是制裁自己,所以只能对印度仿制药睁只眼闭只眼。


晴空视界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主要还是基于道德原因。

萨沙去过印度,看过印度的现状。

客观来说,印度两极分化比较大,拥有亚洲第一的大富豪,也有很穷的贫民。

印度城市化程度有限,目前还有百分之六十八的人民生活在农村。

大家都知道,种地是不赚钱的,印度的农民基本只能保持温饱,医疗、教育等都靠国家免费或者以极低的价格提供。

其中教育好办,大不了没钱就不读书了。

但医疗怎么办?生了病没钱治疗,如果国家不管岂不是等死。

癌症是不分国家、民族和你是不是有钱的,印度穷人和富人都会得癌症。

而印度的医疗基本是免费的,看病不要钱,拿基本的药不给钱,那么治疗癌症的药怎么办?给钱还是不给钱?

这些癌症的药都是欧美大制药厂生产的,价格很高昂。

以格列卫为例,进入中国以后要花二三万一瓶,即便中国的高级白领也吃不起,更别说印度普通农民。

你就算二三千一瓶,他们也是绝对吃不起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解决药的问题,印度农民只能等死。

而印度是民主国家,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是一人一票的重要来源。

为了争夺这部选民,加上还有较为复杂的历史因素,印度政府就搞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情:以政府出面耍流氓,允许本国药厂山寨抗癌药物。

自然,这也是严重违背知识产品的行为,会造成欧美制药厂的严重损失。

如果印度政府耍流氓山寨的不是药物,而是其他任何商品,今天的印度一定会被制裁。

但是,印度山寨的就是药物,他们理由很简单:不山寨的话,我们的人民吃不起这种药,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吗?

就凭这句话,欧美的制药厂就无可奈何。

即便是为了钱卖药的公司,他们也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开厂的根本目的还是救人。

制药厂、医生、护士等等在欧美都属于系统一部分,必须遵循医疗人员的原则,而第一条就是救死扶伤。

在欧美,医生护士可以接受廉价的小礼物,但没有人敢于收红包的。以美国为例,一个医生能够独立做手术,至少要花费十多年的心血,过五关斩六将才行。他们的合法收入很高,又这么不容易才当上医生,绝对不会违背医德去接受红包。因为这不但违背医德,会被提出医生队伍,也属于接受商业贿赂,严重的话还要坐牢。

连普通医生护士都这样,何谈药厂。

所以,这些制药厂都吃瘪了,只能通过其他各种手段打击山寨药,却无法对印度进行制裁,因为世界舆论压力顶不住。

你强行制裁印度,让印度关闭药厂,那么第二天印度媒体就会将没钱吃药死亡的几千几万印度人的人民,归结到这些药厂头上。这谁受得了!

况且,真正有钱的人和国家,是不可能吃山寨药的,毕竟安全性还是不如普通药。所以,欧美药厂的利润还是可以保证的,还相当丰厚,远远没有到被印度山寨药搞垮的地步。

这里要说说印度制药业和山寨药的小国。

印度制药业严格来说,比中国发展的还早,水平也很高。其实在今天的世界,得到基本资料的前提下,对药物进行逆仿制的难度并不算很大。

印度可以查询美国药物的所有资料库,加上本国高超的主要技术,山寨药物水平很高。

萨沙有个朋友的妈妈,就是吃山寨的印度药。开始也是吃国内药,但价格太高,一瓶一万多,老百姓实在受不了。后来吃印度3000一瓶的药,也就是死马当活马医。

谁知道效果真的不错,本来说只能活一年的,现在二年多了病情没有大的恶化,甚至医生让把药量都减少了。

这里真不是给印度山寨药做广告,实话实说而已。

至于中国方面不想多说,只能说中国大型药企没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大家自己领悟。


萨沙


前段时期,徐峥演的我不是药神风靡全国,印度的仿制药更多的浮现在大众的眼前。很多国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印度可以造仿制药,我们中国就不可以吗?为什么美国不制裁印度,任由印度药厂仿冒欧美制药厂的抗癌药品呢?

对此,国内专家表示,在上世纪60年代时期,印度饱受天价药的困挠,印度政府允许本土企业仿制进口药,虽然西方各国一直在和印度打官司,但是由于印度是专利制度,只保护产品不保护工艺,同样的药品,印度的仿制造改变了原来的工艺结构,但是基本药效差不多,很多西方企业也没有办法,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那么,印度造仿制药为何不会受到美国制裁呢?首先,印度政府出面耍流氓,允许本国药厂生产山寨抗癌药物。印度政府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不生产山寨抗癌药品的话,我们的人民吃不起这种药,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去死吗?就凭着这句子话。欧美的制药厂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放任印度自己的药厂去做仿冒抗癌药。

因为,对于欧美药厂来说,他们始终遵循着一个底线,就是开厂的根本目的还是救人,赚钱是其次的。制药厂、医生、护士等等在欧美都属于医疗系统的一部分,必须遵循医疗人员的原则,那就是救死扶伤。就连普通开刀医生都不敢违背医德去接受病人家属的红包,更何谈是欧美的制药厂,做人基本的良心还是有的。

而对于印度政府来说,为了争夺选民支持,印度不仅是医疗基本免费,看病不要钱,拿药也基本不给钱,那治疗癌症的药钱怎么算呢?如果收个二三千元/瓶,不仅是印度的高级白领吃不起,印度的农民更吃不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解决药的问题,印度农民只能等死,为了更多的人能生存下来,印度政府只能允许制药企业制造仿冒药。

再者,本来欧美制药厂要大力打击印度的山寨药,但是国际舆论实在扛不住,你强行制裁印度,让印度药厂倒闭了,那印度媒体就会将没钱吃药而死亡的几千万印度人的账全都算在欧美制药厂头上,这样的罪孽谁受得了。到后来欧美药厂也想明白了,真正有钱的人和国家,是不可能吃印度山寨药,毕竟安全性还是不如普通药。鉴于印度药厂生产出来的山寨药是供应印度穷苦人,对欧美药厂的利润没有大的冲击,欧美药厂照样可以在国际上获得丰厚利润,那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最后,美国和印度也达成了一种默契,美国每年研制出来的新药,基本上都是印度人在试药,而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用身体来做试药人的代价之下,印度的仿制药产业才得以持续发展。不管怎样,由于印度仿制药的存在,挽救了很多买不起进口药的病人,这也让国际社会在此问题上给印度政府点赞。

印度能够生产山寨药品不被欧美国家制裁,是因为印度穷人实在太多,根本买不起欧美国家的抗癌药,而为了国民能够生存下去,印度政府只能允许本国药企仿冒欧美抗癌药。对于欧美国家的药厂来说,刚开始和印度打官司,但后来发现,印度政府也是为了自己的百姓的生命健康,也只能默认其发展。更何况,印度仿冒药品,也影响不了欧美药厂获取厚利。而美国人作为不制裁印度条件就是,美国每年的新药,都是由印度人来试药,所以,美国也就放弃对印度制裁了。


不执著财经


既然是专利侵权,当然是企业上诉,可以说,各大药企都尝试过打专利权官司,比如格列卫的诺华就起诉过,拜耳的多吉美也起诉过。但是再有理也没有办法抵御印度高法耍流氓,印度政府甚至还给予强行仿制的授权。这种耍流氓的做法当然导致了数次美国和印度的WTO官司,印度经常败诉,但是败了就败了,印度有如下几点让美国提不起精神:

1、印度对外的姿态就是贫穷,我的穷人多,你专利药即使卖给我也没人要,但要保证本国人民的生存权。这里面多少有坐地上哭穷耍无赖的意思。可是这一点还是比较好用的。

2、印度专利法特殊之处是其承认工艺专利,也就是工艺不同,就可以认为非同一种专利,这就是印度强制仿制的基础。所以在印度国内法律看,仿制药还算是合法的。

3、不要总以为印度很多仿制药物是不合法的,实质上这几年随着部分专利的到期,印度大多数的仿制药已经趋于合法。而且逐步收紧了专利权的保护。但是印度市场并不是一个监管很严格的市场,破坏专利生产的行为也是十分普遍。而且印度通过改造仿制药,比如me-too药如今已经抓紧返销美国。大约美国40%的仿制药,世界1/5的仿制药来自印度。请注意,这部分仿制药没有违法,因为专利已经过期。

4、其实美国也默认过当年的日本等国发展仿制药,然后等你有一定规模了,美国就拿出世贸规则让你负责保护知识产权。日本如今的药物应该已经变为创新药了,在创新药领域日本如今份额很大,大量的仿制药企业如今已经升级为创新药巨头。之所以没有大规模的制裁印度,是因为印度一直没有跨越经济发展的底线,经济不发达,那么即使制裁了也没有多少油水。

所谓光脚不怕穿鞋的,印度的确仿制药工业发达,但是相应的,日本趟过了仿制药的河流,印度则没有过去,虽然印度仿制药巨头Ranbaxy已经出现了创新能力,但是相比于日本,和以色列的梯瓦,还有差距,至于我们,虽然我们改革开放已经快40年了,但是在药物研发的领域真正重视还只是在最近几年。也许经历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我们的仿制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印度仿制药工业的水平,但是创新药方面,真的很遗憾。

至于为什么中国保护了知识产权创新药还是比较稀少,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这里就不多言了。


凯恩斯


说起仿制药,美国应该是开了这个先河。1984年的时候,美国的药品专利当中有150多种药物面临着专利到期的问题。而药品这种东西,不像是一些机器,药品更新换代比较快。


什么意思哪?比如某药物研制出来之后,可能会仅仅过去了三年,就有新型药物颜值出来,而且要比之前药物更便宜,效果更好。所以对于一些专利过期的药物,很多药厂直接选择放弃继续申请。

因为根据当时的专利法,如果想要继续申请,必须重新走一遍新校开发的流程。这个过程不仅花时间,而且还有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出台了一个名叫哈兹·沃克曼的法案。该法案规定,只要研发出来的新药物和原药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同,药效相似,就可以规避专利权,正常研发使用。

其实说白了,这种方式研制出来的药物,只能算作是原专利权药物的衍生药物。当然了,衍生药物并不是假药,衍生药物更多的叫法应该是仿制药。

不过虽然上面的沃克曼法案是由美国提出来的,但是真正的受益者则是印度。尤其是随着《我不是药神》的热播,让人们再一次了解到了印度仿制药的神奇。


那么印度的仿制药为什么这么好呢?原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印度的制药市场绝大部分都被外国的跨国制药企业垄断。因此印度人想买药,必须付出高昂的医药费。

如果说这些钱都交给了印度政府还好,关键这些钱都进了外国药商的口袋里面。有感于百姓困难的印度政府,在1970年的时候颁布了专利法,从此之后,印度的制药企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那么这个专利法是干什么的呢?通俗点来讲,专利法规定,印度政府只对食品和药品的加工工艺受有专利权,但是对产品并没有专利保护。如何理解呢?

也就是说你药品制造的工艺我可以保护,但是我不保护你制造产品的成分。恰恰是这一点给了仿制药的空子可钻。

正是在这样的法令下,制药企业只需要不使用原药加工工艺的前提下,稍微用某种药物代替原药物,就可以研发新药,并且顺利上市。


通俗点来讲,假设制造某一个药物,必须使用蒸馏法,药物包含了菊花、金银花、三七等等。那么我在研制仿制药的时候,只需要不使用蒸馏法,把菊花换成金菊花,只要获得相同药效,那么我的仿制药就是合法的。

看起来虽然有点耍流氓,但是却大大造福了印度百姓。因为原来一瓶外国药有可能卖到几万块钱,但是仿制药只需要几千块钱。所以自从该法令颁布以来,各种仿制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然而随着仿制药的出现,势必会影响到那些拥有专利权的药物公司。所以在法令刚出来的时候,世界各国都在谴责印度,要求他们修改法律。

为此在刚开始的几年,印度的仿制药显得小心翼翼。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仿制药制造办法。

比如说老药仿制,对于那些已经超过专利期的药物。无论是任何国家都可以仿制,这一点印度也是如此。所以在仿制一些老药物上面,印度的制药公司是大张旗鼓,毫不掩饰。


而对于完全符合印度专利法的药物,印度的仿制药公司也装了一个空子。因为印度政府出台了一项名叫强制许可仿制药的办法。如何理解这种办法呢?

该法主要是针对那些公众无法用合理价格购买的药物,也就是那些所谓的天价药物。对于这部分天价药物,政府直接规定企业可以仿制。

这个法案牛啊!该法案一出,基本上没有什么不能够仿制的了。因此在该强制法案颁布的几年里面,印度政府又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最后实在是不耐烦了,印度政府同意再一次修改法案。

2005年的时候,印度政府终于修改了强制许可仿制药办法。不过这项法案颁布于1994年,也就是说从颁布到修改,中间经历了10年时间,这10年时间则是印度仿制药的巅峰时期。

这十年里面,印度各大仿制药企业在加班加点的仿制。直接的成效是只要西方国家有的药,你在印度基本上都可以找到,区别是多少的问题。


有的西方公司确实看不下去了,然后跑到印度和印度公司打官司,就比如说2005年的时候,美国制药巨头兰博西制药公司,就把印度的一家制药公司告上法庭。

结果这场官司打了7年,还是以兰博西败诉告终。类似这样的败诉数不胜数,因此时间长了,各大制药公司也不管了,你仿制就去仿制吧。

但是话说回来,仿制药毕竟是仿制药,主要是通过替换相关成分制造出来的药物。虽然成分相似,但是在安全性上面还有待商榷。不过印度能做到这个地步,也是世界第一了。


史之策


在仿制药这个市场,印度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它也因此获得了非常多的荣誉,诸如“第三世界的药房”“世界药房”等等。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原研药大国,美国也不是没有想过制裁印度,比如从1996年开始,美国就起诉印度的药品专利保护,最终印度败诉,随后,印度不得不修改它的专利法,承认药品私有专利的(之前印度的政策是,只承认药物是“发现”,而不是“发明”);又比如,2014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年度审查报告称,鉴于印度糟糕的专利状况,需要对印度进行贸易制裁;2018年4月,美国政府还将印度纳入了汇率操纵国观察名单。


但是,以上美国对于印度的贸易施压,仅仅是施压而已,其实并无对印度实质的贸易制裁措施(比如加征关税,纳入汇率操纵国等等)。一个国家是否需要在贸易上制裁另外一个国家,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以美国为例,相比药品方面的专利损失,美国对于印度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合作更为感兴趣——印度是制衡中国的重要力量,同时印度也是美国军火的重要买家,相比药品方面的损失,美国单单从军火方面获得利润就足够覆盖了,比如今年6月份就有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未来三年将从美国进口高达10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美国重新推出了“印太战略”,太平洋是日本为核心,印度洋则是印度为核心,这对美国都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产业只是一个方面而已


当然,印度作为一个国家,保护自己优势产业方面也是值得提倡的,使得美国在制裁方面缺少有说服力的理由。


一个做法是,合法的仿制。众所周知,药品都是有专利保护期的,比如20年后到期,那么其他制药公司也就可以合法仿制了,印度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很早,做得也很好,比如某种药一旦专利到期,那么印度的仿制药就出来了,而且价格还很便宜。

第二个做法是,灵活的法律措施。印度在加入WTO后,也需要对国外药物发放专利,但印度政府在发放专利方面非常抠门。比如《我不是药神》里面诺华公司的格列卫,印度政府就坚决不发专利,这使得印度企业可以毫无顾忌地仿制而不用担心遇到法律问题。诺华公司是一家瑞士公司,它去起诉印度政府是非常麻烦的,美国也不会帮忙。所以印度就是这样,灵活运用政府的权力,一个个对付这些制药巨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三个做法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从上世纪70年代印度废除殖民地时期的专利法开始,印度政府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印度是穷国,

药物的定价必须要维持在穷人可以负担的程度,否则定价就是不合理的。印度经常拿着这个理由到国际舞台上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很容易获得支持的。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孔方财经


说起印度仿制药,则是一个非常令人费解,但又情绪复杂的一个产业。


印度的仿制药行业非常发达,可以说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出口国家。

印度的仿制药规模有多大呢?有份数据是,根据印度政府官网数据显示,印度有超过500家经过美国FDA认证的制药工厂,从2012年至2016年,印度仿制药出口总额由101亿美元增长至169亿,2016年药品出口占印度全国出口总额4.9%。

可以说仿制药产业已经成为了印度一个支柱性产业。


这其中也有一个疑问是,为何美国不对印度这种仿制药产业进行制裁约束呢,而且还要给予FDA认证呢,要知道印度仿制药产业,实际上严重损害了国际上大型制药企业的利益,而全球前十制药企业,有一半又是美国企业,也就是说印度仿制药产业对美国利益的损害是最凸出的,要知道有些印度仿制药的成本比是美国正品药品的成本低60%。

实际上美国方面对印度仿制药产业采取近乎默认的态势,有着历史和当下两方面的原因。

  • 说到历史原因,就需要提及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化学品泄露事故,既“印度博帕尔灾难”。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下属的“印度联合碳化物”公司在1984年发生了严重的“氰化物”泄露事件,直接造成了2.5万印度人死亡、55万印度人间接死亡及20多万印度人永久残疾。


这实际上就是典型的一个将高污染/高危害物品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案例,印度在此次事故中充当了美国的“危险品处理厂”,这事最终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向印度政府赔偿4.7亿美元了事。

但是随后,居然发生了部分“博帕尔”灾难的印度受害者成为了美国制药企业的“试验者”的事件,据悉这些“试验者”在并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共参与了10多项美国制药企业的药物实验,结果共有14名“试验者”在接受3项药物实验的测试中死亡,还有5名参与者在实验结束后死亡。

最后此事的处理结果就是美国方面对印度全面开放了涵盖美国所有经其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在美国上市或曾经上市的全部药品可查询注册信息、相关文件、专利数据、市场保护等相关信息的“FDA”数据库。


此举,也成为印度仿制药产业兴起的条件和基础。

  • 此外就是印度国内专门有针对制药类的《专利法》限制其他外国制药企业在印度注册高/新药品的相关专利,又因为印度仿制药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于是印度政府也对印度制药企业的仿制持鼓励态度,甚至在官司中包庇这些印度仿制药企业。

而美国,实际上在印度的仿制药中也是获得利益的,美国居然是印度仿制药最大出口国,有份数据显示,本世纪开始以来,美国年均有10亿张处方所需的药品,是由印度制药公司生产的,也就是说,印度的仿制药,对美国实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利益。


中评中语


为啥没人说到点子上?

怕吗?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中部博帕尔市北郊建有农药厂。

1984年12月3日凌晨,该农药厂发生严重毒气泄漏事故。

事故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被列入20世纪人类十大惨案之一。

事后,根据印美达成的赔偿约定,就包括了美国允许印度生产仿制药。

这就是为啥美国对印度生产仿制药睁只眼闭只眼,却对其他国家(比如中国)严厉打击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