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景宗病逝后,萧太后如何携幼主力挽狂澜,缔造全盛!

导言

杨家将

”的传奇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名将杨业、杨延昭等人保家卫国的悲壮、感人“事迹”。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太宗赵光义亲征辽国之时,后来在北宋中叶迅速流传于天下,但故事越传越神乎,已经偏离真实的故事较远。

辽景宗病逝后,萧太后如何携幼主力挽狂澜,缔造全盛!

九州配图:杨家将影视剧照

故事是以宋辽战争为历史背景,而宋辽之间的战争,一般是指自公元979年宋太宗北伐开始,终于公元1004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一系列宋辽间以燕云地区领地争端为主的长期战争。

北宋抗辽、抗金、抗元的历史,见诸史料颇为详实,大家也基本熟悉了解,笔者不多费笔墨。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的不是北宋如何抗辽的历史,而是辽朝内部发生的真实史迹,尤其是著名的萧太后其此诧风云、非凡的生平事迹。

辽景宗病逝后,萧太后如何携幼主力挽狂澜,缔造全盛!

九州配图:萧太后塑像

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通过内部兼并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于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都城定在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公元947年,其子辽太宗耶律德光率领契丹铁骑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并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辽”,年号“大同” 。公元983年复更名“大契丹”。公元1007年,辽圣宗耶律隆绪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公元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

”。最后于公元1125年,被原属于辽朝统治的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所建立的金国所灭。

辽国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开始,到辽太宗耶律德光南下中原建立“大辽”称帝,两代先祖披荆斩棘、其功卓著,堪称文治武功之雄主。但在两代之后,再到辽圣宗时期的盛极一时,此间辽国经历了辽世宗、辽穆宗两代约20多年的阴暗衰败期,内忧外患不断,国力大衰,仅穆宗朝,便前后发生了5次谋乱和叛逃事件。

及公元969年,辽穆宗被账下侍从杀死,辽世宗次子耶律贤被推举为帝,尊号天赞皇帝,是为辽景宗。景宗即位初期,国内政治形势严峻,危机丛生。在位期间,他勤于政事、孜孜求治,拨乱反正,网罗人才,安抚耶律皇室,重用贤臣如室昉、郭袭,使辽朝出现一阵清明。最重要的一点,他深刻总结了过去多年所发生的政权不稳的根源和矛盾,积极向中原政权学习,在辽朝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有效避免了皇位纷争的再度上演。

景宗朝的社会改革虽然范围和成效有限,但为辽圣宗时期的全盛奠定了坚实基础。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他娶了一位智勇双全、铁腕精明的好皇后萧绰(原姓拔里氏),一个亲手为辽朝缔造了近百年之强盛的政治女强人。

辽景宗病逝后,萧太后如何携幼主力挽狂澜,缔造全盛!

九州配图:辽景宗和萧皇后影视图


主少国疑,危机四伏

话说辽穆宗被侍从杀死后,近臣萧思温,也就是萧绰父亲立即封锁消息,协助与自己来往密切的耶律贤——辽世宗耶律阮的次子登上皇位,是为辽景宗。辽景宗为感激其恩,先后晋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北府宰相、尚书令、魏王,并且娶其女儿萧绰封为贵妃,仅仅两个月便正式册封为皇后

辽景宗病逝后,萧太后如何携幼主力挽狂澜,缔造全盛!

九州配图:辽景宗剧照

因景宗从小体弱多病,国事多由年轻的皇后执掌。保宁八年(公元976年),景宗诏集史馆学士,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朕’暨‘予’”,并“着为定式”,将妻子萧绰的地位提升到与自己等同的程度 。于是在辽景宗的默许下,辽国的多数日常军政大事均由萧绰乾纲独断。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年轻的皇后逐渐显露出极强的政治头脑和治国才能,在她的努力下,辽国军事日渐强盛,政局经济也步入正轨。

“甲辰,猎于祥古山,帝不豫。壬子,次焦山,崩于行在。年三十五,在位十三年。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辽史.卷五.本纪第九》

乾亨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公元982年10月13日),辽景宗耶律贤病卒于出猎途中,时年仅三十五岁。在叶隆礼《契丹国志》卷十八中记载:“景宗疾亟,隆运不俟诏,密召其亲属等十余人并赴行帐。”临终留下遗诏:“立梁王为帝,皇后为皇太后,称制。”于是梁王耶律隆绪于灵前继位,年仅十二岁,是为辽圣宗,萧皇太后临朝称制。

“时诸王宗室二百余人拥兵握政,盈布朝廷。后当朝虽久,然少姻媛助,诸皇子幼穉,内外震恐。”——叶隆礼《契丹国志》卷十八

萧绰首先感受到的是主少国疑的巨大危机感,孤儿寡母如何应对拥兵自重、实力雄厚的二百多个宗室亲王的威胁。此外,萧太后之父萧思温于公元970年跟随辽景宗巡猎途中被刺杀,无嗣,因此萧太后在当时便没有强大的外戚可以依靠


如何转危为安,站稳脚跟?

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类似的案例,例如秦国宣太后带领幼主秦昭襄王稳定朝局并开拓崭新局面,再例如大清朝的孝庄太后含辛茹苦、连续辅佐福临和康熙两代幼主坐稳帝位,甚至不惜下嫁权臣多尔衮以安朝局。

辽景宗病逝后,萧太后如何携幼主力挽狂澜,缔造全盛!

九州配图:萧太后携幼主影视剧照

而萧太后携幼主圣宗彼时所面临的情形亦非常严峻,有过之而无不及。表面平稳过渡之下实则暗流涌动,朝局波谲云诡,危机四伏。在这种局势之下,我们不禁好奇,这个女人是如何化解环绕周边的危机而转危为安的呢?又是通过具体什么举措成功站稳脚跟的呢?

  • 首先,重用两个顾命能臣干将,文用韩德让,武有耶律斜轸,同时撤换一大批朝臣,此举有效稳定了内廷。

所谓不废不立,为了让朝局焕然一新,同时稳定朝局,萧太后在吏治或国防方面迅速完成更新换代,大致如下:

一是,政治表演。在她刚刚临朝之时,面对满朝文武百官,说着说着突然放声大哭,释放软弱,可怜兮兮的流着眼泪说:

“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在场的宗亲贵族都吓坏了,恰此时,两位顾命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走出班列对其宽慰并发下重誓说:“信任臣等,何虑之有!”其他群臣知道此二人非等闲之辈,于是便都跟着附议了。

二是,铁腕治吏。在韩德让和耶律斜轸的辅助和支持下,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顺利撤换了一大批朝臣,这些人多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无能之辈、或是贪婪腐败的害群之马、抑或是不能忠诚侍奉新朝的别有用心之人。

三是,慧眼识才,迅速在重要位置完成布局。萧太后为笼络韩德让,使其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私下对韩德让说:“吾常许嫁子,愿谐旧好,则幼主当国,亦汝子也”。至此,韩德让处于监国摄政地位(关于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的绯闻因未见诸正史,本文不作考证和详解)。统和元年(公元983年),萧太后在韩德让支持下借鉴汉法,

建立类似中原政权的官僚体制,加封韩德让为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形成了以韩德让为首的文臣体系。

辽景宗病逝后,萧太后如何携幼主力挽狂澜,缔造全盛!

九州配图:韩德让影视剧照

四是,在宗亲管理上,她重用同为顾命大臣的大将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国都中京大定府),负责管理内政事务尤其是严管和监督宗亲贵族势力。同时为了笼络和强化与耶律斜轸的纽带关系,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耶律斜轸,使其成为宗亲加外戚。此外,还让辽圣宗耶律隆绪与耶律斜轸在萧绰面前互相交换弓箭鞍马,相约结为朋友,进一步强化纽带,团结内部势力,这是后话。

辽景宗病逝后,萧太后如何携幼主力挽狂澜,缔造全盛!

九州配图:耶律斜轸影视剧照

五是,稳固边防。在国防上,当时宋、辽边境战事频仍,“边防未靖”。辽国边境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一直梦想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北宋朝,于是她安排耶律阿保机的亲弟弟、忠心耿耿且谋勇双全的军事奇才耶律休哥在南京(今北京)留守,总管南面军事,加强边防。耶律休哥在驻守幽州之时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宽以待民,二是严以整军,把幽州境内治理的非常好。

辽景宗病逝后,萧太后如何携幼主力挽狂澜,缔造全盛!

九州配图:耶律休哥影视剧照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强力运作,一时间朝野气象一新,形成了以萧太后为政权核心,能臣干将精诚团结的大好局面。

  • 其次,严令诸王不得私相聚会、宴请,要求他们无事不得出门,并设法解除他们的兵权,此举有效斩断了宗亲贵族的相互联系,扼制了宗族和拥兵外臣的合谋造反的可能。

萧太后的铁腕还不仅仅如此,最能体现她强势特点的一件事便是她成功解除了宗亲贵族的兵权

大家都知道,对于一个政权要长期稳定维系的话,那兵权上的集权是绝对不能大意的。在当时,萧绰对于两百多个宗亲贵族手里各自拥兵的现状忧虑不已,兵权分散问题如鲠在喉,夜不能寐。最终她采纳了韩德让的建议,

采取了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三部曲

先是“禁足”:向宗室亲王颁布了一道严令:“诸王归第,不得私相宴会”,禁止诸王之间不得私相聚会、宴请,而且无朝廷召唤不得出门。

紧接“纳质”:为了让诸王谨守禁令,萧太后又以邀请诸王至亲到宫中游玩为由,实则是顺势短暂扣押为人质。此举同时让宗室亲王们有所顾忌和掣肘,再不敢轻举妄动。

最后“削兵”:在完成“禁足”和“纳质”两步铺垫之后,萧太后认为时机成熟了,于是便下令完成军队的整编改制,顺利解除了宗亲贵族的兵权。

通过上述三个有预谋的步骤,萧太后成功消除了诸王兵权,解决了内部夺位的最大隐忧,有效扼制了宗族和拥兵外臣的合谋造反的可能,堪称齐伟之举。

  • 再次,大赦天下,文武官员各晋爵一级,有效收拢臣民之心,此举一定程度稳定了社会士族和底层群众基础。

萧太后在完成前述这些神操作之后,在稳固政权上取得了关键的成果。但实际上,那些被罢免的官吏,还有被夺兵权的宗室亲王们,还是很有可能煽动和影响甚至左右国内的百姓民心走向。于是在完成上层建筑的构建之后,萧太后于辽圣宗即位次年,即公元983年,宣布改元统和。辽太宗耶律隆绪率群臣百官尊奉皇太后为承天皇太后,群臣则为皇帝上尊号为天辅皇帝,同时宣布大赦天下,所有文武百官各晋爵一级,任命枢密副使耶律斜轸为守司徒。

辽景宗病逝后,萧太后如何携幼主力挽狂澜,缔造全盛!

九州配图:大赦天下

别小看了这一招,对于普通百姓来讲,大赦天下可是皇帝对于底层人民的莫大恩泽;而对于百官而言,加官进爵意味着权力、俸禄和荣耀的进一步提升。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收拢了臣民之心,稳定了社会士族和底层群众基础,让煽动和想借民心左右政权走向的有心之人无处使力,不可谓不高明。

  • 第四,举国之力全力一击,打赢自卫反击战,彻底稳定政权根基和君臣民心,为即将迎来的全盛时期夯实了基础。

公元986年,就在辽国内部刚完成政权交接过渡之后不久,宋太宗赵光义采纳了雄州贺令图建议,以辽帝年幼、承天太后萧绰摄政且与韩德让有通奸之嫌、内部不稳为可乘之机,决心

分兵三路北伐东路曹彬为主帅,率主力军10万人出雄州(今河北雄县);中路田重进率军出飞狐(今河北涞源);西路潘美、杨业等率军出雁门。企图三路齐发,以东路牵制辽军主力,待中、西路夺取山后诸州后,转兵东向,三路合围幽州。

其实彼时的辽国已基本完成权力过渡,君臣协和,政治贤明,并不存在什么可乘之机。但赵光义却信以为真,不顾参知政事李至的反对,不顾粮草、军械缺乏、北伐准备不足的实际情况,不和群臣商量,随即决定对辽用兵,兵分三路大举北伐攻辽。

辽景宗病逝后,萧太后如何携幼主力挽狂澜,缔造全盛!

九州配图:宋辽第二次幽州之战示意图

赵光义把辽国的最高权力交接当作机会,其实是根据主幼母寡以及韩德让与萧太后有暧昧关系而百姓不满的“假情报”来的主观臆测。笔者甚至怀疑,这些假情报是驻守宋辽边境的耶律休哥故意放出来,目的就是要示弱于宋,麻痹宋军,待机一战。

这样的情形下,战局走向可想而知。面对宋军大举进攻,辽萧太后与三驾马车(即韩德让、耶律斜轸、耶律休哥)谋定而后动。先是亲临幽州,偕辽圣宗御驾前线指挥抗击。接着采取集中兵力先败东路宋军主力,再及其他各路的方略,由耶律休哥率优势兵力乘曹彬孤军冒进、又缺粮草之机,袭扰疲敌,迫其退军,并追至岐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将其击溃,致使宋军主力尽殁。此战便是著名的

岐沟关之战。继而派都统耶律斜轸率军10万,对中、西路宋军迎头反击,顺利收复蔚州、飞狐、寰州、朔州等失地,俘获了北宋名将杨业(杨业不愿投降,绝食以示忠贞,后被割下首级传示辽军以激励兵士,杨家将故事的由来,在此不作展开)。于是走投无路的赵光义放弃云、应之地,率领残军撤回代州,对辽的北伐就此失败。

至此,辽朝举国之力全力一击,打赢了对宋的自卫反击战,彻底稳定了政权根基和君臣民心,萧太后和辽圣宗的威望急速攀升,为即将迎来的全盛时期夯实了基础。


文治武功,盛极一时

“天下大事,无非人事”,萧太后通过一系列“销魂”的操作,不仅整顿了吏治,而且消除了宗亲拥兵的威胁,成功站稳了脚跟,建立了强而有力的权力秩序,朝野上下一派团结、清明之气,生机勃勃。

在达成转危为安、稳固政权根基之后,萧太后携幼主辽圣宗

励精图治,着手大刀阔斧的改革,鼓励农桑、兴修水利、减少赋税,同时强化军队训练和建设,由此百姓渐渐富裕,国力显著增强。到了公元1009年辽圣宗亲政后,辽朝已进入鼎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一展盛况。

  • 人口方面——根据人口统计学中复利公式大致测算,辽穆宗时期辽国人口约380万,而到了圣宗时期的统和十八年(公元1000年),其全国人口约达到了600万,增长迅速。
  • 经济方面——辽朝的畜牧业十分发达,其牧业经济在圣宗朝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牧业的强盛,不仅是牧民的生活来源,也是辽朝之所以武力强盛、所向克捷的物质条件。同时,圣宗朝鼓励农桑,鼓励人民开辟荒地,若成功开辟农地可免租赋十年,形成契丹特有的农牧混合经济。遇到兵荒、岁饥之年,采取减、免赋税的方式与民生息,例如公元991年辽圣宗时期,“诏免三京诸道租税,仍罢括田”。圣宗时期,辽国经济实力非常可观
  • 军事方面——为防止高丽与北宋结盟,进而威胁辽朝东部。萧太后于公元993年-1009年间先后发动了三次辽丽战争降服了高丽,最远攻入高丽开城。公元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真宗吓得腿软,想迁都南逃了事,可见当时辽朝的军事实力有多强。但后来因宰相寇准坚持而亲至澶州(今濮阳)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前锋,双方进入僵持阶段。辽军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主和的宋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赠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成为兄弟之邦,史称“澶渊之盟”,从此两朝和好达一百二十年之久。之后辽圣宗结好西夏,而西夏也摇摆于宋、辽之间以图存,形成辽宋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


辽景宗病逝后,萧太后如何携幼主力挽狂澜,缔造全盛!

九州配图:辽、宋、西夏三国鼎立

  • 疆域方面——辽朝在辽圣宗朝进入全盛时期,疆域东北至今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相对峙,形成南北朝对峙之势,《辽史》称“幅员万里”。
  • 文化方面—— 在文教方面,辽圣宗积极向中原先进制度和文化学习,实行科举制度以选拔优秀人才,同时编修佛经,佛教极为盛行。同时,中原道教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传播。

综上,经过萧太后的大力改革和励精图治,辽国实现了近百年的强盛期,这在辽国两百余年的历史上是无比辉煌的成就。


结语:

本文通过上述的铺陈和分析,为大家还原了一位智勇双全、铁腕精明,亲手为辽朝缔造了近百年之强盛的政治女强人——萧太后。历史上对其评价虽有褒贬不一,但均无法否定其对辽朝的丰功伟绩以及对丰富中国古代历史的贡献,下面三位史家或学者对她的评价相对客观,比较有代表性。

陈大任在《辽史.后妃传》中这样评价:后明达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习知军政,澶渊之役,亲御戎军,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

袁腾飞这样评价: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一般来讲在评书演义在戏剧当中就把她刻画成一个奸诈阴险的妇人,实际上这对她的形象应该说是不公平的。

王立群这样评说:实际上萧太后这个人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她是一个懂政治的、有丰富的从政经验的女人。以她老道的政治手段,迅速的完成了政权交接。

辽景宗病逝后,萧太后如何携幼主力挽狂澜,缔造全盛!

九州配图:萧太后影视剧图

萧太后携幼主圣宗转危为安,力挽狂澜,不仅结束了辽朝初年皇位争夺的车轮战之后,让政治回到了稳定的轨道上,而且通过励精图治带领辽朝进入全盛,

堪称辽朝的中兴之主我们读史,不能受意识形态的过多干扰,应尽量客观的去看待。

1.《辽史》

2.《契丹国志》

3.《宋会要》

1.图片多源于网络,首先感谢图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文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之处和观点不一,请留言探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