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60岁左右的人每天早上在群里发类似早上好、一天快乐等的信息和图片?

糼蟦必亡


这个问题我来分析下。

六十岁左右的人在微信朋友圈的朋友间,发各种问候语,我见己经有很多人的微言了,但其实又是件有点说不太清的事。首先,这拨老人用智能手机的时间不长,熟悉程度也不高,当他们觉得还可以用来互相问候又很方便时,出于好奇也就用了。这一用,觉得还挺新鲜的,也就每天用了起来。一来新奇,二来也是礼貌。你来我去之间,谁也不好意思先停下来,即便你时间一长,天天程序式的既不鲜又无趣还烦了,不想发了,但对方一发,你又不得不回,就这样心照不宣地互相又维持下来。这就象个套子,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既不想发了也不想收了,但至少有相当部分的人又是没办法自行去解套。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先做得罪人的那个人,你问候了我几次,我回一次;你不问候我了,我再十天半月,逢年过节再问候一次,以证明我不是无情无礼的人,证明我仍在心里记得你。时间一长,大家习惯了,也都轻松了。但,就看谁先打破这个节奏,做这个先不懂味的人。千万别误会是他们没事找亊干,只是那代人不容易轻易抹开脸面。


Xiuxing369


题主说情况还真蛮多的。我们有个退休教师建的群,人不多,不超过十个人。我在他们中间算是最年轻的,这个群的群主比我年长了20岁,群里的人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发“早上好”之类的图片,如果赶上某一个节气或者过节,那更就是人人都会发一张时令节气的图片,甚至还有一位老兄,他不但在群里发,每天也会给我单独发一张,我是已经把信息设置成不提醒,偶尔看到那个小红点,会点开去回一个,但是多数时候不回,有时候因为是没时间,也有时候真的不知道回什么好,回图片没意义,回一句简单的话吧。

如何来看待这个类现象?我觉得还是理解他们吧!作为60岁往上数的人,甚至是七老八十的人,他们远离了曾经忙碌的工作,儿女们也不在身边,生活里还剩下什么?可能就是一群老友,这群老友在他们的概念里面,通过这样的信息相互的问候,保持着联系,多好。某种程度上说这个群就成了一群退休老人的纽带,是情感上的纽带,儿女们没有时间管我们,还有老友们在记挂着。

说他们傻,或者无聊没趣,也许你到了那一天也会这样,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刚才说的我们那个退休老师的群主,以前跟我在一个办公室,他比我年长了二十岁,前段时间他张罗了个饭局,请我们群里人吃饭,打电话给我的时候,他说我们已经老朽了,什么都干不动了,但是看到你朋友圈里面发的一些动态,感觉你还是挺励志,挺奋进的,给你点赞。他说这个话的时候我才发现,即便他不给我留言,不会给我的朋友圈评论,但是他其实是一直都在关注着我,生活中被人关心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反倒是我觉得我对他们关注太少了,可能也是因为自己太忙了吧?但有时候想想,忙有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借口,有这么一群老朋友,像兄长像大姐一样的关心着你,难道不也是一种幸福吗?生命是多样化的,我们愿意接受来自不同人的关怀和温暖,这也提醒我们自己在适当的时候去关怀他人,温暖他人。

对于彻底远离工作的老人来说,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群就是他们一个精神支柱,每天发一个祝福的图片,已然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或许因此变得美好起来。


苏小妮


我对发来的图片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X节好等不厂裁兴趣,不般不看,但没办法去掉,而我要祝福大家以打字形发出。有一个老朋友,我们住的很近,他出天按时必发一个早上好,然而,一次我突然在他门前遇到他,他知几个人玩扑克,我问他好,他看了一下继续玩,沒回答我,也无话说,我无奈走了,他未回头看或说什么,只顾玩,真没意思。


麻辣鶏丝


这个年纪的人,在群里问好,无非是证明自己还活着。再一个,这种群一般不会和年轻人的在一起啊,打扰不到他们吧。还有,六十岁左右建个群交流一下有什么稀奇的?我老爸九十四五了,照样上头条,在我们家庭群里,发新闻,发图片,发号施令。有家庭活动,群里召集。这既方便,又快捷,有什么稀奇的!


卫怡682


我刚开始的时候也不适应,嫌麻烦,群里有10个50-60岁的朋友,天天问候,发早上好,后来我理解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到过一天少一天,每一天在手里都是很珍贵的,他们特别珍惜余生的岁月,所以,我也是,把每一天当作人生的最后一天来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就是这个意思吧,不管过的富有还是贫穷,生命都进入了倒计时,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呢?


手机用户9981405166


头条没有明文规定多大年纪不能上头条,60岁的人每天早晨在群里发个早上好是因为老年人是从那个风风火火年代锻炼出来的,都有知识,不像某些人一天到晚都迷恋在电脑上,生的孩子还要老人伺候。如果你们再不改正你们现在的毛病,等老一辈走了你们的福都跟着老人一起走了。


耀平绿松石1322760934


很多中老年人(老年人居多)喜欢每天在群里打个招呼,早上好!晚上好!但几乎99.9%得不到回应,看到的人只是看到了,并不出来回应,包括打招呼的人也不回应别人。表面上看是一种礼貌,其实也包含着一种冷漠,因为都在各说各话,看不出像“朋友”圈,也缺少“朋友”的气氛,感觉就像是一群“熟人”而已。好的一面是,能够经常露个脸,维持正常关系。另一方面就是“闲的”,确实无事可干!



枫桥夜泊航母


本来不想参与这个讨论,但是实在觉得现在这个社会有太多太多的成年婴儿,闲的无聊总是拿老年人说事,其实就是无所事事的人渣。什么老年人什么都不做,白拿国家退休金还,公交车抢座,商场排队抢购特价商品,无事跳广场舞了,取消老年公交卡了等等。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一个每天工作繁忙的人,有时间和精力操这份心吗?每天朝九晚五工作忙的要死,还有时间和精力在这里扯淡吗,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火车乘务员等等每天忙于工作的人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吗在这里发表议论吗?

另外就是,这样人不明白一个基本道理,老年人曾经年轻过,他们为这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贡献,但是现在年轻的人不一定会活老,这些人根本不会有老年生活。他们活不到老年。



悟德198


哈哈,我居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大爷大妈爱在群里发早上好,一般有这么几个原因:

1.幸福感爆棚。大爷大妈这代人的生活,是好的真好,差的真差啊,那些七老八十还做着三保工作的,好些还用的都是老年手机,哪有微信,也没功夫发早上好,生活好啊!没事发这些的,一般都是生活比较优渥,有退休金的,因为历史的原因,这些人没多高学历,不需要用功读书国家就给分配了工作,给分房子,也不用交养老保险,到点退休各方面保障都不错,所以才会在群里晒幸福,歌颂祖国,感谢组织,他们是真正幸福的一代人。当然你要非说你上山下乡吃尽了苦,没机会上大学,老了又下岗啥的我也无话可说,时代造成了不幸,也造就了一批杠精。

2.老有所乐。有些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人老心不老,总有一颗好奇的童心,这些老人思想比较开放,也能够接受新事物,加上生活条件较好,在子女的帮助下,都买了智能手机,学会了上网,特别是使用微信,建立了微信群,老同学啊,老同事啊,亲友圈啊,一个个群里,老人们都愿意说说话,聊聊天,劲头一点不比年轻人差。有的老人学会了p图,编辑图片歌曲,和我们一样,刚学会开车不总想摸摸方向盘上路跑跑么,老人学会了一种新鲜技能也愿意在群里炫一下,也算是图一乐呵吧!只是他们对微信还停留在聊天,发图片的娱乐性质上,不了解这也是年轻人工作的工具,别人忙得要死,老人却在上面闲扯,就招人反感了。

3.不会聊天。代沟这个问题,哪一代都有,到了互联网时代,鸡同鸭讲这类事就发生在网上了。相信大部分年轻人都会在朋友圈里屏蔽父母吧,因为只要自己一有风吹草动,哪怕随便转了句人生不值得,也会被父母想东想西的一顿询问,还有一些老人不单会在群里发早上好,还会经常发养生之道,人生感言,和一些让你苦笑不得的虚假新闻,梨酥有个群就有个老人天天转早间新闻和心灵鸡汤,其实谁有功夫看这些玩意,很快群里就剩他一个人天天发文,大家都不吱声,时间一长他也觉得没意思,就不吱声了,背后大家却都在笑话这个人活得很浅。有句话叫敝帚自珍,客观上讲,老人虽然会上网,但对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与吸收都很有限,他们看到的一条信息一个笑话可能都是好几年前别人传过的,他却当作宝贝似的赶紧告诉大家,结果只能是贻笑大方了。还有就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的问题,大妈照相比披纱巾和年轻人比剪刀手一样,只是每代人表达不同罢了,只是那些大爷大妈以为好看的早上好,在年轻人眼里太艳俗,还不如发个红包实在。

所以,不想看老人发的信息,要么无视,要么用些技术手段,比如屏蔽、删除,或者重新建个群,或者要求发这类信息的人先发红包,老人过日子仔细,心疼钱就不发了。

人间不值得,相互理解吧。

关注梨酥情感 为您答疑解惑


梨酥情感


人,只要心态好什么都能接受。心态不好的人才不能接受这小小的事情并恶语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