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临刑时惨叫,大刀王五斩谭嗣同是真的吗?

ww13142010


1898年9月21日,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宣布彻底失败。就这样,梁启超、康有为等一大批思想先进的维新派的改革成果都付诸东流,百日维新也最终栽倒在以慈禧太后为核心的地主阶级顽固派发动的政变之下。与此同时,谭嗣同、康广仁等一批仁人志士被慈禧太后捉拿,变法官员惨遭罢黜。

但是,仅此这样慈禧太后还是觉得不够解气。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等六人在北京菜市口惨遭杀害。

后人将这英勇就义的六人称作为"戊戌六君子"。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谭嗣同在临死前所作诗句。其一腔热血今日读来仍让人感慨万千,谭嗣同当属这六人中最有骨气,最值得敬佩的。谭嗣同在被抓之前本来有机会逃走,但是为了唤醒当时还沉醉在腐朽思想之中的国人,他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慷慨赴死英勇就义。他誓死要做一个救国志士。

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维新派其实已经预感到危机即将来临,谭嗣同的许多朋友一直从旁相劝,劝他东渡日本保住个人性命。可惜,那时的谭嗣同大义凛然,一心求死,告诉朋友说:"世界各国的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的,现在中国没有听说有因为变法而牺牲的人,那就从我谭嗣同开始吧。"

如此,他被捕入狱,在狱中墙壁上题诗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多么慷慨激昂的绝命诗句,正如他那颗一心救国于水火之中的心。这一系列行为是彻底惹恼了当时的慈禧太后,太后心狠手辣便命人将谭嗣同等人当众斩首。

按照慈禧太后的意思,本想凌迟了他们才解恨,但今时不同往日了,酷刑已不是潮流,国外通讯社正愁没有劲爆新闻来埋汰大清朝的愚昧落后呢,慈禧太后强压下心头怒火,只能判个斩首。

这不仅仅是斩首,简直是在锯头,在泄恨。谭嗣同不畏生死,但归根结底是肉体凡身,慈禧别出心裁地让刽子手用钝刀斩杀他们,一连下去30刀,刀刀见血,他怎能不痛?临死前的惨叫,声声刺人心扉。但是在当时的现场甚至有人拍手叫好,愚昧无知的堕落者们,甚至不知道那些慷慨赴死的英雄是在付出自己的生命拯救国家。

总而言之,当时的场景是异常惨烈的。因为一般的情况下,砍头是要用快刀的,一刀毙命才能减少人的痛苦。但是慈禧太后提前的安排,所导致了谭嗣同被砍了30刀。

谭嗣同并不是被大刀王五亲自斩杀的,坊间传说(后来这个情节也被一个影视剧采纳)王五执行了此次斩首任务,他为了让谭嗣同死得痛快,偷偷把刀磨快。

从当时的历史来看,王五无论如何是不会亲手去结束谭嗣同的性命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王五是晚清十大高手之一,与黄飞鸿、霍元甲、叶问等著名清代武术人物一样。他属于京师武学世家,因为早年跟随师父学艺在众多师兄弟中排行老五,而且其善使一把大刀,故被江湖人称为大刀王五。他的职业是镖师,不是一名刽子手。

而且,从另外一种关系上来看,大刀王五也不会去做这事。那是因为他和谭嗣同是好兄弟,谭嗣同不光是文采非凡,而且会使剑术,不久便于王五初识江湖,两人一刀一剑,相见恨晚就结成了兄弟。

后来谭嗣同思想进步投身于救国救民之道路,被委以重任的谭嗣同身兼要职,此时敏锐的王五知道兄弟身陷险境,出于兄弟情义就一直在身边保护他。如此重情重义之人怎么可能去做那个送削兄弟脑袋的刽子手呢?相反,在谭嗣同变法失败被困狱中之时,大刀王五犹念兄弟之情,拿出自己开镖局的钱财想让狱卒通融一二。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刀王五为了救谭嗣同,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以自己在京城的名气,向江湖义士们发出求助令,欲谋划一次劫法场。

可是无奈,狱中的谭嗣同坚持不让他如此去做。当时的谭嗣同自知是变法失败,他一心求死,想用自己的鲜血来唤醒这个国家。他自然不可能答应王五的劫狱之事,而毁了王五的前程与性命。

面对王五的苦言相劝,谭嗣同写下:"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一千古名句。

这两昆仑是谁?有人说就是指的王五还有康有为。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传说中的大刀王五使用毕生绝学,一刀砍下了谭嗣同的脑袋,这一情节都太过虚假。事实上,行刑的另有其人,而且,被砍的也不止一刀。但有一点是没错,当日大刀王五确实实在刑场。亲眼见到自己昔日的兄弟在冰冷的大刀之下身首异处。王五悲痛欲绝,此后王五咽不下这口气,便召集义士们一同踏上了反清之路。


历来现实


惨叫是真的,谭嗣同也是普通人,对疼痛的忍耐也是有限的。据说当时因慈禧十分痛恨维新派,特意下令用钝刀斩首,以至于谭嗣同苦苦煎熬了数十刀后才人头落地,能不惨叫吗?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谭嗣同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恐慌,甚至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政变太突然,措手不及,计划均以失败告终。

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像有些人一样一走了之,反而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他对所有劝他离开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同时牺牲的维新人士还有并称“戊戌六君子”的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

王五,京师武林名侠。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王五一生行侠仗义,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是当时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


谭嗣同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草莽英雄,对王五非常敬佩,谭嗣同和王五最初的关系是师徒,谭跟着王五学习武艺刀剑之法,

后来相互欣赏的两个人成为生死不渝的挚友。

手刃谭嗣同的刽子手并不是王五,谭嗣同被抓以后,王五心急如焚,买通狱吏,多方打探消息,还广泛联络武林侠义志士,密谋救谭,被谭嗣同坚决拒绝了。行刑的时候王五就在法场外围,他是来营救谭嗣同的,只不过到最后也没有找到机会力劫法场,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好友被杀。后来是王五冒着生命危险为谭嗣同收尸,又想方设法把谭嗣同的棺木送往浏阳安葬。


历史小猫咪


谭嗣同本来可以从容离去,但他认为自己要用牺牲的方式,让国人意识到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至于临行前的惨叫,此事极有可能,因为慈禧非常恨他,竟让行刑的人用钝刀,砍了他十几下,这种情况下,痛叫出声,也是正常之事了。

但大刀王五杀谭嗣同之事,绝无可能,谭嗣同和王五之间可是以兄弟相称,两人的情感情同手足,王五甚至于还打算劫法场。

1、王五和谭嗣同的感情

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谊,他是源顺镖局的镖师,以擅长使双刀而出名。

王五和谭嗣同的相识,源自于谭嗣同年轻时,喜欢结交江湖大侠,他和王五认识后便结为兄弟,王五还向谭嗣同传授武艺,这在当时还是一桩美谈。

后来,光绪为了变法,将谭嗣同召入京城,王五便给谭嗣同当起了保镖,并且照顾起了他的起居,王五和谭嗣同的交往也多了起来。

两人之间互相交流思想,王五受谭嗣同影响,也逐渐意识到要救国家,必须要进行改变,这也导致他后来帮助义和团,最终牺牲了性命。

当然,这是后事,发生在谭嗣同死去之后。

2、王五为何放弃救谭嗣同

既然王五和谭嗣同,两人情同手足,为何王五会放弃救谭嗣同呢?

原因其实就是谭嗣同说的那句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当时王五在武林中威望极高,由他出面,本可以招来一堆助力,谭嗣同拒绝了,他告诉王五,不要这样做,救了自己就等同于破坏了自己的计划,阻止了自己用流血唤醒国人的布置。

王五见此,心中很痛,却也知道,兄弟心意已决,自己不能给兄弟添堵。

于是,就在那个菜市口,王五亲眼见证了谭嗣同的牺牲,他的心很痛,那一刻,他明白了,或许这就是谭嗣同想要留给国人的种子:革命的信念。

1900年,王五参加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作战,终因清政府的背叛,不敌被捕,最后壮烈牺牲。

但他知道,他的兄弟谭嗣同并没有白白牺牲,他也不会,他们已经将革命的种子撒下,终有一天,会有人起来推翻这个旧社会,带领中国走向新的辉煌。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脑洞趣味历史


古代统治者的严刑酷吏,从来惩罚都不是目的,教育才是目的。

教育谁呢?

敲山震虎,杀鸡儆猴。谁心怀叵测,谁胆寒。

风闻慈禧为了虐杀六君子,特意命监斩大臣刚毅用钝刀砍。

何谓钝刀?

就是那种一刀下去,豁个口子,鲜血直喷,血肉模糊,还砍不死人的那种刀。

显然,我们以慈禧的性格来看,这事她是极有可能干的。

原因我们刚刚已经说了。

一、杀鸡儆猴,敲山震虎。六君子死得愈惨烈,则其震慑效果愈佳。

二、泄私愤。

因此,皮肉之苦,切肤之痛,乃人情所不能忍者。谭嗣同在被钝刀一刀一刀磨锯的时候,本能反应发出哀嚎声却也是人之常情。


但据梁启超《谭嗣同传》回忆,谭嗣同被砍头后,其身躯跪姿仍巍巍然有千钧之势,脊梁刚直。梁启超不禁自惭形愧,感叹万难追先生风骨高义之一二。

至于说到大刀王五亲自砍杀了谭嗣同则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乱点谱了。

谭嗣同与王五(王正谊)非但不是杀身仇人,反而是一对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更是那个替谭嗣同马革裹尸的真兄弟。

谭嗣同12岁左右就在北京结识了王五。一个骨骼惊奇,一个大技压身。两人一拍即合,也不讲究什么师徒名分,谭嗣同就跟着王五耍起大刀来。


其实有一点不为外人所知。谭嗣同是当时少有人敌的武术高手,师承胡七,形意拳、太极拳、拳拳生风,拎起大刀来刀风威凛,气壮如山河。考究地说,谭嗣同该是王五一辈子教出的最杰出徒弟也不为过。别的且不说,之前从后来王五的所作所为便得以体现。

在戊戌变法以慈禧软禁光绪帝后宣告失败。

谭嗣同想就曾主动去找王五,二人商量准备一支侠义高手队伍入宫救出被软禁的光绪。奈何天时地利人和均不与之,无奈放弃。

然后,王五曾极力要求谭嗣同和他一起离京躲避官府追杀。

然而谭嗣同不肯,并意味深长地发出了以下振聋发聩的话语:“自古以来,变法总是要流血死人的。我还没有听到过说不流血死人就成功的呢!现在我们国家变法还没有流血死人,这是变法之所以不顺畅的原因。那么便从我谭嗣同开始吧!若以我谭嗣同一腔热血真能洒醒万万同胞,则我谭嗣同死不足惜。


(谭嗣同)

王五听后,内心十分振动。他很明白,谭嗣同以作壮士一去的决心,便不再劝阻。

据梁启超回忆录介绍,谭嗣同与王五的感情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深厚。

谭嗣同被行刑那天,菜市口,唯独不见王五。

梁启超回忆道,其实王五是完全没有想要劫法场的心的,因为他不能妨碍自己兄弟尽民族大义。他当时不在场,是不忍看。行刑完毕,有人来通告,才默默无语地去给谭嗣同收尸,拼首,入棺,一路送回谭嗣同老家湖南浏阳安葬。

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这样解释谭嗣同狱中绝命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中两昆仑一指康有为,一指王正谊。

在当时形势如此险恶的情况下,竟还敢冒着被连带的危险出来替谭嗣同收尸。他们的友谊,比天高海深!

王正谊,王正谊,字如其名,这个人的友谊很正,了不得。


不书


谭嗣同临刑之前,妻子抱着他说:我们还没有一个孩子呢,谭嗣同平静的推开妻子,轻轻的说:“我们的孩子如果生下来,他们看不到这个世界上的光明,那还不如不过来。”

不知道是谁造的谣,谭嗣同如果怕死,他早就和铁骨铮铮的康有为一样跑路了。

31898年9月21日,慈禧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谭嗣同决定用自己的血唤醒国人。

他对劝他离开的人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8日,谭嗣同与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一起在北京遇害。

临死前手书“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十六个大字,从容就义。


王五一直是谭嗣同的好友,在谭嗣同被捕后一直谋划营救,他怎么可能去当杀死谭嗣同的刽子手?

王五与谭嗣同的交往源于1875年,那年经名拳师胡致廷介绍,王五收谭嗣同为徒。

   据谭嗣同写的《吴铁樵传》中记载,他和王五志同道合,王五非常支持他的变法,并打算去关外放牧,用所得的收入资助变法事业。

   王五常对谭嗣同说:“维新变法是富国强民之路,也是王五所愿,能与复生同道、同志乃王五之福分。”   在变法期间,王五承包照顾谭嗣同的衣食住行,同时也负责保护谭嗣同的安全。


(大刀王五)

   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去见躲藏在外国使馆的梁启超。梁启超劝他与自己一起去日本,被谭嗣同拒绝了。

   当天晚上,王五赶到浏阳会馆,劝谭嗣同转移到自己的镖局去,由他想办法送出城,谭嗣同对王五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王五无奈,只得离开。 “戊戌六君子”被杀后,王五冒着附逆的风险为谭收尸,又想方设法把谭嗣同的棺木送往浏阳安葬。


 (王五)

  处理完这些后,王五计划秘密刺杀荣禄等人,为谭嗣同报仇,可惜没有得手。

   王五后来参加了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浴血奋战,刀劈了许多洋鬼子。

在被洋枪击中倒下之前, 王五紧握着手上的刀,说:“我王五杀了这么多洋鬼子,对得起大刀王五这个称号,对得起谭复生了。”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冯生


刚日读史


题主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显然是对大刀王五与谭嗣同之间的关系不甚了解。谭嗣同与大刀王五亦师亦友,交往甚密,谭嗣同在临刑时,由于行刑地点的改变,导致大刀王五都没有送好友谭嗣同最后一程。

谭嗣同不仅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行侠仗义的侠士。革命派一向对主张改良的人士颇有成见,但对谭嗣同却称赞其为“大豪侠”。

谭嗣同十二岁便师从通臂猿胡七,练习太极拳、形意拳和双刀等武艺。后来,师傅胡七又给谭嗣同引见了侠士大刀王五,王五也曾教授他单刀武艺。谭嗣同与大刀王五的友谊是人尽皆知的,两人达到了每日必见的程度。

大刀王五,原名王正谊,师从大镖师双刀李凤岗,因在师门排行第五且刀法纯熟,故江湖人称“大刀王五”。王五以保镖为生,他为人慷慨大度,好行侠仗义。谭嗣同很敬佩其为人,遂拜为知己,并学其刀法。

1897年,戊戌变法开始,谭嗣同被任命为军机章京,参与维新变法。但变法遭到以慈禧为代表的保守派势力的反对,他们密谋发动政变。光绪让康有为等人设法挽救形势,谭嗣同便秘密拜见北洋新军首领袁世凯。

袁世凯表面答应帮助维新派,背地里却向慈禧告密。慈禧派兵软禁了光绪,宣布自己垂帘听政。政变发生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向国外,谭嗣同却不肯走,他与王五等人四处活动,想用流血来救出光绪皇帝。

王五力劝谭嗣同逃离京城,但被谭嗣同谢绝了。谭嗣同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他下定死的决心,以期唤醒后来有志图强的人。

后来,谭嗣同在家中被捕。王五在谭嗣同入狱后,仍设法打点狱卒,好让谭嗣同少受点苦。在狱中,谭嗣同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命诗。包括谭嗣同在内的戊戌六君子,皆被判斩首之刑。

九月二十八日,古老的京城笼罩在一片阴沉昏暗的风沙里。在京城宣武门外菜市口的刑场上,竖立起了六根木柱,木柱上分别绑着六位维新变法的爱国志士,他们分别是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康广仁、杨深秀。

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害怕夜长梦多,决定当日下午四时行刑。行刑前,六君子面无惧色,个个横眉冷对。悲痛难已的鹤年堂老板从店里取出“鹤顶血”,捧到谭嗣同等六人面前,请他们服下以减轻痛苦,但被六君子予以拒绝。

谭嗣同在刑场高声喊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大声呼罢,接着是哈哈大笑。面对此情此景,围观的百姓无不潸然泪下。六君子中第一个受刑的是康广仁,因慈禧对六君子恨之入骨,特嘱咐刽子手使用“大将军”刀。

这种“大将军”刀没有开刃,刀口非常迟钝,基本上把头往下剁。一刀下去,鲜血便从康广仁的脖子上喷涌而出,而脑袋却没有掉下,接着又是几刀,围观的百姓心有不忍的说:“这哪是砍头,这分明是锯头。”

康广仁因痛苦挣扎,全身的衣裤完全裂开。面对着如此惨状,谭嗣同等人神色极其的平静。等到年龄最小的杨锐被砍死后,年龄最大的刘光第将他的头拣回来,擦掉上面的血迹,放回到杨锐的脖颈处,然后向断头台伏下了身去。

谭嗣同是第五个被斩首的,行刑之前,谭嗣同情绪激昂,对着监斩官军机大臣刚毅大声喊道:“大人请上前一步,嗣同有话要说。”但刚毅却是充耳不闻,立即走开。他便昂首阔步走到已经被鲜血浸红的木墩,仰天大笑。

据谭嗣同的师傅胡七的《谭嗣同就义目击记》记载,谭嗣同在行刑之时,毫无畏惧,他是第五个被砍头的,由于使用的是钝刀,直到几十刀后谭嗣同才断气。但在此文中,并没有记载谭嗣同临刑时大声惨叫。

谭嗣同死后,他的头颅滚在一旁,血肉模糊。几位老家人前来帮忙料理后事,鹤年堂老板端来一盆温水,将谭嗣同头颅上的泥土与血迹洗去。谭嗣同当时是两眼圆睁,嘴巴张开,像是死不瞑目、又或者是大声疾呼。

请来的师傅把谭嗣同头颅端正的接在颈腔上,在脖子正面左右各连一针,又在背面补上一针,就算完成了归位的程序。最后众人将谭嗣同的尸体抬进棺材,钉上棺材盖。随后棺材被运回原籍湖南浏阳,葬于城外石山下。

康有为辞世的前一年,在梁启超等人的陪同下寻访六君子的就义故地。一行人来到鹤年堂门前,康有为放声痛哭,哭完说道:“终于找到了六君子的遇难地!”他想起了谭嗣同,也想起了自己半生颠沛,之后长叹不已。

综上,谭嗣同临刑时惨叫之说没有出处,或许也是人在重击之下的本能反应。当时六君子的行刑地点,对外宣称是宣武门外,实际却在菜市口。大刀王五得到消息后,六君子已行刑完毕。大刀王五怎么会斩谭嗣同呢?


野史也是史


问题本身就是矛盾的,据传,王五行刑是为了减轻谭嗣同的痛苦,而现实根本不是这样,在慈禧的特殊交待下,刽子手用的是钝刀,以至于受刑几十刀后才人头落地,惨叫是必然的,谭嗣同也是人,对疼痛的承受力是有限度的,个人觉得这个问题不宜过分解读,这也绝称不上污点。

大刀王五,自然善于用刀,脾气耿直,嫉恶如仇,耿直到什么程度呢?

光绪年间,在仅仅一年时间内,北京城附近发生时数十起大大小小的匪案,因为当时的王五声名远扬,功夫了得,也确实沾上点嫌疑,所以成为官方的重点追捕目标,参与人数高达数百人。而王五看这态势却主动投案了,以他的本事和人脉,完全有能力遁走他乡,但是他却自投罗网只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是我和我手下做的案子,罪责我背,不是我做的我可不替他人背锅。有感于其率直,他只被官府责打20从轻发落。

谭嗣同和王五最初的关系是师徒,谭嗣同的剑法是王五所传,自十岁开始拜师学艺,一直没有放下剑法的磨练,文武双修,而且中国历史上堪称“佛学彗星”的只有两个人,一是僧肇,第二个就是谭嗣同。

网络上很多人都喜欢用的网名“剑胆琴心”就是他人对谭嗣同文韬武略的夸赞之词,而在后来的交往中,谭嗣同慢慢长大,二人变为亦师亦友的关系,而且王五深受谭嗣同先进思想的熏陶,无论思想还是行动都是倾向于革新派,谭嗣同通过20年的交往也深深敬佩着王五的侠义精神。

以三件事为例,光绪帝被软禁瀛台,谭嗣同想武力营救,第一个找到的就是王五,但是王五功夫虽好,但仅凭一己之力从瀛台背个大活人回来,而且还是皇帝,这个目标实在难以实现,所以只能作罢。

铁骨铮铮康有为躲在使馆中伺机脱逃,而王五也收到了消息,力劝谭嗣同离开北京,暂避风头,王五愿意沿途护送,而谭嗣同不为所动,甘心赴死。

王五并不是行刑的刽子手,因为他当时就在法场外围,只不过最后没有找到机会力劫法场

,虽捶胸顿足也无济于事,只能看着自己的好友被杀,众人都怕被牵连,只有王五完全不避讳,给谭嗣同收尸。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曾经解释过谭嗣同的遗作:

两昆仑是指康有为和大刀王五,也有人说是康梁,还有人说是谭嗣同和王五,我个人觉得,去留肝胆两昆仑是指谭嗣同自己舍身取义、慷慨赴死的磅礴气势,与他人无关。

而王五先后参与了刺杀载漪、荣禄、勤王讨贼(为谭嗣同报仇),后因参与义和拳被清兵所围,为了镖局众人不受牵连,所以自首被清兵抓捕,可气的是,清廷把王五交给了外国侵略者,王五被德国人枪决于北京前门,这时候,清廷又适时的冒了出来,将王五枭首挂于城门,因为害怕被牵连没人敢收殓,最终还是天津的霍元甲闻讯赶来,趁夜将王五头颅取下缝好,并妥善安葬。

所以王五行刑是谣传,谭嗣同的惨叫应该是真的,因为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这样的惨剧,大多与行刑者的专业水平有关,脖子被砍断一半,受刑者惨叫连连生不如死,还要自己主动找好位置跪好再次受刑,以求速死不受疼痛折磨,这还只是两刀,几十刀的痛苦常人难以想象,即便换成王五这种汉子也一样承受不住。


古今通史


有真有假,谭嗣同临刑惨叫是真,因为慈禧老婆子痛恨支持戊戌变法的众人,所以故意把斩谭嗣同的刀换成钝刀,连砍了数十下才把谭嗣同的头颅砍断。

大刀王五主斩是假。此说法应该是出自于民国文学小说以及电影《一刀倾城》的渲染,不可能是真的。因为谭嗣同死得极惨是记录在案的,如果真的是王五操刀的话,那就应该是手起刀落,不让谭嗣同忍受太多痛苦才对。

再者,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行刑是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众目睽睽之下,王五纵然武艺高强也瞒不过如此多的眼睛。何况要谭嗣同受极痛而死的是清廷的最高掌权者慈禧,监斩官刚毅又是慈禧的心腹,肯定要一一详查行刑人的身份,保证太后懿旨的顺利执行,不可能会把王五给漏了的。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王五本名王正谊,河北沧州人,年幼家贫投身沧州大武师李凤岗学习刀法,后入了镖行为镖师,光绪三年(1877年),王五于北京半壁街开设源顺镖局。在此期间,王五结识了游历各地、寻求救国之路的谭嗣同,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公车上书事件后,光绪皇帝谋求变法图强,谭嗣同等人应召入京,执掌中枢,由于维新派动了顽固派人士的蛋糕,这期间针对维新派人的暗杀时有发生。谭嗣同在京期间,王五担任起谭嗣同的保卫工作。


可惜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不满于维新派的慈禧太后发动兵变,囚禁了光绪皇帝,并派人捉捕维新党人,谭嗣同就是其中之一。

谭嗣同被捉后,王五紧急联系各方武林好手,并买通了狱卒,想要劫狱。早在被捉之前,朋友们都劝谭嗣同出逃日本,但谭嗣同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希望以自己的血来惊醒沉睡国人,拒绝出逃,也拒绝了王五等人的援救。谭嗣同在监狱时,写下了著名的《狱中壁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光绪二十四年九月二十八日,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被处斩,人称“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死后,王五投入反清、反洋的洪潮之中,加入义和团,大力打击洋人。可八国联军于光绪二十六年八月攻入北京,清廷把责任全部推到义和团和支持义和团的大臣身上。

十月二十五日,清军围攻源顺镖局,王五寡不敌众而被俘,后被八国联军军队枪杀于镖局前门,斩下头颅悬挂于城门之上,下令不准收殓。最后身处天津的霍元甲在听说此事后,连夜赶到北京,取下王五头颅就地埋葬。

一代英雄,这才算是入土为安,而谭嗣同的遗体,也已经在光绪二十九年(1899年)运回了家乡——湖南浏阳城安葬了。


一贰一橙


现今大多传言,在戊戌六君子被捕后,于慈禧交代之下,刽子手们统一使用“钝刀”,以至于受刑者需要砍上十数刀乃至数十刀才有可能人头落地,人对疼痛的忍耐性也有一个极限,所以行刑之时现在惨叫不已,极其血腥。而传言大刀王五斩谭嗣同则是为了快速了结他的性命,降低谭嗣同所受的折磨。



但像素可以肯定的说,临刑惨叫应该是真的,但是大刀王五斩谭嗣同应该并不是事实


因为谭嗣同与大刀王五原本就是师徒,谭嗣同剑法便是王五所授,谭嗣同自十岁起便拜师学艺,文武双修,不过随着谭嗣同慢慢长大,王五与谭嗣同也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且王五再与谭嗣同的交往过程中受到谭嗣同的熏陶,所以大刀王五在思想上还是更加偏向革新派的,当然谭嗣同通也深深佩服亦师亦友的王五孙具备的侠义精神。

所以,在当初光绪帝被慈禧软禁在瀛台之时,谭嗣同第一时间便是找大刀王五前去营救。虽说大刀王五的功夫不用多说,但要营救皇帝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也就作罢了。


此外,谭嗣同临刑之时,王五便在法场外围寻找找机会劫法场,只是清廷早就想到有人会来劫法场,于是布的严严实实根本不留一点机会给王五,因此王五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谭嗣同被杀。

并且,在行刑后只有王五不怕牵连给谭嗣同收尸。由此可见一个要劫法场的人、一个不避讳的收尸人又怎么可能是行刑者呢

此外,王五还先后参与了刺杀载漪、荣禄等人,亦为谭嗣同报仇。再到后来王五参加了义和团,为了保住镖局众人不受自己牵连,独自一人前去自首,最终王五被清廷移交给德国人,后被枪决于北京前门。随后被枭首挂于城门之上,还是当时在天津的霍元甲闻讯赶来趁着夜色取下王五头颅并妥善安葬。

所以综上所述,谭嗣同临刑时惨叫应该是真的,不过至于王五斩谭嗣同是不存在的,多为传言!


像素说


闰妻如面:结缡十五年,原约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写此信,我尚为世间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阴曹一鬼,死生契阔,亦复何言。惟念此身虽去、此情不渝,小我虽灭、大我常存。生生世世,同住莲花,如比迎陵毗迦同命鸟,比翼双飞,亦可互嘲。愿君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喜无悲,听其自然。我与殇儿,同在西方极乐世界相偕待君,他年重逢,再聚团圆。殇儿与我,灵魂不远、与君魂梦相依,望君遣怀。

1911年4月24日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给妻子陈意映写下了一封绝笔信。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全文感情真切,笔调委婉动人,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事实上在林觉民牺牲前13年也有一个人给自己的妻子写下了上文开头那段话——这个人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谭嗣同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胡同邸第,其父谭继洵时任湖北巡抚。谭嗣同五岁那年患重病昏死三日,却又奇迹般复活。谭嗣同十岁时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谭嗣同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对王夫之的思想发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他读书务求广博,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文章写得很有才华。不过他对传统的时文八股非常反感,以致于在课本上写下“岂有此理”几个字。他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草莽英雄,有尚武任侠之风。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谭嗣同在浏阳与唐才常订交,又师从涂启先,系统学习中国传统典籍,同时开始接触算学、格致等自然科学。此后他又到兰州在他父亲的道署中读书。光绪十年(1884年年)谭嗣同离家游历直隶(今河北)、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山西等省,观察风土,结交名士。光绪十四年(1888年)谭嗣同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同时又广为搜罗和阅读当时介绍西方科学、史地、政治的书籍。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时年30岁的谭嗣同在家乡满怀忧愤。痛定思痛后谭嗣同努力提倡新学、呼吁变法:他在家乡组织算学社,集同志讲求钻研,同时在南台书院设立史学、掌故、舆地等新式课程。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5月2日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000多名举人上书清政府,要求拒和、迁都、变法。深重的民族灾难焦灼着谭嗣同的心,他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义愤填膺,坚决反对签订和约,对清政府“竟忍以四万万七千万人民之身家性命一举而弃之”的行径极为愤慨。在变法思潮的影响下他开始“详考数十年之世变,而切究其事理”,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大计。他感到“大化之所趋,风气之所溺,非守文因旧所能挽回者”,必须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实行改革才能救亡图存。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2月谭嗣同入京结交梁启超、翁同和等人。任侠尚义的谭嗣同在京城多方结交朋友,而在这一过程中他得以结识晚清时期著名的武林高手大刀王五。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谊,字子斌,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故有王五之称。王五祖籍河北沧州。这里是中国有名的武术之乡,其习武之风兴于明、盛于清,至于清末已形成八极、劈挂、六合、燕青(迷踪)、明堂、太祖、功力、螳螂等52种拳法,占中国拳种的40%。尽管王五诞生在武术之乡,可他家并不是习武之家: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王五生于一户贫寒人家,家里还有一个弟弟。王五三岁时父亲又疾去世,他和弟弟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他很小就开始干各类杂活。12岁时王五到烧饼铺当学徒。少年时代的王五只是一个为生计而奔波的穷小子,也许是受沧州民间盛行的习武之风的熏陶,也是为了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那时的王五渴望成为一名镖师。

王五15岁的时候开始到沧州成兴镖局偷艺自学,成兴镖局的掌柜李凤岗是当时武林中赫赫有名的双刀大师,后来李凤岗得知王五在偷学自家武功后见王五精壮有力骨骼宽大,价值练功极为刻苦,觉得王五是个可造之材。然而李凤岗是回民,而王五是汉人,当时回民的功夫都是不传教外之人的,后王五经人说合改为回族并拜李凤岗为师,由于在师兄弟中排行第五,于是师兄弟们称本名王正谊的他为王五。王五拜在李凤岗门下后屡屡跟随师傅李凤岗出居庸关、越八达岭,足迹遍及热合、张家口、绥远、包头等地,在跟随李凤岗的十几年走镖生涯中王五的武艺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也结识了不少江湖豪杰,形成了一个交际广泛的人脉圈子。王五30岁时前往京师打拼,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绰号山西董的高手并跟随他学习了一套单刀的刀法。由于王五臂力惊人,所以特意命人效法关帝爷的青龙偃月刀打造了一把大刀,据说重达100斤左右,是世间上乘兵器,时人将其誉美为青龙偃月大刀。从此大刀王五的名号不仅享誉京师,也威震塞外。

也是在这一时期王五在京师创办了源顺镖局,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在镖局创办之时他和弟弟王子亮一起拍摄了他生平唯一的一张照片。关于王五走镖的事迹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是这样记载的:“王五为幽燕大侠,以保镖为业,其势力范围,北及山海关,南及清江浦,生平以锄强扶弱为事。”王五不仅是一名武林高手,同时也是源顺镖局的管理者,对他而言:江湖上的人脉圈子和镖局的管理制度同武功一样重要。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他亲自为源顺镖局定下了四条规矩:重要的镖车要亲自押送;凡是来访的朋友只要提到大刀王五都要热情款待,走的时候还要给予盘缠;严冬要为贫困的人施舍寒衣,酷暑则施舍单衣;春节期间镖局的车马装上东西去接济穷人。王五这样做一方面也许是出于自己早年的贫寒经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业界树立良好的口碑、培育人脉。王五的行为使他在武林中的威望日渐提升,大家都乐于买他的面子。有一次南横街的汉人和牛街的回民之间发生了械斗事件。王五本是汉人,后因习武拜在回民李凤岗门下而改为回族,所以他实际上和两边都有交情。王五自己也觉得调解此事责无旁贷,最终这一事件因王五的调解而告平息。事后大家为感谢他的调解之功就赠给他“德容感化”的匾额。除了这块”德容感化“的匾额外王五的镖局还有一块“义重解骖”的匾额。这块匾额同样是有来历的:王五在内蒙古一个叫托克托的地方碰见几辆大车让土匪劫了,连骡子、马都被抢走了。冰天雪地里王五把自己车上拉套的马解下来,给这几辆车驾辕一块儿回了北京。人家感谢王五说:“要不是您出手相救,我们非得冻死”。于是这些人送了匾——“重义解骖”,可王五自己吃尽了苦头,没有拉套的马,只能人帮着推车。

甲午战败后御史安维峻上书弹劾李鸿章,结果被削职为民发配边关。像安维峻这种贬官很是落魄,行走江湖不免危险——不仅沿途的盗匪可能会对他构成威胁,朝中的政敌也难保不会趁机落井下石。王五得知此事后主动找到找到安维峻,不仅一路护送,还亲自照料安维峻沿途的饮食起居。此事传开后王五又多了一个京师大侠的外号。也是在和安维峻的交流过程中王五从一个为生计奔波的武林高手、镖局管理者向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者转变:回到京城后他就开办了文武义学,免费招有志青年入学。在王五创办的学校中他亲自教授学生们武功,同时特聘专人教授文化课程,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王五创办的学校中学生们学习的文化课程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四书五经,同样也包括当时的新学。谭嗣同就是王五这些学生中极为特殊的一个。为什么说他极为特殊呢?因为他随王五学习过单刀和七星剑,二人有师徒之实,但对外不以师徒相称。之所以如此还是由于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结构决定的:谭嗣同是官宦世家出身,相比之下王五是个出身寒微的大老粗,尽管我们今天说英雄不问出处,可身处其中的王五又怎能不顾及到两人巨大的身份落差而以谭嗣同的师傅自居呢?也许谭嗣同一开始向王五学艺的确是出于对武学的兴趣,不过随着他日后维新变法理念的日渐形成之后他和王五之间已不单纯只是武学上的切磋了,说得直白一些:王五走镖需要自己的人脉圈子,而谭嗣同变法也需要自己的团队,而王五正是谭嗣同希望收纳到自己的团队之中的人物。平时二人见面谭嗣同称王五为五爷,这令出身寒微的王五深感知遇,于是年长的王五也投桃报李地尊称谭嗣同为三哥,两人就这样结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变法维新运动进入高潮,谭嗣同被任命为四品军机章京,参预变法。在此期间王五担负起了谭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在变法的紧急关头谭嗣同和王五甚至策划过控制慈禧以瓦解朝中守旧派势力的方案,未及付诸实施慈禧先下手为强发动戊戌政变:光绪皇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位维新志士被押赴菜市口开刀问斩。我们知道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都成功逃过一劫,本来谭嗣同也是有机会逃生的。在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第一册中的《戊戌政变记• 谭嗣同传》中就清楚记载道:谭嗣同的许多日本朋友苦苦劝说谭嗣同东渡日本,以躲避慈禧太后的搜捕,但谭嗣同不为所动。大刀王五也曾力劝谭嗣同远遁他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然而谭嗣同婉言谢绝了所有朋友为他提供的逃生帮助,只是平静地留下一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也是在这时他给妻子李闰写下了文字开头那段文字。

慈禧出于对维新派的极端仇视特意下令以酷刑处死戊戌六君子。当时凌迟之刑已废除,六君子皆判斩刑,于是慈禧就授意用钝刀将六君子斩首,以致于一颗人头需要连砍十多刀才能使受刑人断气。此种痛苦可谓令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如果谭嗣同受刑时大声惨叫,那么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当然对此也有不同的记载——梁启超在《谭嗣同之死》记载:九月二十八日谭嗣同于被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就义之日,观者万人,君慷慨神气不少变。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君呼刚前曰:“吾有一言!”刚去不听,乃从容就戮,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呜呼,烈矣!谭嗣同就义在梁启超笔下是一副壮烈的画面,不过并未身临其境的梁启超恐怕不可能知道这么多详情,之所以如此记载恐怕更多是为起到政治上的宣传作用,至于谭嗣同受刑时的真实情况其实已是我们今天所不得而知的。可即使谭嗣同受刑时真因忍受不了痛苦而惨叫也丝毫不影响他的英雄形象——难道一个大义凛然从容赴死之人叫了几声就有损其英雄形象了?谭嗣同被捕后王五并没坐视不管,事实上王五曾试图组织人马劫法场,然而监斩官刚毅改变了囚车前往菜市口的预定路线,使王五扑了一个空。王五因此错失了见谭嗣同最后一面的机会,此后王五为给谭嗣同报仇多次犯险只身刺杀监斩谭嗣同的刚毅,由于对方守卫严密而始终未能得手。

所谓大刀王五斩谭嗣同是人们出于不忍烈士临死前多受折磨而编织的一种说法:行刑当日慈禧特意指定王五当刽子手去亲自砍掉谭嗣同的脑袋,而诡计多端的慈禧还专门指定只能使用钝刀。由于刀口不锋利,所以需要在受刑囚犯颈部狂砍数十刀才能把脑袋砍断,所砍之人则是惨叫震天,受尽痛苦而死。王五是用刀的高手,刀法如神,为了让好兄弟死得痛快点,他使出了毕生武学在三刀内尽快解决的谭嗣同,可谭嗣同还是在短暂的时间里发出惨叫声。这种说法尽管出于善意,不过并不属实:王五是镖师而不是刽子手,况且他和谭嗣同均为维新派,朝廷不可能指定由他当刽子手。事实上王五不仅不是斩杀谭嗣同的刽子手,他还因监斩官刚毅临时改变路线而错失了见好兄弟最后一面的机会。清廷在斩杀戊戌六君子后将尸体放在菜市口露天暴晒,王五强忍悲愤趁夜为好友收尸。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意八国组成的联军侵入京津地区,王五带着镖局的弟兄们加入义和团,参与到打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中。个人武艺终究抵挡不住训练有素、装备先进的正规军,在和洋人的战斗中王五的源顺镖局损失惨重,被迫退回镖局内暂避。由于当时社会秩序混乱,一时间京城百姓蜂拥涌入源顺镖局寻求庇护。王五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和镖局内避难的百姓主动承担了组织义和团杀洋人的事,后来清政府为换取八国联军的撤走就将王五移交给德国军营,德军随即将其枪杀于前门。王五死后其头颅被砍下悬挂于城门示众,无人敢出面收尸。当年谭嗣同死后也面临同样的局面,最终是王五出面料理后事。这次身在天津的霍元甲听说后连夜进京将王五的头取下、埋葬。谭嗣同和王五都牺牲了,可他们的家人仍小心翼翼设法传递英雄的信念精神:王五死后留下一把一百多斤重的“青龙偃月大刀”被他的夫人和孩子小心翼翼保存到1958年,此后在大连钢铁的过程中被投入炼钢炉,一同投入的还有谭嗣同生前用过的剑。谭嗣同的妻子李闰在谭嗣同死后自号“臾生”,以示自己含悲忍辱暂且苟活之意。她曾写诗悼念谭嗣同道:“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 。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另一首七律《悼亡》诗的后四句更是摧折心肝:“已无壮志酬明主,剩有臾生泣后尘。惨淡深闺悲夜永,灯前愁煞未亡人。”1912年热心社会公益的李闰捐出一部分家产用于创办浏阳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给女孩们学习的机会,造就了许多女性师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