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點亮洋縣戰“疫”之路

文明實踐點亮洋縣戰“疫”之路

鼠年春節,疫情肆虐。

連日來,洋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聚焦志願勸導、宣傳引導、移風易俗等重點,號召各平臺所站,以鎮村為基本單元,廣泛發動志願者逆流衝鋒、擔當奉獻,積極傳承創新精神、英雄精神、志願精神“三種精神”,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創新宣傳接地氣

文明实践点亮洋县战“疫”之路
文明实践点亮洋县战“疫”之路

面對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如何讓群眾對防控知識入腦入心?

“抗擊疫情,宣傳先行。我們要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原則,緊抓防控要點,緊盯重點人群,大力發揚創新精神,充分發揮“兩個中心”作用,積極調動社會一切力量和資源,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多角度、全覆蓋、高頻次宣傳防控知識、點贊逆行先鋒,堅定戰疫信心。” 這是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路建俠給全縣宣傳戰線的解題思路。

文明实践点亮洋县战“疫”之路

一時間,村裡“村村通”廣播響起來了,流動宣傳車來回穿梭;電視臺滾動循環播出疫情防控基本知識;新聞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抖音等新媒體齊上陣,大力宣傳防控疫情倡議書和防控知識;文化志願者錄製快板、歌曲、詩歌等形式豐富的微視頻刷爆微信圈,隨處可見的標語、橫幅、電子屏全是疫情防控內容,全縣城鄉吹響了疫情防控宣傳“集結號”。

文明实践点亮洋县战“疫”之路文明实践点亮洋县战“疫”之路

“看我們改裝的疫情防控消毒噴灑車,咋樣?你可別小看它,它不僅能消毒還能宣傳疫情防控小知識還會說快板,聽!打竹板,響連天。今天不把別的談,專說武漢新肺炎.....”洋縣東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隊長朱新強看著閒置灑水車改裝的寶貝自豪的說。

文明实践点亮洋县战“疫”之路

“湖北武漢起波瀾,新型冠狀病毒傳。這次疫情規模大,中央早把決心下。新年春節呆在家,自我隔離效果佳,不信謠、不傳謠,自我防護很重要,勤洗手,戴口罩,走親訪友全去掉……”這是家住洋縣紙坊辦西嶺村76歲退休教師張發全用自發創作的快板微視頻書寫著自己的答案。

截止目前,全縣累計動用宣傳車輛500餘輛(次),張貼橫幅標語4000餘條,發放宣傳單76300餘份,在縣電視臺等域內媒體平臺發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護知識和相關動態信息600餘條,縣城8面大屏幕和30餘面臨街LED屏幕和198輛出租車車頂廣告不間斷播放疫情防控知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全面提升。

英雄精神薪火傳

文明实践点亮洋县战“疫”之路文明实践点亮洋县战“疫”之路

“老英雄張富清面對敵人挺身而出、毫不退縮。作為老英雄家鄉的一名醫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也要發揚英雄精神,投身一線,共戰疫情。”這是遠在雲南休婚假的洋縣醫院感染科大夫張玲蘋看到工作群裡同事們交流疫情防控信息後,和丈夫商量後達成共識。他們提前結束婚假,趕到洋縣和同事們共同投入“戰鬥”。

疫情面前,站出來的都是英雄。

文明实践点亮洋县战“疫”之路

面對不斷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洋縣醫院作為縣級定點醫院,300餘名醫護人員紛紛寫下請戰書,主動請求參戰,為疫情防控工儲備充足的人員力量。

英雄精神永不朽,薪火時代永相傳。

文明实践点亮洋县战“疫”之路

“現在疫情蔓延,學校又延期開學,聽說村上在招募志願者,我和同學積極加入。作為在校大學生,在家裡能為戰勝疫情做點工作,我們非常欣慰。”在重慶讀大二的謝村鎮智果村五組王釗和村裡剛畢業的3個大學生來到村委會報名時語言鏗鏘。

文明实践点亮洋县战“疫”之路
文明实践点亮洋县战“疫”之路

目前,全縣各鎮、村交通要道的勸返點、大街小巷,270多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2000多名志願者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自發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他們協助鎮村幹部排查登記外來車輛、協助衛生所深入戶下為返鄉人員測量體溫,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清理渠道垃圾,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英雄故里的時代風采。

志願精神領新風

“近年來,縣上堅持倡導移風易俗,要求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大力培育洋州新風。正值防疫的關鍵時刻,我作為文明辦工作人員,更要給帶好頭,把我婆的喪事簡單辦一下吧,不聚集吃飯、把咱們家直系親屬參加一下弔唁就行了啊!”縣理論宣講服務大隊志願者、文明辦幹部小王在奶奶去世後和家裡人共同商量著喪事。在小王動員下,所有親屬同意了他的建議,整個喪事沒擺宴席,參與人數20餘人,辦的文明簡單。

文明实践点亮洋县战“疫”之路

為積極響應政府“不聚餐、不外出、不拜年”的號召,據不完全統計,春節以來,該縣像小王一樣,喪事簡辦、婚事延期的138家推遲或取消農村集體聚會。有81家取消酒店宴席。既降低了疫情防控風險,又樹立了文明新風。

文明实践点亮洋县战“疫”之路

針對防控物資緊缺的難題,1月28日21時35分,洋縣紅十字會通過“洋縣宣傳”微信公眾平臺向全縣人民發出了募捐公告,公告發出僅15分鐘,網名七七的網友就在後臺留言詢問捐贈事宜,並於當晚22時左右向紅十字會捐款100元。

作為募捐公告發出後第一個捐款的人,七七還是一名貧困學生,對於家庭困難的七七來說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我家一直受愛心人士資助,這次我想用微薄之力回饋社會”,七七說。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進一步發展,救援物資儲備成了打贏這一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又一關鍵要素。面對不斷擴大的藥品、器械、資金等缺口,像七七這樣的愛心人士和單位先後通過縣紅十字會向該縣疫情防控一線捐錢捐物10萬多元,蔚然興起的洋州新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構築了堅強堡壘。通訊員 巨廟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