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一般是什么导致的?

凯歌大师


胰腺癌是胰外分泌性恶性肿瘤。好发40一70岁人群,男多于女。因早期诊断困难,目前手术切除率和五年生存率均较低。是比较复杂的疾病之一。引起胰腺癌的常见原因,目前被重视的原因主要有:吸烟,喝酒,大鱼大肉,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等长期积累或慢性胰腺炎久治不愈引起的病变。由于早期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早期就是反复性上腹部隐痛,没有特性,类似于胃炎,胆囊炎之类的不被重视,等到了后期压迫周围脏器,它会引起束状带的腹痛,就象腰部缠了一个腰带,这时症状可陆续出现消瘦,黄疸,呕吐等,主要就是这些症状。


穹皓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较多见,90%的病人在诊断后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1%-3%。

胰腺癌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进行性加重的黄疸、消瘦、乏力,多数病人出现出现黄疸时已属中晚期,有些伴有皮肤瘙痒、小便深黄、大便陶土色,也有些病人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腹泻及便秘等。

胰腺癌的主要发病原因目前也还在研究当中,主要包括:

1、慢性胰腺炎,特别是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临床上也有以胰腺炎发作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的。

2、胰腺良性肿瘤,主要是胰腺粘液性囊腺瘤、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这两种良性肿瘤可能会发展成胰腺癌。

3、胆结石患者,我们都知道,胰腺管和胆囊管口有一个共同的开口,如果结石堵住这个通道,容易引起堵塞,导致胰液不能顺利到达肠道 ,胆囊中的消化酶会消化胰腺组织,引起胰腺炎,从而增加胰腺癌的风险。

4、吸烟,是胰腺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大部分胰腺癌患者都有长期吸烟史,主要是因为烟雾中含有亚硝胺,可以诱发胰腺癌。

5、近年研究表明,胰腺癌也有存在染色体变异的。

6、遗传因素,据资料统计,有胰腺癌家族史的发病率是无家族史的3-13倍。家族中有此病史的朋友,就要引起注意,提高警惕。

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不高,是一种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如果有以上因素及不适的,要及时行胰腺癌的筛查,争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远离癌症。

★若本文有帮助,请点赞支持!若有相关问题,请关注后在评论区留言咨询。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胰腺癌是很难在早期发现的一种癌症,所以预防很关键。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胰腺癌的确切原因并不清楚,但8种因素会提高患上胰腺癌的可能性。


胰腺癌是什么?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就是2003年确诊胰腺癌,2011年去世的。这种疾病发生在胰腺上,位于胃后面的一个15厘米左右长、海绵样式的管状器官,有产生消化酶(肠道分解食物用)和胰岛素等激素(调节人体对糖类和淀粉的使用)的功能。

当胰腺中出现癌细胞并开始生长、分裂、扩散时,便意味着患上了胰腺癌,主要有三种类型:

胰腺外分泌癌或胰腺腺癌,开始于胰腺导管(腺管)内的细胞,多数是这种;

胰岛细胞肿瘤,是胰腺内分泌癌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开始于制造急速的细胞或胰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极少数。


胰腺癌的风险因素:

  • 吸烟,是引起胰腺癌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患胰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两倍之多;

  • 年龄,大部分胰腺癌出现在45岁以上人群之中;

  • 糖尿病,既是引起胰腺癌的一个因素,也可能是胰腺癌后的一个并发症;


  • 有胰腺癌家族遗传史;

  • 饮食中脂肪含量过高;

  • 肥胖、缺乏锻炼也会增加罹患胰腺癌的几率;

  • 慢性胰腺炎

  • 肝硬化

如何预防胰腺癌?

尽管不像宫颈癌那样有疫苗可以预防,但排除上述风险因素有利于降低得病的可能。建议做到以下5点。

1.戒烟

  • 给自己一个强大的戒烟动机,如保护家人不吸二手烟、降低患癌几率、外貌更年轻;

  • 选择可靠地戒烟办法,比如参加戒烟班或者下载戒烟app、药物戒烟和催眠戒烟;

  • 考虑尼古丁替代疗法,尼古丁替代类药物可抑制吸烟冲动,让人更好的对抗戒断症状(如头痛、情绪波动或使人感到虚弱);

  • 请他人参与

    ,边的朋友、家人和其他亲近的人可以在你想放弃的时候鼓励你坚持下去,也可以加入一个戒烟团体和戒烟顾问交流;

  • 用其他方法放松,如练习深呼吸、收听最喜爱的音乐、与朋友交谈、按摩或者腾出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

  • 避免饮酒和其他习惯抽烟的情况,如喜欢饭后抽烟的人可以在饭后做其他的事情来代替比如刷牙、散步、发短信给朋友或者嚼口香糖;

  • 清理含烟环境,清洗所有沾有烟味的东西包括烟灰缸和打火机、衣服、地毯、窗帘、家具、车等;

  • 坚持尝试,一次不行就总结经验再来一次;

  • 加强运动,让身体和脑子都活跃起来可以抑制对尼古丁的欲望并缓解戒断症状,想要吸烟时,穿上慢跑鞋散散步,这也有利于减少戒烟前期体重增加;

  • 不要同时节食,两项大挑战一起做失败率更高,试着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精瘦的蛋白质;

  • 用省下的钱奖励自己,吸烟不仅是伤身体还伤“钱包”,把剩下的钱花在旅游等更有趣的事情上。

2.少吃太油腻、富含坏脂肪的食物

不是说不能吃肉,但要增加多不饱和脂肪(Ω-6和Ω-3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简单来讲就是多吃白肉少吃红肉,多摄入植物来源的脂肪如坚果少动物来源的脂肪如黄油、乳酪、猪油、奶酪、冰淇淋。

也不是说不能吃油,要选对身体有益的油:橄榄油、亚麻籽、油菜和大豆油。

3.保持定期锻炼

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钟,可选对心脏有益的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4.控制好糖尿病和肥胖

糖尿病是胰腺出问题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失活引起的疾病,跟胰腺健康密切相关。而肥胖是导致II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所以控制好体重和血糖对胰腺健康至关重要。

注意两个指标:

  • BMI值,即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最好将其控制在18.5-23.9之间(国标);

  • 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下是三种测血糖方法和标准。

5.保护好消化系统

重点是护好肝,预防肝损伤,除了控制体重、饮食均衡、加强锻炼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 戒酒,如果自己没办法完成,可寻求帮助,如参加正规的戒酒项目Alcoholics Anonymous(嗜酒者互诫协会);


  • 注意用药和化学物质,使用任何药物、补充剂或维生素之前都应该征得医生同意、不要超过建议剂量、长期用药的人在医生的指导下每隔3个月至6个月查一次肝功;

  • 远离肝病毒感染,如注射肝炎疫苗、不进行无保护性行为等;

  • 警惕消化道堵塞,降低肝胆病风险,高危人群更应警惕,如30-50岁成人、男性、有炎性肠病史的人患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风险高,40岁以上、肥胖、减肥过快或有胆结石家族史患胆结石的风险高。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王,5年的生存率只有5%至10%,大部分患者,在诊断胰腺癌的半年内死亡。

目前的研究发现,胰腺癌与以下因素有关系:

(1)遗传因素

大约5%至10%的胰腺癌个体有家族史,胰腺癌有两类遗传风险,第一是某些确定的癌症综合征,而是家族性胰腺癌。如果你的家族中有一级亲属患胰腺癌,你也是高危人群。

(2)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可导致胰腺组织异型性增生,最终导致癌症。

(3)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很多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糖尿病与胰腺癌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相比于非糖尿病的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患胰腺癌的风险为2.08倍。

(4)胰腺良性肿瘤

良性的胰腺囊肿,例如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有发生恶变的可能,所以,如果你体检发现有胰腺囊肿,应该接受专业医生的进一步评估,做出合适的处理。

(5)吸烟

吸烟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率,所有的胰腺癌患者中,大约25%的患者,是因为抽烟导致的。吸烟的人群,发生胰腺癌的风险至少是1.5倍。戒烟之后,胰腺癌的风险显著下降,戒烟2年,胰腺癌的风险下降48%。戒烟10至15年后,胰腺癌的风险接近非吸烟者。

(6)肥胖,体力活动不足

肥胖,不爱运动,体力活动不足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率,体重指数(BMI)大于30,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危险比为1.72.已经有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发生胰腺癌的年龄提前,并且死亡率更高,生存时间更短。

总而言之,胰腺癌与遗传,抽烟,肥胖,糖尿病等因素密切相关,想要预防胰腺癌,需要戒烟,控制体重,适当活动,定期体检。


普外科曾医生


大家都知道,胰腺癌有“癌症之王”的称号。这是因为这种癌症具有早期不易被发现、恶性程度极高、病情恶化极快、死亡率极高的特点。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左右,有些名人也死于胰腺癌,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胰腺癌了。

胰腺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分泌胰液,参与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另一方分泌胰岛素,参与糖分的能量转化过程。因此,一旦胰腺发生病变或者癌变,将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为什么会得胰腺癌?从病因学的角度看,胰腺癌的发生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也与遗传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但具体病因,一直还没有彻底研究清楚。

与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某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是胰腺癌发病的诱发因素,这里主要包括:

1、吸烟,约20%左右的胰腺癌发生与吸烟有关;

2、喝酒,长期喝酒的人是不常喝酒的人罹患胰腺癌的2-3倍;

3、饮食,约35%左右的胰腺癌可以归咎于不良的饮食习惯。研究发现高热量食物、高饱和脂肪酸食物、高胆固醇食物和富含亚硝胺的食物与胰腺癌发病率上升有直接关系;

4、职业暴露,从事化工行业、煤炭行业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以及金属加工、皮革加工和纺织业的人,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较高;

5、糖尿病患者,约80%左右的胰腺癌患者,同时罹患糖尿病;约一般以上的患者在被诊断为胰腺癌之前,首先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

胰腺癌的治疗至今仍是世界性难题,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预防胰腺癌的发生显得非常重要,那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低热量饮食、加强体育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习惯等。


药疗君


我们大家都害怕胰腺癌,因为胰腺癌实在是太可怕了,癌中之王,而且胰腺癌专门盯上那些年龄超过40岁的男性(女性也会有),这些都是家庭顶梁柱的年龄啊,但是胰腺癌最喜欢找上这部分人。而且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仅仅是1%-3%。换句话说,100个人胰腺癌病人,只有1-3个能活过5年。其他的都会在5年内死光,大部分会在几个月到1-2年死亡。


为什么会发生胰腺癌呢?我们能不能预防胰腺癌呢?


如果我们能知道哪些原因会导致胰腺癌发生,那我们就专门预防这些因素,不就能预防胰腺癌了么,是的,但关键是,我们医学界到现在也还不是很清楚到底什么原因跟胰腺癌发病相关。胰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都不十分清楚。只能说有一些高危因素,高危人群。这部分人可能更容易发生胰腺癌:


1、长期大量吸烟、饮酒、喝咖啡

2、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比如F-萘酸胺、联苯胺、烃化物等

3、糖尿病患者

4、慢性胰腺炎患者

5、男性,绝经期后的女性


以上内容来自第8版《内科学》(2013年出版的医学本科教材),足够权威。


这说明胰腺癌的发病原因真的不清楚,但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上述5点更容易发生胰腺癌。所以,为了预防胰腺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吸烟,不要酗酒甚至不要喝酒,少喝咖啡,不要接触那些化工物品,仅此而已。至于糖尿病、慢性胰腺炎不是说我们想不患病就能不患病的,只能说一旦有糖尿病或者慢性胰腺炎,那就积极治疗。


李鸿政医生


胰腺是位于人体中上腹后壁的一个狭长腺体,平对第1-2腰椎椎体,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器官,胰腺主要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大功能。

内分泌腺主要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的血糖,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升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糖尿病。

外分泌腺主要分泌胰液,胰液是种碱性消化液,是由胰淀粉酶和胰蛋白酶、脂肪酶等组成的,胰液分泌后通过胰腺管排入十二指肠,参与人体的脂肪、蛋白质等的消化。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胰腺癌就是其中之一。胰腺癌病情进展快、病死率极高,据预测,到2030年胰腺癌死亡率将上升至第二位。但多数病人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而且,80%以上病人发现时已发生转移,失去手术机会;仅有5-15%病人有手术切除机会,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由于胰腺位置较深,早期无症状,普通的检查如胰腺B超通常不能发现胰腺肿瘤,所以早期发现困难。因此,胰腺癌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保护胰腺,防萌杜渐呢?

研究表明,胰腺癌的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吸烟、酗酒、饮食、肥胖等因素均是诱发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胰腺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在家族当中有胰腺癌病人,那么自己换胰腺癌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癌症病人的情况。一般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定期做检查。而如果有家族遗传因素的人群,更建议提前筛查。B超为较为经济的胰腺癌筛查方式,但容易受肠道气体影响,进一步可以选择上腹部增强CT结合肿瘤标志物CA19-9等检查。

2、吸烟:吸烟是胰腺癌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一手烟和二手烟。烟草中含有尼古丁、芳香胺、亚硝胺、亚硝酸盐等多种致癌物,吸入人体后经血液循环至肝脏内代谢激活,排入胆汁后可逆流入胰管。吸烟能增加患胰腺癌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随每天吸烟支数和吸烟年限的增加而增高,而戒烟10年以上胰腺癌的风险才能下降到和正常人一样。

3、酗酒:长期大量饮酒可以使胰腺组织纤维化,导致慢性胰腺炎,进而诱发胰腺癌。 4、饮食因素:高蛋白、高胆固醇饮食可促使胰腺癌的发生,因此要尽量减少红肉 (猪肉、牛肉、羊肉)的摄入,同时增加粗粮、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注意饮食清淡,切勿过饱,可帮助预防胰腺癌的发生。此外,进食过快、饮食过烫、经常食用烧烤或甜食、长期饮用咖啡以及进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也可增加胰腺的负荷,进而增加胰腺癌的发生风险,平时应该加以避免。

5、疾病因素:有些疾病也可能会成为胰腺癌的诱因,如糖尿病、慢性胰腺炎以及肝硬化等,人体的胰腺在多数情况下都是正常的,而不良的疾病很容易导致胰腺出现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胰腺癌。

6、肥胖:研究发现,体重超重或肥胖者胰腺癌的患病风险要高于体重正常的人群。年长者如果肥胖,患上胰腺癌这种最致命癌症的风险将会提高,且不论男女,如果严重超重,他们在5年内患上胰腺癌的危险比体重正常的成人高出45%。因此,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科学运动,积极开展慢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有效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7、改善环境,远离有害物质: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有机氯、氯化烃以及甲醛等,都是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在工作中长期接触油类、杀虫剂、放射剂、石棉、铬酸盐和合成树脂的人得胰腺癌的风险也比较高。所以,大家要尽量远离这些有害物质。

总之,预防胰腺癌应防患于未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要戒烟、戒酒。方可帮助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肝胆胰外科胡医生


胰腺癌是一种发病隐蔽、进展速度快、发生转移早、治疗效果及预后很差的胰腺恶性肿瘤,40岁以上男性发生的较多,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胰头癌、胰体癌及胰尾癌,根据组织学分类,绝大多数胰腺癌是胰腺导管细胞的腺癌,黏液性囊腺癌和腺泡细胞癌比较少见。



胰腺癌发生的原因中常存在遗传或家族多发的现象。其次,长期大量吸烟使烟草中的特异性N-亚消酸盐对胰腺的特异性作用也是诱发胰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长期大量喝酒、高脂肪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胆道系统疾病反复发作引起的慢性胰腺损伤和炎症也是胰腺癌发生的诱因和致病因素。


由于胰腺癌的以上特点,除了积极治疗胆道结石、炎症及慢性胰腺炎等疾病的同时,还要尽量避免烟酒过量等诱发因素,一旦发生以下几种情况,就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了解胰腺功能及有无胰腺癌发生的可能,便于鉴别或早期发现胰腺癌进行早期治疗:

1.40岁以上的人发生不明原因的持续性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黄疸、 食欲减退和消瘦症状,或者发生无痛性阻塞性黄疸症状时要警惕胰腺癌的可能。

2.长期患有慢性胰腺炎、胆道结石的人发生持续的上腹部不适或隐痛、钝痛、胀痛、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恶心、呕吐、消瘦和乏力症状时。尤其是胆道感染患者合并轻度糖尿病、抑郁、焦虑、狂躁等精神神经障碍时。

3.体检发现不明原因的血、尿淀粉酶、高血糖、胆红素升高、糖耐量试验有异常曲线时,也应该警惕发生胰腺癌的可能。


谢谢阅读!


小克大夫


什么是胰腺癌呢?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哪些原因会导致胰腺癌呢?



胰腺癌的原因尚不能明确,但和以下事项是有所关联的。

  1. 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胰腺癌的发病高危因素。国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吸烟的胰腺癌患者与非吸烟者死亡的危险比在1.6-3.1: 1;实验研究已经证明烟叶中的致癌物质可以引起胰管上皮的癌变。
  2. 不健康的饮食: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险性,而通过摄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可预防33%- 50%的胰腺癌发病率。
  3. 遗传因素:胰腺癌的发病在有家族史者是无家族史者的3-13倍,家族中有1人发病其他家庭成员患胰腺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4倍,如2个人发病则升至12倍,3个人发病竞高达40倍。
  4. 胰腺的慢性病变: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或结石性胰腺炎具有癌变倾向,可以认为是一种癌前期病变。
  5.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也几乎是正常人群的2倍。因此,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突然发现患糖尿病时一定要认真检查除外查胰腺癌。
  6. 口腔疾病:有研究表明,龋齿和其他口腔炎性病变也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
  7. 其他: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胆道疾病、胆囊手术切除、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也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危险性。

哪些原因可以预防胰腺癌?



  1. 忌暴饮暴食和酗酒。暴饮暴食和酗酒,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而胰腺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也会增加致癌危险。
  2. 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情绪,对抵抗癌症也有作用。
  3. 不吸烟。烟草中含多种致癌物质,会增:加患胰腺癌风险。
  4. 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研究显示,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患胰腺癌风险较常人高约5倍因工作需要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应做好防护。
  5. 要避免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研究显示,这类食物摄入过多,患胰腺癌几率明显升高。

总结: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很好,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治病不如防病。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医疗工作者张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起源于胰管上皮细胞。现如今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饮酒己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而血脂异常、饮酒又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有研究表明,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被认为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了解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对降低胰腺癌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1、遗传因素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高脂饮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外,约有10%的胰腺癌发病因素都归结于遗传,研究数据表明:17%的患者都有家族史,都存在基因突变。

2、甜食引发胰腺癌

研究调查发现,日常喜欢吃甜食或喜欢喝糖份比较高的饮料的人,患胰腺癌的风险高达于90%,因为高糖粉的东西会增加胰腺癌的负担,胰腺癌负担太重,就会很容易引发癌变。

临床都是结合禾存麦芽硒胶囊给癌症患者的,硒被称为“抗癌之王”2003年9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认可硒是抑癌剂,这是美国政府对硒能抑癌的正式医学声明。有科学家对癌症患者进行长时间补硒,使癌症患者死亡率下降了50%。大量研究显示,硒是肿瘤强有力的抑制剂,能抑制癌细胞生长,阻断癌细胞的能量供应。目前许多学者认为硒不仅在癌症预防上有效,而且也能作为化疗辅佐药,减轻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增加药物耐受性。

血硒水平的高低还与癌症的复发率、扩散程度、患者存活时间以及预后相关。.血硒水平较高的肿瘤患者,肿瘤可能局限于原发部位,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较小,复发率可能较低,预后可能会较好。相反,血硒显著降低的患者肿瘤多有远处转移、恶性程度高及生存期短的可能。癌症患者体内硒含量都是低于正常人的,禾存麦芽硒胶囊硒含量高,适合癌症患者。

3、吸烟引发胰腺癌

吸烟不仅是肺癌的患病原因,有统计显示,吸烟者胰腺癌发生率是非吸烟者的2.5倍。香烟中含致癌物,吸入后经血液运至肝脏而被激活,之后随排入的胆汁逆进入胰管,进而诱发胰腺癌变。因此积极戒烟是远离癌症侵袭的重要条件。

综合来说,上述3种诱因,只要不注意,就是显著提高胰腺癌的发病风险,所以,日常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特别是喜欢吃甜食,有家族史、爱吸烟的人,要想胰腺癌不找上门,从现在开始需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这样可有助于降低胰腺癌的发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