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物舍利子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亚洲影响尤其广泛,拥有着大批的信徒,而佛教最为珍贵的圣物,除了佛经之外,那就是著名的舍利子了,相传得道高僧才能够留下,那么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佛教圣物舍利子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

舍利子其实是梵语śarīra的音译,这最初是佛教发源地,古印度人死后对身体的总称,在佛教里面,僧人死后所留下的头发、骨骼、骨灰等等,都称之为舍利,而在僧人遗体火化之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之为舍利子或者是坚固子。

佛教圣物舍利子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舍利和舍利子可是两种概念哦!舍利正如上文所说,不单单包括僧人,任何人所留下的产物都可以用这个名字,而舍利子就不一样了,它是指佛陀或者高僧遗骨火化之后的珠状结晶体,往往只有在那些得道高僧火化后,人们就会在骨灰当中发现坚固或者结晶的粒字,所以佛教徒对此特别尊敬和重视,认为这是其得道修炼的象征,所以遭到了无数人的羡慕。

佛教圣物舍利子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

其中最为著名的舍利子,应该算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了,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大约在2500年前,他去世之后,信徒们在他的骨灰里面发现了许许多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坚硬如钢的圆形硬物,为了表达自己的虔诚,他们争相拿回去供奉,灰烬里面总共出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指骨,还有4颗牙齿以及84000颗珍珠状的真身舍利。

佛教圣物舍利子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

后来印度王朝为了弘扬佛教,曾经广泛的将佛祖的佛顶骨运往亚洲各地,被当地的寺庙虔诚的供奉,世界上唯一一块现存的佛顶骨舍利,就保存在了我国南京牛首山的佛顶宫里面,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印度佛僧所带。

那么为何佛教徒有舍利子,而平常人没有呢?佛经上说这是功德修炼的成果,是难得可贵而且受到尊重的,台湾的印顺法师则认为:舍利子只不过是血肉精髓骨脂火化凝结的,是物质元素而并无灵异成分;佛弟子尊重舍利子,是由于高僧大德的慈悲智慧功德。

佛教圣物舍利子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

而根据科学分析,科学家推出了很多假说,认为这或许与佛教徒长期吃素有很大关系,他们摄入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通过人体的新陈代谢,特别容易形成大量的碳酸盐、磷酸盐等晶体,不过也很快就有人提出疑问,世界上那么多吃素的人,为何并未曾有舍利子出现呢?也有人将舍利子解释为结石,因为结石和舍利子的成分相同,都是由大分子的有机物和碳酸钙组成,不过往往高僧生前都是身体健康、安详自在的长寿老人。比较靠谱的说法认为,或许和高僧火化的时候带进去的佛珠有关,它们随之与骨骼一起融化。

佛教圣物舍利子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形成的?

不管怎么说,舍利子的稀少造成了它的珍贵,同时很多信众认为有了舍利子,就会得到高僧的庇护,这也就是为何这么多人想拥有它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