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戶通公路,為什麼有的村會修,而有的村卻沒指標呢?

溫馨一輩子87703221


要想富,先修路,國家提出對農村農業優先發展,所以從2014年起,中央財政每年撥付數百億幫助地方修建農村公路,提出村村通公路的政策,但是,國家沒有提出戶戶通公路的說法,公路修到村,這是國家大政策,但村內街道硬化,這是新農村建設的配套工程,和村村通公路無關。村村通公路由交通管理部門負責,而農村街道硬化,由村鎮建設部門管理,這是兩碼事。

根據

交通部《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規定,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應當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列入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預算。農村公路建設應當逐步建立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的資金籌措機制。鼓勵採取農村公路資源開發、金融支持、捐助、捐款等方式籌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但是,又規定農村公路建設不得增加農民負擔,不得損害農民利益,不得采用強制手段向單位和個人集資,不得強行讓農民出工、備料。

對於農村修公路,首先要解決資金問題,雖然國家規定農村公路建設資金要列入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預算,但是,各個地方政府的財力不同,不可能一次性投入資金,只能做出規劃,分期分批地修建農村公路,到最後達到村村通公路的要求。對於我們膠東地區來說,這個目標已經早已實現,但對於某些貧困地區來說,可能還需要幾年的時間。所以,修公路的時間不是整齊劃一的,有的村會修,有的村卻沒有指標,要等幾年,逐步解決。

而對於農村街道的硬化,這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惠民政策。但這不能叫通公路,因為農村街道和公路是有嚴格區分的,農村街道只限有於村之間生產和生活使用,不是公路管理範圍。這項資金各級地方政府雖有補助,但解決不了所有村莊硬化街道之需,還需要基層群眾自籌一部分。但現在只要牽扯到農村集資,農民往往很難通過。所以,農村經濟條件較好的,有村集體企業的,往往會提前爭取地方財政補助,村集體拿出一部分資金,較早的對街道進行硬化,達到戶戶門前都硬化的目標。而村裡沒有公共資金的,又無法向農民攤派和集資的,只能往後拖一拖,待地方政府財力達到,其他好村已經不需要這部分資金的情況下,才會向貧困村傾斜,解決所有村街道硬化問題。

總之,無論哪一項工作,都不能一刀齊,需要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當然,對於農民集資硬化街道,國家是大力提倡的,畢竟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建設最美鄉村,是國家的需要,也是農村的需要,大家說是不是呢?


齊東晏子


我是貴州石阡人,說說我們當地的情況。很多人把村村通跟戶戶通搞混淆,村村通公路時扶貧攻堅的硬性指標,村與村之間硬化道路,實現互通。而戶戶通則是每個村民組通往百姓家的道路,不是每個寨子跟人家都能實現的。

村村通工程,是近兩年的民生大工程,在我們當地基本實現,而且我們縣的鄉村公路還被評為全省“最美鄉村公路”之一的縣份,行政村之間實現互通,大大的便利了相互之間的來往及改善交通條件。

戶戶通,我們當地叫“進寨路”,是在2017年開始逐步落實,到2019年才全面完成。戶戶通工程,是保證進農戶家的道路實現硬化,通常都是對居住集中的村落進行,而又的村莊有單家獨戶的,且多在山地,這樣的人家最開始是沒有道路硬化指標的。

對於戶戶通工程,大指標跟大目標就是實現每家每戶進戶路實現道路硬化,但是根據各地情況不同,實施進度也不同,就拿我們村來說,我們下壩三寨屬於貴州壩區村寨,政策項目都是先行村寨,比如排汙管道、消防管道、串寨路、進戶路等。

當年的進寨路(串寨路),並沒有什麼政策性指標,當年政府只是出資水泥跟沙,人工錢全部需要村民集資,當初三個村寨按照人頭出錢,修建了3.5米的進寨路,還話費了不少功夫才得以實現,間隔一年不到,有了政策,村裡其他9個村民組,全部統一實現進寨路,免費不說路還比我們三寨的寬了1米,4.5米的進寨路,基本能滿足農村通車需求,還能會車,而我們自行集資修建的3.5米進寨路,只能單行。

另外,戶戶通也並不是每家每戶都能硬化道路,而且道路寬度一般都有標準,多為一米二,有條件的,足夠同行小汽車的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實,最終也實現了汽車進家門的願望,對於大多數農戶而言,是福音。還有就是,戶戶通項目實施時,工程隊也會根據農家位置而定,砂石水泥無法用交通工具運輸的,或是農戶無法在規定期限內自行準備砂石的,是無法實現戶戶通的。本地就有這種情況:有個姑婆家住在寨子中間,兒子在廣州已定居,戶戶通改造時,只有姑爺爺在家,砂石無法進屋,所以,沒能完成戶戶通。

村村通跟戶戶通是國家大工程,指標每家每戶是有的,但是也會根據當地的落地情況而定,極少數人家無法實現,這跟居住條件有關,而整個項目工程也會根據當地政府的項目進度而定,並不是一塊進行也不是一次性落地的。朋友們,你的家鄉村村通戶戶通都完成了嗎?

瞭解更多農村趣事及三農知識,點擊關注【下壩毛哥】,帶你一起,知農事、親自然、長知識。

下壩毛哥


我是村官阿麗,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明確一點,農村每個村通公路,叫村村通公路。戶戶通的不叫公路,叫入戶道路。

阿麗在基層工作,對於村村通公路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那麼,為什麼有的村會修,而有的村沒有指標呢?原因有以下3方面:

一、優先修村村通公路的村,一般村情較好。



如今的農村,對於交通、人居環境改善的投入力度非常大。每年當地政府會規劃一批項目,如修村村通公路,對於村裡矛盾糾紛較少、村幹部辦事能力強的村莊來說,政府會優先上報修路規劃。

因為村情好的村,修村村通公路的時候,基本沒有村民出來阻攔,即使有,經過村幹部的協調,也能得到解決。所以鄉鎮也願意優先讓這些村先修村村通公路。

二、每年修村村通公路的指標有限。



對於農村修村村通公路,每年上級部門給的指標有限,比如,今年修兩個村,明年再規劃3個村,後年再修4個村的村村通公路。這也是如題主所說,有的村已經修好了,而有的村還沒有指標。

三、沒有修村村通公路的村,最終也會有修路指標,只是晚幾年分配指標。



村村通公路,是國家的一個系統工程,目的是為了改善農村的交通狀況。現在的精準扶貧工作中,如果沒有完成村村通公路,不管是貧困村,還是貧困戶都沒辦法退出的,這是一個硬性的指標。

所以如題主所說,沒有指標的村,只是晚幾年分配指標。最終肯定要保證每個村都通上村村通公路。

同樣,如果題主所說的戶戶通公路,指的是農戶的入戶道路都要通向公路,這個情況和村村通公路是一樣的。也是優先修一些村裡的入戶道路,以此類推,最後所有村的入戶道路都會硬化維修。

總結:對於村村通公路、或者村入戶道路的修建,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最終,國家要讓每個村都通上村村通公路,當然入戶道路也是一樣的。

我是村官阿麗,一個喜歡實話實說的基層人員,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我爺爺以前在公路局工作的,耳濡目染下也聽過不少農村修路的事情,其中牽扯的利益很多,不是一兩句能說清楚的

以前是“要想富,先修路”,如今則是“想要更富,要修好路”,所以為了促進鄉村發展和農民增收,我國實施了村村通道路計劃。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村村通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道路交通的村村通,二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村村通。

然而再具體實施過程中,因為各村的條件差異,造成了很多村已經修建成功,而還有的沒有動工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 政策實行有時效性,不可能一刀切

村村通計劃在實施過程中有著一定的時效性,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先從易實施、能實施的地方開始,逐步深入、循序漸進,最終達到村村有公路的目的。此外,受到各地地形、地勢和人文方面的影響,道路修建也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不可能按照個人意識而實施。

道路村村通歸根到底屬於工程項目,包括啟動、實施和完成三個方面。啟動和實施要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自然條件,新農村建設速度等進行規劃。故就此來說從啟動到完成之間的時間差,也會讓人產生一種別的村還沒有修建的錯覺。

  • 相關工作不到位

道路修建與硬化擴建等,都會涉及到土地及賠償問題。有些地區並非沒有相關的村村通項目,只是因為賠償問題沒有解決,而遲遲無法動工。土地是農民生存之根基,因為修路而不得不徵用土地時,往往從內心捨不得,於是都希望能獲得一筆較大的賠償款。財政的項目資金又有限,故得進一步協商,由此延緩了建設時間。

我們這以前進行鄉村道路硬化加寬時,因為要佔據一名老人的土地,而老人不願意。即使給他再多的錢也不退讓自己的土地,導致項目施工遲遲無法進行,最後還是老人的子女從外面回家才勸導開。

  • 一些人的不良動機

村村通的最低標準是水泥路,或者重新開挖新修,或者將以前的泥巴路改成水泥路,而這樣則會觸碰到一部分人的利益。村級公路如果是泥巴路,因為道路坑坑窪窪,每年都需要進行養護,也就是會有一筆道路養護費。但如果修建成水泥路,道路養護則需要專人,此時養護費用直接打給養護人,不會經過一些人的手。

故有些人認為如果村村通項目實施,會使得自己的灰色收入減少,從不會向上申報,也就自然不會有項目的實施。

總的來說,我國村村通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即使現在您村子裡面沒有實施,幾年之內也會實施的。而在如今這個社會,光有公路改變不了多少,更需要的是一條條便捷、迅速、安全的道路。只有有好路,才能發家致富。

我是愛茶者九號,想要了解更多農村資訊,瞭解農民想法,請關注我,期待和你您的再次交流!

愛茶者九號


關於這個問題,結合我們村的實際情況回答一下。

我們村現正在修戶戶通道路,才修了不到三分之一。這次戶戶通工程,是我們諸城市整治農村居住環境的重大舉措,投入巨大,規模空前,家家受益。在修路之前,村裡召開了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會,傳達了上級的精神,安排了具體工作。據說,這次戶戶通工程,是不用村民出錢的,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


根據諸城市規劃,今年要完成50%村村通,戶戶通工程,明年基本上全部完成。這樣一來,就會出現有的村已經修好了,而有的村還沒修的情況。這次工程,投資大,工期長,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就必然要有先有後,分段實施,不可能在所有的村子同時鋪開。

我覺得,既然這是政府的規劃,先修後修只是早天晚天的事,不會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以上是我們這裡的戶戶通情況,可能各地情形不太一樣,所以在具體運作中也是差別很大的。僅供參考。



十里八村眾鄉親


戶戶通需於串寨路的概念,有的村會修,有的村卻沒指標這個問題很正,指標的審批也有一個先後順序。


舉個例子。

我們同一個省,不同的縣,相隔一條河,我們河對面的一個村子,人家15年前就實現了戶戶通串寨路,而我們縣的村子,最近幾年才實現戶戶通串寨路,也就是說,同一個省不同的縣相鄰的兩個村,戶戶通串寨路的政策相差10年時間。而且同一個鄉鎮不同的鄉村,獲批的戶戶通時間也不一樣,一般來說,條件佔優勢的村子,實現戶戶通的時間就會早些,條件差邊遠一點的村子,實現戶戶通時間就會晚一些。


財政資金週轉不允許同時下撥指標。

也就是說,一個鄉鎮比如有10個行政村,今年會獲得一定數量的新農村建設指標,那麼鄉鎮不能滿足全部鄉村同時實現戶戶通,一般來說只能讓各方面都做得好的村集體優先了,所以一些村集集暫時會沒有戶戶通指標。



先富帶後富,最終都要實現戶戶通。

今年沒有獲得戶戶通指標的村集體,也許明年後年就會獲得,就像我們村裡面同時申報的幾條通標通組公路,我們組申請的在頭一年先獲得指標修建,另外一個組的第二年才獲得指標修建,有時候是財政資金不能一步到位,國家雖然有這個政策,但不能一步到位,只能逐步到位,分期實現戶戶通。

總之,在農村戶戶通獲得的指標中,一般來說,有實力有能力的村幹部都會先行爭取,沒實力沒能力,沒有爭先行爭取資本的村集體,只能放到最後來實現,所以,一些村有指標,一些村暫時沒指標就很正常了。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阿洪頭條號,瞭解更多更多三農趣事。

黃粑兄弟


我是一個長期在基層工作的“三農”工作者,先說明一下,在農村道路建設上,沒有“戶戶通”這樣一說,包括在精準扶貧貧困村的脫貧標準裡,要求是通村道路硬化,並沒有對通社(村民小組)和入戶道路有明確的規定。但在具體的工作中也經常遇到老百姓會問“某某村的通社的路都硬化了,我們村的路為什麼還沒有砂化”?究其原因,無外乎三點:



村幹部的能力

村幹部對於一個村子來說,是特別重要的。能力強的村幹部,能夠向上爭取各種項目,對下得到大多數村民的認同。就拿修路來說,能力強的村幹部能夠積極爭取道路建設的指標,對於道路建設的過程中出現的各類矛盾糾紛也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和解決;而能力不強的,既不能向上級爭取道路建設的指標,即使上級出於一個地方全面發展的全盤考慮,決定修建村社道路,對於工作中需要面對的佔用村民耕地等各類問題,村幹部也不能有效解決,從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矛盾,讓“好事”變成了“壞事”。



村情有所不同

就一個地方而言,村情實際是各有不同,有的位於川區,有的位於山區;有的是上級經常調研考察的地方,有的則很少有上級視察;有的整體生活水平高,有的生活質量相對較低;等等。在道路建設的時候,肯定優先考慮的是位於川區、上級經常視察的村子;是種植、養殖業發展較好、急需道路來滿足農產品外運目的的村子。所以,村情的不同,對農村道路建設的先後順序走著極大的影響。



鄉鎮綜合考慮

一般來說,一個縣區給鄉鎮每年農村道路建設的指標也是有限的,這時候,作為一個鄉鎮來說,也需要綜合考慮全鄉鎮的整體發展,哪些村子的發展好一些,通社的道路砂化了;哪些村子相對差一點,通村的道路還沒有硬化,今年就修這幾個村的道路。哪些村子近兩年將實施某個項目,這個項目中有一項建設內容就是村社道路的硬化砂化,今年就暫不佔用道路建設的指標了,等等。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農村道路修建來說,雖然修建的先後順序會有所不同,但是,並不代表著有的村子就沒有指標,而是對於需要道路建設的道路,當地鄉鎮都會組織村一級進行認真排摸,之後彙總上報縣區,從而進入省級或國家的道路建設項目庫中,以後會逐步解決。

歡迎點擊右上方紅色【關注】,【農策分析】帶您瞭解更多三農資訊、幫您解讀更多涉農政策。

農策分析


不請自來。

作為一名村委會幹部,應該說有資格討論這個話題的。

現階段還未實現戶戶通公路的地區,應該是中西部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篇扶貧開發區。這些地區,因為這些地方的政府經濟有限,自然條件惡劣,修路成本較高,導致了戶戶通的發展滯後。

但在這些地區中,還是存在一些基礎建設搞得特別好的村居,無論是危舊房改造、風貌改造、水利塘庫的修繕、還是村委會陣地的建設,都明顯好於周圍村莊。這些村子,是當地的明星村,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強、戰鬥力過硬,能較好、較快的摸清上級組織的戰略意圖,深受上級領導的垂愛。同時,在自然條件的對比上,也相較於其他村莊有比較優勢。

戶戶通之前是村村通、社社通,只有將大網絡修好了,才可能實現全戶戶覆蓋。這需要國家的政策,尤其是資金的大力扶持,現在脫貧攻堅就是在做這件事。今後的鄉村振興,國家會更大力度的投入錢、財、物,解決最後一公里的發展瓶頸。

對已經修繕完畢的公路,也會進行加寬、黑化等升級改造,以後的農村肯定會越來越好。

以上。 附幾張我們村的公路圖片……






名字待定QAQ


戶戶通公路實則叫村村通,這也是國家對農村的一項扶持,每年都有專項專款下撥到地方財政,不是有些村沒有,應該說村村都有,關健是地方分配問題,具休還得看村幹部的辦事能力,看你怎樣去爭取,經常諮|詢上一級信息,看有多少指標,相辦法爭取到多少,如果村內那一條路需要硬化,打好申請,不一定一下子就能全部申請到全部的硬化指標,畢竟全縣或全鄉鎮指標有限,得多少就先做多少。我們這裡剛開始前幾年是採取由村民先集資小部分後再向政府申請,說明還差多少,然後政府直接派施工隊進料幫修後再驗收。這樣的工作要分兩三年來完成的,策略很關健的,你不知道怎樣操作別的村就搶走了,我們這裡已不是村村通而是戶戶通了,我們這裡甚至有些村已申請到文明生態之類的,應該說這就是辦事能力吧。


岑大394


戶戶通公路並沒有指標,既然沒有指標哪為什麼有的村修了?有的村沒有修呢?要回答這些問題還得從實際情況說起。

最初國家為了解決農村公路基礎設施薄弱,補齊短板,滿足群眾的正常出行需求,實施了“村村通公路”工程,但是農村地域廣闊,要修公路的里程又長,如果全面開工實施,全面把農村公路一次性都修到位的話,難度可想而知。

一方面要滿足群眾正常出行需求,一方面全面實施存在困難,所以就採取了一個折中的方案,那就是把公路修至村委會所在地就算完成了“村村通公路”任務。也就是說“村村通公路”指的是從進村到村委會所在地的這段主公路。

後來國家富強了,群眾出行需求也高了,然後又將“村村通公路”延伸至“組組通公路”,這也就是我們說的“村村通、組組通公路”,目前全國基本上也實現“村村通、組組通公路”的目標。

農村“村村通、組組通公路”屬於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是為了滿足廣大群眾的出行需要。而我們所說的“戶戶通”是指村、組主公路至農戶家門口的這段路,嚴格意義上講這段路不屬於公共區域,它屬於農戶的私人區域,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嘛,所以政府在這塊是不考慮的,也不會將它納入修路的指標,這也就是村村組、組組通,而戶戶不通的原因。

那為什麼有的村戶戶通了呢?那是因為政府沒有將戶戶通納入投資修路的範圍,但村裡可以將它納入啊!如果村集體有錢的話,召開村民會議一商量,決定戶戶通,然後就修了。如果村集體沒有錢的話,在修村村通、組組通的時候,農戶為了方便自己出行,可以自己籌措資金自己修。

那為什麼有的村沒有戶戶通呢?政府沒有指標修、村集體也沒有錢修、農戶自己又不想出錢修,就戶戶通不了。

當然,影響戶戶通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有的群眾對修公路不支持,甚至阻撓施工,別說這種現象沒有。在現實村裡修公路的時候,我見多了農戶不讓從家門口、從地裡通過的現象,任憑你如何給他做工作,就是不行,所以如果村裡在修路的時候,還請大家給予理解支持,路修好了還是自己走,自己享受交通便利帶來的實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