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孕婦我們非救不可,手術我來做!”產科醫生冒險為懷孕33周發熱孕婦手術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3日訊(記者肖清清 通訊員李雪)

“小丫頭的腳挺大的,像她媽媽。”3日上午8時45分,陳鳴(化名)收到協和東西湖醫院產科主任代淑蘭代淑蘭發來的一段30秒視頻,裡面的小女嬰正用力地吮吸奶嘴。看到這個畫面,陳鳴既感動又心酸,忍不住紅了眼眶。他給代淑蘭發去一段話:“真的很幸運,丫頭的小名就叫倖幸,我們一家都很喜歡您取的這個名字,不知道用怎樣的言語感謝您……”

“再拖下去,大人小孩更危險!”

“这个孕妇我们非救不可,手术我来做!”产科医生冒险为怀孕33周发热孕妇手术

中間為代淑蘭

回憶起孩子誕生的經過,陳鳴覺得恍如隔世。從大年三十開始,懷孕33周的妻子萬萍(化名)就有點低燒乾咳,在協和東西湖醫院發熱門診打了兩天針,仍不見好轉,每天傍晚就開始發燒。初二的晚上,萬萍咳到胸口疼,氣都喘不上來,陳鳴開車把她送到協和東西湖醫院看急診。

因為感染的病情在迅速惡化,孕婦腹中胎兒也出現缺氧、胎心不穩的情況,萬萍被收入感染科住院。查血和CT檢查結果顯示,萬萍高度疑似患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情況緊急,醫院趕緊通知產科、放射科、新生兒科等多學科專家前來會診。

當晚專家們一直討論到近12點,產科主任代淑蘭主張讓孕婦趕緊終止妊娠,否則顧忌胎兒無法用藥,胎兒也會因為母親的肺部呼吸困難而導致缺氧窒息。但是,萬一孕婦真的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 者,33周的嬰兒屬於早產有可能無法存活,能否等孕婦確診後再送到同濟、協和等醫院去?

專家討論後將結果上報給院方,醫院領導也非常慎重,反覆組織全院討論風險和各種可能性。做這樣一臺手術,手術室能不能做好傳染病防護,術後萬一嬰兒出現感染怎麼辦,這些問題急需拿出解決方案。而當時,醫療界都還沒有出妊娠合併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診治指南,所以院方把方案通過遠程連線請託管的上級醫院——協和醫院的專家教授會診,他們也同意代淑蘭的治療方案。

因為萬萍的情況太特殊,代淑蘭下了夜班也不敢回家,一直守在醫院等待最後的決策。當醫院領導再次徵求她的意見時,代淑蘭堅定地說:“這個孕婦我們非救不可,手術我來做,再拖下去,大人小孩都更危險!”

“快手”醫生比平時花了兩三倍的時間

院方最終拍板,儘快安排為萬萍做手術。代淑蘭和手術團隊作手術三級防護,穿上四層衣服,分別有兩件手術衣、兩層隔離服,還要戴上四層手套,護目鏡、面屏也因為呼吸的水汽凝結而影響視線。這些都給手術帶來很大的難度,代淑蘭把胎兒取出後,因為手指不靈活而感到非常吃力,一度無法縫合傷口。代淑蘭曾在阿爾及利亞做援外醫生,是出名的剖腹產“快手”,這次手術較平時卻花了兩三倍的時間。

大年初三下午6點多,這名早產的女嬰出生,體重竟然有5斤。這讓代淑蘭也喜出望外,因為根據產婦30周做的B超預估這個早產兒體重不超過4斤,體重高則說明宮內發育相對較好,健康狀況也會好很多。一度呼吸不暢的嬰兒被立刻轉入新生兒科,當晚新生兒科被緊急分成三個隔離區,普通患兒病區、流感媽媽的患兒病區、高度疑似感染媽媽的患兒病區。

萬萍術後被轉入感染科重症病房繼續治療,之後的兩次核酸檢測陽性,確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嬰兒情況穩定下來後,檢查肺部CT顯示沒有感染跡象,但還是要進行採樣核酸檢測篩查,等待最終的結果。

新生兒帶來的愛和希望,一定能戰勝病毒

還沒來得及消化女兒順利降生的喜悅,陳鳴又接到妻子確診感染的消息,連續幾個晚上他都沒法入睡。“我真的不敢問,孩子會不會感染這個病毒,怕出現我們承受不了的結果,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可預見的。”在家隔離的陳鳴在電話中用嘶啞的聲音跟記者聊起自己的心境,“女兒出生後,我和妻子都沒見過一面。想到孩子才來到人世間,就要面對這麼殘酷的病毒,我……”

陳鳴說不下去了,平復心情後才告訴記者,妻子的狀態已經好轉,女兒在新生兒科被照顧得很好,每頓能吃40-50毫升奶。

手術之後,代淑蘭非常牽掛這母女倆,經常去感染科和新生兒科查房,看看母女倆的狀態。“有時候,新生兒科主任程旭把毛毛的情況發給我,情況好我就不進去,節約一點防護用品。”代淑蘭說,應萬萍的要求,代淑蘭給孩子取了個名字——“怡幸”。“希望她以後一直這麼幸福,這麼幸運!”代淑蘭相信,新生兒帶來的愛和希望,一定會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看到妻子孩子狀態好轉,陳鳴的心情才舒緩一些,才能說說心裡的感受。他告訴記者,那些天,他只能在感染科病房外的走道上,絕望地趴在玻璃窗上看著妻子的病床。經過這麼多天的煎熬,總算是有驚無險。目前雖然一家三口在不同的地方隔離,但他相信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走,越往後會越輕鬆。等到戰勝病毒的時候,他會帶著全家一起回醫院,好好感謝醫院,感謝這群敢為他們冒險救命的醫生護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