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裡,兩個孩子因兩位成都醫生而重生……這畫面太暖了!

最近,小康妹被這兩條暖新聞暖哭了!

兩個孩子,因為這些成都好醫生的妙手仁心,而獲得了重生!

雪夜馳援300公里

成都醫生搶救燒傷幼兒

寒冬裡,兩個孩子因兩位成都醫生而重生……這畫面太暖了!

深冬的阿壩州,山嶺間早已下起了大雪,前往馬爾康市的道路也被白雪覆蓋。

而郫都區人民醫院的兩位醫生,卻在下午下班後,並沒有回到溫暖的家中,而是自駕從郫都出發前往馬爾康。

這天氣還自駕遊?不!她們只為去救一個孩子的命——趕去為一位4歲的藏族小朋友,深度燒傷的小登(化名)做手術。

寒冬裡,兩個孩子因兩位成都醫生而重生……這畫面太暖了!

兩個月前,4歲的小登在家烤火取暖,突然“砰”的一聲,小登不小心打翻了火盆,帶著火苗的木炭全部倒在了小登身上……幾經周折,小登轉到了阿壩州人民醫院。

經檢查發現,小登頭面頸部、左上肢、右肩部及前胸部均被燒傷,範圍達33%體表面積,燒傷深度為深II°-III°。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小登仍然有些部位因燒傷深度較深,且創面伴有多種細菌混合感染,導致無法癒合。

阿壩州人民醫院與郫都區人民醫院開展網絡遠程會診後,郫都區人民醫院燒傷創瘍科主任王鄉寧決定:

赴300多公里外的馬爾康市,為小登徹底清創後,運用再生醫療技術治療,進行微粒皮種植術。

在和阿壩州人民醫院充分溝通後,12月19日下班後,王鄉寧與科室主治醫師鄧利立即趕赴阿壩州進行援助。 王鄉寧主任一行出發時已夜幕降臨,加之路上積雪,車不敢開得太快,到達時已是凌晨,他們不顧疲憊,立即和當地醫生進行交流後進行第二天的手術準備。

寒冬裡,兩個孩子因兩位成都醫生而重生……這畫面太暖了!

王鄉寧介紹,再生醫療技術結合微粒皮種植手術創傷較小,治療費用較低,只需要在患兒大腿取下不足1%體表面積的遊離皮片製備成微粒皮,便能完成7%體表面積殘餘創面的手術,並且創面癒合後能儘量減少患兒出現瘢痕、瘢痕攣縮畸形,以及能增加創面癒合後的耐磨性。

第二天一大早,手術開始了。兩位醫生為小登一點一點清理創面、修復創面、包紮傷口……一邊手術,一邊為小登的主管醫生詳細講解手術細節,以及再生醫療技術在臨床實踐中的科學應用。

“好啦,終於完成了,皮膚裡面的情況比預想中的要好一點,”小登的治療成功了!

惦記著自己醫院裡的病人,兩位醫生當天就連夜趕回,走到郫都天已矇矇亮了,而小登的康復十分順利。

胎兒臍帶脫垂

醫生跪地託舉贏得15分鐘搶救先機

寒冬裡,兩個孩子因兩位成都醫生而重生……這畫面太暖了!

臍帶脫垂,是一種概率罕見的產科極危急狀況,一旦出現,胎兒因臍帶受壓供血供氧被阻斷,最短7分鐘便會胎死腹中。

新津縣中醫醫院婦產科醫生馬紅豔跪趴在病床上,托住孕婦產道內胎兒的頭部,15分鐘保持跪姿為手術搶救贏得了寶貴時間,使產婦轉危為安。

12月1日上午11時37分,助產士長車濤發現待產媽媽魏女士宮口已開,產道內有一段條索狀物,能觸摸到搏動,車濤立即反應過來:臍帶脫垂?

臍帶是胎兒的生命線,也是唯一的能量供給,產婦臍帶先露,胎兒分娩過程中就有可能會擠壓到臍帶,導致臍帶起折直接影響胎兒供血和供氧,臍帶循環一旦阻斷,7—8分鐘就會導致胎死腹中。

情況緊急,產婦命懸一線。車濤立即通知馬紅豔醫生,馬紅豔迅速到場查看並確認病人為臍帶脫垂,用手在產道內上托胎頭,以減少臍帶受壓。

寒冬裡,兩個孩子因兩位成都醫生而重生……這畫面太暖了!

“監聽胎心音、搖高床尾、給氧,通知麻醉科!”產科迅即啟動應急預案,11時46分,全麻緊急剖宮產手術開始……

就在臍動脈搏動逐漸減弱,即將消失的那一刻,隨著“哇”的一聲啼哭,現場醫務人員提在嗓子眼的心終於落了下來,手術室外產婦家屬更是喜極而泣。

從產婦進手術室到寶寶出來,主刀的羅東瓊醫生僅用了6分鐘(平常需半小時左右)。而在手術過程中,馬紅豔依然一直保持著跪姿托住胎兒,不讓臍帶受擠壓。手術結束時,馬紅豔的手和腿已不由自主地顫抖,麻木到近乎失去知覺。聽到嬰兒哭聲那一刻,馬紅豔長舒了一口氣。

經過醫護的精心護理,術後的魏女士身體特徵穩定,寶寶活潑可愛。“能幫助每一位準媽媽順利分娩是我們的責任,遇到突發情況,我們忙而不亂地處理得益於平時的經驗積累跟學習。”馬紅豔表示。

●●●

披風戴雪,不辭辛苦

只為了不惜一切搶救生命

手機淘寶搜索“商妹兒好乖”,搶淘寶年貨節通用現金紅包,每天3次,最高888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