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為何在統一後,可以迅速崛起,最終成為歐洲一霸?

小羊說說影視


這脾斯麥的政治策略有關:1871年1月18日,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在法國凡爾賽宮宣告成立。對於德國來說,統一是它作為一個大國崛起的明確標誌,同時也是它承受各種新的壓力與義務的開始。這個新崛起的大國擁有非常矛盾和脆弱的一面,這些突出表現在政治結構、社會結構和戰略決策體系三個方面。

政治結構:從國內政治來看,德意志帝國的成立完全是妥協和平衡的結果。 雖然統一後的德國擁有一部憲法,但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化憲政國家,其政治體制基本上是屬於“混合型”:既是君主制與民主代議制的混合,同時也是聯邦制與中央集權制的混合。

社會結構:統一後的德國社會也是一種充滿矛盾和各種張力的結構,其主要矛盾包括德意志傳統的分立主意和統一國家之間的矛盾,及與社會階級層,特別是資產階級和容克地主之間幾乎勢均力敵的對立。

戰略決策體系:德意志帝國政府的代表是宰相,向皇帝負責,主持處理日常的政治事務,外交也由宰相負責。但是在軍事領域,宰相的權利極小。德國的軍事制度基本上是普魯士軍事制度的延伸,是在絕對王權體制下形成的、由皇帝一人獨斷的軍事制度,宰相在當中象徵性的發揮一點作用。

二、俾斯麥的外交戰略

在德國統一初期,俾斯麥仍然延用普魯士時期的一些老方法來應對周邊新出現的問題,某種程度上是在向別的一些強國示弱,“裝作”自己還沒有崛起,這也有可算是一種德國式的“韜光養晦”。在1875年由俾斯麥一手拉響的“戰爭在望”的危機對俾斯麥個人的打擊十分沉重。1875年5月底他提出辭呈,遭到威廉一世皇帝拒絕後又離開柏林前往瓦爾青休假,一直到11月才重新回到柏林工作。在此次危機中,這種德國式的“韜光養晦”遭到了嚴峻考驗,這讓俾斯麥明白“低姿態”是遠遠不夠的,從那時起,俾斯麥的對外政策也越來越充分地考慮德國崛起這個新的現實,逐步體現出一種深遠的、全局性的戰略謀劃。

在近東危機中,俾斯麥清楚地認識到在東方問題上德國越是積極主動,出境就越危險,所以俾斯麥的基本原則就是緊緊抓住在東方問題上直接利害關係最小的這一點,儘可能的迴避。在危機中,俾斯麥的基本目標有兩個,一是不能爆發歐洲大戰,因為這場戰爭最終必將涉及到德國;二是不使俄奧中的任何一方感到被孤立,從而導致其向法國靠攏。可以說,俾斯麥在1875—1878年近東危機和柏林會議期間的全部政策,都是圍繞這些目標和原則展開的。危機過後,德國背棄了更多的國際義務,同時德俄之間的關係也降到了一個冰點。

1878年的柏林會議後,俾斯麥開始用更加主動的方式來塑造歐洲的政治格局。而俾斯麥對德國崛起的定義也顯露出這位傑出的政治家的智慧,定義統一後德國為歐洲大陸的強國,或者說是歐洲大陸“潛在”霸主。這種定義是德國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德國不同於英國和俄國,它們身處歐洲大陸的東西兩個側翼,歐洲事務對其衝擊較小,而德國處在歐洲大陸的中心地帶,所以,歐洲事務對其衝擊較大,德國只能將重心放在歐洲。

德國重視工業發展,通過吸收他國發展經驗和技術,加上德國人特有的細緻,最終使德國發展迅速,迅速成為世界性大國。


帝國飛車


在19世紀60年代,德國的工業產值位居世界第四,落後於英國、法國和美國。可到了90年代,德國已經成為了歐洲第一工業強國,並且和美國一起領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什麼樣的力量使得德國迅速崛起呢?

一,德國建立了強有力的國家經濟體制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家的統一。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德國實現了國家的統一。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這是一個由27個邦國組成的聯邦國家,有54萬平方公里土地,6500萬人口,其面積和人口都在西歐地區排名第一。帝國成立後,帝國境內的幣制、關稅、經濟法規、鐵路管理都得到了統一,使得廣闊的中歐地區出現了一個強大的統一市場,為德國的崛起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

德意志帝國建立

德國統一後,保留了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傳統。和軍工相關的重工業得到了國家的重點支持,這直接刺激了德國的軍火企業的擴展。1870年到1913年,德國克虜伯工廠職工從7000人增加到了8萬人。軍火又刺激了鐵路、鋼鐵、機械、冶煉等產業的發展。由於軍事上的需要,德國的經濟的一大特點是干預盛行,這在當時盛行“自由主義”的歐洲來說,可謂別具特色。

在德國統一的過程中,德國的國內矛盾得到了緩解。早在50到60年代,普魯士的容克貴族和資產階級開始迅速融合,兩大階級的矛盾開始調和。許多容克貴族投身於工業化建設,而資產階級也不斷貴族化。帝國建立後,出臺了帝國憲法。憲法明確規定了德國是一個皇帝領導的立憲制國家,雖然皇帝大權在握,但是資產階級卻也得到了一定的好處。

19世紀下半葉的德國成為了歐洲工人運動的中心。為了穩定社會秩序,俾斯麥一面用強有力的手段來鎮壓工人運動,另一方面又出臺一系列的社會立法,以保障下層人的基本利益,如規定了每天6天工作制,工資按時結算,禁止使用童工等。同時,德國還建立了世界最早的社會福利制度,到1900年,德國的社會保險總額高達5億馬克,當年有500萬人領取了社會保險。俾斯麥曾說,這是在帝國中加幾滴社會主義的油。

二,對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視

德國是世界最重視科技和教育的國家之一。德國統一後,德國實現了普遍義務教育,公民接受教育就如同服兵役一樣重要。到1895年,德國的文盲率只有0.33%。德國還十分重視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這為德國工業革命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德國是一個出產哲學家和科學家的國度,在統一之前,這裡就出現過開普勒、高斯、歐姆等偉大的科學界奇才。德國統一後,國家組建了許多科研機構,如國立物理研究所,國立化學研究所,國力機械研究所等。加上德國大學的教育的嚴謹,使得德國在19世紀的科學人才輩出,如愛因斯坦、普朗克、玻恩等。自從諾貝爾獎設置以來,獲得該獎的一半都是德國人。

非常值得關注的是德國十分重視科學和生產的結合。作為後期國家,德國沒有廣闊的殖民地,因此能將資金集中投入電氣、化工、鋼鐵、光學等新興的產業。德國還十分重視引進外國的先進科研成果,並將之運用於生產,19世紀的許多科學成就都在英國產生,然而首先運用卻在德國。在這個過程中,德國產生了基礎物理研究、運用科學研究與生產過程有效結合的體制,這大大提高了科學向生產轉化的效率。

教育科學的高度發展,技術的高效轉化,使得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發明層出不窮。1866年,西門子製造出了世界第一臺發電機,標誌著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到1907年,德國使用電動機的企業已經有7萬多家,佔據三分之一的份額。1876年,奧托發明了內燃機;1885年,卡爾·本茨創制了世界第一臺汽車,人類進入了汽車時代。

三,其他原因

除了國家體制和對科教的重視以外,德國能夠迅速崛起的原因還有很多。例如,德國獲得了法國鉅額的戰爭賠款和礦產供應地。普法戰爭後,法國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了德國,這裡擁有豐富的鉀鹽礦和鐵礦石,這位德國的重工業發展提供了條件。1873年,法國向德國支付了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德國憑藉此資金償還了國債,鞏固了金本位制。

同時,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歐洲總體處於和平的環境中,這也是德國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俾斯麥奉行“均勢外交”,他通過協調俄奧關係,挑撥英俄矛盾,加深英法對立以孤立法國,抑制法國的復仇主義。德國還不斷在巴爾幹半島製造緊張局勢,以牽制俄奧等國。

德國現代農業

另外,農業的改造完成為工業化提供了基礎。德國通過對土地的集中,機械化的不斷推廣,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等實現了農業的現代化。農業的發展為工業提供了保障和生產資料、資金以及自由勞動力。反觀法國,由於小農經濟長期盛行,嚴重阻礙了工業化的深度發展,使得法國工業進程遲緩。

交通的建設也是工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德國就開始建設鐵路。到1850年,德國鐵路總里程為6000千米,是法國的兩倍。到80年代,德國密度位居歐洲第一。鐵路的建設帶動了重工業的發展。19世紀40年代以後,德國各現代型鐵廠中50%以上的產品用來供應鐵路建設。內河航運業的作用也不可低估,通過開鑿運河,建設大型港口,德國的航運得到飛速發展。1871年至1914年,德國的輪船總噸位由8.2萬噸增加到510萬噸,和英國相提並論。德國的魯爾奧特成為了世界最大的港口。

結語

在19世紀,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堅持了自由主義的經濟理念,然而德國卻走上了國家干預經濟的道路。但英國和法國沉醉於第一次工業的成果洋洋自得並將資本大量投資於海外的時候,德國卻大力發展新科技和新產業,實現了對英法的彎道超車。德國的經濟模式為後來的羅斯福新政提供了一個樣本,是現代經濟模式的先驅。德國崛起的經驗對我國實現經濟騰飛和民族復興有所啟迪和借鑑。


澄澄看世界


之前德意志地區已經積累了很多的人口,其中萊茵區的工業在統一前在歐洲大陸已經是首屈一指,加上阿爾薩斯洛林的工業和法國提供的十億美元的賠款,當時相當於七億兩白銀,這麼好的條件,德國崛起是正常的


帝國曆史


統一前的科技,工業產值,民族凝聚力在歐洲就屬一屬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