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亮劍》中的丁偉是縱隊司令,為何僅授少將銜?

1178891903


因為主角李雲龍也不過是少將啊,主角都只是少將,你一個配角憑啥中將?

開玩笑的。事實是這樣的。

解放戰爭中縱隊,到了解放戰爭後期時改成了軍,縱隊司令也就成了軍長。也就是說丁偉是相當於軍長的將領。

那麼軍長一定就要授中將軍銜嗎?不一定的。

根據1955年的授銜要求,正兵團級可授予上將;副兵團級可授予中將;正軍級可授予中將或少將,55年的軍銜制要求職與銜要壓低2到3級,因此,在當時解放軍的70個軍長中只有部分軍長能評中將,如38軍軍長梁興初就是中將,其餘的軍長多半是少將,如49軍軍長鍾偉、63軍軍長傅崇碧等都是少將。

1955年授授銜時,正軍級軍官203人,其中授中將96人,授少將107人。

丁偉的軍長當然是正軍級,授中將是沒問題的。但是給他少將也合情合理。

為了更具有真實性,我們還是以丁偉的原型鍾偉說事兒。看下他的簡歷:紅軍時他任紅三軍團、十五軍團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抗戰時任黃克誠的新四軍三師十旅二十八團團長、十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任東北二縱五師師長、十二縱司令員、四十九軍長。

根據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鍾偉屬於可授少將,也可授中將的那一類。

再看四野系列,可謂是將星閃爍。四野高級將領中,授元帥2人,大將3人,上將14人,中將43人,少將298人。軍委要考慮到五大野戰軍的平衡,給了四野這麼多將帥,當然也要讓四野做出一點犧牲,所以給鍾偉授少將銜,他當然有點吃虧;另外他又是從師長直升軍長,資歷上又要打點折。再加上鍾偉在青樹坪戰鬥中吃了敗仗,難免影響他的軍銜。

綜上,1955年授銜時,軍長身份的鐘偉是少將。


袁衛宇



答:電視劇《亮劍》中丁偉的原型,其實就是開國少將鍾偉。

不說別的,我們來比較二者的履歷。

抗日戰爭時期,丁偉任129師28團團長;鍾偉任新四軍第三師28團團長。

解放戰爭期間,丁偉任東北野戰軍某縱隊司令員;鍾偉任東北野戰軍第十二縱隊司令員。

建國後,丁偉任北京軍區參謀長;鍾偉任北京軍區參謀長。

另外,電視劇《亮劍》中的丁偉打仗兩頭冒尖,有過打劫兄弟部隊戰利品的不光彩事蹟。

現實中的鐘偉也有過這樣的行為。

廣州軍區原副參謀長、鍾偉的老戰友劉如言曾回憶一件往事:即鍾偉還是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五師師長時,每遇攻城,他必定讓戰士在兜裡裝滿“五師繳獲”的條子,等堅城攻陷,戰士們就在城內到處張貼“五師繳獲”的條子。其他友鄰部隊見了,就不好和他相爭了。不過,有一次,“五師繳獲”的條子被幾個冒失鬼貼上了東野總部的兩輛過路彈藥車上,然後把車給卸了。

……

電視劇《亮劍》中的丁偉僅授少將銜是有些偏低了。

丁偉的原型鍾偉就曾因為軍銜偏低,發過一些牢騷,甚至說過一些怪話,說要把勳章掛在狗尾巴上。

當時,別的將領,如徐海東、粟裕、許光達等等,都曾主動要求讓銜。鍾偉卻說出了這種話。

另外,王必成和王近山也認為自己的軍銜評低了,叫嚷得厲害。

毛主席因此戲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授銜時”。

林彪也因此狠剋了一頓鍾偉。

說起來,林彪是非常喜愛鍾偉的——在1948年初,鍾偉就是被林彪由五師師長破格提拔為十二縱隊司令員的。

在整個四野系統中,鍾偉是唯一一個從師長直接提升為縱隊司令員的人。

本來,林彪還有意想將鍾偉培養為自己的副手的。鍾偉大叫:“寧當雞頭,不做牛尾。”於是才改任為十二縱隊司令員。

鍾偉在紅軍時期就出任過師政治部主任了;解放戰爭中出任四野的十二縱隊司令,和另外十個縱隊司令員李天佑、劉震、韓先楚、吳克華、萬毅、洪學智、鄧華、黃永勝、詹才芳、梁興初等人平級,而這些人,都是妥妥的上將、中將。

鍾偉卻只評為少將,是低了。

毛主席對此心知肚明,對他的任用一直按中將甚至是上將的標準來定,甚至親自點名由他擔任北京軍區參謀長。


覃仕勇說史


這個問題,我們從兩個點分析,第一,開國中將的幹部級別,第二,開國少將的幹部級別。這裡的幹部級別,和軍銜不是一個概念,不能等同,但是可以作為授銜一定的參照。

1951年2月15日,中央軍委發佈的《關於幹部評級工作的指示》將軍隊幹部級別分為是9等21級。 具體為:一等軍委主席、副主席,二等大軍區司令、政委級(軍委委員級),三等正兵團級(副、準兵團級 ),四等正軍級(副、準), 五等正師級(副、準),六等正團級(副、準),七等正營級(副),八等正連級(副),九等正排級(副),這成為了後來軍銜評定的重要參考依據。

丁偉

1955-1958年,新中國共授予177位軍隊高級指揮員中將軍銜,其中職務最高的是廖漢生(副兵團級),時任國防部副部長,這個級別已經夠得上上將軍銜,第一上將蕭克也是國防部副部長,比較特殊的是陳明仁作為55軍軍長也授予了上將軍銜。

開國中將中,級別比較低的是正軍級,共有96人,佔總人數的54%多,開國中將沒有副軍級幹部,可見正軍級是開國中將的主流和標配。秦基偉,梁興初等主力軍長,都是中將。

開國少將中,級別最高的是賀晉年(副兵團級,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最主流的是準軍級,共344名,佔25%,級別最低的是正師級(後均調整為準軍級),共125名。

賀晉年

丁偉是抗戰時期的團長,解放戰爭時期的縱隊司令員(軍長),參照丁偉的原型鍾偉,也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團級幹部,解放戰爭時期的縱隊司令員(1948年4月,成立東北野戰軍第十二縱隊,任司令員),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長(11月任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九軍軍長)。1955年全軍授銜,鍾偉也是授予少將軍銜。

但問題在於,和鍾偉同等資歷的解放軍將領,有被授予上將軍銜的(抗戰時期的團長陳錫聯後來是上將軍銜,黃永勝和鍾偉同時提的縱隊司令,後來授予上將軍銜)有被授予中將軍銜的(梁興初和鍾偉同時提的軍長,後來授予中將軍銜),所以1955年授銜時鐘偉意見比較大,當時鬧得比較厲害,聲稱“要把勳章掛在狗尾巴上”。


鍾偉

所以說,按照丁偉在授銜時的職務,授予中將軍銜也可,授予少將軍銜也可,丁偉被授予少將軍銜,還是屬於正常的情況。但按照丁偉的資歷,授予少將軍銜是偏低了。

毛主席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授銜時。”人家賀晉年,副兵團級可以授上將軍銜的才授了少將,賀晉年都沒說什麼話,全軍讓銜,降銜的比比皆是,你鍾偉有啥資格發牢騷?


每日一段歷史


1948年11月軍委宣佈整編命令時,重要的兩點就是所有的“師或旅”統一稱為“師”,所有的野戰縱隊統一改稱“軍”,也就是說,縱隊就是正軍級的部隊單位。雖然幾大野戰軍由於歷史原因,所轄縱隊的人馬數量不太一致,比如整編後四野一個軍可達5萬人,而一野的一個軍只有2萬餘人,但是級別是一樣的。

(鍾偉少將)

既然部隊改稱了,那軍事主官也得相應改稱,所有的縱隊司令就全部成為“軍長”,比如《亮劍》裡丁偉的部分原型鍾偉將軍,就由第12縱隊司令員改稱第49軍軍長,第1縱隊司令員李天佑改稱為第38軍軍長。

但是在解放軍序列的“軍”上面,還有個“兵團”建制,僅四野就編組了第12、13、14、15四個兵團,每個兵團下轄至少三個軍。那麼兵團司令、副司令的人選怎麼產生呢?有兩個渠道,其一是從野戰軍司令部機關下來任職 ,比如四野副司令員蕭勁光出任第12兵團司令,四野參謀長劉亞樓出任第14兵團司令等;其二就是在原縱隊司令中,選擇資歷深厚的出任兵團副司令員(有的繼續兼著軍長),比如李天佑任第13兵團第一副司令兼38軍軍長,韓先楚任第12兵團第二副司令兼40軍軍長。



李天佑在三打四平時就曾經以第1縱隊司令的身份,同時統一指揮三個縱隊作戰,資歷是顯然的,因為他是八路軍最初整編的16個主力團長之一,115師686團團長,整編前的紅軍職務至少也是師長起,根據統計,這16個團長在55年授銜時,最低為中將軍銜,李天佑則為開國上將。

由此可見,雖然都曾經是野戰軍縱隊司令和後來的軍長,但是能否最後達到“兵團級”或“副兵團級”是授銜時非常重要的考量,這就需要根據資歷和戰功來綜合考慮了。而按照授銜規則:正軍級、副軍級多數授少將銜,副兵團級多數授中將銜、兵團級多數授上將銜,丁偉、李雲龍和孔捷都是軍級幹部,並沒有達到副兵團級,也不是八路軍最初的主力團長,因此授少將軍銜完全沒毛病。



也有特例拔高的,即資歷特別深厚或戰功特別巨大的,比如第4兵團司令員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第12兵團副司令員韓先楚被授予上將軍銜。

比較正常的情況,則第49軍軍長鍾偉被授予少將軍銜,跟《亮劍》裡的三位比較吻合,而李雲龍原型之一的王近山將軍,因為已經擔任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所以被授予中將軍銜。

正軍和副兵團,就是個坎。


度度狼gg


丁偉授少將,絕對是低配了。或者說是受了委屈。但如果站在更高的軍事和政治尺度上來看,很正常。55年授銜的時候,像丁偉這樣的情況並不在少數。


一、【丁偉是《亮劍》一劇中的上上人物】

在整個電視劇亮劍中,丁偉都是那種異常出色的人物。亮劍中出現的諸多將領,有副總指揮、老師長這樣的一代戰神,有楚雲飛這樣的黃埔精英,有趙剛這樣的儒雅之將,有孔捷這樣性如烈火的戰將,更有李雲龍這樣善於行險的主角,然而,他們再出色,也掩蓋不了丁偉的光彩。


1、丁偉極受副總指揮賞識。電視劇一開始,丁偉正要去延安學習。去延安學習意味著什麼?直接地說,就是更上一層樓的意思。丁偉憑什麼去?就因為他的出色。從延安回來之後,可能有更重要的崗位等著他。而丁偉跟副總指揮見面的情景,也體現了副總指揮對他的欣賞。

2、丁偉治軍有一套。新一團團長被撤職,這樣一支桀驁不馴的部隊,一般的指揮員還真擔不起這個重任,不然副總指揮也不會撤銷了丁偉的學習任務。其後,新一團在丁偉的領導下,蒸蒸日上,沒有因為李雲龍被撤職導致戰鬥力下降。


3、丁偉的軍事才華異常出色。首先,從平安縣城之戰來看,丁偉的指揮是最為出色的,無論是梯次阻擊,還是果斷炸橋,都體現了一個指揮員的果斷和智謀。再從晉西北“鐵三角”在軍事學院重逢時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到,丁偉即使是在將星如雲的林帥手下,依然贏得了“鐵掃帚”的美稱。

二、【丁偉的缺陷在哪兒】

1、丁偉的是個“傲在骨子”裡的將軍。丁偉很傲,傲在骨子裡。像他這樣的人,接人待物很謙和,骨子裡卻不是那麼容易接近。這樣的性格,通俗地說就是牛皮轟轟的。當然,有本事的有牛皮的資格,但在人際關係上就差了點兒。


2、李雲龍對他的評價:李雲龍對丁偉有個評價:就沒有你丁偉不敢幹的!李雲龍夠大膽的了吧?他這麼說丁偉,既有佩服、又有鄙夷、還有羨慕。丁偉在東北,偷偷釀酒,不僅自己喝,居然還朝外賣。


當時,我們的農業受到了戰爭的破壞,單產低、產量少,屬於戰略管制物資,吃都不夠,居然還敢釀酒?而且,你以為上級不知道?你當上級是瞎子?只是裝傻而已!“錯沒少犯、福沒少享“說的就是丁偉。

二、【丁偉只授少將,有多方面的考慮】

1、四野將星如雲,能征善戰者眾。丁偉確實相當出色,有勇有謀,善於治軍,在關外打了不少硬仗,他的軍事才華在戰爭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現。然而,放在四野就不夠看了!四野的戰功就不細述了,丁偉在四野談不上冒尖。


2、出於平衡的考慮。總有人要受點委屈吧?一碗水只能儘量端平而已。總要有取捨高低。四野確實功大,但總不能啥好事都佔了吧?從制衡的角度來講,也不可能讓一支部隊獨大!


3、出於長遠考慮。

丁偉最為出彩的,是他在軍事學院的畢業論文大會上,充分體現了他的戰略眼光、大局意識。在當時的國情和國際形勢下,他能夠有這樣的見識,極為難得!丁偉的憂慮,難道高層就沒有?像丁偉這樣的出色的將軍,壓一壓,打磨打磨,未便不是好事!


【結論】:很多事情,不能孤立地來看,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於人於事而言,該爭,便努力去爭,該搶,就大膽去搶,盡力就好,但是要學會接受結果,無論勝敗!有時候,退一步,忍受一時的委屈,並不是壞事!


脂肪故事


1955年首次授銜時,丁偉作為軍長授少將銜確實低了點,但這一點恰恰是符合史實的,因為丁偉的原型——開國將軍鍾偉也是軍長授,也是授少將銜。

先看看丁偉的原型,開國少將鍾偉

鍾偉,紅軍時任十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抗戰時,任新四軍第三師第十旅二十八團團長、第十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師師長、第十二縱隊司令員。

1948年秋季全軍整編,縱隊改軍,鍾偉擔任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九軍軍長。

由此可見,一般情況下,縱隊就等於軍,縱隊司令等於軍長。

1955年5月,時任國防部長彭德懷頒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編制軍銜》,對當時軍官的每一個職務規定了詳細的編制軍銜,這是授銜最直接的依據,陸軍軍官編制軍銜規定如下:

上將——中將:兵團(集團軍)司令員、政治委員。

中將——上將:兵團(集團軍)副司令員、副政治委員。

中將:軍長、軍政治委員,兵團參謀長、政治部主任。

少將——中將:副軍長、軍副政治委員,兵團炮兵、坦克兵、後勤、技術主任。

這樣來看,軍長應授予中將銜,但鍾偉時任第四十九軍軍長,正軍級,卻只授予了少將銜,只和副軍長持平,授少將銜確實低了。

四野縱隊司令的授銜情況

跟四野其他縱隊司令、軍長相比,鍾偉的少將銜也是略吃虧的。

四野的12個縱隊剛成立時,縱隊司令如下:

1縱李天佑、2縱劉震、3縱韓先楚、4縱吳克華、5縱萬毅、6縱洪學智、7縱鄧華、8縱黃永勝、9縱詹才芳、10縱梁興初、11縱賀晉年、12縱鍾偉。

這12個縱隊司令中,只有賀晉年、鍾偉2人授少將銜,其他10個縱隊司令都是中將和上將。

就算加上12個縱隊的政委,也只有段蘇權、李中權2人授少將銜,其他10個政委都是中將。

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鍾偉個人原因,另一方面是整體原因。

1955年授銜時,全軍有50多個縱隊,按照規定標準能授中將銜的有200多個,但中將的名額一共只有175個,尤其是四野已經佔了43箇中將名額,不可能所有縱隊司令和政委都授中將,否則你讓人家一、二、三野怎麼想?也要照顧兄弟部隊的感情嘛!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平衡,需要犧牲,那為啥要犧牲鍾偉?

一是鍾偉履歷中有小瑕疵。鍾偉擔任縱隊司令(軍長)時,是從師長直接提拔上來的,沒有經歷縱隊副司令(副軍長),這本身不是問題,但當需要犧牲時,就成了資歷問題。

二是鍾偉吃過大敗仗。渡江戰役之後,鍾偉不聽上級指示輕敵冒進,在青樹坪一戰被白崇禧伏擊,損失慘重,這是我軍渡江後為數極少的大敗仗,而同時期其他將領表現很穩,鍾偉這個大跟頭摔的真不是時候,讓自己吃了大虧。

綜合上述因素,鍾偉就被降格授了少將銜,不過鍾偉擔任的軍職可一點都不低,他先後擔任廣西軍區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司令部參謀長,北京軍區參謀長等職。

再看看丁偉的履歷,與鍾偉完全一致

丁偉抗戰時任28團團長、129師新編第一團團長,但這個團是八路軍自己編出來的,沒有國民政府的編制和番號;解放戰爭期間,和鍾偉一樣,也曾任東北野戰軍某縱隊司令員;建國後,和鍾偉一樣,也曾任北京軍區參謀長。

1948年秋季全軍整編時,縱隊統一改編為軍,丁偉的縱隊司令就是軍長。

丁偉的原型就是鍾偉,不過是改了一個姓而已,授少將銜確實低了點。

授銜時的特殊案例

上面的幹部級別與授銜比照關係只是一般規則,具體授銜是有特殊案例的,比如韓先楚。

按照規則,副兵團級一般授中將,但韓先楚卻授了上將。

韓先楚在解放戰爭時就在四野三縱擔任縱隊司令,1948年後又擔任第40軍軍長,一開始和鍾偉(丁偉)的級別一樣,但他同時兼任兵團副司令,因此屬於副兵團級。

不過韓先楚的戰功不是鍾偉(丁偉)能比的,他先是力排眾議,率軍解放海南島,立下首功;後來又率軍抗美援朝,任志願軍副司令員、第十九兵團司令員、兵團黨委書記。

對比鍾偉的摔跟頭,韓先楚亮點頻出,有這兩個戰功墊底,上將是沒跑了。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三個人都是四方面軍的,四方面軍的人授銜時都壓低了至少一級,沒辦法跟錯了人了啊。四方面軍的軍長就相當於1方面軍的軍團長,其實因為朱德在中央,所以一方面軍實際上是沒有方面軍司令的,各軍團長都是直接受朱德這個紅軍總司令指揮的。長征開始時二方面軍還沒有組建,6軍團先出發去找2軍團先去開個路,這個事辦的不錯,2、6軍團會師後就一起走了,但也只是一起走,兩個軍團長平級誰也不能指揮誰,由中央委員任弼時統一指揮兩個軍團。這時只有四方面軍有總指揮徐向前,副總指揮王樹聲,所以這兩這這時的職務是高於除朱德外所有紅軍指揮官的。一四方面軍會師後混編又分手,一方面軍的一、三軍團跟著中央到也陝北後合併由彭任總指揮,人數少遠少於四方面軍,但至少職務上和徐向前平級了。中央擔心二、六軍團被四方面軍控制,發電報把二、六軍團合併,把賀龍升為二方面軍司令,算是又有一人和徐向前平級。這以後四方面軍被派去西征,參加的部隊全軍覆沒,逃回的軍官連降幾級,沒去西征的也調整的下去不少,許世友、洪學智這種軍級幹部還被抓起來,後來也是降了幾級。改八路軍徐向前連個師長都沒混上給個副師長,一、三軍團長一個當了副軍長一個當了師長,二、六軍團長一個當了師長一個當了副師長,四方面軍改八路軍,386旅長還是從一方面軍調過去的,師長也是一方面軍調過去的,一方面軍佔領了大部分高位,下邊人升官就難了。李雲龍、丁偉、孔捷都是在原一方軍的人領導下,升官自然排不上。他們從前的老總徐向前最後才當個兵團司令,封個元帥只是給個面子,和他們同樣資歷的一方面軍的人都夠上將了。


海中巖haha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縱隊。

縱隊這一編制,主要在游擊隊、地方武裝,以及非主力部隊中使用。而縱隊編制,真正被我軍使用到正規部隊中的時間,是在解放戰爭以後。在解放戰爭初期,我軍最開始組建了20多個縱隊,到後期一度達到了50多個,所以縱隊也成為了我軍在解放戰爭時期,基本的作戰單位。縱隊的最高指揮官是司令一個縱隊,其實就是一個軍。縱隊的最高指揮官被稱為縱隊司令,縱隊改軍之後,縱隊司令也就變成了軍長,也就是說,縱隊司令,就是正軍級。

這就簡單了,軍長嘛!

電視劇裡曾經說過,和丁偉同時起提拔為縱隊司令的陳大麻子就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按理來說,丁偉也應該被授予中長軍銜,但是卻沒沒有。

為啥?因為孔二愣子的說出來了: 說丁偉在東北的時候,偷著開燒鍋釀酒,不僅自己喝,還偷偷往外賣。看過原著的人也知道,丁偉的生活作風確實有點問題,經常和俄羅斯的女生跳舞喝酒。身為一個將軍,這樣做確實影響不太好。而且丁偉不是一個吃虧的主。也許是犯了幾次錯誤。最重要的是經常擅自離開部隊,自己跑到哈爾濱去下飯店。雖然孔二愣都沒有說出來,當然是上級肯定是知道。不然以丁磊的才能,肯定是被授予中將軍銜的。單單就拿國土防禦來說,丁偉確實有戰略眼光,授中將確實合適。但是上級認為他犯了點錯誤,恐怕某些能力有點欠缺,所以授少將銜,讓他清醒清醒。





玩轉影視牆


《亮劍》中的丁偉作為解放戰爭時的縱隊司令員,五五年授少將銜屬正常。

五五年開國將帥大授銜是以一九五二年軍委給各高級將領定的級別為基礎的。

實際授銜時情況又極其複雜,級別和軍銜並不能完全劃等號,要綜合考慮各將領的軍功、資歷、各個山頭的平衡。

具體情況摘錄如下,讀者可看出點端倪:

五五年授五五名上將,三個級別,其中正兵團級33名,副兵團級19名,準兵團級一名:賀炳炎,無軍隊級別兩人。可見上將的基本級別是正、副兵團級,最低也是準兵團級。

授175名中將,五個級別,其中正兵團級1名徐立清(和羅榮恆負責軍銜初評,高風亮節,本是穩穩的上將,屬特例,下文不再討論),副兵團級22名,準兵團級53名,正軍級96名,無軍隊級別三名都是少數民族軍官。中將的主力是準兵團級和正軍級。

少將798名,六個級別,分別是副兵團級1名賀晉年,準兵團級3名,解方、陳沂、段蘇權,賀晉年、段蘇權是特殊情況,下文也不再討論;正軍級107名;副軍級216名;準軍級344名;正師級125名;無軍隊級別兩人,後正師級併入準軍級。可見少將的主力是副軍級和準軍級,作為正軍級這一等級也是少將銜人選的重要補充。

好,現在請文友們跟蒼茫大地一起分析一下鍾偉的軍銜授得高了還是低了!

為了更具有真實性,我們還是以丁偉的原型鍾偉說事兒。看下他的簡歷:紅軍時他任紅三軍團、十五軍團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抗戰時任黃克誠的新四軍三師十旅二十八團團長、十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任東北二縱五師師長、十二縱司令員、四十九軍長。

正軍級的,與上將無緣是一目瞭然,授中將正常,授少將也無不可,中將中副兵團級的也有22名。以上面史料為據,五二年評定為正軍級的203人中,107人授少將,96人授中將,鍾偉屬於可授少將,也可授中將的一類。

再看四野系列,林總羅帥帳下將星如雲,五五年實授元帥2人,大將3人,上將14人,中將43人,少將298人。軍委要考慮到五大野戰軍的平衡,鍾偉在兵將最足的四野和其它四大野戰軍去平衡,本就有點吃虧;他又是從師長直升軍長,資歷上又要打點折。再說他隨四野挺進江南後,又率四野49軍因突擊神速,在青樹坪鑽入國軍華中剿總白崇禧的口袋陣,最終儘管因鍾偉所部戰鬥作風驃悍,衝出小諸葛的重圍,但傷亡也在13000人,是?解放軍渡江後為數不多的敗仗之一,另一仗是金門戰役。這多少也影響了鍾偉的軍銜。

所以,鍾偉授個少將,本也不算太虧,後來很能打仗又生性鯁直的他想要老首長林總去替他講講情,被林總剋了一頓。主席很愛惜人才,考慮到四野出身的中將中還有部分在建國前職務、戰功低於鍾偉,如開國中將田維揚任四十一軍一二二師師長,級別遠低於四十九軍鍾偉軍長,後來親自將他低銜高聘,任他為北京軍區參謀長,那就當中將在使用囉!





蒼茫大地顧煒斌


我軍第一次軍銜制期間絕大多數軍官的實際授銜都低於職務編制軍銜,有的甚至低二至三銜。

比如當時我軍的的軍官服役條例裡規定的軍官職務編制軍銜中,師長為少將、團長為上校、營長為少校、連長為上尉。1955年授銜時,根據蘇聯軍事顧問的意見,軍官首次授銜時不要授予的太高,要給以後晉升留下空間,可是我軍的隨後的幾年中,也遲遲沒有啟動晉升軍銜的機制。到了1959年—1960年,全軍曾做了一次調查,結果發現在全軍的師長、師政委中,少將僅佔2.5%,大校佔37%,上校佔57%,還有3.5%僅被授予中校;團長、團政委中上校僅佔0.34%,中校佔27.66%,少校佔66%,還有6%僅被授予大尉;營長、教導員中少校僅佔1.2%,大尉佔86.6%,上尉佔11%,還有2%的中尉;連長、指導員中,60%授予的中尉,還有7%的少尉。這樣的情況到1965年取消軍銜前也沒有大的改觀,軍銜作用被嚴重弱化,各級軍官對實行軍銜初期的興奮感和榮譽感逐漸淡化,這也是導致取消軍銜的一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