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來隨測 這對夫妻在實驗室和時間賽跑

記者:王晉飛 通訊員 孟志龍 任振國 編輯:趙亮

在朔州市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戰場上,有這麼一對特殊的“戰友”——朔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檢驗員曹梁、李娟。他倆是同事,又是夫妻,在抗擊疫情的疾控戰線上並肩戰鬥著。2月3日,山西晚報記者見識了夫妻並肩上“戰場”的恩愛和堅定。

上午9時,在朔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PCR實驗室外,隔著玻璃門,山西晚報記者看到曹梁正在潔淨區穿防護裝備。防護裝備包括最內層的吸汗襯衣,然後是一層隔離服,戴口罩、護目鏡,然後戴內層手套、內層鞋套,最外層再穿一次性手術衣,戴外層鞋套,外層手套。

朔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樣本全是在曹梁身後的實驗室進行檢驗。在接到各縣、市、區疾控中心送上來的疑似病例樣本後,實驗室的工作人員遵循隨時來樣隨時檢測的原則,按照操作規程穿戴好防護用具,爭取以最快的時間得出最精準的結果。

通過實驗室提供的視頻資料看到,曹梁的妻子李娟同樣“全副武裝”,正在用對講機囑咐同在實驗室檢測樣本的丈夫曹梁:“曹梁,曹梁,做的時候慢一些……”

朔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檢驗員盧麗介紹說:“曹梁和李娟雖然在同一個單位,但是能夠排到同一個班的機會不多。”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操作,曹梁與李娟先後從實驗室走了出來,在潔淨區脫掉防護服後,曹梁已經渾身被汗溼透,臉上也勒出了深深的印痕。曹梁說:“這衣服一點兒都不透氣,特別悶熱。”

1月22日,曹梁才從山陰縣口子梁村第一書記的崗位上休假回來。1月24日,是除夕。晚上10點多,接到單位通知:應縣疾控中心報告兩例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疑似病例,夫妻兩人和檢驗科全體成員在實驗室做檢測準備工作,等待朔州市首例疑似病例的送檢。初一凌晨2點多,兩例疑似病例樣本送到。由於是朔州首例,檢驗科高度重視,曹梁、賈嵐、孫玉鳳三人負責最危險的核酸提取工作,李娟和盧麗二人負責配製體系和核酸擴增,孫艮英負責實驗室內外的物資傳遞。經過一夜的忙碌,清晨6點多,檢測結果出來了,兩例均為陽性。後來通過省疾控複核和專家會診,確定了朔州市兩例陽性病例。

從除夕夜到現在,每天都有縣區送檢的疑似病例樣本和需要診斷或鑑別診斷者的樣本,再晚再遲,大家都會和時間賽跑,盡力在當天做出結果,及時反饋給縣區,便於及時制定防控措施。

連續八九天了,他們24小時在單位。在實驗間隙休息,和家人孩子的溝通只能通過微信和電話。曹梁說:“我媽膝蓋粉碎性骨折已經四五個月了,自己連路都不能走,還得每天給我看孩子,丈母孃也是膝蓋變形,真是自己走路都費勁,現在也沒有辦法。”說著,眼圈一下子紅了。

這時,李娟走了過來,疼惜地看看曹梁,愧疚地說:“我們從除夕夜到現在,一直在忙著做實驗。有時候會工作到凌晨兩三點,可能第二天早上孩子們起來的時候,我們才剛剛睡著,父母也不會經常給我們主動打電話,他們可能會想到我們在休息。別說抱抱孩子,就是從手機上看看,也是一種奢侈。”

李娟走到曹梁身邊,抬起頭看著丈夫的眼睛,堅定說:“我們都會加油的,我們所有人都在努力,只要能戰勝這場疫情,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看著夫妻倆疲倦的面容,山西晚報記者實在不忍心再打擾他們了,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走出朔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陽光有點兒耀眼,寬闊的大街上,車少人稀。山西晚報記者忍不住回頭看看,心裡湧起一陣陣暖流:這棟普普通通的大樓裡,有爸爸、媽媽、兒子、女兒,他們在接到疫情報告後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們捨棄了“小家”的團聚,在默默無聞地守護著“大家”的健康。他們是普通人,也是偉大的人!

山西晚報記者 王晉飛 通訊員 孟志龍 任振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