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年羹尧突袭江夏镇,淮安营千总的阮必大,为何拼死阻止?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年羹尧突袭江夏镇是第14集发生的事情,而事情的起因则是第13集。

先来说一说年羹尧为什么突袭并血洗江夏镇。事情的背景是康熙的皇二子胤礽复立太子,并且康熙帝第六次南巡,令太子监国。

胤礽监国之前就已经和八阿哥闹掰了,监国后,胤礽发现朝廷内都是八阿哥的人,所以胤礽想免掉这些八阿哥人的官职,但是被其老师和四阿哥所阻止,没能罢免那些人的官。

胤礽正气恼时,他以前的旧党来见他了,并且告诉了胤礽一个好消息,八阿哥以前出卖的人现在决定帮太子了。

这个人叫任伯安,之前是八阿哥的财神爷,但是八阿哥为了扳倒胤礽而出卖了他,他不仅被免了官,弟弟也被杀,妻子的弟弟也被关入牢中,因此他对八阿哥是恨之入骨,所以决定投靠太子。

任伯安被免官后,就住在江夏镇,而年羹尧突袭江夏镇也是因为他。

任伯安当官时,是吏部的主事,管理着百官的档案,所以他利用自己的官职把朝廷内几百个官员的小秘密都记录在小簿子上了,这就等于是抓住了他们的小辫子,随时可以为己用。对于太子来说,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太子只要有了这个小簿子,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当然,太子想得到这个小簿子,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为任伯安做些事情,第一件是救出自己的小舅子刘八女,第二件是将他官复原职。

这里要说一下,刘八女是年羹尧突袭江夏镇的引子,主要是为了任伯安手里的小簿子。

太子本来犹豫了一下,没有答应第一件事,也就是放了刘八女,后来经过旧党的开导,决定答应此事。

当时太子不知道十三阿哥胤祥是四阿哥胤禛的党羽,还以为十三阿哥是跟着自己的,而且十三阿哥还是刑部的,很容易就能放了刘八女,所以太子就派人去让十三阿哥放人。

十三阿哥接到通知后,立马就告诉了四阿哥,四阿哥让十三阿哥放人,并且派年羹尧在人被放后再去江夏镇抓人。

以上便是年羹尧突袭江夏镇的原因。

年羹尧在捉拿刘八女和任伯安的时候,淮安营千总阮必大带兵前来救刘八女和任伯安。阮必大为何要救他们呢?其实阮必大和任伯安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只要任伯安被抓,那么阮必大肯定也跑不了,而且阮必大还想借着任伯安来往上升官呢。

阮必大在和年羹尧对抗的时候以为年羹尧只来了十几个人,但没想到一下又出来几百个,所以阮必大也只能服软,被抓。

任伯安、刘八女被抓后交出了小簿子,年羹尧在拿到小簿子后,血洗了任伯安所在的地方,并且杀了任伯安、刘八女、阮必大以及所有知情人士,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死无对证,没有人知道是谁干的,而且还可以让八阿哥和太子相互猜疑。


理科男读历史


《雍正王朝》中,淮安营千总阮必大的官职仅仅是正六品,竟然敢极力阻止从一品的四川提督年羹尧,甚至藐视刑部十三爷的关防手谕,阮必大之所以有如此勇气,还是与他错误的估计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密不可分。

千总,是清代绿营兵编制,为正六品武官,武职中的下级官员,统领的兵力也就仅仅有50人。

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官阶从一品,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

从官阶对比来看,淮安营千总阮必大在时任四川提督的年羹尧面前,简直是不值得一提,更何况年羹尧手中还有这刑部主管阿哥——十三爷的关防手谕,是奉命捉拿钦犯任伯安、刘八女等人,但是却遭到了阮必大极力的反抗。

作为四川提督到安徽拿人,即便拿着刑部的谕令,要求知会安徽本地的巡抚和臬司衙门也是情理之中,可阮必大面对年羹尧时表现的依然是非常强硬,完全没有上下级之间正常汇报与协商的语气和心态,而这也是和他错误的估计了双方的实力对比有关。

首先,江夏镇实际上只是一个富户的庄园,阮必大认为年羹尧未必知晓这里有官军驻防。

江夏镇说是一个镇子,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富户庄园,整个庄子连同附近的产业都是归刘八女所有。在清朝时期,一般的官军都是驻扎在州府一级,而江夏镇一个庄子就有一个正六品的千总带兵驻防,要知道清朝的知县只有正七品,足可说明江夏镇与当地官员的特殊关系,同时也说明了江夏镇地位的重要性,这些内幕实情,是远在四川的年羹尧所无法知晓的。所以阮必大才会认为自己的出现必然是年羹尧没有想到的,因为年羹尧并不认为江夏镇会有官军驻防。

其次,江夏镇有护院的丁勇,阮必大也有50名官兵驻防,年羹尧未必应付的来,而当时的年羹尧也已经是“瓮中之鳖”。

如果是一般的蟊贼盗匪,或许仅仅是江夏镇护院的家丁就能应付,如果是土匪流寇,有着阮必大驻防的官兵,借助江夏镇的堡垒和工事,也可以轻松抵御。

而年羹尧此行来江夏镇仅仅是靠着刑部十三爷的一封手谕来拿人,并且被淮安营的官兵团团包围,依然是“瓮中之鳖”,如若不是扣下了任伯安和刘八女等人作为人质,或许阮必大早就动手了。

在阮必大看来,年羹尧和他的随性人员已经是插翅难逃,并且此时是在安徽的地界,“强龙斗不过地头蛇”,阮必大也有理由自信能控制局面。

再次,就是黄体仁的到来,让阮必大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这是有了太子的支持。

之前的,阮必大已经见过了太子的亲信黄体仁,知道了任伯安、刘八女等人同太子的联系,而太子的级别又是高于十三爷的,即便是不懂京城的政治,但是阮必大自认为有太子撑腰,又有安徽省官员的袒护,即便日后打起官司来也不会吃亏。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阮必大认为此时的自己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又已经是将年羹尧团团包围,所以才敢与年羹尧叫板,极力阻止年羹尧带走任伯安与刘八女。


阮必大极力保护任伯安、刘八女等人,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经济利益。

任伯安在担任江南巡盐道的职务期间,成为了京城九阿哥的财神爷,而九阿哥又是所有阿哥里面最为富有的,由此可见,任伯安对于九阿哥的重要意义,也看得出九阿哥、乃至整个八爷党要从任伯安这里得到多少的银两和财富。即便是后来的任伯安被免去了江南盐道的职务,但是凭借多年的积累和现在经营的江夏镇庄园,任伯安等人依然还是有着不能令人小觑的经济实力。

而从任伯安能够广布眼线、网络信息资料编写《百官行述》就可以看出,任伯安的活动能力与人际沟通交流能力非常的强,必然也会对江夏镇的属地官员们有所表示,不然也不会使得一个小小的江夏镇由一个六品的千总带兵驻防。

能够驻防江夏镇,按照任伯安、刘八女的一贯行事方式,以及阮必大对于他们卑躬屈膝的态度可以断定,这个淮安营千总阮必大必然是拿到了江夏镇的不少好处,而他的上级州府、乃至整个安徽省的行政官僚体系,都收到了江夏镇的孝敬。

所以,一方面是出于上级领导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出于自己经济利益,甚至可以说是未来长久经济利益和政治前途的考虑,阮必大有着充分理由去死磕年羹尧,拼死保下江夏镇,保下任伯安和刘八女。


只是让阮必大没有想到的是,年羹尧竟然带了500人来江夏镇,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年羹尧动了杀心,不仅自己身死,整个江夏镇都被年羹尧屠戮。

原本自信满满的阮必大怎么也不会想到,年羹尧会悄然无息的带着500官兵杀到自己驻防的江夏镇,实力的天平迅速被打破。

要知道,不同于驻防江夏镇,养尊处优的淮安营官兵,年羹尧的这500军士可都是能征善战、作战经验丰富的精锐力量,在这些四川官兵迅速占领江夏镇,反包围了阮必大的淮安营官兵时,阮必大也没有了之前的底气,只得听天由命了。

最终,年羹尧官军扮盗行劫,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同时也是为了不留下证据,因而选择了杀人灭口,不仅清除掉了驻防江夏镇的阮必大和全部淮安营官兵,就连江夏镇男女老幼700多口人也一并屠戮。至此,曾经繁盛的江夏镇成为了一片废墟。


雍亲王府


《雍正王朝》中,江夏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网络节点”,此地是顺治年间的进士所创,是康熙南巡的福地,是雍正下马受辱的讳地,是年羹尧一战成名的发源地,也是无数生灵的葬身之地。被杀之人,有许多是无辜百姓,也有不识时务者,阮必大就是其中一位。年羹尧奔袭江夏镇,千总阮必大哪来的底气,为何敢与他对着干呢?

主场优势,以逸待劳

不管是打仗还是体育比赛,主、客场作战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如果是主场,就相当于是自己的家门口,既熟悉战场情况,又能及时补充资源,所以胜利的概率要稍微大一点;如果是客场,各方面的支援难以为继,可能还会出现水土不服,获胜的难度系数相对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大清花了几十年才彻底消灭准噶尔的原因所在,你来我地盘,我后勤可以跟上,但我去新疆,吃饭都难以解决。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等人从四川奔袭到江夏镇,这中间的距离没有一千二也有八百公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不仅是说入蜀的艰难,也在说出蜀的艰辛。

年羹尧一伙人,经过长途跋涉,很容易就给阮必大造成一种感觉: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你年羹尧在四川剿匪很厉害,现在到了江夏镇很累了吧,你的战斗力总该有所“折扣”吧!我主场作战,手下士兵精力充足,淮安营就在附近,援军随时可以赶到,不信镇不住你。

此外,岳钟琪在勒索钱财时,说出连一千八百斤白银都难以运走,间接透露年羹尧带的人不多。这条信息,只会更加坚定阮必大抵抗的信心,但他没想到贼后还有一堆贼。

理由很充分,守土也有责

年羹尧拿着刑部的公文跨省抓人,按道理应该有臬司衙门的传票,但他没有按照正规程序办事,而是直接拿人。此外,年羹尧不仅拿人,而且用非常谋财害命。

阮必大驻守江夏镇,在法理与道理上很充分,可以要求年羹尧公事公办。理直了,就可以气壮。他的职责是保护江夏镇的安全,对于年羹尧这种不安全分子,完全可以拒之门外。

剧中,阮必大叫年羹尧放人时,称呼刘八女以及被革职的任伯安为“爷”,而任伯安称呼他为“必大”。从这种亲切的称呼来看,阮必大与江夏镇的几位大佬,关系不一般。

再结合当时的官场行情,他们之间大概率是有过利益勾兑,一个提供财,一个提供安保,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这种关系一旦结成,往往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也是为什么朝堂上一升就是一片、一落就是一窝的原因。

金主遇到麻烦了,阮必大出手相助是分内之事,不出手以后都难以混下去。如果帮忙把年羹尧赶走了,解了江夏镇之围,以任伯安的财力,自然也不会亏待“必大”。

上头还有两股力量

为了《百官行述》,各路人马虎视眈眈。此时的江夏镇,非一般的热闹,连刑部侍郎也带着太子的亲笔信来了。也就是说,任伯安马上要投到太子门下,那阮必大也自然而然跟投了。

在职位上,阮必大是一个六品千总,虽然大清朝有一千八百多位千总,但江夏镇是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无数双眼睛盯着,阮必大也相应可以吸引不少关注。这些关注者中,肯定有胤禵,为何?

八爷等人绞尽脑汁要取得《百官行述》,胤禵是八爷党的成员,也在当中掺合。要想拿到《百官行述》,就要关注江夏镇。胤禵主管兵部,通过驻守江夏镇的千总阮必大办事是最常规的操作。

正因为阮必大的头顶有两片云,而且这两片云都比年羹尧有实力,所以,他可以借势欺人。

另外,《百官行述》记载了许多官员的把柄,这当中说不定就有阮必大或他家人的隐私。

阮必大对抗年羹尧的底气,来自主场优势、程序正义以及头顶云彩,但他低估了年羹尧的魄力,也没有认识到双方力量对此的差距,最终落得一命呜呼的下场。

秋媚说:不是每一个小人物都有四两拨千斤的能力,拨动了固然好,拨不动反而被千斤所压垮。狮子、老虎博弈,不会管绵阳的死活。阮必大这只绵阳若是识时务,早该找个地方躲起来。


秋媚读史


首先大家得需要明白,江夏镇能够成为天下第一镇,靠的究竟是什么?

依靠康熙留下的那张门匾?不否认的说这的确是镇山之宝,可康熙执政60年,他御赐的地方或人多着呢,怎么偏偏只有江夏镇能够崛起?可以说康熙爷的亲赐只是一个门面,当地贵族几十年的运作,才是江夏镇能够成为地方一霸的宗旨。



1、利用江夏镇的名气展开扩建,说白了就是巧取豪夺兼并土地,让当地最大的地主刘八女家族趁势崛起,成为了江南闻名一时的地主。

2、古往今来只依靠自立门户,是很难将富贵传代的,刘氏家族也很适宜地选择了联姻,联络的对象就是江苏的盐茶道任伯安,一个控制江南盐茶运转的核心官员,一方利用土地控制财富,另一方利用自己的职权从江南收敛财富,一个庞大的吸金集团就此诞生。

3、然而事实也告诉过我们,有钱无势一样很难将富贵持久,任伯安又顺势靠向了八爷党,每年向八爷党输送一百万两白银的财富,八爷党再利用官场上的人脉给任伯安提供便利,一个从地方到京城,不断循环的权势集团就这样进一步扩建。



4、不过光有这些还并不稳妥,手上真的具备枪杆子,才是自己具备硬实力的手段,八爷党是文官集团,任伯安也并非武官,在这方面指望不上外部的话,江夏镇和刘八女只能将目光放在内部。一方面组建自己的私兵,也就是雍正途经江夏镇时遇到的车匪路霸集团,劫杀过路商人,也成为了刘八女扩充财富的手段;在另一方面作为一代名镇,周边自然会有清朝的军队驻扎,顺理成章的收买这一代的军官,使其为我所用,也成为了刘八女扩充武装的手段,换言之,淮安营千总阮必大和他手下的数百官兵,也成为了刘八女的私兵。

所以江夏镇遭年羹尧偷袭的时候,阮必大第一时间选择派兵救援,一方面从职权上考虑,阮必大是这一代的防守军官,保护江夏镇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另一方面,从私交上考虑,阮必大和他手下的官兵已经成为了刘八女的雇佣兵,大本营有难,岂有不救之理?

重要的是当晚恰好是刘八女任伯安大摆宴席之使,作为江夏镇地方的实权官员,阮必大自然也作为贵宾出席,突然遭到“劫匪”抢劫,他又岂能不出手?

这也是年羹尧选择带领500精锐士兵千里奔袭江夏镇的重要因素,刘八女集团在江夏镇长期的盘踞,早就让年羹尧猜测到了这里会有一个武装集团,尽管雍正下令抢夺百官行述即可,但只有年羹尧自己明白,江夏镇一定要进行一场血战!


辽宁资深球迷



一本《百官行述》,使得江夏镇再一次成为了各位皇子关注的焦点。先是太子心腹黄体仁带着太子的亲笔信赶赴江夏镇,想通过任伯安拿到这本可以牵制住百官的材料;老四胤禛也不甘示弱,欲欲跃试,让正好回京述职的年羹尧绕道安徽江夏镇,秘密捉拿任伯安、刘八女等人,再拿到至关重要的《百官行述》。


年羹尧的突然到访,打破了江夏镇的平静,更是遇到了驻防在江夏镇的千总阮必大。按照官场品阶,年羹尧是四川提督,属于从一品,而阮必大只是一个六品的千总,手下也仅有百十人左右。可是当阮必大碰到年羹尧,可谓是针尖对麦芒,寸步不让,根本没有把年羹尧放在眼里,以至于阮必大拼死抵抗之后,全部人马被年羹尧杀死。



为什么阮必大会拼死抵抗年羹尧呢?原因不外乎四点。


第一,年羹尧是四川提督,没有跨省捉拿人犯的权力,即便要跨省捉拿,也要先通知安徽巡抚,由安徽巡抚下命令给地方政府配合年羹尧拿人。


显然,阮必大没有收到上面的通知,自己保卫一方、守土有责,自然不能让年羹尧把刘八女及任伯安带走,于是双方爆发冲突也在所难免。如果阮必大任由年羹尧带走他们,事后,阮必大必然会遭到处罚。


第二,一个小小的江夏镇居然有一个千总带队驻防,可见江夏镇的主人刘八女他的后台是有多厉害。我们也可以想象,安徽官场从上到下估计都收到了刘八女的贿赂,因此才会有阮必大的驻防,当然阮必大平日里也肯定被刘八女喂得饱饱的。


名义上阮必大是一个千总,实际上早就成了负责保卫江夏镇的私人保安队长,对刘八女言听计从。面对外敌入侵,使得阮必大正好有了用武之地,这也是阮必大敢正面对抗年羹尧的理由。

这里要说一下江夏镇,它不是现在意义上的镇子,而是类似于大地主的庄园。



第三,在年羹尧到来之前,阮必大也见到了京城来的黄体仁,黄体仁可是太子的心腹,太子那是未来的皇帝。阮必大知道刘八女和任伯安与太子有这层关系,那还不拼死护驾吗?等太子登基了,自己也可以鸡犬升天啊。


当然,一个小小的千总,肯定不会知道京城的政治形势,也不会明白太子岌岌可危的地位。他只想通过刘八女等人搭上太子这条线,日后富贵荣华,唾手可得。


第四,阮必大其实是过分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当阮必大遇到年羹尧的时候,年羹尧一行人才几十人,而阮必大所部加上江夏镇本身的家丁,已经超过百人。面对人数上的优势,使得阮必大有恃无恐,所以才敢和年羹尧硬碰硬。


殊不知,黄雀在后。等年羹尧发完信号后,500名士兵立马从天而降,对阮必大形成了反包围。年羹尧带过来的500人马都是万里挑一的特种兵,而阮必大所部,充其量只能算是一般的武装力量,欺负老百姓还可以,怎么能够对抗年羹尧的人马呢?那些护院家丁就别提了。



当然,不管是阮必大,还是刘八女、任伯安,他们都以为最坏的结局就是被抓走了事。谁曾想,年羹尧手段血腥、心狠手辣,居然把江夏镇一夜之间屠杀殆尽,800余人命丧刀下。阮必大、刘八女、任伯安、黄体仁等人也命丧黄泉。


年羹尧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看中了江夏镇巨额的财富。任伯安早前担任过江南巡盐道,本是老八胤祀的人,靠着江南巡盐道这个肥缺,每年孝敬八爷党一百万两白银,可见任伯安的富可敌国。


对于这样的土财主,年羹尧估计早就垂涎欲滴,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如今老四胤禛安排了年羹尧这么好的任务,年羹尧怎么可能放过呢?于是一边完成胤禛交代的任务,拿到了《百官行述》,一边又发了一笔大财。



当然,年羹尧的这些小动作自然瞒不过胤禛,虽然年羹尧没有将在江夏镇掠夺的财富上交给胤禛,但是胤禛心里清楚的很,只是现在胤禛还必须依赖年羹尧,所以这笔账也在心里默默记下了。


对此,你觉得阮必大为什么拼死抵抗年羹尧呢?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导读:首先题目中说的不完全正确,《雍正王朝》中千总阮必大根本不敢拼死阻止。他不过是误判了形式,打算在金主(刘八女和任伯安)面前找找面子。说白了就是跟赌桌上一样押宝,在太子和十三爷之间做抉择。他其实没有什么胆量,否则也不至于后来放下兵器怂成那个样子。其实一旦年羹尧暴露身份拿出十三爷的手谕,为了私吞江夏镇这几百万两银子就必须赶尽杀绝。阮必大没成想装那啥不成被雷劈,引来了杀身之祸。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有句俗语叫官大一级压死人,阮必大一个小小的六品千总居然敢在年羹尧四川提督这一品大员面前舞刀弄枪除了利欲熏心没有别的好解释了。阮必大企图利用年羹尧跨省抓人这一漏洞,装腔作势的在金主表现一把。不但给金主留下好印象,万一还能把自己的表现通过京城的黄侍郎带到太子那里(以后还能升官)。结果没想到年羹尧是打算下死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年羹尧突袭江夏镇

其实这段剧情胤禛主要是为了任伯安的《百官行述》,而绝不是为了当年江夏镇受辱那点事报复。掌管着《百官行述》的任伯安、刘八女因宰白鹅案件被下狱。此时再次复位的太子听说了任伯安的《百官行述》,堂堂正正的手段不用居然想拿《百官行述》来要挟各位大臣。所以逼迫老十三放了在监狱中的刘八女,从而让任伯安交出百官行述。

说实话太子现在已经把路走歪了,居然想通过要挟大臣来稳固太子之位。而老四和老十三的计策是先放后抓,既给了太子面子还可以再次去江夏镇把任伯安抓回来。选定的人只能是四川提督年羹尧,因为老四夹带里也没有其他人。于是老十三写了手谕,年羹尧带500精锐便衣突袭江夏镇。


那么阮必大这个千总又是多大官呢?根据史料记载,千总是正六品武官,掌握的兵勇数量是50人。而驻防江夏镇的阮必大所部多年来和任伯安和刘八女没少狼狈为奸做坏事。任伯安和刘八女一回到江夏镇,阮必大就上门来了。而无论是任伯安和刘八女对阮必大的称呼都是“老阮”,亲近中透着熟悉。而阮必大也是一副士绅打扮,根本没有穿官服如同朋友一般和刘八女任伯安寒暄。并且还被任伯安引荐来自京城的黄侍郎。这也是阮必大敢阻止带人走的底气所在。

年羹尧所谓便衣行动,出于两个目的:第一假扮土匪劫走任伯安和刘八女。第二、假扮土匪劫走刘八女世代累计的财富。只不过阮必大以官府的身份冲了出来,年羹尧被迫暴露身份并提供老十三的手谕。

注意上图中的一个细节,所有阮必大带来的人胸口不是兵也不是勇而是任字。说明阮必大早就是被任伯安收买了,差不多成了江夏镇的私军了。所以当年羹尧出示刑部十三爷的手谕任伯安就明白了这次恐怕是逃不过去了。于是他只能收自己是太子的人给阮必大鼓劲儿,希望自己不要被带走。阮必大一方面是想在金主面前表现一下,二来也是被靠上太子这个粗腿的前景所吸引所以才极力阻拦年羹尧。

“必大,我们是太子的人呐”

所谓富贵险中求,阮必大这么做就是赌一把。赌对了不但能从任伯安处得到巨大的回报,还极有可能考上太子一步登天。所谓利欲熏心就是这个意思了,可惜被心狠手黑的年羹尧借口对方谋反直接诛杀殆尽。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年羹尧在江夏镇所遇到的“遭遇战”的背后,是太子、雍正与八阿哥胤禩三股政治势力的角逐。为的是《百官行述》,一部记录三百多位官员隐私的册子。但三股势力目的各不相同。

诉求不同

1、太子:自打秋季狩猎第一次被废黜之后,虽说也有大阿哥暗地对其实施魇镇之术的因素,但终究威信扫地,颇多官员不服。而此时听完黄侍郎介绍,急需《百官行述》,扭转被动的局面;

2、八阿哥:严格意义上说,此时没八阿哥阵营什么事。只是原属于八阿哥阵营的任伯安,自打胞弟一案受到牵连被免后,想着转投阵营,以《百官行述》和太子取得一些利益交换;

3、雍正:上述两股政治势力交换条件之一,掌握在雍正阵营的十三阿哥胤祥手中,即任伯安要救出的小舅子刘八女,关在胤祥掌管的刑部。

螳螂捕蝉

为了让素有“侠王”的胤祥就范,太子许以亲王作为诱饵,要胤祥出面解决郑春华,将其拉下水。以此要挟胤祥放了刘八女等人,这位被康熙钦点的要犯。

而刘八女呢,是张五哥“顶包杀人”一案的金主,由其打点上到刑部等中央司法系统堂官,下到各府道县等地方官员,事发后被判无期徒刑。于是,雍正阵营将计就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太子他们放了刘八女,待其回到江夏镇,派出年羹尧,再名正言顺前往拘捕,更重要是借此取得《百官行述》,搂草打兔子,一石二鸟。

江夏遭遇

分属不同阵营,为表诚意,太子也顾不了政治上的风险,亲自手书一封,由被免的原刑部黄侍郎亲自前往江夏镇,转交任伯安。与此同时,实施雍正阵营拘捕计划的年羹尧,亲自挂帅,命标下五百兵丁,本想假扮土匪,劫持刘八女并以此取得《百官行述》,不想遭遇了淮安营千总阮必大,只能真面目示人。这便是题主所问,为何阮必大其会拼死阻止,原因有以下三点:

1、拿人手短。刘八女狂妄的资本不仅仅是在其父在世之时,康熙曾南巡于此,亲自手书“礼仪德化”的匾额,还有兼并土地经营的庄子。雍正一伙路过江厦,刘八女硬是要他们下马,活脱脱是“土皇帝”,加上有姐夫任伯安的关系,可谓是黑白通吃。阮必大自然也是得到少不好处,当金主有难之时,其当然是守土有责,挺身而出;

2、攀高枝儿。在刘八女等人回到江夏镇,宴请宾客之时,阮必大也是其中一位。从其言语之中,可以知道阮必大与刘八女、任伯安交情非浅,开席之前,任伯安还引见了黄侍郎。虽说是免职的侍郎,但其背后是太子,身处官场上的阮必大不可能不知晓。在年羹尧突袭江夏之时,能保证黄侍郎的安全,还不是攀上太子的高枝?

3、主场作战。年羹尧是四川提督,却在江夏镇捉人,跨省拘捕于理不合,阮必大占理;其次,当时以年羹尧为首“夜行衣”扮象的人数,便不占优势。故即便年羹尧拿出胤祥刑部手谕之时,阮必大仍以跨省拘捕,需要请示臬司衙门为由,阻止年羹尧带走刘八女;

后记

当岳钟琪向外传递信号后,城外年羹尧兵丁破城而入,杀入戏楼,占据了人数上的优势,顿时阮必大蔫了,命淮安营兵丁放下武器。
更没想到的是,碰到年羹尧这个狠角色,一不做二不休,伪造拒捕的假象,将阮必大、及标下兵丁,还有刘八女庄子以及在场的,杀个一干二净。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公子霜尘


导读:在“九王夺嫡”事件中,年羹尧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单就夺嫡关键之争夺《百官行述》的过程中,年羹尧为皇四子胤禛做出的贡献就不可磨灭。

面对江夏镇的特殊地位和特殊武装力量,前往江夏镇捉拿钦犯、收缴《百官行述》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当时的情形而言,为了既要完成皇四子胤禛交代的任务,还要完成保密的预期效果,年羹尧血洗江夏镇本就是一件无可奈何的必然之举。

可是,江夏镇毕竟是康熙皇帝亲自题过匾额的“德化之地”,毕竟在江南地区拥有绝对的地位和影响,就这样将一个赫赫有名的镇子血洗,年羹尧还必须找到一个能说得过去、能不被康熙皇帝追责的理由。

但是,年羹尧找的理由太毒、太狠。就像张廷玉劝诫年羹尧所说的那样,年羹尧“应该少点杀戮,多点仁恕之心”。


首先,应该明确年羹尧前往江夏镇,而且是以四川提督的名义,带领五百绿营兵前往江夏镇抓拿钦犯的困难何在?

对于这个问题,时任四川游击将军的岳钟琪就明确向年羹尧提出过:

“我们是四川的防兵,叫我们去安徽抓人,这与体制不合!”

对于岳钟琪的疑问,年羹尧给出了理由:

“理由是现成的,四爷已经关照吏部,通知我明天进京述职,顺便让我去江夏镇抓拿钦犯。”

可是,年羹尧给出的这个理由成立吗?

注意:这个时候,年羹尧并没有将刑部该管阿哥皇十三子胤祥以刑部发布的公文,拿出来。

为什么?

因为,年羹尧最初阶段并没有打算按照正常途径抓拿钦犯,而是希望通过“官兵扮盗行劫”的方式,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能捞点银子。

1、抓拿钦犯,必须有刑部的公文、四川总督的命令或者康熙皇帝的命令,吏部的

“回京述职令”和皇四子胤禛的命令,绝对不是年羹尧前往江夏镇抓拿钦犯的正当理由。

2、年羹压时任四川提督,乃系四川境内绿营兵的统帅,直接听命于四川总督。也就是说年羹尧的职权只在四川一省,跨省调兵绿营兵力,而且是抓拿钦犯,肯定会遇到安徽武装力量的质疑甚至抵抗。

而且,年羹尧借着说了这样一句:

“关键是人带少了不管用,人带多了又会走漏风声。”

为什么“人带少了不管用”?

这说明年羹尧对于自己带领四川防兵前往安徽抓拿钦犯的行动,肯定会遇到安徽防兵的阻拦。而且,对于江夏镇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于公,有驻防江夏镇的淮安营绿营兵护卫;于私,有江夏镇自己的护院兵丁保护;年羹尧很清楚,必须通过武装对抗,才能完成任务。

既然要发生武装对抗,先行犯下“跨省私自调兵”

之罪的年羹尧,就必须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才能在发动武装征剿、血洗江夏镇以后,斩断所有的后顾之忧。

驻防江夏镇的淮安营千总,品秩正六品的绿营将领阮必大,就是年羹尧找的理由。

年羹尧原本是想用“官兵扮盗行劫”的戏码,完成对江夏镇的血洗,为何等到阮必大带兵包围年羹尧的时候,他就立马撕掉了面罩,露出自己的脸来了呢?

而且,一直被年羹尧隐藏的刑部公文,也被年羹尧拿了出来,是为了震慑阮必大,还是另有目的?

因为年羹尧看到阮必大,也就找到了光明正大剿灭江夏镇的理由,不需要再掩饰、不需要再隐瞒了。

但是,这个“正当理由”里面,还必须用到胤祥发给年羹尧的刑部公文。

阮必大是什么人?

驻防江夏镇的淮安营千总,也就是安徽绿营兵的中下层统领,按照《清史稿·志九十三·职官四》的记载:

千总,(初制正六品。康熙三十四年,营千总改从六品。五十八年复故。)

而对于年羹尧所担任的“提督”一职,《清史稿·志九十三·职官四》则这样说明:

提督等官提督军务总兵官,(从一品。)掌巩护疆陲,典领甲卒,节制镇、协、营、汛,课第殿最,以听於总督。

也就是说,按照品秩对比,阮必大乃系正六品武官,而年羹尧则是从一品武官,以下对上,本就有罪。而且,阮必大和年羹尧同属绿营兵序列,虽然不属同一省份,但就其品秩和官阶来看,阮必大只有服从而没有抗拒的理由。

而且,年羹尧在明确展示了刑部公文、胤祥手令以后,阮必大依然明确表明“不服从”的态度,这就等于“谋反”,年羹尧可以对其进行剿灭了。

那么,阮必大明知道和年羹尧在官阶、品秩方面相差甚远的提前下,为何还要拼死阻止呢?

这一点,阮必大而做出了明确说明:

“年大人,虽然您有刑部的关防,但您是四川的军门,没有本省臬司衙门的牌票,不能到我安徽来拿人。请年大人将人犯留在标下的营里,待标下请示了上峰再说。”

1、阮必大作为驻防江夏镇的绿营官兵,对江夏镇的治安和巡防肩负着绝对责任,也就是说,面对外省绿营官兵的“越境拿人”,阮必大是有权阻拦和对抗的!要不然,就是阮必大的失职,也会落得一个问罪的下场。

2、作为淮安营的千总,阮必大早就在刘八女、任季安的腐蚀拉拢下,变成了江夏镇的私人安保力量,“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现在到了需要阮必大的时候,阮必大必须拿出保护江夏镇的态度才行。这一点,从阮必大手下官兵的衣着就能看出来。作为朝廷的绿营兵,阮必大的手下传的是印有“任”字的官服,而非“兵”字。

3、更重要的是,年羹尧在最初阶段可以隐瞒了自己的兵力,让阮必大看到了可以对抗取胜的兵力优势,阮必大才会如此胆大,敢于正面对抗年羹尧。

年羹尧为什么可以隐瞒自己带来的五百绿营兵?

就是为了让阮必大觉得自己有对抗取胜的可能,让阮必大敢于和自己对抗,只有这样才能让年羹尧拥有血洗江夏镇的正当理由!

年羹尧此举,既完成了皇四子胤禛交代的任务,又落得江夏镇富可敌国的财宝,还落得一个“无奈剿灭江夏镇”的正当理由,可谓是一举三得。

只是,年羹尧此计太毒,杀戮过重,已经注定了其悲惨的必然下场。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正说清代十二朝




首先,我们讲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在处理刑部冤案的过程中,老八胤祀为了诬陷太子,没有顾及自己的手下任伯安。最后,在康熙皇帝的命令下,任伯安被罢免了江南巡盐道的肥缺。任伯安对老八胤祀非常痛恨,在京城工作期间,任伯安利用各种机会,绘制了一套百官行述,这套东西记录了100多名官员的隐私。任伯安表示可以把这些东西交给太子胤礽,太子派遣自己的心腹黄体仁前往江夏镇与任伯安商议。这件事情被雍亲王胤禛获知,雍亲王想介入此事。暗中命令四川提督年羹尧赶赴江夏镇,务必获取百官行述。得到雍亲王的命令以后,年羹尧带着500官兵,秘密前往位于安徽省南部的江夏镇。



年羹尧突袭了江夏镇,成功抓获了任伯安、刘八女等人。但驻扎在江夏镇附近的淮安营听到了动静,军官阮必大率领军队赶到。年羹尧此时亮明了身份,表示自己是四川提督,而且有刑部的命令。提督是一个省的最高军事长官,淮安营的千总阮必大仅仅是一个低级军官,与年羹尧的差距很大。但年羹尧亮明身份以后,阮必大并没有让步,阮必大有自己的理由。首先,自己是驻扎江夏镇附近的军官,年羹尧应该给自己打个招呼。其他省份的军队进入自己的防区抓人,一点面子也不给。从官方交涉方面来说,阮必大也不能让步。事后,安徽按察使和安徽提督,肯定要找年羹尧聊聊。



第二,年羹尧虽然是高官,但管辖区在四川。到了安徽,阮必大还真不怕年羹尧。在自己的地头上,阮必大有实力和年羹尧叫板。任伯安、刘八女等人和阮必大的私交很好,阮必大自然要想办法留住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阮必大表示“没有安徽按察使衙门的命令,自己不能交人,要求年羹尧把人留下。”任伯安此时说了一句话,更加打动了阮必大。任伯安高呼“必大,我们是太子爷的人。”阮必大这个等级的军官,根本不可能了解京城的情况,不了解太子胤礽的处境。在阮必大看来,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自己帮了任伯安等人,也就是帮助太子。太子登基以后,自己也会得到提升。



考虑了这一层以后,阮必大直接否认了刑部的公文,从架势上要与年羹尧死磕到底。阮必大手里有几百名官兵,而年羹尧身边只有几十个人。阮必大感觉,即使真动起手来,自己也不用担心。万万没有想到,年羹尧在江夏镇的外围还有400多人。年羹尧发信号以后,立刻对淮安营发动了进攻。年羹尧率领的部队,属于野战部队。阮必大管理的则是治安部队,根本不是一个等级。最终,淮安营的官位被年羹尧全歼。除此之外,年羹尧还把江夏镇几千口人全部屠杀。



整个江夏镇变成了一片废墟,在这件事上,年羹尧确实办砸了,给雍亲王胤禛惹来了很大的麻烦。 按照雍亲王胤禛的计划,年羹尧悄悄的抓获任伯安等人,然后押往京城,对自己非常有利。但年羹尧硬是把人杀的干干净净,江夏镇被毁、淮安营被全歼,这件事的影响非常大。雍亲王胤禛只能请各位皇子吃饭,用太子胤礽堵住了老八集团。如果雍亲王的反应慢一点,老八集团很有可能查出是年羹尧所谓。消灭淮安营的全体官兵,一般的土匪没有这样的能力,更没有这样的胆量。再加上四川口音,老八集团已经开始怀疑年羹尧。雍亲王胤禛主动承认、赔罪,反而让老八集团无话可说。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


阮必大也在进行一场赌博。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任伯安刘八女之流,早就将附近驻军的淮安营千总阮必大喂饱了,如果阮必大不卖命,最后的下场也必定是被整死。如果他放手一搏,极有可能借此机会直上青云。


任伯安、任季安、刘八女所经营的江夏镇,本来是八爷党的财源所在,他们又都是九阿哥的门人。但在任伯安的盐道肥缺被罢免了之后,任季安和刘八女又因为刑部冤狱案受审。任季安因为逼迫张五哥代替自己上刑场,结果送了性命,反倒是刘八女通过运作逃回了江夏镇。

这一切发生后,任伯安和刘八女对于八爷党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此时太子为了能控制百官壮大势力,对任伯安手中的《百官行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任伯安面对太子伸出的橄榄枝,也希望能借此东山再起。


于是就有了侍郎黄体仁带着太子手书,来到江夏镇讨要《百官行述》的情节,胤禛、邬思道和十三阿哥为了打击太子,同时端掉这个八爷党的财源之地,秘密调遣四川提督年羹尧来到了江夏镇。

年羹尧等人先是假冒劫匪进入了江夏镇,控制住了正在喝酒作乐的黄体仁、任伯安、刘八女等人。任伯安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面对劫匪毫不畏惧,想着破财免灾而已。但年羹尧等人不但要钱,还要太子手书,更要他们的性命。这时候,身为淮安营千总的阮必大就派上了用场。

面对同是官兵的阮必大,年羹尧等人亮明了身份,并出具了兵部调兵的文书。

这一手,让太子派来的黄体仁困惑不已:四爷可一直是太子党的人啊,咱们明明是一伙的啊,咱们自己人先动手了呢?


阮必大的态度是:可以先将任伯安和刘八女羁押在自己的军营里,等查明真相再做处置。这对于面对穷凶极恶的年羹尧等人,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只要人没事,不管是太子还是八爷党,都必然会出手营救任伯安和刘八女,他阮必大也就给了双方天大的面子,日后不管哪一方得势,他这个小小的千总,必然能平步青云。

阮必大当时已经不能选择退缩,因为他早就被任伯安和刘八女喂饱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刚进宴会厅的时候,看出端倪。他首先恭喜刘八女平安归来:我就说您福大命大,去刑部走了一圈,这不平安无事的回来了!刘八女笑着回应:你老阮都还活着,我怎么能死呢?

这时候阮必大说出了关键一句话:我老阮要是死了,八爷您那么多的好酒谁喝啊?两人之间的对答看似玩笑,却透漏出一个重要信息:阮必大已经被刘八女喂饱了,完全成了江夏镇的驻军保护伞。


这时候如果阮必大退缩,日后手眼通天的任伯安刘八女等人,必然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如果放手一搏,或许就此直上青云。

权衡利害之下,阮必大做出了选择。只可惜他面对的是心狠手辣的年羹尧。年羹尧不仅要完成主子交代的任务,取回太子手书和《百官行述》的当票,更看重了八爷党这个财源之地的储备,他要把这些钱财据为己有,就必定要血洗江夏镇,不留一个活口。

阮必大这场赌博输的干干净净,连命都赔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