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腸道健康如此重要?

Celiaki


常言道: 健康不養腸,一切都白忙。腸道健康之所以越來越受到重視,主要與腸道對人體起到的重要功能相關。


上圖是一位胃炎患者的胃鏡報告單。

胃腸道之所以特別重要主要包括:

一、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 小腸可產生大量的弱鹼性液體,小腸液可稀釋消化產物,使其滲透壓下降,有利於吸收。

小腸腺分泌的腸激酶能將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原活話為胰蛋白酶,利於蛋白質的消化。人類的大腸沒有重要的消化活動。大腸的主要功能在於吸收水分和無機鹽,同時還為消化吸收後的食物殘渣提供暫時貯存場所,並將食物殘渣轉變為糞便。

二、腸道也是人體的免疫器官 小腸液常混有脫落的腸上皮細胞、白細胞以及由腸上皮細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腸道集結了人體約60%~70%的免疫細胞,成為維護人體健康的天然屏障。

三、腸道完成人體絕大部分營養物質的吸收 小腸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產物大都在十二指腸和空場被吸收,迴腸具有其獨特的功能,即能吸收膽鹽和維生素B 12,亦是吸收功能的儲備部分。大腸可吸收的主要是水和鹽類。

四、腸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 食物殘渣可在腸道內停留十餘小時。在這過程中,食物殘渣中的一部分水分被結腸黏膜吸收,剩餘部分經結腸內細菌的發酵和腐敗作用形成糞便。糞便中除食物殘渣外,還包括脫落的腸上皮細胞和大量的細菌。

此外,機體的某些代謝產物,包括由肝排出的膽色素衍生物,以及由血液通過腸壁排至腸腔中的某些金屬,如鈣、鎂、汞等的鹽類,隨糞便排出體外。

看完以上報告正在處理中。


張浩醫生


據外媒報道,對於醫療研究人員來說,想要找到控制我們腸道細菌的方法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我們微生物群落的生態非常複雜,並且我們在腸道細菌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瞭解上只能算廣泛水平。來自斯坦福大學一項新研究則成功地展示了飲食如何被用到幫助傳播某一特定腸道細菌。

這項研究是邁向通過調節腸道菌群以幫助治療各種疾病和改善整體健康的精準醫療未來的早期一步。

到目前為止,益生菌被認為是調節人體腸道菌群的最傳統的方法。從本質上來說,我們通過消耗一些好的細菌來幫助維持良好的健康或治療抑鬱症、過敏等疾病。然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們想要搞明白人類飲食是如何改變腸道內細菌數量以及食用特定食物是否有助於繁殖某些菌群。

為此,研究人員首先追蹤了一種為紫菜聚糖提供養料的腸道細菌的特殊菌群。這種碳水化合物並不難找,在人們日常食用的壽司上就有它的身影--海苔,另外這種細菌對於美國來說還非常適合研究,因為它在那裡的飲食中是一種少有的成分。

然後研究人員再在分組的實驗鼠中展開進一步研究,結果顯示,動物體內微生物群落中的細菌水平可以通過餵食不同數量的海草進行有效控制。更令人激動的是,這些水平可以通過簡單地增加或降低富含紫菜聚糖的食物數量來校準。

對此,這項研究的其中一位參與者Justin Sonnenburg表示,這個稀釋實驗的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他們沒想到飲食對細菌種群的直接影響居然這麼明顯。

之後,研究人員將細菌中能夠有效消化紫菜聚糖的基因提取出來,然而將其移植到另外一組沒有該消化能力的同類型細菌種群中。在隨後的實驗鼠實驗中,這種經過改造後的細菌也能起到有效控制腸道細菌的作用。

這項研究的最終目的則是開發出一種能供病人服用的精準藥物。

眼下,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了《自然》雜誌上。


cnBeta


不錯,腸道健康很重要!

但,同腸道健康相比,人體有不重要的健康部位嗎?

事實上,但凡是我們是身體的組成部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一個器官、任何一個部位出了問題,都有可能給我們帶來嚴重的損害,乃至喪命。

而,“腸道”其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它包含著許多部位,也有著許多生理功能,比如吸收消化和排洩。

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說:如果喪失了吸收消化和或排洩功能,人還能夠健康的活著嗎?還有可能活著嗎?

更何況,吃喝拉撒是每一個人每天都要完成的生理現象。

只不過是因為在現代生活的多種因素參與下,腸道疾病不僅多發,而且日趨年輕化,加之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所以對腸道健康問題也越發的重視起來了。

說起腸道問題,我舉個發生在昨天夜班的例子:

凌晨兩點,急診室來了一位不到40歲的男性患者,主訴是反覆腹痛四天,加重三小時。

除了腹痛之外,患者並沒有任何症狀。

但是CT檢查卻發現存在結腸佔位,高度考慮腫瘤可能。

當場建議患者住院治療,結果患者卻要求回家商量一下。

希望這位患者現在已經住院系統檢查治療了。


最後一支多巴胺


作為一名心內科醫生,如果談到腸道菌群是否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係,我想大家本能的認為,張大夫你還是別扯了,沒聽說過腸道菌群和動脈粥樣硬化之間有什麼關聯的。今天,張大夫就從腸道健康的角度,說一說腸道菌群失調和動脈粥樣硬化之間的關係。

眾所周知,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有很多,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甚至還包括高尿酸血癥、吸菸、熬夜等等,但是如何把腸道菌群失調和動脈粥樣硬化拉上聯繫呢?告訴你,可能還真的有聯繫!

腸道菌群失調產生的三甲胺增多,這使得在肝臟氧化生成氧化三甲胺也隨之增多。這種物質可以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從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發生和發展。事實上,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腸道菌群更加容易失調,表現為體內柯林斯菌屬含量上調,羅氏菌屬含量下調。這種變化直接或間接方式參與到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過程中。這個過程通過促進能量吸收、引發腸道慢性低度炎性反應、調節膽鹼代謝等途徑增加著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

講了這麼多,總而言之就是要注意腸道健康,因為腸道不健康還真的有可能影響到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張之瀛大夫


為什麼腸道健康如此重要?因為腸道健康身兼數職,免疫、消化、排毒、甚至還要影響人的大腦,你說重要不重要?

不簡單的腸道健康

腸道是最大的消化器官,每天供給人體所必須的養分都來自腸道的吸收;腸道又是最重要的排毒器官,人體絕大部分毒素都儲存在腸褶皺裡,然後通過每天的定時排便行為排除體外;腸道還是免疫器官,絕大部分病菌都是在腸道被免疫消除掉的。是不是覺得腸道是一個多面手,但腸道的能量遠遠不止於此。

近年來人們發現腸道內龐大的菌群數量與很多精神因素有關,腸道內的菌群數量之間的平衡,甚至會影響大腦傳遞的情緒變化,可能出現抑鬱、焦慮、興奮、激越、煩躁等等情緒表現。而大腦的情緒變化也會反過來影響腸道的菌群數量,比如焦慮、煩躁的患者很容易出現腹瀉或乾燥的表現,這也是腸易激綜合徵的主要表現。

由此引發的研究熱潮幾乎超越了人體其它器官,腸道菌群與腦科學的關係被整個科學界持續關注著。相信未來十年、二十年,更多的研究成果將會服務整個社會。

如何保證我們的腸道健康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吃出來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所以寄希望於通過藥物調節腸道健康是下策。近年來,人們發現膳食纖維可以調節腸道的很多問題,像便秘,排毒,炎症,益生菌的生長,甚至膳食纖維的攝入還能降低腸癌的發病幾率。

而且膳食纖維最大的特點就是價格低廉,我們從日常的植物蔬菜或瓜果中很容易就能夠攝取到足夠的膳食纖維。比如蘋果中提取的果膠纖維對人體效果最為顯著,而蘋果是日常常吃的水果之一,價格低廉。

未來的展望

我們的科技發展到今天,腸道菌群和腦科學的研究已經大熱當下,不久的未來,可能我們的焦慮症、抑鬱症等疾病完全可以通過食用某種食物來調節我們的腸道菌群,達到緩解焦慮和抑鬱的目的。這也是很多科學家研究的方向,我相信,我們能做到。


我說精神


“ 所有的疾病都在腸胃裡開始” - 希波克拉底,首先,你應該知道你的腸道的另一個名字是胃腸道,它是消化系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你身體裡有100萬億細菌,其中大部分存儲在你的腸道中。這些細菌可以對你的身體功能產生巨大的影響。。情緒,能量水平,創意產出等等都會受到影響。

一個運作良好的消化系統的重要性不能被誇大或不被欣賞。然而,我們中的許多人始終做出反對保持這一重要系統正常運轉的選擇。我們常常認為我們的身體是現實中的斷斷續續的碎片(因為整體醫學和古老的癒合系統都理解),我們的身體是一個協同工作的連接部件 - 所有人都依靠彼此高效工作。

這臺機器的大老闆是消化系統。越來越多的研究將消化不平衡與自然免疫疾病,關節炎,抑鬱症,自閉症,過敏,免疫力低下,低能量,牛皮癬和痤瘡等看似無關的疾病聯繫起來。缺乏適當的營養吸收,腸易激綜合徵和漏腸綜合徵可導致毒性積聚並加強我們的免疫系統,直接影響我們身體每天進行的許多代謝功能。

消化系統有幾個功能:

· 分解並吸收營養

· 在你的身體和外部環境之間創造一個障礙

· 排洩廢物,是我們免疫系統的一部分。

它由我們的消化道(GI Tract)和支持它的輔助器官組成。胃腸道從口腔開始到肛門結束,而附屬器官包括神經系統,舌頭,牙齒,唾液腺,肝臟和膽囊,胰腺和微生物組。這些都必須共同完成消化過程。

從長遠來看,消化不良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疲勞,骨折和感染增加。如果你頻繁的出現消化問題,那麼你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讓自己的腸道恢復健康


藥療君


因為腸道健康不僅僅腸道自己的事情,它與我們身體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如果腸道出現問題,癌症只是腸道有發出來的其中一個嚴重的後果。而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會出現更多的問題,比如: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情緒上煩躁/易怒甚至抑鬱,失眠,便秘,腹瀉,痔瘡,膚色暗沉,易衰老,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問題。

而腸道其實也是我們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之一,如果腸道健康出了問題,人體的免疫力也會降低,容易生病,所以保護腸道健康才變的關鍵重要而迫切,近些年,隨著飲食水平的提高,生活習慣的改變,腸道問題也變成了一種常見的問題,尤其是現在的工作很多人經常久坐,飲水量不足,飲食結構不均衡,吸菸飲酒,熬夜,吃過多的甜食,大量吃冷飲喝冰飲料,經常吃零食等等,這些習慣都會引起腸道的問題。


越來越多的人失眠,便秘,其實主要與熬夜及飲食習慣有關,最終造成腸道的問題,加重這些症狀,長期放任不管,就會形成疾病,甚至引發更嚴重的後果。因此及時改變這些不良的習慣,養成多樣均衡的飲食習慣是十分重要的,並且還要保證一個良好的情緒,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腸道的健康。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人之所有者,氣與血耳。人生之本,本於陰陽,人體之陰陽血與氣,血是榮血(動脈血)和營血(靜脈血),血是質(精),營血是水谷之精慾望,榮血是氧氣與水谷之精微的化合液;氣是衛氣,衛氣是能,是天之人瓦氣(氮氣)和水谷精微的混合汽。氣與血異名同源,共產於六腑,六腑的功能是“消谷揚氣”,揚出的就是氣血二氣。六腑中實際工作的是胃和大小腸,胃收納混合酸解所有食材(包括天之氣,其中氧氣消耗了,只剩下氮氣)成為粗食糜。小腸將粗食糜酶化為微細食糜,在小腸內僅淋巴吸取了很小一部分水谷之精微。大腸將小腸內的微細食糜吸入結腸,結腸將食糜進行細菌分解成為人體需要的化合物。大腸承受著肝臟發出的熱能,令食糜升高溫度,將天之氣分離出來。大腸袋收縮擴張在將食糜逐節擠向乙狀結腸和直腸的同時,擠壓出氮氣攜帶水谷之精微的混合汽,大腸壁靜脈吸納了水谷之精微,只剩下泥狀糟粕,大部分是纖維物質。水大部分進入靜脈,氮氣都進入了三焦成為衛氣。營血與衛氣同出大腸,大腸是後天之本的源頭。大腸袋是人體的“玄牝”,大腸是“穀神”,穀神不死是謂天地根。大腸的吸引作用是小腸和胃排空的動力。由於小腸的盤繞,食糜靠地球引力作下降運動是實現不了的,小腸內食糜不運行,胃內食糜也不會下行,胃內食糜靠胃的收縮壓力是推不動小腸內食糜的,所以胃不排空不是胃的問題,而是大腸的問題。對胃病的治療應換個思路。另外大腸內還有眾多的神經系統,如副交感神經可令人心平氣和,心肺運動減緩,更宜入靜。大腸素有苐二大腦之稱。大腸內還有眾多的免疫系統,可抵抗多種傳染病。大腸還分泌多巴胺會人喜悅興奮,放鬆全身,令氣血流動順暢,能更好的發揮生殖和生理功能。蹤上所述大腸對人體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湯谷沖霄


腸道菌群在腸屏障構築中的作用

曾經,我們的消化系統被認為是一個相對“簡單”的身體系統,基本上由一個長管子組成,供我們的食物通過,被吸收,然後排出體外。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無數的研究表明腸道健康與免疫系統、情緒、心理健康、自身免疫疾病、內分泌失調、皮膚狀況和癌症之間存在聯繫。時至今日,腸道難以置信的複雜性及其對我們整體健康的重要性是醫學界越來越多的研究課題。

腸道微生物是指生活在你的腸道里的微生物。一個人的消化道中大約有300到500種不同的細菌。雖然一些微生物對我們的健康有害,但許多微生物對我們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它們可以增強你的免疫系統功能,改善抑鬱的症狀,幫助對抗肥胖。

胃腸不健康的壞處

1,不健康的胃腸道會損害身體吸收營養、調節血糖和儲存脂肪的能力。體重減輕可能是由於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2,不健康的胃腸道可能導致睡眠障礙,如失眠或睡眠不良,從而導致慢性疲勞。大部分的血清素,一種影響情緒和睡眠的激素,是在腸道內產生的。所以腸道損傷會損害你的睡眠能力。

3,不健康的胃腸道可以影響我們健康的其他方面,如大腦,心臟,免疫系統,皮膚,體重,激素水平,吸收營養的能力,甚至癌症的發展。

4,不健康的胃腸道可能會增加全身炎症,並改變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這會導致自身免疫疾病,在那裡身體攻擊自己,而不是有害的入侵者。

5,還有人認為,不健康的胃腸道對食物的耐受力下降,導致難以消化食物和不舒服的症狀,如腹脹,氣體,腹瀉,腹痛,噁心。有一些證據表明,食物過敏也可能與腸道健康有關。

你能為你的腸道健康做6件事

1.降低你的壓力

長期的高壓力對你的整個身體,包括你的腸道都是很難的。一些減輕壓力的方法可能包括:

  1. 冥想

  2. 散步

  3. 按摩

  4. 與朋友或家人共度時光

  5. 散發精油

  6. 減少咖啡因攝入

  7. 大笑

  8. 瑜伽或養寵物

2.充足的睡眠

得不到足夠或足夠的睡眠質量會對你的腸道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進而導致更多的睡眠問題。每天晚上至少要保證7-8個小時的不間斷睡眠。

3.慢慢吃

充分咀嚼食物,更慢地進食有助於促進充分消化和吸收營養。這可能幫助你減少消化不適和保持一個健康的胃腸道。

4.保持水分

喝大量的水已經被證明對腸道粘膜的內壁以及腸道內良好細菌的平衡都有好處。保持水分是促進腸道健康的一個簡單方法。

5.服用益生菌

在你的飲食中添加益生菌或益生菌補充劑可能是改善腸道健康的好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患有細菌過度生長的人,不應服用益生菌。在選擇益生菌或益生菌前補充劑時,最好諮詢醫生,以確保最佳的健康效益。

6.改變你的飲食

減少你所吃的加工過的、高糖的和高脂肪的食物可以幫助改善你的腸道健康。另外,吃大量的植物性食物和精益蛋白質會對你的腸道產生影響。另外,高纖維飲食對健康的腸道微生物有很大的幫助。

4種胃腸道健康食品

1.高纖維食物

如豆類、豆類、豌豆、燕麥、香蕉、漿果、蘆筍和韭菜等,這些食品可以對腸道健康帶來幫助,也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的。

2.大蒜和洋蔥

大蒜和洋蔥可能具有一些抗癌和增強免疫系統的特性,這些特性與腸道的一些主要功能密切相關。不過還有一些特定的好處,也許只是傳聞而已。

3.發酵食品

泡菜、酸菜、酸奶等發酵食品是益生菌的重要食物來源。雖然這些食物的質量可能有所不同,但它們對腸道微生物的益處是可以帶來一定的幫助。

4.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

如骨湯和鮭魚,可能對整體健康,特別是腸道健康有益。你可以嘗試通過食物來提高身體的膠原蛋白產量或者嘗試添加各種食物,如蘑菇,好的奶製品,或某些肉類。

綜上所述:人的腸道比以前想象的要複雜,對全身健康有著巨大的影響。健康的胃腸道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心臟健康、大腦健康、改善情緒、健康的睡眠和有效的消化,還有助於預防一些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你可以改變一些生活方式,從而對你的胃腸道健康和整體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希望能夠給題主帶來幫助。另外,有什麼欠缺的地方,希望能與讀者朋友們一起交流,共同提高。


談健


腸道大家往往認為是消化器官,但實際上腸道和身體很多疾病都相關,甚至現在有研究證明腸道竟然和抑鬱症有關。腸道到底都有哪些重要功能?

1、消化吸收功能,和排洩器官

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總所周知,但是你知道人體99%的營養物質是通過腸道消化的嗎?還有1%口腔和胃來完成的,而吸收營養幾乎是 100%通過腸道完成的。

成人的腸道總長度大約8-10米,小腸大約5-7米,如果人的小腸如果小於60cm,就是哪些由於疾病的原因切除大部分小腸,患者如果不通過靜脈營養,只是通過腸道吸收營養,無論每天吃多少東西都是無法存活 的。

同時,當身體內的沒有吸收的物質,大量細菌和有害物質,最終通過直腸肛門排洩出去。

2、免疫功能

醫學人士都認為腸道是人體的最大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為什麼呢?

大家知道腸道里是人體最大細菌庫,那裡有10的14方個細菌,可能你不知道這是多少,這個數量是人體細胞的10倍數量。

大家知道人得血液和組織中不能有任何細菌,如果有麻煩就大了,那麼這麼多的細菌為什麼能老老實實的在腸道內,不進入血液和其他組織內?

主要是因為腸道的強調的免疫功能和屏障功能,腸道淋巴組織 發達,集結了全身70%-80%的免疫細胞,保證這不讓細菌越雷池一步。

神經調節功能,號稱是“第二大腦”

大家平時想,除了大腦,心應該是第二大腦吧,因為大家印象中總是說心想事成,那就大錯特錯了。

號稱“第二大腦”是腸道,為什麼呢?

分佈在腸道的的神經元細胞數量僅次大腦,大約有1億左右神經細胞,遠遠多於神經系統中的脊髓和周圍神經系統的神經細胞數量。

這麼多神經元細胞不是擺設,它能獨立於大腦之外感受腸道內各種物質,包括食物,營養,藥物,細菌病毒等的信息,自行控制腸道的行為。

比如當我們吃了有毒有害的物質,腸道會馬上產生噁心嘔吐的反應,保護我們的健康。


所以腸道健康對我們每個人太重要了,腸道健康是我們一切健康的基礎,沒有腸道健康,就沒有我們健康的生活。

“快樂的小大夫”每天為您推送健康醫學知識,分享病例,不要忘記點擊右上角關注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