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消组:要做一车人的“护身符”

洗消组:要做一车人的“护身符”

祖 国

洗消组:要做一车人的“护身符”

加 油

洗消组:要做一车人的“护身符”

抗击疫情 共克难关

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更多关注的目光都聚焦在直接服务患者的院前转运车组身上。其实,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工作接触不到患者,却真真正正的是患者与车组人员的安全保障,是整个一车人的“护身符”,他们就是洗消组。

洗消不是洗车那么简单

每辆转运完患者的救护车,都会严格按照规定的路线回到洗消地点,洗消组人员会让转运人员去特定位置脱防护服,对他们进行消毒,并按要求收集处理污染防护用品。

洗消组:要做一车人的“护身符”

将洗消设备放入救护车医疗舱,打开设备开始消毒,同时密闭车门车窗,对车辆外可能污染的区域喷洒消毒液。大约10分钟后,取出设备,再次将车门关紧,还要密闭40分钟才算完成洗消,救护车就可以再次使用了。有时候车组陆续回来,每一辆车的每一项流程都要严格执行,才能确保洁净、安全。

洗消组:要做一车人的“护身符”

随着疫情防控任务的加重,转运过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人员等的车组都需要洗消,任务愈加艰巨,仅2月2日一天,洗消组就完成了52次洗消任务。

因为面对的是污染车辆,洗消人员跟转运组一样,也要穿戴全套的防护用品,口罩、手套、帽子、防护服、护目镜、鞋套、靴子、靴套等一个都不能少,而且经常需要连续奋战,所以洗消人员就带着尿不湿工作,防护服穿上了,能不脱就不脱,能省一套是一套。

“孩子们”迅速长大了

洗消组的工作强度大,组里面的年轻人,在艰巨繁重的工作中,感受着身边急救前辈的“铁军精神”,也迅速成长为一个个的“小铁军”。

洗消组:要做一车人的“护身符”

洗消组成员:彭赛

彭赛大年初一接到通知,要她参加培训后上岗,她说自己的第一反应是“超紧张”。尤其看到第一批培训的人已经可以很熟练正确地穿脱防护服了,自己就更着急,担心跟不上大家的“节奏”。于是就利用别人吃饭、休息的时间玩命练,最终顺利通过考核。在后来的洗消工作中,她还能指导比自己更“新”的同事。

洗消组:要做一车人的“护身符”

洗消组成员:舒宇梦

舒宇梦把自己要去洗消组的事情最先告诉了男朋友,哄劝一番都不管用后,男朋友最终选择了尊重与支持,并提醒她注意安全,多吃饭多喝水。

有了和男朋友的“沟通经验”,舒宇梦就跟爸妈也说了。出乎意料的是,平时超级宝贝闺女的老两口竟然全力支持,让她“舍小家为大家”,而意料之中的是妈妈在除夕夜发的透着担心的朋友圈、为她收拾行李时的落寞背影,以及目送她出门时不舍的目光。

在加入到洗消组后,和同事朝夕相处,一同奋战,有了近乎家人一般的感情,舒宇梦说这次离开爸妈的羽翼,但真的没有感觉到孤单。

洗消组:要做一车人的“护身符”

洗消组成员:王洁

王洁是个有礼貌的孩子,每一次洗消时,跟转运组的前辈说话,出现最多的词就是“您”。“您把钥匙、手机给我,帮您消下毒”,“您把所有车窗都关好”,“您把护目镜摘下放红桶里”,“您脱防护服的时候不要碰到里面,慢慢往下卷”,“老师,我再给您喷下手”......贴心的几句话让刚完成一趟转运任务的急救人员放松一笑,隔着密不透气的隔离衣,也能感觉到温暖的战友情。

120的“雷神山”洗消点

为改善洗消工作环境,更好、更安全地完成洗消任务,中心协调相关部门,在距离现在洗消点不远的一片空地上,开辟、搭建起一个全新的洗消点。中心领导现场指挥,相关部门昼夜奋战,大家学习发扬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搭建工作中的拼搏精神,垦荒地、运建材、拉电线、调设备、改造集装箱,在严格规范操作、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只用3天,就建起一个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可停放20辆救护车,且满足4组洗消工作同时进行的洗消点,为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洗消工作依靠的是夯实的基础、严格的规范、过硬的队伍和顽强的精神,只有做好洗消,转运车组和患者才能确保安全,他们就是一车人的“护身符”。转运、洗消默契配合,院前、院内同心共筑,前辈、后生帮带传承,才能凝聚成坚不可摧的力量,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END-

洗消组:要做一车人的“护身符”

公众号ID:BEMCpropaganda

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