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文字与内蒙文字相同吗?有何区别?

家和万事兴42747531


外蒙古文字与内蒙古文字相同吗?答案是明确的,不同!同为蒙古族,为何外蒙古和内蒙古的文字不同呢?其实,原本二者同文同种,使用着相同的语言和文字。后来因为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外蒙古才出现的新的文字。但是,直到现在,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人使用的语言依然是相同的,都是蒙语。二者之间的差别仅仅是口音差异和一些外来词汇的不同,并没有本质区别。大概其就类似于现在朝鲜与韩国之间语言上的差异吧,口音不同、但相互之间都可以听明白。

蒙古帝国时期

在蒙古帝国崛起之前,蒙古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在成吉思汗打败蒙古乃蛮部之后,俘虏了乃蛮部的“文化人”塔塔统阿。之后,成吉思汗命塔塔统阿教授诸子、宗王学习用畏兀儿字母拼写蒙语,后来逐渐规范化形成了现而今我国内蒙古地区仍在使用的蒙文,史称“回鹘式蒙文”。虽然蒙古帝国鼎盛时期为了方便全国交流出现过“八思巴文”,但这种文字主要用于官方文书,蒙古人日常使用的一直都是“回鹘式蒙文”。

元王朝时期

随着蒙古帝国大宗的转移,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与拖雷系分道扬镳、走向事实独立。后来,术赤系的钦察汗国、拖雷系旭烈兀建立的伊儿汗国也与元王朝渐行渐远,蒙古帝国名存实亡……久而久之,“八思巴文”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变成了特定场合才使用的“半死文字”。但是,因为蒙古统治阶层没有像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那般迅速汉化,回鹘式蒙文在元王朝统治阶层中仍然具有相当市场,一直被广泛使用并没有走向消亡。

元王朝之后

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元建国、建立了明王朝。但是,北方的元王朝并没有彻底灭亡。即便在徐达率军攻入元大都之后,元王朝也一直存在,只不过退回了蒙古故地而已。之后,北元政权以及后来分裂的瓦剌、鞑靼等蒙古政权一直与明王朝长期对峙。正是因为这种“主动退却”,使得蒙古人一直保留了自身的语言和文字,没有被明王朝进一步同化。再后来,蒙古各部继续分裂,但明王朝始终无法进入蒙古故地,回鹘式蒙文得以继续保留。

清王朝、包括后金时期一改明王朝对蒙古各部的武力抗拒,采取了“怀柔天下”的策略,将蒙古各部纳入了自身的“外藩”体系。虽然名义上蒙古各部已经被纳入了清王朝的版图,但是除了早年归附、编入八旗蒙古各牛录的蒙古人,外藩蒙古实际上依然保留了对本地区的实际控制力。清王朝对邻近的内扎萨克控制力相对强一些,而对外扎萨克基本也就保持了一个名义上的宗主地位,根本无力直接管辖,充其量也就设置一个乌里雅苏台将军、宣示宣示主权罢了。而这,正是后来外蒙古、内蒙古出现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回鹘式蒙文依然拥有其存在的土壤,被继续广泛使用着。

晚清时期,清王朝江河日下,沙俄对外蒙古一直虎视眈眈。苏俄建立之后,仍然延续了沙俄对外蒙古的政策。北洋政府建立之后,除了徐树铮短暂率军进入外蒙古之外,民国政府对于外蒙古的控制力几乎已经为零了。二战后期,中苏《雅尔塔密约》签订,外蒙古正是成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出于政治原因,外蒙古一直使用着回鹘式蒙文。而在此之后,蒙古国对蒙文书写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改变!

西里尔蒙文的出现

一九四五年,外蒙古正式宣布脱离中华民国。次年,为了进一步向苏联靠拢、也为了进一步撇清与中国的关系,蒙古人民共和国正式推出了“新蒙文”,即放弃回鹘式蒙文、改用俄式西里尔字母拼写蒙文。自此,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的蒙古族人虽然都说着蒙语,但书写方式却成了“天壤之别”!我国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已经不认识蒙古国的文字了。随着蒙古国西里尔蒙文的推广,新一代的蒙古国人也已经不认识回鹘式蒙文了……

回鹘式蒙文在蒙古国的复兴

上世纪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长期处于苏联压抑下的蒙古国也走向了真正的独立自主。近些年,新一轮的“去俄化”风气在蒙古国大行其道,作为“俄式”特征最明显的西里尔蒙文首当其冲!蒙古国政府近些年又开始回归本源,准备重新恢复回鹘式蒙文的使用。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使用了几十年的文字,废除起来还是相当麻烦的。因此,直到现在,蒙古国大规模使用的依然还是西里尔蒙文,只是在货币上以及一些特殊领域率先进行了推广。当然,恢复回鹘式蒙文是大势所趋,假以时日,以后我国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去蒙古国或许又可以见到熟悉的文字了……

综上所述,外蒙古文字和内蒙古文字经历了一个由相同到不同的过程,这一切实际上是与政治相关联的。近些年,随着蒙古国进一步恢复回鹘式蒙文,蒙古国与我国内蒙古蒙古族的文字又在逐步走向相同。当然,这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无论文字如何改变,外蒙古与内蒙古蒙古族人的语言一直都是相同的,二者仅仅是口音和外来词汇的差异,没有本质区别。


农民工歪说历史


有区别。

外蒙古人主要使用的是西里尔蒙古文,而内蒙古地区使用的是回鹘体蒙古文。当然,我并不是说外蒙古就不存在回鹘体蒙古文。


举两个例子:

请看下面这张照片,这是外蒙古国发行的图格里克货币,上面会有成吉思汗的肖像。旁边的文字就是用回鹘体蒙古文写成,内容是:

Mongγol bangki tabun mingγan tügürig. (蒙古银行五千图格里克)。

再看下面这张纸币,这也是外蒙古国发行的图格里克,图中人物是苏赫巴托尔,文字依旧由回鹘体蒙古文写成,内容是:

Mongγol bangki ǰaγun tügürig. (蒙古银行一百图格里克)。

由此可见,蒙古国也有回鹘体蒙古文。

所谓的回鹘体蒙古文,就是上面那些竖长的蒙古文字。蒙古人的文字源于回鹘字母。

这是在1204年成吉思汗征讨乃蛮之时,俘获塔塔统阿后命其发明的文字,接着就成为此后几百年间蒙古人最广泛使用的文字。

这种文字也叫做胡都木蒙古文。

至于外蒙古人主要使用的,则是西里尔文。

这是蒙古人受到前苏联和俄国的影响,所重新发明的一种书写系统。通过西里尔字母,来记载标准的喀尔喀蒙古语。

比较一下下面的这张图片(蒙古一词在西里尔文中的写法),可以看出两者差别很大。

因此,内外蒙古的文字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HuiNanHistory


蒙古文字是蒙古人用来记录蒙古语的文字。从蒙古人开始纪录自己的语言以来,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使用过多种文字体系。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前并没有文字,1204年,成吉思汗任命畏兀儿人塔塔统阿掌管蒙古的文书印信,并教授太子、诸王畏兀字(回鹘字母)以书写蒙古语,蒙古人至此时便采畏兀字(回鹘字母)以记录蒙古语。下图是回鹘式蒙古字母手写体(左边)与传统蒙古文对照:

回鹘体蒙古文:蒙古伊儿汗国大汗完者都(Öljeitü Ilkhan)1305年写予法国的君主菲利普四世(King Philip IV of France)建议军事合作的信:

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委托国师八思巴另制八思巴字作为元朝的官方文字。虽然诏令屡下,当时的蒙古人仍然喜欢使用回鹘式蒙古字母,至明朝取代元朝后,八思巴字便罕见有人使用了。蒙古本土的蒙古人仍以回鹘式蒙古字母为正宗。下图是纯银的巴斯巴文圣旨银牌:

16世纪蒙古信奉佛教,广译遍传佛经,蒙古文字因而普及、定型。此时引入许多藏语、梵语之内典用语,取代以往蒙古人使用的辞汇。1587年,喀喇沁翻译者阿尤希固什为了便于转译藏、梵语音,修改旧有字母,创制了阿礼嘎礼字母。学界谓此时之书面蒙语为古典蒙古语。

此外,1648年由蒙古和硕特部僧人咱雅班第达改编创造了托忒字母:

1686年由札那巴札尔(即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发明索永布字母和札那巴札尔方形字母。这套文字同时也可以用来书写藏语和梵语。

索永布字母:

札那巴札尔方形字母:

但上述这些文字,因种种原因都没有流传推广,以致湮灭在历史海洋里。

从17世纪开始,原本在字体和正字法上与回鹘字母并无显著区别的蒙古文开始演化出独立的字体和形式,逐渐定型后即成为了现行的传统蒙古文。下图:清代蒙古文古籍

传统蒙古文是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官方文字,也是中国大部分蒙古族使用的蒙古文,俗称“旧蒙文”。包括2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有5个,表示辅音的有24个,拼写时以词为单位连书。行款竖行从左向右(即字序从上到下,行序从左到右)。

20世纪初,曾有蒙古文拉丁化之议,当时却未付诸实行。1941年之后,由于苏联的影响,蒙古人民共和国改以基里尔字母拼写喀尔喀蒙古口语,其中加入了Ө ө和Ү ү两个符号来表示俄语中没有的元音。俗称“新蒙文”。

以西里尔字母拼写的“蒙古”一词:

1990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民主化改为蒙古国后,宣布恢复传统蒙古字母的官方地位,但使用量仍不如以基里尔字母拼写的蒙古文。相对于传统蒙古文来说,西里尔字母的优点是所说即所写,这促使蒙古国在使用新蒙古文初期,短时期内国民的识字率提升极大。不利的一面就是放弃了传统文化。

传统蒙古文写法拼写的“蒙古”一词: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则一直仍采传统蒙古文。期待您的关注,欢迎指正!


雾都的早晨


之前其实回答过类似的问题。蒙文即蒙古文字,是用来书写蒙古语的文字。目前世界上蒙古人普遍应用的蒙古文字有两种,一种是外蒙古所使用的新蒙文,一种是内蒙古使用的老蒙文(或旧蒙文)。

旧蒙文,蒙古人称为老蒙文,是传统蒙古文字,起源于13世纪,改良自回鹘文字所以也称回鹘式蒙古文。蒙古祖先发迹于鄂伦河之时蒙古部并无文字。1204年太祖灭乃蛮部,擒获掌管印信的畏兀尔人塔塔阿统。塔塔阿统逃跑的时候还怀揣着乃蛮部的金印,太祖感其忠贞,仍印任塔塔阿统掌管蒙古汗国印信,并创造以回鹘文书写的蒙古文字。由于以回鹘文字母为基础改良的蒙古文字书写方式比较适合蒙古族的记录习惯,所以很快就推广开来。成为蒙古人民通用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蒙古文字还经历过几次变迁发展至今。1260年,世祖皇帝任命藏教萨迦派五代祖师八思巴为国师掌管印信,并创立蒙古新文——八思巴文字。但由于蒙古诸民习惯使用回鹘蒙文书写,所以八思巴文并未推行开来。十六世纪未,喀喇沁部落的阿尤希固什做为索南嘉措的翻译为了能更好的翻译藏文及梵文经书改良了旧蒙文创立了阿里嘎里文。1648年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僧侣札雅班第达改良传统蒙文创立新体字托忒文字,但只通行于天山南北路,东蒙古未采用。此文字也更适用于卫拉特蒙古语。现行蒙古语以阿里嘎里文为大宗。老蒙文目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内蒙古自治区官方文字。

新蒙文,又称西里尔蒙文。外蒙古独立后,受苏联的影响创立了以西里尔文书写的蒙古文字。1942年开始试用,1946年,全蒙古转用新蒙文。除了将俄文所有字母一概借入以外,还加入了Θ和Y两个字母来表示俄语中所没有的元音ö和ü。

不过蒙古国已颁布法令全面改用老蒙文,2014年通过法律规定将当年在政府文件中恢复使用传统蒙古文。2020年全面废止新蒙文,全部改回旧蒙文。


琴行运营叨逼叨



就如韩越一样,韩国为了显示国家力量,它改为使用老体字,但在重大节日上,它不得不使用汉字,毕竟汉字相对来说比较优越。越南也一样,用得是西方拼音字母代替,由于受法国殖民,所以一定程度受到影响,始终将自己与西方发达国家靠近,自信心很强。但是越南也有节日,保留了中国一些元素,比如写对联,写书法,它还得请教年长的人或专业人事去完成,这两个国家现在也要求恢复汉字,毕竟他们已用了上千年,韩越这样坚持用也离不了它本身的国情,他们之所以走自己道路也是合情合理的。



蒙古国也不例外,受一定东亚文化圈影响。但它却一路在摆脱,想尽可能靠拢俄罗斯,达到中立,蒙古国当初这样做,也是计出无奈,毕竟北方有强邻苏联,在它大北方,政治将他们与西伯利亚分开,俄罗斯西伯利亚大城市不少,像托木斯克,伊尔库茨克,赤塔,都和蒙古交流颇深,所以受其影响也不奇怪。再加上苏联强大的影响,过去苏联是超级大国,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周围各国自然脸红,纷纷效仿,尤其东欧国家,蒙古国也不例外,它受影响最深,甚至一度将国父成吉思汗拉下神坛,去旧改新,旧文也被西里尔文取代,斯拉夫文字在蒙古国加工,成了他的文字。


相对蒙古国西化了,而内蒙古却仍用旧文,他用成吉思汗曾留下的文字,已经有八百年之久。成吉思汗之前没有文字,他看到辽,金,夏都有自个文字,感觉不甘心,不可能一直用绳子解疙瘩来交流吧!本来想和他们一样用汉字拼出做文字,由于特殊原因,不得不寻求他路,在统一蒙古的时候,俘获了乃蛮掌印官塔塔通阿利用畏兀儿创造了新字,毕竟他们同属阿尔泰语系,所以一直被他的子孙皇帝沿用。


直到忽必烈时,大元帝国建立,百废待兴,畏兀儿文字被摒弃,改用藏文和梵文来拼写,创造自己的文字,一直用了元一代。直到元朝灭亡,才被放弃,北元又恢复了旧字,明清时不断改近和完善,蒙古文已经系统化了,甚至被后来的满清借用,成为皇帝的必修课,直到现代内蒙古蒙古族仍坚持用旧字,也是在尽可能保留古老的传统。

现在蒙古国也不寂寞了,也想恢复旧字,他们渐渐走向发展本国的道路,旧字被提上议程。


龙文说史


蒙古分内蒙和外蒙,内蒙还是使用传统的回鹘体蒙古文,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而外蒙由于独立时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学习苏联的文化,将原来的回鹘体蒙古文改成由斯拉夫文字演变的西里尔文字,由于文化的不同这两种文字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不过随着苏联的解体,蒙古国又逐渐开始重视原来的回鹘体蒙古文,蒙古这个国家现在挺迷茫的,找不到一点归属感,作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缓冲国的日子确实也不太好过,中俄关系和好却把它晾在一边,心里实在不太舒服,又无可奈何。


甲乙丙丁戊


目前,外蒙用西里尔字母拼写,内蒙用古回鹘字母拼写。西里尔字母拼写的蒙文,目前在词的阴阳性上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淆,古回文拼写的蒙文则保留着明确的阴阳性。


Khargha


不一样,简单点说,中文是偏旁部首的象形字,而蒙文是读音拼写的字。中国蒙族依旧继承蒙古文字拼写,外蒙受俄罗斯影响,采用俄文字母拼写蒙语。。


DannyGioR


不一样的,内蒙古用的蒙文才是蒙古人老祖宗留下来的,外蒙古后来彻底放弃了原来的蒙文,现在用的是很接近俄文的一种文字


懷惗6119


现在不同了,国内的蒙古族使用的是传统的蒙古文,就常见的竖排版文字;而现在外蒙古和俄罗斯境内的蒙古族使用的是斯拉夫文,也就是俄罗斯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