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為什麼最後定都邯鄲?

輿地鏟史官


提起戰國時期的趙國,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趙國的都城是邯鄲,但是趙國最初的都城並不是邯鄲,是趙國經過充分考慮才最終遷移到邯鄲的,那麼為什麼趙國要遷都到邯鄲呢?


首先,趙國最初的都城是晉陽,也就是現在的太原。從趙國國君還是晉國卿的時候就開始經營晉陽,把他作為自己發展的大本營。依靠這個大本營,趙氏才能在關鍵時刻聯合魏氏和韓氏幹掉當時最強的智氏。

從地理位置看,晉陽雖然易於防守,但是其遠離中原,靠近其他鄰國。且隨著魏國的建立,其距離強大的魏又非常近,安全保障上需要趙國分去許多兵力。由諸侯的“卿”升為諸侯的“國君”後,趙氏的戰略眼光比以前更高,為了逐鹿中原,也為了避開強大魏國的鋒芒。同時一場偶然的內訌,讓趙國完成遷都。

其次,家族內鬥,引發趙國選擇中原腹地的中牟為都城。在“三家分晉”後,趙氏家族內部發生了內鬥,國君為了擺脫舊宗族勢力的干擾,決定把都城遷移到中牟。這裡的中牟不是北宋至今天的中牟,那個中牟在今天開封附近,這裡的中牟據考證在今天鶴壁附近。

這個位置距離傳統意義上的中原洛陽地區已經很近了,對於戰國七雄來講中原就是天下的中心,當中原的主人周王室已經不能守住的時候,都想分一杯羹,趙氏自然也不例外,一個偶然事件給我趙國通盤全局,爭奪中原的機會。但是又說一個偶然事件,讓趙國最終定都邯鄲,直到被秦國滅掉。

第三.內亂破壞了都城,趙國被迫遷都邯鄲。遷都中牟後,趙國的整體實力得到增強,在與七雄中比較強大的齊國打了兩次仗,並且都取得大勝,趙國的聲望也得到了尊重。具有象徵意義的周王室正式承認其為諸侯。因為趙國是後起來的諸侯,其國君位置的繼承很亂,時常出現公子出來爭奪國君的位子,到趙敬侯時,因為叛亂使中牟破壞嚴重,不能再作為都城了。於是敬候下定決心遷都相對穩定的始建於商代的城市,歷史名城邯鄲。

最後,趙國定都邯鄲直到被秦國軍隊攻破城池滅亡,期間出現了許多影響中國歷史的人物和事件。邯鄲周邊物產豐富,有利於趙國的持續經營,安全形勢也比之前的都城要好。從公元前386年遷都到公元前222年(被秦國滅掉),邯鄲在150多年裡作為趙國的都城,逐步發展為當時整個黃河以北地區最重要的城市,當時邯鄲的冶煉業、商貿非常發達,也吸引了許多大思想家在邯鄲定居,比如荀子。

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為了取得對付的信任,紛紛把自己的公子放到其他國家做人質,秦始皇的父親嬴子楚就是以人質的身份留在趙國。在此期間被大商人呂不韋看重,呂把自己的愛姬送給了子楚,並幫助他成功返回秦國當上國君,千古第一帝嬴政就是在邯鄲出生的。戰國後期,趙國的實力明顯不敵秦國,最終邯鄲被攻破,趙國滅亡。

作為3000年未改變城市名字的古都,邯鄲因趙國內部的叛亂和國家形勢的通盤考慮成為都城150餘年,經歷過趙國曆史的重大事件,也誕生過許多歷史名人,比如秦始皇嬴政。現在的邯鄲積澱著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已經成為中原經濟區和華北地區的重要城市,依託京津冀協同發展,邯鄲的明天會更好。


無筆


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國都在哪?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河北邯鄲。統一天下的秦始皇嬴政,就出生於邯鄲。實際上,趙國國都一開始並不是邯鄲,邯鄲是趙國第三個國都,也是最後一個。趙國的兩次遷都,其中都包含著重要的戰略考慮。

趙國的第一個國都晉陽,也就是山西省會太原,別稱龍城。趙國與晉陽的關係,要從晉國末年說起。春秋後期,晉國國政被智氏、範氏、中行氏、魏氏、趙氏、韓氏六卿控制。當時的趙氏當家人,就是著名的趙簡子趙鞅。

趙簡子非常有戰略眼光,他認為趙氏要在六卿爭霸中存活下來,必須一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本營。而且,這座大本營要佔據地理上的優勢。趙簡子選來選去,最終選定了一個地方,也就是晉陽,約在太原市西南。

從軍事地理上看,晉陽西有呂梁山脈、東有系舟山、太行山脈,南有太嶽山脈。晉陽正好處在這些山脈中間的汾河谷地(太原盆地)中。晉陽以北,通過雲中山與系舟山之間狹長的谷地,與忻州盆地相接。太原盆地面積相對較大,晉陽則位於太原盆地的最北部,汾水以西。這就意味著:建都於晉陽,趙氏就可以在太原盆地佔據居高臨下之勢。

而從農業上講,太原盆地適宜耕種,加上汾河南北貫穿整個太原盆地,農業用水相對充足。在古代,一個王朝(諸侯或割據勢力)強大與否,有多少耕地是其中一個重要標準。

趙簡子定都於晉陽,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把晉陽打造成趙國向北擴張的基地。六卿爭晉,多集中於晉陽以南,晉陽以北存在大量空白地域。趙氏就看中了這裡,如果控制晉北,則趙國的戰略縱深將會變得非常大,在之後的諸侯競爭中會佔據一個相對有利的態勢。

公元前475年,趙簡子之子趙襄子滅掉了割據于山西大同附近的代國。趙能滅代,沒有晉陽作為北進的基地,是不可想象的。

不過,到了公元前425年,也就是趙襄子去世的這一年,趙國把國都從晉陽遷到了中牟。《三國演義》裡,時任中牟縣令的陳宮抓到了被董卓畫圖通緝的曹操。中牟位於現在鄭州以東、開封以西。但是,趙國遷都的中牟,和現在的中牟不是一個地方。趙國的中牟,位於河南省北部的鶴壁市西郊,淇水以北。中牟(以下皆指趙國的中牟)西北,有一個著名城市——林州,以那條著名的人造水渠紅旗渠而聞名世界。

趙國為何要從晉陽遷都到中牟,要知道中牟位於晉陽東南四百多公里,這要從趙國當時所面臨的形勢說起。公元前425年,雖然晉國名義上還在,但已被趙、魏、韓三家實際瓜分。三家分晉,趙國分到了晉國北部,韓國分到了晉國中南部,也就是山西臨汾、河南洛陽周邊區域,剩下的為魏國。魏國的地形非常特殊,主體位於東部,既河南開封(魏都大梁)、許昌、新鄉、焦作、安陽、濮陽、山東菏澤附近。在焦作以北,魏國在韓國與趙國之間開了一條“圓滾滾”的通道,然後向西北伸去,再折向西南。佔據山西省西南部的運城市附近,甚至還佔據陝西的河西(黃河以西)部分地區。

魏國的這種特殊地形,對趙國來說有一個最大的不利之處,就是將趙國阻擋在中原之外。在春秋戰國時期,“天下”的中心,一般被認為是在河南,至少東周國都位於河南。韓國與魏國瓜分河南,趙國基本上被排斥出河南,趙國當然不願意。趙國也有向中原擴張的雄心,只有這樣,才能匹配趙國的大國地位。趙國遷都至中牟,就是有意逐鹿中原。暫時有魏國阻擋?這都不要緊,趙國可以等天時,但至少要做好相應的準備。

當然,趙國還要做一件事:在趙國暫時無力逐鹿河南的情況下,要防止魏國北上佔據河北,這是趙國的地盤。趙國定都於中牟,實際上就是打造一座鐵門,把魏國隔離出河北。定都中牟,趙國的主要軍事力量可以集中在中牟,防止魏國北上。

趙國定都中牟,還有一個考慮——防止北方的中山國南下。三家分晉時,魏國實力最強,趙國則強於韓國,問題在於趙國的北方無險可守。看地圖,趙國的北部不過柏人(河北邢臺北),而這裡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趙國當時已控制邯鄲,但邯鄲位於平原地帶,防守起來較為吃力。中牟就不一樣了,中牟位於太行山區,地形非常複雜,易守難攻。趙國定都在中牟,向南可圖中原並阻止魏國北上,向北可防止國都被人端掉。

而趙國遷都於邯鄲,是在公元前386年,趙敬侯在位時。魏國與趙國隔漳水對峙,中牟在漳水以南,趙國本土基本上都在漳水以北。國都放在中牟,對趙王對全國發號施令非常不便。而且,中牟三面都是魏國地盤,距離魏國邊界僅一步之遙。這樣的地理環境,決定了趙國定都於中牟,已不合時宜了。

邯鄲位於漳水以北,西邊是太行山,東面是華北平原,物產豐富,足以為國。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魏國滅掉了趙國以北的中山國。這對趙國來說是好事嗎?確實是好事,因為魏國是跨過趙國滅中山國的。僅憑這一點,趙國上下就斷定魏國是不可能永遠隔著趙國統治中山國的,中山國早晚必為趙國控制。趙國控制下的中山國,勢必不能再對邯鄲產生軍事威脅。

經過綜合研判,趙國決定遷都邯鄲。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戰國初期,趙國的政治中心位於山西太原,佔據著汾水谷地的精華地帶,坐擁著後世的龍脈所在。然而,隨著戰國諸雄的爭霸戰爭持續進行,趙國毅然放棄了太原,將都城東移,最後定鼎邯鄲。這究竟是為何呢?

太原到中牟

趙獻侯遷都於中牟是趙國政治中心的重大轉移,此前的趙國以晉北為核心,其主要目的是應對晉國故土上波雲詭譎的政治鬥爭。雖然趙國早已佔有了晉國“東陽”之地,但為了鞏固其核心根據地與祖先崇奉之地,並在晉國的覆亡中撈取最大的政治軍事利益,所以始終堅持以晉陽為都。


而至於獻侯之時,三家分晉之勢已成,晉國的故有領土被三國瓜分完畢,則此時的趙國為了逐鹿中原,提高自己的政治軍事地位,則必須將政治中心離開邊鄙的西北之地,轉入中原地區,所以趙獻侯的此次遷都是趙國戰略發展的必然選擇。


定鼎邯鄲

至於趙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趙國遷都於邯鄲,這次遷都雖然在地理位置上比並沒有第一次遷都的地理跨度巨大,但是其原因卻值得討論。首先,春秋中期以來趙國小宗邯鄲氏即以邯鄲為采邑,且擁有精銳的“東陽”之師,可見邯鄲擁有較好的軍事地理位置與豐富的資源,這也是趙國遷都於此的原因。

圖/今天的趙王城遺址


而之所以遷離中牟,則可能與魏國在魏文侯時期的強勢擴張對趙國南部疆域造成的戰略壓力有直接關係。《史記•趙世家》有“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公子擊守之” ,《趙國策》有“魏文侯借道於趙攻中山”,則此時魏國對於趙國形成了完全的戰略壓制,甚至越過了趙國國境佔領中山,即於趙國的腹心之地插入一把利刃,使得趙國如芒刺在背。


而據《史記》載“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 ”,則此時的魏國疆域已經隔漳河與趙對峙,如果此時趙國繼續將政治中心放置在距魏國極近且朝夕不保的中牟。則隨時面臨被魏國南北夾擊且首尾不能相顧的境地,因此這次遷都更應該說是趙國面對魏國咄咄逼人攻勢的一次戰略收縮,穩固了它在漳河以北的固有勢力範圍。

趙國都城遷徙的動力主要來自於趙國的戰略擴張方向以及地緣環境權衡,能夠最好的統御全境是都城選擇的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1.資治通鑑


歷史研習社


國家都城的選址是在主要矛盾作用下權衡利弊後的結果,而不是符合都城選址的所有原則。

邯鄲從趙敬侯元年(前386年)作為趙國都城,到趙王遷八年(前228年),共歷經八代王侯,延遲時間長達158年之久。戰國後期,邯鄲發展為黃河以北人口眾多,商業繁榮的著名都市之一,與齊國的臨淄、楚國的郢都齊名。

趙敬侯遷都邯鄲,主要出於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邯鄲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為邯鄲城市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二,邯鄲豐富的自然資源,促進了這裡手工業和農業的發展。

第三,邯鄲含有豐富的礦產。

第四,邯鄲本身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

第五,從地理位置和交通來說,邯鄲在溝通南北各國的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後,遷都邯鄲也是國家戰略轉移的體現,逐鹿中原。

當然,邯鄲因出於四戰之地,經常面臨軍事威脅,比如趙成侯時期,邯鄲被魏國攻破的“邯鄲之難”。正因如此,趙國後在信都建立陪都,在邯鄲南部修築長城來彌補這一缺陷。


五味社


看當時的疆域圖就知道趙國為何最後定都邯鄲了。首先趙國定都邯鄲的時間是在公元前386年。這一年是魏國第二任君主魏武侯在位之年(公元前395年——前370年),此前經過一百多年的戰爭,魏國已經將秦國向西壓迫的毫無還手之力,同時秦國國君獻公剛剛登位,迫切需要休養生息,所以魏秦戰爭暫時進入了二十年休戰。此外,魏國的觸角還向東伸向了衛、宋、魯等國,掠取了大片中原膏腴之地,已經與向西擴張的齊國交上了火。同時,魏國在文侯時期(前407年)還越過趙國攻滅了中山。可以說,此時魏國的功業已經達到了巔峰。此時,都城還位於中牟的趙國能選擇的擴張方向只有兩個——繼續以晉陽為基地,向北攻擊胡人;仍然以中牟為基地向東涉足中原。

中牟,位於今鶴壁市山城區。中牟其後是四面被太行山餘脈包圍的林州盆地,若要聯絡舊都晉陽(太原)也只能通過狹窄的羊腸坂道。對羊腸坂道,後來曹操征討袁紹外甥高幹時曾走過,並留下了一首《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此外,中牟東方則直面魏國,屬於魏國的嘴前的肥肉。所以,魏國若發狠攻趙,趙國前方被掐斷,後路被堵死,很可能會成為甕中之鱉。在那個利益第一的年代,魏趙韓三晉聯盟很容易做到翻臉比翻書還快。

但是遷都邯鄲就不一樣了,邯鄲雖然處於平原,好歹南方有漳水和滏水兩道天然屏障,東面還有濤濤黃河水阻隔。實際上,在趙國遷都邯鄲的第三年,魏趙兩國就發生了第一次火拼。雖然趙魏的作戰地點不在邯鄲,但是這也足以讓趙國慶幸。其實,趙國的好運還在後面,即公元前354年的桂陵之戰。正是因為邯鄲四周有很大的縱深,所以趙國才能在桂陵之戰後退守信都(邢臺),等到了齊國的援軍。需要補充的是,趙國自晉陽遷都中牟再到邯鄲,考慮的一點還有擴張方向。那就是儘量將都城遷至更靠近中原的地方。但是不久後趙國將都城從中牟又遷到邯鄲,亦足以說明中牟作為都城的不足,也從另一方面說明此時趙國的經濟實力不足以涉足中原這塊四戰之地。也許,趙國人考慮吞併魏國的飛地中山國對趙人來說更實在些。

最後一條很重要,趙國遷都邯鄲在交通上可以更容易聯繫舊都晉陽(太原)。因為邯鄲西方有太行八陘之中的第四陘——滏口陘。比較來說,滏口陘確實比羊腸坂道更容易聯絡。巧合的是,正是因為滏口陘經過上黨地區,這才導致趙韓兩國在上黨地區糾纏了數百年,直到秦滅六國前夕,韓國受到秦國的壓迫才無奈地將上黨地區全盤交給趙國。為此,趙國也被迫捲入了戰國時代最為慘烈的長平之戰。


大福讀史


因為當時空氣好


張海山442


我,趙王,打錢!打錢後告訴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