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有30萬中國學生在假裝留學,中國留學生如何走出舒適圈?

leejq1985


假裝留學?我怎麼看到這個詞語很驚訝?還可以這樣說有300萬國內學生在假裝上大學,混混也就畢業了,頭條現在就是喜歡把一些弱智的問題拿出來看我們是否也弱智吧?


阿甘歷史觀


我作為一名美國教育寄宿家庭的媽媽,我想我回答這個問題,比較合適。本人移民美國八年,期間走訪過無數的留學生、也看過不少的大學,應該說比較瞭解中國孩子在美國的留學生活.

有30萬在假留學?這個數字的真實性就需要考量,美國有沒有虛度青春,不思進取的留學生,肯定有,而且不在少數,至於說30萬,這個我確實不知道.

現在出國的孩子和八十年代比,吃苦耐勞精神,壓根沒有,都是家底雄厚的孩子出國,也犯不著要孩子吃苦,今時不同往日,沒必要要孩子們走父輩們走過的老路,那不是日子過回去了?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有想學好的心情,一般情況下,催一催,敦促敦促,都還是願意學習的好孩子,對於假留學的同學,要想辦法扭轉局面,要他們好好學習,都還是好孩子的。


教育寄宿家庭媽媽


30萬的數據怎麼來的?真實嗎?

到國外留學,本身就是走出舒適圈了!你想,在一個語言不同的國度裡生活,不管有錢沒錢,那都是一個挑戰,更何況文化相差還那麼大!

其次,讀書本來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國外大學(野雞大學除外)的GPA,那是要實打實地讀的,平常作業必須一次不落地完成,每次考試不管大考小考,都得認真完成,期末考就更不用說了。總之,不管是作業,小測,大考,沒有一樣你可以不認真對待、全力完成的!

第三,高考不容易,可是留學申請也不容易。總有人以為留學生是在國內考不上好的大學,所以去國外留學。然而,從留學申請的過程來看,除了考託福雅思,考SAT,參加活動和競賽,培養興趣愛好等等,留學申請階段自己寫文書,寫很多文書,一次次修改,申請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存在一個大學都申不上的風險,這些都充滿了挑戰。哪一個舒適圈需要這些挑戰?

第四,大部分留學生,都是揹負著父母的期望出國的,所以他們除了用功讀書,還是用功讀書,同時有些還要在校內打工,補貼自己的生活費。國內大學的孩子,也有少數兼職打工的。但是留學生由於課業多,學校有打工時間限制,並不能長時間打工賺錢。大部分留學生,還是比較節省的。富二代的,那是少數。

有沒有30萬人在假裝留學?這個數據有沒有經過調查呢?留學,本身是一件成本很高,風險更高的事情,舒適圈在哪裡?沒看到!


張家瑛


把“假裝留學”前面加上30萬這個數字,這只是題主想像出來的一種假裝的觀點而非事實!

做為一個資深觀察留學生的公號,我們姑且認為:請中國留學生走出“舒適圈”是一種善意的表達,但必需對30萬這個數字提出質疑,是哪項研究、哪組數據總結得這麼隨意?


美國《門戶開放報告》數據顯示,中國大陸依舊是美國高等院校(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留學人數第一大生源國,2017-2018年度共計有363,341名中國大陸留學生赴美留學。如圖所示:

圖 |opendoors

題主的30萬中國學生在假裝留學是從何談起呢?

所謂“假裝”,我們又如何去定義它?

所謂“舒適圈”是指哪裡舒適?

我們先來分析“舒適圈”

國內的影視劇也好、身邊的親朋好友傳聞也罷,無論是哪種信息都沒有你親身去體驗留學來的真實

去美國留學前對於非母語的惡補學習、對美國大學從一無所知到跳坑無數再到申請季的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心情七上八下悲喜交集數月有餘之後,辦簽證、面籤、體驗、疫苗哪一關不通過,你能去留學?

就算是過五關斬六將全都順利了,12個小時的飛機獨自跨越千山萬水去到一個非母語的環境生活學習,真的比父母開車/乘高鐵送你上大學來得舒適嗎?不見得。從最初的體感上來講,留學生們沒有大家想得那麼舒適,哪來的“舒適圈”?如果比學業壓力,與國內同級大學相比,“舒適圈”更加的不存在,這裡就不展開聊了。

我們再來分析“假裝”

什麼是真正的留學?也希望你親身去體驗留學,而不是隻用你豐富的想像力來腦補。

上課必需搶著發言才算真留學?拜託,給留學生們一點時間,他們會發言的,只是即便在國內是學霸托福考到110分的學生,如果高中不是在純國際學校歷練過,一開學就在課堂上侃侃而談的,那都是在戲裡,留學生需要一個學習的過程。


和美國本土學生打成一片才算真留學?拜託,留學生有自己的觀點並帶著自己國家的文化特色去學習和生活,做大學校園裡一道不同的風景不好麼?留學生是學生,學術是重要的,有數據表明,國內留學生四年大學畢業率遠高於該大學平均水平,這難道不是留學生們無數個夜晚趕due用不那麼舒適甚至犧牲社交和睡覺時間維穩GPA獲得大學學位證書所得到的認可?要知道,從美國大學某些專業順利畢業已經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在上學的同時打工掙錢才算真留學?拜託,留學生手裡的簽證是F1(學生簽證),在校外打工是非法的,負責任的講,被發現是要遣返回國的。我國第一代留學生真的是太難了,那時中美兩國經濟環境差太多,所以打個黑工的風險成本反到是低的。現如今中國留學生到美國打工而放棄學業,這並不划算。

中國留學生太有錢,他們都在花天酒地豪車美女?這不是真的,不能用幾張豪車圖片來與30萬的留學生生活劃等號。也許個別留學生不喜學習專愛物質,那麼這種孩子在國內可能更是揮金如土,因為中國現在的購買環境真是 太~方~便~啦!


留學生在外要學的東西還真不少,就連‘戀愛’這件事兒,我們國內在小學、中學時的教育都是斷檔的(《奇葩說》第六季:大學要不要開戀愛這堂必修課?為什麼有這種辯題,很顯然嘛!中、小學沒開過這種課,鐵證如山~),留學生們出國前如果讀是的公立高中,到了美國相當於生活經歷跳級,而美國學生從小學、中學的課外活動、畢業舞會等等活動中,早就接受了長期、刻意的品格教育,留學生到了新環境,他們真的不需要適應馬上就會很舒適嗎,別逗了。


所以你看,留學這件事本身就已經走出了“舒適圈”,在美留學生們也許不是你們想像中整天歌舞昇平的樣子,留學觀察者為他們正名!


更多留學新鮮資訊,請關注留學觀察者。


留學觀察者


我以為需要澄清以下問題:

一、這30萬數據是如何統計出來的?應該是臆造。

二、這裡的假裝留學應該是“遊學”,只不過比一般的遊學時間長一點而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留學”。

三、美國大學實行學分制,寬進嚴出,假裝留學是畢不了業的,只能被辭退。如果上的是野雞大學,則另當別論。

四、假裝留學的也只是極少數,他們要麼是富家子女,為面子而出國遊學的;要麼本來就讀書不好,為所謂的"鍍金”而出國遊學。


大海一滴水


現在在國外留學是一種時髦,數量很大,有關係的和有錢的家庭基本上都把孩子放在國外了!

孩子們的成名和成人基本上都是用金錢堆切起來的,但也不排除這裡面有學霸和尖子!

真有關係、有本事、有錢家庭的孩子,靠其家庭的助力在國外謀一個好的職業就留在國外定居了!

有一定社會關係和經濟實力家庭的孩子,不得已只能靠家庭的關係和能量回國發展,也能安插一個安身立命的好職業和好工作!

按當前社會的現狀,社會關係、人情關係、經濟實力是決定孩子前途和命運的基礎,除非你有真的本事能夠脫穎而出!

所以說,出國留學的孩子永遠走不出舒適圈,因為能夠走出國門、出國留學本身就是一個舒適圈!

現在人們追求的不是走出舒適圈,而是如何走進和擠進出國留學的舒適圈!


冷眼觀天下941


這些去美國假留學的孩子家庭背景分兩類:一是中國當代資本家的孩子,二是高官的孩子。他們父母有錢,花再多也無所謂。真正花父母血汗錢的很少很少,因為流血流汗的人一年掙不到幾個錢,他們的孩子無法自費出國留學。


陸老爺13


普通人家出國留學實屬不易,無論是對孩子來說,還是對家庭來說。經濟是一個巨大壓力,甚至好多家庭砸鍋賣鐵供學生;孩子在國外,揹負的壓力更大,不能辜負家庭的期望,獨自承擔學業和生活巨大壓力,還要承受異國他鄉情感上的寂寞和文化上的不適。所有這些不是吃瓜人能想象和體味到的!

所以,如果不是親自到國外生活體驗過的人,對國外留學僅憑想象的話,就不要胡說一氣!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籠統而談不合時宜。富家子弟也各不相同,也有很多非常努力。


山東朱墨


不知道這三十萬留學生的數據怎麼來的?我兒子以訪問學者身份公派美國學習,據說名額有限,競爭很激烈。到國外後每天都勤奮學習,經常在實驗室工作到半夜,收益非淺。



高中出來的孩子一般在歐美都混得不好,因為意識形態差距太大,本科畢業後留美讀碩可能效果更好,當然歐美讀碩的回國可能性一般不大,人畢竟都是喜歡適合自己的環境生長的。從小送國外可能對孩子的影響會更全面,但一樣的,從小生活在西方的一般長大了也不會回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