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時,曾來過南澳島,你知道嗎?

本文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學習、交流,非商業盈利用途。

鄭和下西洋時,曾來過南澳島,你知道嗎?

鄭和曾舟經南澳島,島上曾建立廣東省唯一的一座三保公廟紀念之。惜廟已毀,至今未復建。

鄭和(1371~1435年),本姓馬,小字三保(一作寶),回族,雲南昆明(今併入晉寧)人,明初入宮做宦官(太監),從燕王起兵,賜姓鄭,任內宮太監。祖與父都到過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幼時就對外洋情況有所瞭解,故永樂三年(1405)受皇帝朱成祖派遣,與副使王景弘,率領水手、官兵2.78萬人,乘62艘船下西洋,從蘇州劉家港出發,到占城(今越南南部)、瓜哇、蘇門答臘、錫蘭(今斯里蘭卡)等,經印度折回,共歷時2年,以後又屢次航海,前後28年間,七下西洋,訪問了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和東非等地區的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東岸和紅海、麥加,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鄭和下西洋時,曾來過南澳島,你知道嗎?


據明正德十五年(1520)黃省曾所撰,記述鄭和等旅行南海所歷諸國之書《西洋朝貢典錄》上卷中,有二次寫到鄭和舟經南澳。其一是在《占城國第一》載曰:“其國在廣州之南可二千里,南濟真臘,西接交趾,東北臨大海。由福州釒鹹往,取官土官之山。又五更(每更60裡),取東沙之山,過東甲之嶼。又五更,至南澳。又四十更,至獨豬之山。”其二是在《暹羅國第十》載曰:“其國在占城西可一千五百里,由漳州而釒鹹往,見南澳,取東董之山。山之狀如唐冠。又取銅鼓之山,又經獨豬之山……”所稱“南澳”,據伯希和所撰《交廣印度兩道考》(上卷·二三占城)之考證,斷為汕頭之東的南澳島。1946年饒宗頤先生主撰《潮州志》認為,鄭和舟經南澳是如今我們掌握到之潮汕與南洋發生關係最早事件之一。這也是廣東和全國水運史上的重大事件。

鄭和下西洋時,曾來過南澳島,你知道嗎?


鄭和舟經南澳的歷史佐證、位於南澳島深澳古城東門外北側清代東炮臺旁的三保公廟,為廣東省所獨有,可惜已毀。據青少年在附近居住的原縣政協副主席歐瑞木等所述,該廟築於明代,毀於20世紀50年代,單間約200平方米,坐南向北(至民國時,被駐於廟的保安兵改為坐東向西)。神龕擺著鄭和騎白馬、兩侍擎旌、六將隨後和四船的木雕,兩面牆上繪著鄭和下西洋的大幅壁畫。抗戰時發生了義勇軍夜襲廟內偽軍的故事:1944年六月初一夜,以深澳青年為主的10多人游擊隊,從饒平渡海至深澳鄉三澳村,奔襲包圍了三保公廟,向廟內10餘名偽軍投彈射擊,擊斃7名偽軍,游擊隊收繳偽軍武器後速返大陸。

鄭和下西洋時,曾來過南澳島,你知道嗎?


三保公廟雖被毀,但其歷史意義深遠,引起省裡交通部門和學者重視。1986年1月18日,省航運廳黨委書記袁明釧偕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助研員鄧開頌、省造船學會理事曾凱元及省水運史編寫者共11人,到南澳島三保公廟舊址等實地考證,認定鄭和確實舟經南澳,故建議復建三保公廟,因資金緊缺一時無法復建,便以深澳鎮管委會名義,先刻《三保公廟舊址碑記》。但因該址早已分給私人建房築廁,有關部門又未引起高度重視,故重建工作一籌莫展。

鄭和下西洋時,曾來過南澳島,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