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一聲吼,貨車司機、快遞員、商超員工......我們在

天下網商記者 寧函夏

疫情緊急,阿里巴巴簡單幹脆,“馳援武漢,我們就這麼幹了”。

一支有戰鬥力的隊伍迅速集結,菜鳥物流、餓了麼、天貓淘寶、1688、盒馬,千軍萬馬,義無反顧:

  • 菜鳥綠色通道緊急開通,無數大貨車司機就著熱水、泡麵,熬著職業生涯中最熱血的一夜,奔赴千里到武漢;
  • 丹鳥物流配送小哥,想方設法回到工作崗位。別人稱呼他們“逆行者”,但人家沒想這麼多,“這個時刻不能慫”;
  • 餓了麼外賣員帶著口罩在大街上飛馳。他們或許讀書不多,道理卻懂:“醫院的訂單一定得送,只有把醫生照顧好,他們才能照顧其他人”;
  • 淘寶、天貓、1688上的口罩廠員工們,從年三十至今口罩總共做了多少隻沒人數得清,反正那個5倍工資喊工人回來的口罩廠,已趕出100萬隻;
  • 盒馬員工這幾天“分外事”幹了不少:給獨居老人送物資,為斷糧家庭主動配送。累和苦都抗住了,可看到網友寫的感謝信還是淚崩了。

馳援還在繼續,一切正如鍾南山院士含淚說的那樣,“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

下面,我們選取了5個抗擊疫情的一線奮戰者和後方支援人員,聽聽他們的故事。

熊楚英,貨車駕駛員,運送菜鳥綠色通道上首批口罩10萬個

熊楚英剛從安徽寧國驅車700公里到武漢,運送10萬隻口罩。

他是中通快遞寧國公司貨車駕駛員。大年初一,他和同事王慎才接到任務,運送100箱共10萬個口罩到武漢——這是菜鳥網絡組建的“武漢救援物資綠色通道”第一單發往武漢的物資。

口罩的捐贈方說,這批口罩是日本進口,級別非常高,“都是N100的”。

老闆只給了一個命令:要儘快。

阿里巴巴一聲吼,貨車司機、快遞員、商超員工......我們在

熊楚英沒有想到以這樣的方式去湖北。他有一個4歲的兒子,父親是從鄉鎮退休的老黨員。老人說,20世紀60年代前後,爺爺帶著一家人從老家湖北麻城遷到安徽寧國。而他的名字中,有個“楚”字。他覺得這就是他與湖北的緣分。

這是他第一次踏上湖北的土地。和同事輪流開10小時,途徑7市,在服務區吃了兩頓泡麵,加了次油,在第二天凌晨4點多,10萬個口罩達到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

或許警戒、安靜、無人少車是熊楚英對武漢的第一印象。然而進入武漢市內,接觸到交警、看到冒雨打掃的環衛工人、和應急管理局的負責人卸貨,他們的熱情,一聲聲“辛苦了”,讓熊楚英感受最深的溫暖。

從武漢回寧國之後的這幾天,他一直單獨住,把孩子交給父親。哥哥每天送菜放到門口家,醫生每天到他家裡測量體溫。所幸,目前一切正常。

袁雙,物流站站長,帶著面米油穿梭在疫區

早上六點五十分,武漢漢陽區,28歲的丹鳥物流一站點站長袁雙已經到崗。

和同事測完體溫,一切正常,他們開始卸貨、分裝、發貨。

疫情面前,這個站點扛起了武漢漢陽區一半的天貓超市包裹配送,很多市民在等著米麵油、口罩、消毒液,一刻都不能停。

袁雙體會到前所未有的緊張和壓力。這些天,面對親友的擔憂,內心的恐懼,作為站長的他要保護兄弟姐妹們的安全,也要衝到最前線保障市民物資及時供應,一刻也不能停。

他選擇用vlog記錄了武漢封城之後快遞員一天的生活。行駛在武漢的馬路上,沒有一個人,一輛車,一片安靜,他對著手機自言自語,“這原本是很熱鬧的街道”。

阿里巴巴一聲吼,貨車司機、快遞員、商超員工......我們在

中午十二點,一切有條不紊。車裡有黃色標記的是急需物資,優先配送。他跑了三四個小區,給每個顧客打電話,然後把快遞放在保安室,做好交接。

大後方,同事姚凱等人花了一下午時間把天貓超市防疫救災專用倉騰出,在28日迎來第一批共60箱醫用手套;天貓超市的工作人員,連夜盤點了大家所需的殺菌消毒品、米麵糧油、個護家清用品等等,正陸續入倉。

下午近三點,袁雙當天的第62單快遞送完。顧客本來讓他把東西放門口就好,轉念又開了門,遞給他2個口罩。這些天,市民送給他們的,還有手套、壓歲紅包,短信關心。

“我有信心與武漢共渡難關,我行,武漢行。”袁雙說。

武漢封城,公共交通停運,對於21歲的餓了麼外賣騎手陳果來說,變化最大的是訂單額——大部分訂單為幾百塊上下,都是超市的瓜果蔬菜等必需品。他那輛黑色帶框的電瓶車,快要被撐破了。

阿里巴巴一聲吼,貨車司機、快遞員、商超員工......我們在

陳果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當外賣騎手才三個月,感觸卻不及這一週。

“醫院的單子不好送”,這大概是所有外賣員“最自豪的抱怨”,陳果也是。送單無數,他印象最深的是1月22日下午,接了一個六百塊左右的單子:牛奶、麵包、沖劑、飲料,吃的喝的加一起七八袋,地址是一家醫院門診20樓。

東西太多了,他的車裝不下,一個人也拿不了。

他給客戶打電話,對方是個護士,說自己一直都沒吃飯,累得受不了了。

陳果一聽是護士的訂單,找了一卷繃帶,把大包小包都捆在車子後面,送到了醫院樓下。護士本來要下來拿,但陳果看東西太多,幫她拎上了樓。

送到後,護士很驚訝,一直在感謝。但陳果說,“你們才辛苦了,只要醫生護士都要送。”

他想對同事說:“希望我的騎手兄弟們也能注意安全,保重好自己的身體。”

他也想對武漢說:“加油!”大家堅持堅持,天暖和了就會好起來了。

彭峰,口罩廠老闆,5倍工資召回工人

口罩追蹤,那個開5倍工資召工人的口罩廠,已經趕製超過100萬隻口罩了。

口罩廠老闆彭峰,在一週前成為熱點話題,“五倍工資召回”為網友熱議。氣魄當前,一批口罩廠出擊,紛紛召喚員工回廠,加班加點。

阿里巴巴一聲吼,貨車司機、快遞員、商超員工......我們在

這個時候,錢還重要嗎?彭峰問過自己。

然而身在湖北仙桃,離武漢100公里,無數口罩工廠,大大小小的防護用品公司已經挑燈夜戰,全家上陣,守在生產線上。守望相助,有的一人守住整條生產線,能趕製多少就做多少。有的同行甚至開至8倍,叫回70%的工人,把客戶之前預定的原材料全部墊用。

在疫區前線,面對全國口罩告急的危難時刻,彭峰選擇竭盡全力。

阿里巴巴一聲吼,貨車司機、快遞員、商超員工......我們在

招工電話,一個接一個打。人不夠,那就親戚湊。時間緊,所以機器不停,人也連軸轉,不出廠,拼命出貨。

在大年三十,彭峰一家五口在車間吃的泡麵年夜飯,花了20分鐘,然後繼續上陣趕製口罩,迎接鼠年的鐘聲,直到天明。

這是他過得最為忙碌的一個春節。現在回憶起來,“方便麵湯挺好喝”,趕製的100多萬隻口罩,供應給阿里巴巴統一調度,心裡滿足。

張豔霞,客服主管,為93歲武漢獨居老人送菜

武漢盒馬鮮生凱信店客服主管張豔霞,是一名有孕在身的準媽媽。

1月28日下午,一位上海小姑娘通過盒馬官方微信公眾號求助,稱其獨居在武漢的93歲外公沒人照看,交通全無,懇請盒馬幫忙送點吃的。

消息很快傳到武漢盒馬,張豔霞在內部群看到信息,發現老人距自家僅一兩公里路,她就和老公一起給老人送去了蔬菜和水果。“這些蔬菜和水果都是家裡現有的,直接送過去了。”她說這是舉手之勞。

阿里巴巴一聲吼,貨車司機、快遞員、商超員工......我們在

當天晚上,這位上海女孩就寫了封感謝信發在網上。信中,透露了更多細節:剛給張豔霞說完具體地址,沒一會兒外公就打來電話說收到很多吃的,有蔬菜、水果、手抓餅。外公都難以相信這一切。並且,張豔霞一直不肯收錢。

“帶著肚子的寶寶冒著風險出門,讓我實在過意不去,感激之情難以言表!”

武漢盒馬鮮生凱信店店長黃河29日早上也看到了這封感謝信,這個大男人默默流下了眼淚:“只要我們每個人在平凡崗位上力所能及把自己的事做好,沒有什麼不可戰勝。”

就在幾天前,一位女士帶著哭腔給客服打電話說家裡斷糧了,但她所住地不在配送範圍。特殊情況特別對待,盒馬員工記下聯繫方式,第一時間進行配送。

因為配送訂單激增,這幾日盒馬線上配送訂單天天爆滿,盒馬武漢客服電話也接到了很多求助。需求量大,員工們開自家車,盡最大努力送貨上門。

以上,是疫情下5個普通人的故事。而在全中國,還有千千萬萬像他們一樣的普通人,在抗擊疫情的一線、在默默支援的後方,或正在家中,為疫區人民祈福。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們相信,武漢,一定會戰勝病毒,迎來最美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