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度过童年让你念念不忘的是什么?

123三不


小时候最难忘的是冬天搬凳子坐在门前晒着太阳和家人一起吃着饭、聊着天。

那时候家乡还是那种砖瓦房,路还是黄土路,地上长满了草,脚踩的次数多的地方是光秃秃的,如果不是下雨变得泥泞还以为这就是黄色的水泥路呢😊

那时候是个冬天,出太阳了,中午吃中饭的时候。

全家人一人坐着一个小凳子端着饭碗边吃饭边聊天,看着屋前的翠绿桔子树感受不到一点点的寒意,如果不是偶尔吹来的冷风不会觉得这是冬天。因为江西是一个比较能吃辣的地方,而辣椒作为必备的调料品,每夹一筷子菜总有一般都是夹的辣椒,每次吃饭都是边吃一口边把辣椒挑出来。我们能吃辣,但是也会觉得辣,吃着菜总觉得这菜实在太辣了,这顿饭吃的很慢,因为吃完一口总得缓一缓,免得辣过了头还得喝水,那剩下的饭就很难吃完了。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顿饭,晒着再平常不过的太阳,聊着每家每户都会聊的话题,可是,这就很美、很幸福,让我至今还记得。

如今,家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水泥路、小洋楼都一栋栋竖了起来,可是那时的感觉再也找不到回来了,不知道是环境变了,还是人变了,亦或者都变了吧。





微殇遗梦


小时候,家里人口多,能够填饱肚子已属不易。即便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也没有受到多少照顾。

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妈妈的身体不好,经常打针吃药,这给一贫如洗的家加重了负担。

虽然如此,我们家却始终生活在和谐的氛围中。妈妈有病,不可避免要吃一些“小灶”。那时的“小灶”,也就是煮个鸡蛋,或是蒸个鸡蛋羹。

那是那个年代不可多得的美味。

煮好了鸡蛋,妈妈自己只吃一点点,然后,便给我和妹妹吃。那时太小,也不知体谅妈妈,只知鸡蛋好吃,妈妈一发话,我和妹妹便狼吞虎咽般吃起来,不一会儿,就风卷残云,吃个一干二净。

现在想来,我经常热泪盈眶,那时的自己怎么就不知多给妈妈吃?因为营养上不去,妈妈的身体恢复的很慢。爸爸看不下去,告诉我和妹妹,妈妈更需要鸡蛋。

我和妹妹说,那是妈妈给的,不是我们要的。

爸爸便和我们讲道理,我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妈妈再给我们鸡蛋时,我们便不要了。

可是,我们不要,妈妈便也不吃。那个煮鸡蛋,便会剩下。爸爸劝妈妈多吃点,妈妈说,吃饱了。妈妈的病,毫无起色。

然后,在那个冬天,爸爸领着妈妈去住院,我们期盼着妈妈早点回来。

然而,我们盼回的只是爸爸一个人。妈妈,因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和妹妹抱成一团,哭着要妈妈……

整个童年,我都是在对妈妈的内疚中度过。我想,如果我不吃那些鸡蛋,妈妈的营养上去了,是不是,就不能离我们而去?

对妈妈的内疚伴随我度过了整个童年。直到今天,都无法释怀。

如今,鸡蛋成了很平常的食物,可是今天,我一看到鸡蛋,就会想到童年,想起妈妈。如果妈妈还在,那该是我多么大的福分?



中子写情感


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我六七岁的时候,那时我家住在县城,做饭用的是大锅,烧的是柴火,都是妈妈到集市上去买回来。

为了帮助家里,我每天带着小耙子和小绳,和很多小孩子,跑到集市上,站到墙角,等着从车上掉下来来的散草,用小耙耙到脚跟前,再放到小绳子上,这样几根几根,一小把一小把的攒着,直到散市了把拾到的柴草捆起来,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这也许是为家里做的最有意义的件事。


吉祥20932


我的童年时代是在物质比较匮乏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度过的。那时,生活在沂蒙山区乡下农村的我们,甚至一连几个月都吃不上一顿肉或鱼。嘴馋的时候,就和小伙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翻塘捞鱼。

翻塘捞鱼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故乡的村中有许多池塘。那些大大小小的池塘,多是因塘底的地势低洼,夏季雨多,天然积雨水而成。塘里的水长期不干涸,里面生活着鲫鱼、鲤鱼、草鱼、虾、蛤蜊之类的水生动物。塘堰上,临水生长着几棵稀稀疏疏的柳树。这些柳树,把那水红色的、密密匝匝的根须一直扎到塘底的青泥里。

儿时的生活中,夏日翻塘捕鱼是我和小伙伴们最有趣最快乐的事情。

翻塘,须选在夏天那段炎热且干旱无雨的日子里。

这时,池塘里的水终日被毒花花的太阳晒着、蒸发着,塘面的水急剧下降着,等到塘水浅得刚好没过小伙伴的肚脐眼时,我们便选择那种塘面窄、塘底是青泥且里面鱼虾多的小池塘。否则,塘面大了,水太多,塘就很难被翻起来,鱼虾少的池塘,即使被翻起来,也缺少了许多乐趣。

池塘选好了,小伙伴们也聚齐了。于是,我们便兴高采烈地开始翻塘。十几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在池塘里排成一个“一”字,从池塘的一端,赶到塘的另一端。

有时,把塘里的鱼一直撵得蹦跳到一端的塘堰上;有时,脚底下还能踩到那椭圆形的蛤蜊。

起初,塘里的水还不浑浊,也看不到鱼虾的影子,等到拉网似的来来回回蹚着水在池塘里走上十几个回合,塘底青黑的软泥被慢慢地搅起来,泛到塘面上,渐渐地,整个塘里的水变得浑浊起来。

这时,塘里的鱼虾在这浑浊、温热的泥水里再也呆不住了,它们不得不把脑袋浮到水面上来呼吸。这些小鱼儿,张圆了小嘴,露出黑洞洞的小鼻孔,两鳃一张一翕地吞吐着塘面上的水。

看吧,这时,整个塘面上,小鱼儿们万头浮动,煞是好看。

看到塘面上这些鱼儿,我和小伙伴们那股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于是,我们就兴奋地用早已准备好的渔具捕捞起来:自织的弓形小渔网,割草用的草筐,甚至家中用来捞菜、捞饺子的铁笊篱也被用作了捞鱼的工具。

这时候,无论用什么器具捕捞,这些已经被浑浊的塘水呛得奄奄一息的鱼儿也是跑不掉的。

翻完塘后,我们高兴地大获而归。柳条编的小鱼笼里、泥盆里、瓦罐里、小洋铁桶里……盛满了大小不一、品种混杂、颜色斑斓的鱼儿。但所获的大多是些寸许长的小鱼儿;只有运气好的小伙伴,才能从临水的柳树根洞里,摸上几条半斤多重的红鲤鱼儿。

回到家后,把这些鱼儿全倒进盛有清水的瓷盆里,待它们把肚里的浑浊的东西吐出来后,再剖膛洗净。那时候,嘴馋的我总要缠着母亲烧上一顿味道鲜美的鱼汤,喝得小肚皮像西瓜一样圆滚滚的;或者把这些洗净的鱼儿先放到面浆盆里,裹上一层薄薄的、如霜雪一般的白面浆,然后,放到烧得滚开的油锅里,炸得外表黄黄的、酥酥的,里面的鱼肉却雪白鲜嫩,只吃得齿颊留香,让人三日回味不绝。

如今,生活好了。在县城里,无论是在鱼市上,还是在水产店里,都能买到各种各样的活鱼。买回家后,或清蒸,或红烧,或糖醋,但无论怎样变着法儿吃,却总不如儿时翻塘时所捕获的鱼儿那样香,那样让人吃得回味不绝、难以忘怀。

人生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东西。现在想来,儿时,我们用翻塘的方式捕获鱼儿,虽然没有“涸泽而渔”,但对鱼而来说,也未免有点残忍,然而,在那段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比较匮乏的年代里,它却是我们那时的孩子改善生活、获取快乐的一种重要方式。

人生有许多快乐的事情,但是,也许童年的快乐,才是至真至纯的快乐,更是让人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





横塘凌波


提起童年,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我的爸爸。在我的印象中,爸爸是非常有耐心,而且记忆力超群。



爸爸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在农村里,女孩一般是容易被忽视的。然而从小到大 ,我一直被爸爸宠着。

年少时的我,总有问不完的问题。爸爸总是竭尽所能地为我讲解,没有感到厌烦过。



冬季的夜晚,爸爸在暖桶里把棉垫烘热,然后逐一铺在被窝里。那时候的我,根本体会不到寒冷的滋味。有了呵护备至的爸爸,寒意都被驱走了。

在咱们农村,那个时候像爸爸这个年纪的人 ,鲜有读过很多书的人。爸爸却像本百科全书,什么都能说上一些。

村里的人都喜欢和爸爸侃大山 ,因为爸爸读书多, 经历广。只要知道的,爸爸都会讲出来,与大家共享。



那时的我也像其他人一样,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爸爸海阔天空。爸爸很有幽默感,总能将一件枯燥的事情说得诙谐有趣。我是爸爸忠实的粉丝,永远都不会取关。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就过去了多年 。我对爸爸的思念,却一刻也未曾停止。


飘摇的炊烟


大老黑是黑背和德牧的串,刚抱来的时候特别小只,后来长的特别大,我记得我8岁的时候就是我们附近几个村的狗王,那些小母狗都是它的后宫佳丽!哈哈哈。

后来发现它的一个特别厉害的地方,那就是抓野兔,抓野鸡。

我老家在黄河滩区,野兔子野鸡野鸭子特别多,我奶奶喜欢晨练,除了刮风下雨,都是早晨五点就去黄河边溜达溜达,转转。我家大老黑就跟着我奶奶,不会离开我奶奶五米之外,又什么流浪狗什么的上去就是一顿干,它最大的一次战绩就是它自己单挑放羊的养的五只狗,而且是大胜而归。

秋天的时候有雾,尤其是我老家树林多,还靠近黄河,我奶奶早晨带着它去晨练,然后走到半路它不见了,我奶奶就叫它的名字,它没答应,过了一会它跑到我奶奶身边,呜呜的叫,还用嘴叼我奶奶的裤脚,我奶奶纳闷,这狗咋了,就跟着它过去看了看,在一个麦秆垛旁边,有两只野兔子被咬死了,还热乎乎的,一抽一抽的。它把一只个大的叼起来放我奶奶脚下,然后叼着小的那只野兔子跑一边吃去了。我奶奶把兔子带回家,把事情说了说,我们都感觉挺稀罕的,说实话,秋天的野兔子真香。嘿嘿~

后来,大老黑隔三差五的都会抓住兔子或者野鸡,给我奶奶或者叼回家。我们都把大老黑当个宝!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啊!有买狗的隔三差五就上我家去,问我家狗卖不卖!给一千多我爸也不卖!后来,到了夏天,出事了!该死的偷狗贼把大老黑偷走了!

那是夏天的半夜,拿套狗的套子套住它的脖子,把大老黑套住了,给勒死了!我爸听到了它的惨叫声,起床去追!开着摩托车!一口气追到黄河的浮桥上,追上的时候,偷狗的把大老黑的尸体丢黄河里了!我爸要下去把它捞上来,一同去的一个叔叔把他拉住了,因为夏天的黄河水特别大,特别危险。

后来,我家再也没养过狗~我爸看到比较大的黑狗就会唤一声,大老黑过来。


吴哥评影


肉,肉,肉。

幼时父母带两个妹妹在城里生活,虽然他们都有工作,但住房太紧负担太重,遂将我送回乡下老家随爷爷奶奶。爷爷是老私塾先生,但因解放后私塾撤销而失业。而父亲每次送钱回家又都很不及时,一和爷爷奶奶没有经济来源,生活拮据,很少吃肉。我馋。

8岁那年,父母带两个妹妹回老家,父亲特地上街买了肉,哇塞!我煞时有了过年的感觉。从母亲洗肉、切肉、烧肉,我一直围着转,馋得流涎。而后吃了肉的我,犹如登仙。那滋味,几十年至今难忘!


老蒋错话7632


童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田螺,它几乎陪伴我度过了童年的每个夏季。

童年的我身处四川农村,兄弟姐妹五个,家境贫困,上学的学费都要欠几个学期,有几次还被赶回家拿学费。有一天放学回家,赤脚的我不小心踩到释泥了,赶快去池塘边一块石头上洗脚。这时一个圆圆的田螺伸出长长的头,露出白白的肉正贴在石头边玩耍。我急忙抓起它,它似乎受到惊吓,马上把头缩回,盖子盖得紧紧的。回到家敲开它的壳,取出肉在火上烤一会儿,再加点盐,味道不错!从自,除了上学,抓田螺就是我的工作。早上挑着水桶、带上干粮出发,在由近至远的池塘、小溪边抓田螺;还要到池塘中间潜到水底摸田螺。当两个水桶装满大大小小的田螺后,挑着回家,也许是上午、也许下午、也许天快黑了。回到家饥饿的我马上吃饭,他们就会把田螺放进大铁锅煮上一阵,然后大家每人一棵大针开始把田螺肉从壳里取出,全部取完大约两三小时。之后把肉洗干净用小泡住。第二天凌晨五点,爸爸和我走大约八公里的乡村路到火车站去卖,那里有很多单位的人,很快就卖光,收入四五块钱。隔一个月左右买点猪肉回家改善生活,剩下的钱存在铁盒子里,一个暑假下来,学费啥的全部解决。

回忆里的童年虽苦亦甜,能为家里分担一些困难,一家人围在一起取田螺肉的画面永远烙印在心里。田螺,你丰盈了我童年的生活,你是我心心念念的永远记忆。



小贵子38925574


小时候最让我难忘的是哥哥给的跑路费,每每哥哥要去吃好劲道方便面,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去村口的小卖部,买上一包,来回赚取1毛钱的跑路费。

让我难忘的还有小时候吃的棒冰,现在长大了,不知道是不是老了,吃不了冰的啦,最怀念小时候的绿舌头的棒冰,尤其上初中的时候比较拮据,买不起一元的棒冰,只能吃5毛钱的冰渣子,戳的嘴好疼,偶尔来一根1元的绿豆糕棒冰,生活美滋滋!

小时候让我难忘的还有高中校门口老爷爷卖的桂花糕,1元一个,2元3个,每每冬天的时候,问同校借过出门卡,悄悄绕过学校的门卫,买上3块,摸着热热的桂花米糕,幸福不过如此。。。

小时候让我难忘的就是下雪的时候,我还在床上睡觉,外面白茫茫一片,积雪有雨靴那么厚,妈妈从外面回来,我问妈妈外面是不是下雪了,妈妈说是的,雪下的厚了,冬天又冷,门口的路是泥路,跟雪冻在一块,整个一个溜冰场,爸爸骑着车送我上学,我就坐在后面抱着爸爸。

小时候让我难忘的就是初中的时候,上体育课的时候,跟三两好友,在学校的人工荷塘边,在柳树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抬头看看天,天是那么的蓝,那么干净


一指馨阳


伴我度过童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什么?我是一个八零后的,说起童年有很多到现在都是念念不忘的。记得是读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晚自修,晚自修一般老师都是到时间自修就来看有没有同学迟到或者没来的。看过之后就走了,一直到晚自修下课才来看,等老师走了,看和我同桌就在桌上玩弹珠珠,还有一个拿着一个烂草帽来戴,我们几个调皮一点的都在那里玩得不亦乐乎。没想到老师是从教室后面的窗户来看我们,那时的教室是在一楼,后面还有个围墙,黑乌乌的。然后老师进来说:刚才谁在那里没认真看书,玩其他的,捣乱的,统统给我站起来。老师说完没一个人站起来。老师又说不要等到他点名了才站起来,要不然有你好受,也没有人站起来。好了,老师点名了,说哪个哪个刚才在做什么,我也被老师罚了抄写课文五十遍,有一个戴烂草帽的同学也被老师叫到讲台表演时装秀,我们看得是哈哈大笑,连老师都笑了。直到现在都念念不忘,想想都忍不住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