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度過童年讓你念念不忘的是什麼?

123三不


小時候最難忘的是冬天搬凳子坐在門前曬著太陽和家人一起吃著飯、聊著天。

那時候家鄉還是那種磚瓦房,路還是黃土路,地上長滿了草,腳踩的次數多的地方是光禿禿的,如果不是下雨變得泥濘還以為這就是黃色的水泥路呢😊

那時候是個冬天,出太陽了,中午吃中飯的時候。

全家人一人坐著一個小凳子端著飯碗邊吃飯邊聊天,看著屋前的翠綠桔子樹感受不到一點點的寒意,如果不是偶爾吹來的冷風不會覺得這是冬天。因為江西是一個比較能吃辣的地方,而辣椒作為必備的調料品,每夾一筷子菜總有一般都是夾的辣椒,每次吃飯都是邊吃一口邊把辣椒挑出來。我們能吃辣,但是也會覺得辣,吃著菜總覺得這菜實在太辣了,這頓飯吃的很慢,因為吃完一口總得緩一緩,免得辣過了頭還得喝水,那剩下的飯就很難吃完了。

就這麼簡簡單單的一頓飯,曬著再平常不過的太陽,聊著每家每戶都會聊的話題,可是,這就很美、很幸福,讓我至今還記得。

如今,家鄉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水泥路、小洋樓都一棟棟豎了起來,可是那時的感覺再也找不到回來了,不知道是環境變了,還是人變了,亦或者都變了吧。





微殤遺夢


小時候,家裡人口多,能夠填飽肚子已屬不易。即便作為家裡唯一的男孩,也沒有受到多少照顧。

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媽媽的身體不好,經常打針吃藥,這給一貧如洗的家加重了負擔。

雖然如此,我們家卻始終生活在和諧的氛圍中。媽媽有病,不可避免要吃一些“小灶”。那時的“小灶”,也就是煮個雞蛋,或是蒸個雞蛋羹。

那是那個年代不可多得的美味。

煮好了雞蛋,媽媽自己只吃一點點,然後,便給我和妹妹吃。那時太小,也不知體諒媽媽,只知雞蛋好吃,媽媽一發話,我和妹妹便狼吞虎嚥般吃起來,不一會兒,就風捲殘雲,吃個一乾二淨。

現在想來,我經常熱淚盈眶,那時的自己怎麼就不知多給媽媽吃?因為營養上不去,媽媽的身體恢復的很慢。爸爸看不下去,告訴我和妹妹,媽媽更需要雞蛋。

我和妹妹說,那是媽媽給的,不是我們要的。

爸爸便和我們講道理,我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媽媽再給我們雞蛋時,我們便不要了。

可是,我們不要,媽媽便也不吃。那個煮雞蛋,便會剩下。爸爸勸媽媽多吃點,媽媽說,吃飽了。媽媽的病,毫無起色。

然後,在那個冬天,爸爸領著媽媽去住院,我們期盼著媽媽早點回來。

然而,我們盼回的只是爸爸一個人。媽媽,因醫治無效永遠離開了我們。我和妹妹抱成一團,哭著要媽媽……

整個童年,我都是在對媽媽的內疚中度過。我想,如果我不吃那些雞蛋,媽媽的營養上去了,是不是,就不能離我們而去?

對媽媽的內疚伴隨我度過了整個童年。直到今天,都無法釋懷。

如今,雞蛋成了很平常的食物,可是今天,我一看到雞蛋,就會想到童年,想起媽媽。如果媽媽還在,那該是我多麼大的福分?



中子寫情感


最讓我難忘的是,在我六七歲的時候,那時我家住在縣城,做飯用的是大鍋,燒的是柴火,都是媽媽到集市上去買回來。

為了幫助家裡,我每天帶著小耙子和小繩,和很多小孩子,跑到集市上,站到牆角,等著從車上掉下來來的散草,用小耙耙到腳跟前,再放到小繩子上,這樣幾根幾根,一小把一小把的攢著,直到散市了把拾到的柴草捆起來,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這也許是為家裡做的最有意義的件事。


吉祥20932


我的童年時代是在物質比較匱乏的上世紀七十年代度過的。那時,生活在沂蒙山區鄉下農村的我們,甚至一連幾個月都吃不上一頓肉或魚。嘴饞的時候,就和小夥伴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翻塘撈魚。

翻塘撈魚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故鄉的村中有許多池塘。那些大大小小的池塘,多是因塘底的地勢低窪,夏季雨多,天然積雨水而成。塘裡的水長期不幹涸,裡面生活著鯽魚、鯉魚、草魚、蝦、蛤蜊之類的水生動物。塘堰上,臨水生長著幾棵稀稀疏疏的柳樹。這些柳樹,把那水紅色的、密密匝匝的根鬚一直扎到塘底的青泥裡。

兒時的生活中,夏日翻塘捕魚是我和小夥伴們最有趣最快樂的事情。

翻塘,須選在夏天那段炎熱且乾旱無雨的日子裡。

這時,池塘裡的水終日被毒花花的太陽曬著、蒸發著,塘面的水急劇下降著,等到塘水淺得剛好沒過小夥伴的肚臍眼時,我們便選擇那種塘面窄、塘底是青泥且裡面魚蝦多的小池塘。否則,塘面大了,水太多,塘就很難被翻起來,魚蝦少的池塘,即使被翻起來,也缺少了許多樂趣。

池塘選好了,小夥伴們也聚齊了。於是,我們便興高采烈地開始翻塘。十幾個小夥伴,手拉著手在池塘裡排成一個“一”字,從池塘的一端,趕到塘的另一端。

有時,把塘裡的魚一直攆得蹦跳到一端的塘堰上;有時,腳底下還能踩到那橢圓形的蛤蜊。

起初,塘裡的水還不渾濁,也看不到魚蝦的影子,等到拉網似的來來回回蹚著水在池塘裡走上十幾個回合,塘底青黑的軟泥被慢慢地攪起來,泛到塘面上,漸漸地,整個塘裡的水變得渾濁起來。

這時,塘裡的魚蝦在這渾濁、溫熱的泥水裡再也呆不住了,它們不得不把腦袋浮到水面上來呼吸。這些小魚兒,張圓了小嘴,露出黑洞洞的小鼻孔,兩鰓一張一翕地吞吐著塘面上的水。

看吧,這時,整個塘面上,小魚兒們萬頭浮動,煞是好看。

看到塘面上這些魚兒,我和小夥伴們那股高興勁兒就甭提了。

於是,我們就興奮地用早已準備好的漁具捕撈起來:自織的弓形小漁網,割草用的草筐,甚至家中用來撈菜、撈餃子的鐵笊籬也被用作了撈魚的工具。

這時候,無論用什麼器具捕撈,這些已經被渾濁的塘水嗆得奄奄一息的魚兒也是跑不掉的。

翻完塘後,我們高興地大獲而歸。柳條編的小魚籠裡、泥盆裡、瓦罐裡、小洋鐵桶裡……盛滿了大小不一、品種混雜、顏色斑斕的魚兒。但所獲的大多是些寸許長的小魚兒;只有運氣好的小夥伴,才能從臨水的柳樹根洞裡,摸上幾條半斤多重的紅鯉魚兒。

回到家後,把這些魚兒全倒進盛有清水的瓷盆裡,待它們把肚裡的渾濁的東西吐出來後,再剖膛洗淨。那時候,嘴饞的我總要纏著母親燒上一頓味道鮮美的魚湯,喝得小肚皮像西瓜一樣圓滾滾的;或者把這些洗淨的魚兒先放到麵漿盆裡,裹上一層薄薄的、如霜雪一般的白麵漿,然後,放到燒得滾開的油鍋裡,炸得外表黃黃的、酥酥的,裡面的魚肉卻雪白鮮嫩,只吃得齒頰留香,讓人三日回味不絕。

如今,生活好了。在縣城裡,無論是在魚市上,還是在水產店裡,都能買到各種各樣的活魚。買回家後,或清蒸,或紅燒,或糖醋,但無論怎樣變著法兒吃,卻總不如兒時翻塘時所捕獲的魚兒那樣香,那樣讓人吃得回味不絕、難以忘懷。

人生有許多值得回味的東西。現在想來,兒時,我們用翻塘的方式捕獲魚兒,雖然沒有“涸澤而漁”,但對魚而來說,也未免有點殘忍,然而,在那段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比較匱乏的年代裡,它卻是我們那時的孩子改善生活、獲取快樂的一種重要方式。

人生有許多快樂的事情,但是,也許童年的快樂,才是至真至純的快樂,更是讓人一生難以忘懷的記憶。





橫塘凌波


提起童年,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我的爸爸。在我的印象中,爸爸是非常有耐心,而且記憶力超群。



爸爸對孩子一視同仁,不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在農村裡,女孩一般是容易被忽視的。然而從小到大 ,我一直被爸爸寵著。

年少時的我,總有問不完的問題。爸爸總是竭盡所能地為我講解,沒有感到厭煩過。



冬季的夜晚,爸爸在暖桶裡把棉墊烘熱,然後逐一鋪在被窩裡。那時候的我,根本體會不到寒冷的滋味。有了呵護備至的爸爸,寒意都被驅走了。

在咱們農村,那個時候像爸爸這個年紀的人 ,鮮有讀過很多書的人。爸爸卻像本百科全書,什麼都能說上一些。

村裡的人都喜歡和爸爸侃大山 ,因為爸爸讀書多, 經歷廣。只要知道的,爸爸都會講出來,與大家共享。



那時的我也像其他人一樣,坐在一旁靜靜地聽爸爸海闊天空。爸爸很有幽默感,總能將一件枯燥的事情說得詼諧有趣。我是爸爸忠實的粉絲,永遠都不會取關。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晃就過去了多年 。我對爸爸的思念,卻一刻也未曾停止。


飄搖的炊煙


大老黑是黑背和德牧的串,剛抱來的時候特別小隻,後來長的特別大,我記得我8歲的時候就是我們附近幾個村的狗王,那些小母狗都是它的後宮佳麗!哈哈哈。

後來發現它的一個特別厲害的地方,那就是抓野兔,抓野雞。

我老家在黃河灘區,野兔子野雞野鴨子特別多,我奶奶喜歡晨練,除了颳風下雨,都是早晨五點就去黃河邊溜達溜達,轉轉。我家大老黑就跟著我奶奶,不會離開我奶奶五米之外,又什麼流浪狗什麼的上去就是一頓幹,它最大的一次戰績就是它自己單挑放羊的養的五隻狗,而且是大勝而歸。

秋天的時候有霧,尤其是我老家樹林多,還靠近黃河,我奶奶早晨帶著它去晨練,然後走到半路它不見了,我奶奶就叫它的名字,它沒答應,過了一會它跑到我奶奶身邊,嗚嗚的叫,還用嘴叼我奶奶的褲腳,我奶奶納悶,這狗咋了,就跟著它過去看了看,在一個麥稈垛旁邊,有兩隻野兔子被咬死了,還熱乎乎的,一抽一抽的。它把一隻個大的叼起來放我奶奶腳下,然後叼著小的那隻野兔子跑一邊吃去了。我奶奶把兔子帶回家,把事情說了說,我們都感覺挺稀罕的,說實話,秋天的野兔子真香。嘿嘿~

後來,大老黑隔三差五的都會抓住兔子或者野雞,給我奶奶或者叼回家。我們都把大老黑當個寶!但是,人怕出名豬怕壯啊!有買狗的隔三差五就上我家去,問我家狗賣不賣!給一千多我爸也不賣!後來,到了夏天,出事了!該死的偷狗賊把大老黑偷走了!

那是夏天的半夜,拿套狗的套子套住它的脖子,把大老黑套住了,給勒死了!我爸聽到了它的慘叫聲,起床去追!開著摩托車!一口氣追到黃河的浮橋上,追上的時候,偷狗的把大老黑的屍體丟黃河裡了!我爸要下去把它撈上來,一同去的一個叔叔把他拉住了,因為夏天的黃河水特別大,特別危險。

後來,我家再也沒養過狗~我爸看到比較大的黑狗就會喚一聲,大老黑過來。


吳哥評影


肉,肉,肉。

幼時父母帶兩個妹妹在城裡生活,雖然他們都有工作,但住房太緊負擔太重,遂將我送回鄉下老家隨爺爺奶奶。爺爺是老私塾先生,但因解放後私塾撤銷而失業。而父親每次送錢回家又都很不及時,一和爺爺奶奶沒有經濟來源,生活拮据,很少吃肉。我饞。

8歲那年,父母帶兩個妹妹回老家,父親特地上街買了肉,哇塞!我煞時有了過年的感覺。從母親洗肉、切肉、燒肉,我一直圍著轉,饞得流涎。而後吃了肉的我,猶如登仙。那滋味,幾十年至今難忘!


老蔣錯話7632


童年讓我念念不忘的是田螺,它幾乎陪伴我度過了童年的每個夏季。

童年的我身處四川農村,兄弟姐妹五個,家境貧困,上學的學費都要欠幾個學期,有幾次還被趕回家拿學費。有一天放學回家,赤腳的我不小心踩到釋泥了,趕快去池塘邊一塊石頭上洗腳。這時一個圓圓的田螺伸出長長的頭,露出白白的肉正貼在石頭邊玩耍。我急忙抓起它,它似乎受到驚嚇,馬上把頭縮回,蓋子蓋得緊緊的。回到家敲開它的殼,取出肉在火上烤一會兒,再加點鹽,味道不錯!從自,除了上學,抓田螺就是我的工作。早上挑著水桶、帶上乾糧出發,在由近至遠的池塘、小溪邊抓田螺;還要到池塘中間潛到水底摸田螺。當兩個水桶裝滿大大小小的田螺後,挑著回家,也許是上午、也許下午、也許天快黑了。回到家飢餓的我馬上吃飯,他們就會把田螺放進大鐵鍋煮上一陣,然後大家每人一棵大針開始把田螺肉從殼裡取出,全部取完大約兩三小時。之後把肉洗乾淨用小泡住。第二天凌晨五點,爸爸和我走大約八公里的鄉村路到火車站去賣,那裡有很多單位的人,很快就賣光,收入四五塊錢。隔一個月左右買點豬肉回家改善生活,剩下的錢存在鐵盒子裡,一個暑假下來,學費啥的全部解決。

回憶裡的童年雖苦亦甜,能為家裡分擔一些困難,一家人圍在一起取田螺肉的畫面永遠烙印在心裡。田螺,你豐盈了我童年的生活,你是我心心念唸的永遠記憶。



小貴子38925574


小時候最讓我難忘的是哥哥給的跑路費,每每哥哥要去吃好勁道方便麵,我就屁顛屁顛地跑去村口的小賣部,買上一包,來回賺取1毛錢的跑路費。

讓我難忘的還有小時候吃的棒冰,現在長大了,不知道是不是老了,吃不了冰的啦,最懷念小時候的綠舌頭的棒冰,尤其上初中的時候比較拮据,買不起一元的棒冰,只能吃5毛錢的冰渣子,戳的嘴好疼,偶爾來一根1元的綠豆糕棒冰,生活美滋滋!

小時候讓我難忘的還有高中校門口老爺爺賣的桂花糕,1元一個,2元3個,每每冬天的時候,問同校借過出門卡,悄悄繞過學校的門衛,買上3塊,摸著熱熱的桂花米糕,幸福不過如此。。。

小時候讓我難忘的就是下雪的時候,我還在床上睡覺,外面白茫茫一片,積雪有雨靴那麼厚,媽媽從外面回來,我問媽媽外面是不是下雪了,媽媽說是的,雪下的厚了,冬天又冷,門口的路是泥路,跟雪凍在一塊,整個一個溜冰場,爸爸騎著車送我上學,我就坐在後面抱著爸爸。

小時候讓我難忘的就是初中的時候,上體育課的時候,跟三兩好友,在學校的人工荷塘邊,在柳樹下,有一句沒一句地聊天,抬頭看看天,天是那麼的藍,那麼幹淨


一指馨陽


伴我度過童年,讓我念念不忘的是什麼?我是一個八零後的,說起童年有很多到現在都是念念不忘的。記得是讀四年級的時候,學校要晚自修,晚自修一般老師都是到時間自修就來看有沒有同學遲到或者沒來的。看過之後就走了,一直到晚自修下課才來看,等老師走了,看和我同桌就在桌上玩彈珠珠,還有一個拿著一個爛草帽來戴,我們幾個調皮一點的都在那裡玩得不亦樂乎。沒想到老師是從教室後面的窗戶來看我們,那時的教室是在一樓,後面還有個圍牆,黑烏烏的。然後老師進來說:剛才誰在那裡沒認真看書,玩其他的,搗亂的,統統給我站起來。老師說完沒一個人站起來。老師又說不要等到他點名了才站起來,要不然有你好受,也沒有人站起來。好了,老師點名了,說哪個哪個剛才在做什麼,我也被老師罰了抄寫課文五十遍,有一個戴爛草帽的同學也被老師叫到講臺表演時裝秀,我們看得是哈哈大笑,連老師都笑了。直到現在都念念不忘,想想都忍不住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