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考上研究生,跟了本科阶段就跟随的一个导师,她非常喜欢因小事发火,现在被她逼得想二战怎么办?

柔沢十


跟个对的老师很关键。我没有上过硕士,直接念博士。博导美国人,但没有大多美国学者的勤奋,他很懒,总以各种借口搪塞学生。我虽然顺利毕业,但是因为文章被他扣着拖了很久,以至于我在会议上展示的观点、实验被国内同行抄袭抢发,好在审稿人知道我的工作更早。我的同门有其他4人,毕业就没有那么顺利了,高我一届、与我同届的两位,至今颗粒无收,其余两位更不用说。相比之下,有个学弟,他的老师很负责,虽然学弟的资质一般,但他在老师的帮助下按部就班做的顺风顺水。建议下次选导师,详细询问他的学生,多了解一下!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在错的人身上浪费时间,这样不止对前途、对健康也不利!


苦旅寻乐


重考一次太煎熬。我当年的硕士导师,他就一直要我帮忙他的项目,我自己的论文都差点没时间写,他好像觉得是我自己的事情,当时年少,很多事不懂,还容易冲动。后来换了导师读博士,他很生气。他是湖南人,能吃苦,耐得了烦,每天起的很早,很勤奋,搞科研这些事,要讲天分。我学的计算力学,好多年没新的东西出来,老师们接一些横向课题来提高收入,搞得我现在计算机很好。

硕导后来得病去世了,我没回去,现在回忆起,有些遗憾。人都是考虑自己,其实他当年对我还行,只是我觉得不够。那时年轻,觉得世界都该围着我转。。。哈哈哈。你说老师为一点小事发脾气,我觉得这对你也是一种修行,到社会上什么样人没有。人的人的一生,如果要遇到挫折,那越早越好,你还有机会重新开始。

我年近半百,混在一互联网公司做技术,成功避过中年危机,因为已经是老年了。谈爱太老,谈死太早;勇敢一点,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充满豪情努力做到好


看了这个问题,想起女儿和我提到过她大学英语老师的相似情况,第一年和学生们相处还算正常,第二年不知什么原因,老师呈现出易激惹的精神状态,有几次上课期间突然离开教室,班长只好去请老师回来继续上课。

我女儿常坐在第一排,看到老师的状态也是疑惑不解,我帮着分析了下:首先老师教龄不短,肯定不是因为经验不足,内心窘迫而被激惹,其次老师正处中年,无论工作还是家庭,哪边不顺利都会感到精神压力倍增,再次学生听课态度消极,成绩不理想,做为曾经的学霸(博士)看着生气,也在情理之中,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第二种,老师一定是因为某些事情不顺过度焦虑导致的情绪易波动。



看了上面的分析,不知道你是否受些启发。我给你的建议是

  • 老师的不良情绪理论上不该由学生买单,不过老师也是凡人,普通人都有过的不顺利的时候,如果你能以理智的心态稍微体谅一些,而不是出于不理解心里埋怨表面强忍,那你自己的心态会平和的多。
  • 你虽然没进入社会,还是学生,但是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和上司、领导、老师这一类人的关系是你的人生必修课,虽然这门课没有人给你上过,但你必须得学会。学会了不是为别人,是为自己。
  • 你考上研究生不容易,但在选择导师的时候明显不够理性,现在又困顿于师生关系暂时不和谐产生了拔脚走人的念头,逃避一时逃避不了以后,和导师相处①需要互相了解②需要磨合。
  • 你现在22、3岁了吧,是标准的成年人了,冷静下来分析导师的性格,引起不和的那些小事究竟是导师小题大作,还是你做事考虑不周全以后需要改进,正所谓你逃得开一段关系却逃不开所有关系,你避得开一个人避不开所有人,你得学会直面问题,分析成因、利弊、得失,然后想出策略解决,而不是遇到困难只想着逃跑。



你考上了本校研究生,导师是你本科时的专业老师,说明你和老师是有沟通基础的,老师不认可你的话,压根不会让你做她的学生。观察下导师和你学长学姐平时是如何相处的,借鉴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做法,避免别人踩过的坑,改变下心态和想法,你目前的状态肯定会有改观的,加油哦。

我是[阿娥你好],一个擅长和孩子交流的妈妈,也是一个爱学习、爱观察、爱思考的写作者,[关注]我,做成长型家长,一起进步。

阿娥你好


我们那时的导师是对我们放羊式的。我们请导师吃饭,导师也请我们吃饭,呵呵;写论文时,导师出国看望儿子的儿子,大半年后才回国。我们的论文都是委托其他的导师帮忙修改的,也没提什么指导性建议,就这样大家轻轻松松地就毕业了。然后没有同导师联系过一次。


西芹的田野


稳住!我们能赢!

老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态度不同,感觉换了一个人,这可能是因为老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要求不一样,或者说懒得管本科生,只是给本科生代课,没啥大的关系。

我本科期间就遇见过这种情况,之前一直认为这个老师性格超好,比较温和,直到有一次我进他组跟着师兄做实验,就发现老师对我和对师兄是两种态度,基本就是呵斥师兄,态度很严厉。后来我和他聊这件事情,他说老师的脾气你猜不到,他都习惯了,不管老师这么说,他该听的听,那些不好听的话直接忽视。还有就是要给找自己找出路,该考证就考证,该考试就考试,不要太听导师话了。

总之,要忍,不要正面和老师爆发冲突,对你很不利,二战成本很高,一个是自己在备考过程中身心很艰熬,另一个是你复试和老师聊的时候老师都很和蔼,根本看不出之后是怎么样的,万一遇到一个还不如之前的岂不亏死。所以建议你苟住,熬到毕业,毕业之后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你飞了,加油(ง •̀_•́)ง


材料研究僧


注意到一点:你的导师因为“小事”而发火。会不会就是因为你小事没做好他才不能容忍?我在工业界也带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我常和年轻人说:我能容忍你不懂,但不能容忍你犯低级错误。有一些小事我一样会发火,比如写文章拿给我看时还错字连篇,标点符号错误,甚至使用网络语言。或者约定和你讨论试验结果,你没有准备,甚至一次次跑出去找数据。又或者他要亲自带你一个重要实验,安排你提前准备,等他来后才发现,你忘了洗几个试管。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我也和我的下属发过火而他们认为是小事。其实请你想一想,你的导师很忙,每周能和你讨论一两次,每次也就一两个小时,而你把他的宝贵时间浪费在一些低级错误上,甚至把自己的实验耽误了,难怪他发火。


徐abcdefg


作为一个即将升研二的学生,还是有些话要说的。这一年被导师收拾的妥妥的,一开始跟导师的时候,导师就和我们说研究生和本科已经不一样了,希望我们在这三年不管在学术上,还是在生活上,人际关系上,为人处事上,都有一个好的提升。而这一年确实在导师的帮助下成长了很多,也确实在挨骂的时候会委屈会难受,但是你要知道导师完全可以不管你让你自生自灭,只要是负责任的导师都会在你各方面提出要求。我觉得你的导师应该不会无缘无故发火。有时候你认为的小事在导师那里可能就很重要,一些细节问题在学术里真的不能出错。我哥哥经常跟我说我被导师骂是因为达不到导师的要求。如果不想挨骂那就努力去达到要求,而不是想着去退缩,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是导师有人品上的问题就另当别论。再者,现在考研每年情况都不一样,就算你二战考上了就能保证有一个不对你发火的导师吗。我们专业的导师都对学术很认真,对学术上有一点点不认真的学生都会发火的,我其他学校的研究生同学的导师也很严格。研究生不比本科,真的没本科那么轻松,想不挨骂几乎不可能,尤其是刚开始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毕竟是你自己的事,自己决定吧。


Llv165063189


建议二战

或许二战很痛苦,但是跟着一个不喜欢的导师会更痛苦,一旦双方都互相看不顺眼,就该濒临互相伤害的结局,或许他不想让你毕业,你不愿意给他干活,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后果。

我有一个朋友,她就给我说过这样类似的事情。

她表哥本科是上海某211大学的优秀学生,他原本就有保研保到浙江大学的机会,可是他放弃了,原因就是他想选择那个在本专业领域做的优秀的导师,于是他真的就自己复习考研,选择了这个导师,选择了一个不是211的学校,身边好多亲戚同学都觉得这样做不妥当,但是他觉得自己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不后悔。

但是就在去年冬天的时候,他休学了。

休学这件事不出很多人的意料,却出乎了自己的意料,他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很沮丧,甚至有就业恐惧症,有社交恐惧症。

原因是自己所选择的研究生导师各种压榨。

起初他们两个在本科期间就已经商量好,导师要带着他搞研究,谁料这个导师根本一点都不想参与研究,反倒把自己的研究课题全交给这个学生,他每天晚上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早上还要八点做研究,这种生活,这个学生是吃不消的。

可还没等到学生抱怨,他室友就开始抱怨他回来的太晚,吵着睡觉了,建议他搬出去住,或者自己买个床睡楼道里。

最搞笑的是,他真的买了个折叠床睡到了楼道里。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学生能不爆发吗?情绪上肯定受不了。

学生的导师曾经坦言给他说:“我一家人都在国外生活,我这两年年纪也快退休了,在国内工作,就只是想得到一个职称。”

这样的话无疑是刺痛这名学生的。

教师节的时候,好多学生给老师买礼物,学生家里条件也不是特别好,就在网上买了一个价值四五百的茶杯,想着冬天了,保温杯必不可少。

导师拿到这个礼物的时候,开始不断的吐槽说:“人家学生都给导师买了几万块钱的东西,我要你当我学生干啥,就给我买个几百块钱的保温杯?我钱多的是,稀罕你这一个保温杯吗?”学生再次沮丧。

去年冬天,经过一系列换导师的程序,也没有完成换导师的结果,只能休学。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劝你一下,如果自己有能力,尽量选择一个好的导师。如果觉得自己选择的路必须走下去,那就要换一种态度看待自己的导师。

如何选导师?标准和要求是什么?

1、不一定要求导师多牛逼,但要人品好

很多学生喜欢选那些牛逼的导师,希望自己的师门关系非常好,师生名望好,但是有的时候,研究生毕业不仅仅靠名望,只要能顺利毕业,就是一件幸事,有的时候就担心导师名望太高,会望而生畏,会不得不依赖导师做事情。

2、不一定要求导师待你多好

任何时候,付出都需要回报,而且不成正比。有的老师虽然带你冷不丁,但是他要求的回报低,那么我们的心理压力也会小,但是有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很好,我们却不知道该怎么回报。

3、不一定要依赖关系

最好的状态就是互相保持客气,却不过分,只有这样双方才会相敬如宾。

总之,要跟着自己的心,不要忘记初心!







上蔡日记


不建议二战。

首先从你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你刚刚考上研究生,还是本科阶段就跟着的导师,可以说你们师生相互之间的了解程度是很高的。经过四年时间,起码你对导师的脾气是了如指掌的。但是时间长了,对于导师这种坏脾气有点忍无可忍了,也不想再忍下去了,所以萌生了想二战的想法。你忍受不了导师的坏脾气的前提是你考上研究生了,希望导师待你能好一点,成熟一点。导师可能觉得和你很熟了,没有注意到你心理的变化,还像以前一样待你。Jim老师建议你可以和导师沟通一下,不要上来就要求导师别再对你发脾气,说一说你读研后的心得体会,请导师指点一下哪里做的不足,今后要如何改正。谈一谈你的研究规划,希望导师在批评指正的同时,多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关于考研二战的问题,我在别的问答中谈过了,比想象中的要难的多,也许你换一个学校,可能就不一定会容易的考上研究生了。如果导师不是一昧地压榨你,你就要心平气和,泰然处之,做好自己份内事,别太在意导师的态度,专心的读完研究生。

接下来说一下这并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的现象。关于如何与导师相处也成了当前社会中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曝光了几起导师过分压榨研究生的事件,过分干涉研究生生活,与研究生界限不清等。许多德不配位的研究生导师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和批判,将永远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好多研究生担心不服从导师的话就不能正常毕业,只能哑忍,不敢发声。学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将披着羊皮的狼导师驱逐出导师队伍。如果仅仅是导师发火,而没有涉及大的原则问题或者触犯法律,学生就要学会与导师相处之道,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调整心态。毕竟研究生已经成人,要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不要钻牛角尖。

题主遇到的问题仅仅是生活中的小事,退一步海阔天空,导师也是人,人无完人,况且你和导师相处的时间也不短了,多沟通,多汇报,早点消除误会。导师也会改正不当的指导方式的。

所以不建议题主二战。


Jim老师的课桌



考上了研究生,本应该是件高兴的事,因为从近几年的研究生报考和招生情况来看,难度越来越大,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290万的考生中也只有70余万人成功上岸,而这里面推免生又占了一部分名额,但是如果碰到导师脾气不好,因小事就经常发火,甚至被逼的想退学再二战考研,这种情况如何处理?

一般情况下,大家常说的导师比较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身脾气就不好,属于易怒体质,确实有这样的,第二种所谓的比较凶实际是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对待科研工作严肃认真。前一阵上海某导师在群里骂学生的例子应该就属于这种,而在本科阶段就跟随这个导师,那她的脾气你应该是早知道的,当初在选择导师的时候还是没有考虑清楚,才造成了今天的结果,根据你的描述,第一种可能性较大,如果是在更年期或是本身有神经质,矛盾不可调和,还是建议你不要委屈自己,另寻良师。如果不是极端情况,观察号给你几条建议,可以试试。

1、 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

任何时候,导师想发脾气总归有理由,记得我们读书时导师对实验室卫生特别看重,每次去了都会批值日生,后来我们每天安排两个人之日,被批的时候少之又少。所以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好,完成导师布置的实验任务或者其它科研任务,该收集的数据收齐,该做的表征做好。不要总以实验失败为借口搪塞导师,实验失败要找方法解决,而不是一句没结果了事。总之一句话:不要让导师因为工作问题找你的麻烦,这方面你要对自己负责。

2、 和导师保持沟通

读研的时候,因为导师不仅要教学科研任务,还可能经常参加学术会议,所以有的同学半个月一个月也见不上导师一面,而导师一见面就要实验结果、实验方案,如果拿不出一二三,挨训估计是免不了了。所以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把实验结果向导师汇报,导师不在学校,发邮件发信息,沟通方式太多了,让导师了解你的实验进展,如果结果不好,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把方案发给导师。即便她忘记了,那时她的疏忽,不是你不努力,所以,师生间的良性沟通很重要。

3、 调整心态

好不容易通过推免或者统考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但是碰到脾气不好的导师难免心理不爽,所以观察号在之前的文章和问答里提到过导师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固然重要,但人品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导师脾气差,一是没必要害怕,二是要调整好心态,读研的目的无非是顺利毕业拿到硕士学位,而现在仍然是导师负责制,培养过程中导师在各个方面都占据着主动权,

所以为了按时毕业,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科研工作中,避免和导师发生无谓的争吵,把成果拿出来让她无话可说。


写在最后:作为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求学,如果不是自身问题而产生的师生矛盾,首先选择的是沟通,如果无法沟通,不可理喻,导致科研工作无法继续,那就要通过正确的途径保证自己的权益,先选择更换导师,如果最后无人接收,那只能从头再来。祝你一切顺利!


聊大学生活,谈考研考博,教育观察号在头条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