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孤獨,對於一個人意味著什麼?

煙雨中的海洋


世間有百態,孤獨,它也是。

若是放在十年前,孤獨這個詞,大多是形容一個人辦事,但到了現在,則是更加註重一個人的心境。

我想到了我的高中,高一會兒,我的稚氣還未褪,思想境界還是停留在初中小學那會兒,什麼人做任何事都可以挑起我逗比的一面,我可以變得很瘋,就像打了興奮劑一樣。可有時候我又抑鬱寡歡,不想去找任何人玩。

所以慢慢的,就沒有多少人跟我一起玩了,明明在初中,我可是我們班的核心啊。我的初中班級裡有好幾個小團體,我則是我的團體裡的核心,可到了高中怎麼不一樣了,都開始疏遠我了,我的主動一面也慢慢被抑鬱一面所覆蓋。如果我不主動搭話,沒有人會想到有個人正在一旁聽得忍不住搭幾句話,就連吃飯,我不主動則更是沒有人一起。

我很難過啊,沒有人跟自己玩當然難過啊,可我那自尊心又不允許我主動找別人。晚自修放學,宿管大爺會烤一鍋的肉來賣,一袋五塊錢的骨頭夾肉被一個寢室的人分的一點也不剩,剩我一個人吃了一半,就很想哭,對他們說“我這還有半袋,你們要嗎?”他們就連一句謝謝都不說接過去,從那以後我再也沒買過一袋。

慢慢的,我的心境就開始變化,從開始的受冷落,到後來的主動疏遠他們,到了高三則是整日逃課回寢室,在手機上寫下一個個字。可一直到後來很久,都沒有人知道我有寫文。

所以我的高中生活並不像柯景騰那樣轟轟烈烈,反而平淡的出奇。沒有遇到喜歡的姑娘,沒有碰上幾個交情可稱鐵的同學,在學業上更是磕磕絆絆,沒有風調,也沒有雨順。

所以孤獨這個詞,用來形容我的生活再合適不過了。

可是我的心境到後來。還是孤獨嗎?

人做任何事情都像是在奔跑,你往前跑,步子的摩擦力卻是在往後。

到了高三,我已經能完全適應一個人的生活,剛開始偶爾有幾個同學來搭話一起吃飯,但我不怎麼說話,也憋壞了他們,慢慢的,我又是一個人了,一個人翹課,一個人上課。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他們不是我,所以也不知道當他們看似我孤獨時我有多麼的快樂。

這就好比當你因為什麼事情跟父母鬧掰了,他們不理解你,訓斥你,你受不了甩門而出一樣的道理。你的孤獨就是你在一群人眼中你總是一個人,沒有人願意跟你一起玩,所以你就是個異類。

而我很喜歡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的生活讓我覺得很自由,我覺得自由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我在想如果世界上真的有轉世這個東西,那麼我是不是都沒到中年就自殺,因為古代普通人完全沒有自由可言啊,整天被柴米油鹽醬醋茶所羈絆,沒有自己的空間。有時候做個極端主義者也是好的,這樣可以過上最滿意的生活,所以我覺得這跟囚犯沒有任何區別,讓我做囚犯還不如讓我去死。

而且我知道我跟他們不一樣。

我身邊的朋友都是活在當下,譬如去個公司,只想著這個公司給自己的福利有多好,未來升職加薪的幾率有多大,卻根本不會想到在那個企業自己存活下來的幾率有多大,一點都沒有遠見。

我很慶幸一個人的生活,讓我有空時就會想一些自己的事情,想一些跟自己不相干的事情,這是群居時所沒有的體驗。我開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而不是最開始的見鬼也說人話,我相信如果我合群,這樣的境界一定會到我窮困潦倒時才會明白。幸好,我在學校這個社會縮影裡就已經學會了這些。

所以孤獨這個東西沒必要忍受,你要學會適應它,當你適應它,你就會享受它所帶來的一切。


我念天真下長白


孤獨是不是要用“忍受”來形容,要看對什麼人。

對於誇誇其談的人來說,孤獨就是苦難;對於內斂沉穩的人來說,孤獨也許是一種寧靜。

泰戈爾說過,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我就是一個相對比較孤獨的人,身邊的朋友沒有很多,知心朋友只有2到3個,求學路之上,因為室友忙著做項目,曾經習慣一個人打飯,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窩在宿舍。那時候的我也曾經迷茫,為什麼我總是獨來獨往,為什麼我總要忍受孤獨?

在無數次獨行的路上,看著路人三五成群的開心打鬧,我在默默的為自己感傷。是我做錯了什麼嗎?為什麼沒有人陪我?曾經一遍一遍的問自己。但是我並沒有因為孤獨而一蹶不振,我堅持每天跑步,堅持去圖書館讀完想看的每一本小說,堅持一個人也要給自己的生活尋找樂趣。終於有一天我變得有一點享受孤獨,享受自我解放的散漫。後來,隨著學業的推進,室友們退出了科研項目,漸漸的和我走在一起,每天一起打飯,一起去圖書館,一起逛街,一起窩在宿舍。我也享受到了三五成群的快樂,有時甚至會有點小懷念自我解放的獨行時刻。

再然後就工作了,來到了一個少有女性同胞的工作崗位,一瞬間,彷彿我又回到了初到學校讀研的那段時間,一個人孤獨的做所有與工作無關的事。懷疑,抱怨又回到了我的生活,我開始不斷地給自己尋找朋友,聯繫一些本來就不怎麼聯繫的老同學們,一起相約出去玩。但是竟沒有感覺很開心:一起逛街,發現消費觀不同;一起看電影,發現價值觀不同;一起聊工作,發現並沒有什麼交集。這個時候即使也是三五成群,卻忽然有種孤單的感覺。

如歐陽修詩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於是,我不在刻意的給自己找夥伴,開始享受自己的孤獨時刻,反而有時間練瑜伽、有時間聽喜歡的音樂,看想看的電影,卻不曾想,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圈,有人一起堅持練瑜伽,有人一起暢聊音樂,儘管朋友依舊不多,但是對我來說已經夠了。

所以,孤獨並不一定是忍受,忍受孤獨也並不意味著煎熬,也許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你會找到隱藏的樂趣,發現不一樣的美。


靜醬思密達


孤獨,向來都是寂寞的。忍受孤獨,那是仁者境界。是完善到自我完善,是成長到自我蛻變的過程。



很多時候,憂鬱,焦慮,惘然,恐慌…………還有外在的很多幹擾直撞而來,你都得勇敢的學會面對,學會消化。什麼都是生活給的,成長,勇敢,堅強,還有那忐忑不安的心境,學會了孤獨,漸漸地你也就慢慢的懂了自己。



孤獨,不是習慣了孤獨,而是忍受著不能忍受的孤獨。堅強是你唯一的法砝。眼淚是你最無用的東西。夜深人靜地時候,孤獨是你最好的夥伴,也是你最不好的生命過客。但每個人都必須得到它的賞賜而才能成長。



感謝孤獨吧,沒有它,你的生命將缺乏五線普上的韻美旋律。人生中有些東西必須親身經歷才會有知道的美好與體驗。覬覦了別人的那些這些東西,終將都會失去,且很不完美與光彩!



孤獨,是生命給你最好的禮物。忍受孤獨是成長成熟的蛻變。長期忍受孤獨是自我堅強與自我修養的質的飛越。生命的美麗何倘不是如此!謝謝親們關注。



笨笨的布穀鳥


我很認真的想回答好這個問題,可是我發現任何的語言用來形容孤獨都是很蒼白無力的,孤獨是一種至高的境界,真正達到過孤並獨的人,人生一定是在一個旁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孤是心的獨,獨坐高山,藐視天下的孤傲,它代表的是絕對的自信,勇敢,無畏,和無情,無法超越,沒有缺憾,幾乎完美的狀態,孤是一種驕傲,驕傲到了無視一切,自成方圓,只能仰視,獨一無二,我無法想象一個人心靈達到那種境界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孤獨從來不是孤單寂寞,它是心靈的共鳴,它可以在喧囂中寂靜,也可以在寂靜中喧囂,它不會被孤立,卻可以孤立一切,它應該是對人生的一種明悟和理解。



人生來孤獨,成長的路上每個人的心靈都在獨自修行,看似繁花似錦,或許只是虛有圖表,貌似有朋無數,其實走心的或許也只有一兩個,人生如戲,戲裡戲外,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心靈的釋放融通只有真正孤獨的人才能做到,令人嚮往,叔本華曾說過人要麼庸俗要麼孤獨,而對於他的孤獨,我感覺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種孤僻,有形而無質,孤獨可以大善,大惡,大喜,大悲,最後一定是心靈的昇華,瞭解孤而不悲觀,接受獨而不棄眾,孤獨是生命給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它或許會打開的是一扇通往精神世界的門,得到心靈永久的寧靜和釋放,天地或許在孤獨的人眼中也不過只是一個點,而宇宙就像是一個點的無限放大,有無限的可能。



我無法用華美的語言表達對孤獨的理解,太有限了,那是一種意境,可以當它存在,也可以當它不存在,當然每個人的理解皆不同,這只是我的個人理解,不喜勿噴,所謂的忍受孤獨,字面上的理解應該是不喜歡孤單的獨處,忍受不了那種孤寂的感覺,人有著慾望,有著責任,要懂得學著承受,也要懂的學會放棄,一個喜歡獨處的人的內心世界或許單調了一些,少了一些色彩,但是留給自己思考人生的時間卻會變的更多,收穫也會更多,嘗試學著接受就會喜歡上獨處,享受獨處帶來的寧靜和美好,真正無法忍受就努力去改變,其實一個人的路上也可以到處都是精彩,只不過需要用心的去體會和發現。



這個回答我寫了幾個小時,語言組織的還是如此混亂,水平堪憂啊,但我還是決定發出來,不斷理解,不斷進步,接受質疑,接受批評,感謝悟空這個平臺,讓我可以一邊思考,一邊學習。


Linda陳萱


人漸漸長大,漸漸懼怕孤獨,漸漸合群躲避孤獨。在生活中,總去趕赴一場又一場熱鬧,一次又一次聚會,在觥籌交錯間,推杯換盞時,說一些違心的話,做一些違心的事,慢慢失去自我。曲終人散酒醒後,空留空虛落寞冷。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但是,在霓虹閃爍,燈紅酒綠的都市中,人始終要脫下偽裝,學會享受孤獨,與自己相處。

獨處時內心的悠然,也是修行的必然。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為智慧必然來源於孤獨。

真正優秀的人一定覺得自己是孤獨的,他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優秀來源於孤獨那絕美的心境。

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真正與生命,靈魂,宇宙對話。

人唯有在獨處時,心靈方能遊於天地之間,與天地精神往來,發現世間萬物之美。而花鳥魚蟲,明月清影皆可為靈性之友,成為廣漠人生裡的點點詩意,歡喜而真實,遠勝於在人群中虛假的狂歡。

獨處讓人清醒,讓人看清自身的渺小。看清生命的真相,不為浮名所迷,不被虛利所惑。遠離混沌,心無掛礙,自能不困於得失,不困於成敗,心清淨了,人生自然清澈如水。

生命本就是一場孤獨的歲月,而一生無論躋身多少熱鬧,看遍多少繁華,終將抽身出來,獨自枕著歲月細數似水流年。


心緣緣心


1.忍受孤獨會讓一個人變得更加成熟,即可以鍛鍊一個人的心性,磨練一個人的意志,從而煉就更加強大的能力,走向更大的人生高度。因為人生之路沒有人會陪你走完,父母也總有老去的那一天,所以你的人生路只能靠自己。正所謂“耐得住寂寞,方守得住繁華。沒有一顆忍受寂寞的心,怎麼會創造巨大的成就哪。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著名著作《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忍受宮刑,忍辱含垢,強忍孤獨發奮完成了永垂青史的著作,可謂振奮人心。



1.1

2.著名畫家梵高一生孤獨,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是個天才,他在生前從不被人理解,被認為畫畫的瘋子,但死後他的化作《向日葵》被拍出了天價。可謂孤獨造就了他對世間景物的敏銳洞察力,從而更加專心的創作美。

3。《向日葵》充滿了鮮豔的色彩,盡顯太陽的光輝,象徵著一種激情,象徵著一種生命的存在。
4。據說這是他精神病時期的作品,這幅畫展現了一個高度誇張變形與充滿強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捲曲旋轉的星雲,那一團團誇大了的星光,以及那一輪令人難以置信的的橙黃色明月,大約是畫家在幻覺和暈眩中所見。

畫家視頻


孤獨,是人類一種常見的心理狀態。心理學認為,人類是群居動物,所以對生活的群體產生很強的依賴情感。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就會因得不到心理的依賴感而出現不滿足的情緒,有些人在孤獨中離群索居,形單影隻,內心煎熬。初期被孤獨感籠罩的人,精神壓抑,導致心理失衡,甚至喪失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總會有那麼一刻,是孤獨的,是無助的,既然是司空見慣的心理狀態就不要焦慮和恐懼,因為孤獨是起伏跌宕的人生給你的最高饋贈。所以,當孤獨來臨時,去體味它、享受它,細心品嚐孤獨的滋味,你會發現,孤獨,可以讓你更好地審視一下生活。其實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人本身就會表現出孤單的狀態,這是來自人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

大多數忍受孤獨的人,並不是自己情願離群索居、孤單一人的。他們有的是在坎坷難行的人生道路遇到了挫折和不幸,因而或感嘆生活艱辛和苦難,埋怨命運不公和刻薄,或痛恨世態炎涼,責罵人心不古;有的是感到自己懷才不遇,知音難尋,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因而也不願去關心同情別人,事不關已不近人情;也有的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在人群中徒見別人生活優越,收入豐厚,因而自慚形穢,悲觀自己經濟窘迫,才智平庸,不敢也不願意過多人際關係交往。總之,忍受孤獨的結果都大致差不多:把自己轉向孤獨的控制之下,陷入無邊的寂寞傷感之中。


鵜鶘心理


孤是自成世界的一種獨處,孤獨是一種完整的狀態,所以,孤獨者是自成世界、自成體系,表現出一種“圓融”的高貴,他們沒有一個缺失的遺憾。

孤獨並非是在自己心情壓抑,或者是失戀的時候出現的,那種感覺只是空虛和寂寞,稱不上是孤獨。孤獨是一種狀態,一種圓融的狀態,孤獨者都是思想者,並非是受到情慾誘惑責任束縛的那個別人眼中的人,那個自己展現給外界的人,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種可以寬納一切的精神狀態。他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人類的一切思想都源於此處。

他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觀察、學習出現的各種客觀事物,並且能夠從中得到無限的刺激和快樂。孤獨是靈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它沒有聲音卻有思想,沒有外延卻有內涵,孤獨是一種深刻的詮釋,是不能替代的美麗。能從忙碌中解脫勞頓,能在靜夜裡獨對心靈,能在晨曦時思考未來,那是一種無法表達的玄妙。孤獨者,不管他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他都能讓自己安靜並且自得其樂,哪怕他面對的是生與死。

孤獨有時候也是一種財富,是一種境界。

心理學認為,人類是群居動物,對一個群體產生很強的熱愛感情,進而產生了強烈的依賴性。當一個人被別人排除在外的時候,他就會因得不到心理的依賴感而出現不滿足的情緒,這種迫切的滿足感即為孤單的體現。其實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人本身就會表現出孤單的狀態,這是來自人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
真正的孤獨不是溫飽後的無病呻吟。孤獨是靈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它沒有聲音卻有思想,沒有外延卻有內涵,孤獨是一種深刻的詮釋,是不能替代的美麗。
喧囂裡的獨行客也是孤獨的。也許越是紛繁越成空,越是孤獨越豐富。一個人未必孤獨,人多時,也許更茫然。月亮僅一個,卻有眾星捧,走在人海中,不知誰人懂。因此,才有了喧鬧中的慨嘆,熱烈中的冷觀。
獨處時,才有時間思考;靜思時,才有機會感悟。
能專心,方能深入。耐住寂寞、忍受孤獨,也許才有奇蹟的誕生。那些超前的理論學說,往往都在長久煎熬後,方被後人體悟和理解。很多科學發明,也經歷了痛苦掙扎,才被人們認可和推廣。那近乎黑暗的埋沒,該是怎樣的一種孤獨?
融入喧囂,就難逃紛擾,經常身心疲憊、憔悴不堪。為功名利祿明爭暗鬥,為愛恨情仇惡性角逐,幾多不害他人,又幾多不被人害?殊不知,厚待別人方能善待好自己。

在一個群落,掩埋得越深,就越難找回真實的自我。只有一個人的世界,才能真正袒露活脫脫的自我。

不會享受孤獨,就不會享受人生。
學會忙裡偷閒,鬧中取靜,才能享受孤獨的時光,默默感悟失去和得到,回味遺憾和美好。
擠一點時間,品一杯香茗,做一次思考,那是何等的愜意?
能從忙碌中解脫勞頓,能在靜夜裡獨對心靈,能在晨曦時思考未來,那是一種無法表達的玄妙。
暗夜裡,獨守一盞心燈,凝望蒼涼無垠的夜色,便沒了痛苦,沒了壓抑,靜靜地品味著那份空曠開闊和寂靜清遠的孤獨。漫步於自我的心靈旅途,就把平日裡那顆焦躁的心融入瞭如水的寧靜,在追憶和反思裡淡品人生,在夜的最深處,觸摸飛舞的靈魂,讓虛無變得富有,這又是怎樣的一種享受!
他追求的不是人生的喧鬧,而是一個人的愜意。笑看世態萬千,不必多言,他已是無冕之王。這樣的人,雖敗猶榮!

xiao熊qq糖


忍受孤獨是一種成熟的表現,是一個人敢於面對內心真實的自己的表現。只有內心力量強大的人,才可以做到忍受孤獨。那些無法忍受孤獨的人,往往被身邊的東西所羈絆,比如社交、工作、學習等等。看似豐富多彩的生活,可能並不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樣子。這些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生活來填滿自己的需要的人可能他的內心,是寂寞的,是孤單的。

孤獨,也就是自己跟自己相處,你就會從各個方面看到真實的自己,面對真實的自己,照顧真實的自己,在當下這個社會,我們很少會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很少能做到自由自在的生活,反而在所謂孤獨的時候,是能夠安然享受這部分時間。當我們習慣於忙碌的時候,往往就會迷失自己,往往不太清楚我們到底在為什麼忙碌?

與其說忍受孤獨,不如說有些人是在享受孤獨,他會享受一個人的狀態,享受不被外界紛擾所煩惱的狀態。孤獨者所享受的狀態,他的快樂的源泉來自於他自己。所以這種狀態是比較穩定持久的。而容易被外界所誘惑所吸引的人往往比較容易動搖,所以他的狀態可能是會跟隨著外界事物的變化而波動的。

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體會到孤獨的感覺,但我們往往急於逃避,沒有去正面的瞭解他。當我們注意到自己孤獨的時候,不要著急,脫離這樣的狀態,不要急著去找人陪伴,而是去體會一下這樣的感覺,去感受一下內心的自己,讓自己真實的,感受想法流露出來,給自己多一些時間,那麼我們就能越接近真實的自己。所以,應該感謝生活給了我們孤獨的時間。


鵜鶘心理陳小康


享受孤獨是成長的標誌。

當年各家各戶孩子都多,可計劃體制,物資匱乏,大人都去為活命忙碌,連孩子也得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根本沒有時間去多關心,可兄弟姐妹之間互幫互助,與鄰里朋友打鬧玩耍,幾乎不會有孤獨這種體驗。

這也是我們這代人和父母之間最大的矛盾,無法互相理解。因為從80年我降生就註定是在獨生子女為主的童年生活。每家就一個孩子備受關注,小孩子之間打鬧每每最後都是大人之間互撕。原本互助的鄰里關係越來越生分。而沒有兄弟姐妹的我們,青春期的時候沒有可以互相說心底小秘密的同齡,被強制被孤獨。



當年覺得孤獨是如此的難熬,常常獨自一人偷偷抹眼淚。可時間能沖淡一切,慢慢的隨著年歲增長,發現其實孤獨已經成了常態,這個世上大多人都是孤獨的。雖然每天工作生活在北京到處都是人,可幾乎都是冷漠的面孔,除了工作上的話術,日常生活中卻越來越沉默。智能手機解決了我們社交,傾訴的需求,可這種互不見面的方式卻讓我在生活中更加寂寞。

這個狀態是可怕的,然而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不想在繼續這種狀態,卻沒有去主動參加社交,而是把自己逼入更加封閉的環境,停止上班停止社交,完全的一個人過起了死宅的生活。魯迅先生說得好,你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經歷了最黑暗孤獨的那段歲月,才發現,現在這種孤獨根本就是幸福。光明總是在最黑暗的時刻綻放,勇氣就是在退無可退的懸崖絕壁迸發。當經歷了真正的苦難,才知道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去擁抱孤獨吧,他是你成長必須經歷的磨練,是幸福門前的走廊,你要做的就是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