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還遠未結束,先別忙著找“人氣”

戰“疫”還遠未結束,先別忙著找“人氣”

最近幾天,隨著天朗氣清,候鳥歸來,火神山建成,好天氣配上好消息,多少可能會讓人放鬆警惕心。馬路上跑的車輛多了,街道上開始有人聚團聊天了,有人稱之為“城市恢復人氣了”。可這份“人氣”確實要不得。疫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前線專家還在不斷告誡大家要做好隔離,也就是還遠沒到聚集“人氣”的時候。

一些市民的“鬆弛”或許不無理由,已經在家隔離了11天,不少心理學專家都表示過,這可能會使人出現一些反常的行為。比如迴避的防禦機制,簡單來說,就是對疫情太過緊張,以至於想方設法地逃避、不去面對,只聽自己想聽的內容,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再比如,重複體驗創傷後,帶來了認知麻木,逐漸喪失了危機感。現在,城市開通了心理諮詢,如果真的出現了類似情況,不妨打電話去問問。

除此以外,還有幸存者偏差、樂觀偏差等理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僥倖心理,覺得出門一次、兩次不會有大問題。就算不存在這類心理,長期隔離在家,有的人也希望能夠出去透口氣、曬曬太陽、散散步,找到一些正常生活的感覺。

這些心態都可以理解,但如果希望這場戰“疫”快一點結束,最佳的方案,是聽從專業的指導,繼續在家隔離,不能有任何掉以輕心的思想。要提高警惕,約束好自己,也提醒身邊人,阻斷疫情擴散的一切可能途徑。

另一方面,在家過於焦慮、如坐針氈,恐怕也不可取。居家隔離不是居家封閉、居家隔絕,生活還要繼續,生活並沒有中斷,只是場景從戶外移到了室內。有的人在家就地取材舞起了獅子,有的人在家與家人玩各種遊戲,有的人通過視頻電話與親朋好友聊天,等等,居家的時光也可以把它過成一段積極生活的時光。

戰“疫”如同戰場,聽從指揮、步調統一的隊伍才更能打勝仗。在這場戰“疫”中,每一個武漢市民都可以稱得上是“戰士”,那就“準備最長期的奮戰”,不聽到勝利的號角,就不放鬆警惕,也不要過於恐慌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