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后期越来越普及,这样会失去摄影记录真实的意义吗?你对此怎么看?

小鱼大鱼看世界


摄影进入数码时代后后期技术也随之发展迅猛,当今所有的照片几乎都有后期的现象发生,就连手机都集成了美颜美白的功能,这样的后期处理让人觉得非常好看显得自己又白又美,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照片轻微的调色矫正畸变,处理一下画面比例,这样的调整我觉得没有问题,对于追求真实记录的摄影题材不推荐过分的后期调整,尤其是纪实摄影,拍摄他的目的就是真实展现画面内容,如果因为构图不完美摄影师后期抹去了一些画面内容,这样的作品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一张好的作品除了色彩、构图、画面内涵外,最重要就是真实,如果没有了真实那么就失去了纪实的意义,过分的后期添加本来没有的内容为了达到一种画面效果的后期我个人不推荐。

原本照片中没有的内容后期为了追求效果自己添加的那样后期就不是很推荐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一些帮助,谢谢。


小鱼大鱼看世界


随着摄影后期软件的越来越进步和智能化,摄影的后期操作也越来越普及和简单。人类的很多技术发明是一把双刃剑。例如TNT炸药的发明,既可为工程建设服务,也可进行破坏。摄影后期的不断进步和普及既可以为摄影的真实性服务,同时也可能让摄影像是“雾里看花”,真假难分。对待这些问题,我们要辩证地分析它的利弊。

一、摄影后期软件使摄影更加真实了。

1.由于人的眼睛对环境光亮的适应性,对于明暗对比度较大的场景,都能真实地通过眼睛观看。但在胶片时代,由于胶卷和相纸的宽容度不够大,要通过暗房技术进行处理,给暗的地方提亮,给亮的地方压暗。即使通过暗房技术,也很难达到我们人眼观看的效果,这也是摄影不能够真实将场景进行还原的一种现象。而现在比较普遍使用的PS软件和手机上常用的指画修图软件,使用专业的RAW格式文件,能轻易将明暗对比度较大的场景,忠实地进行还原。这是摄影后期软件将场景真实还原的一个现象。

2.过去拍摄大场景使用超广角镜头,使画面严重变形,这其实也是一种不真实,但是现在可以拍摄多张照片,通过后期软件拼接,更加真实地还原现实中的场景。

二、摄影后期软件为何让摄影记录不真实了?

这个问题其实比较简单,就是没有区分是真实地记录还是艺术化地创意。

1.如果是真实地记录,那么我们使用后期软件时,其原则是忠实地将真实场景进行还原,因此,只能对照片的明暗、对比度、色彩等进行符合当时状态的还原,不能使用软件对照片上的内容进 行增加或删减,包括对照片的变形一定要慎重。对记录性的照片,我们不能为了个人的目的,或 者为了隐瞒某种现象,或者为了更加好看便于宣传等,进行有违真实性的修改。

2.如果是艺术化地创意,我们可以在不违反国内国际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软件技术和想像的空间,创作出令人叫绝的摄影艺术作品。对这种摄影后期软件创作,有一种说 法:“摄影美术艺术”,与纪实摄影大相径庭。

三、如何才能让摄影的记录性确保真实?

这要让全社会对摄影的真实性形成一种共识,建立规范的摄影职业道德标准,让所有的摄影人都自觉 遵守。今后,只要是记录性的摄影,一定不能使用影响真实性的方法对照片进行软件处理,那怕自己的软件操作水平再高,也不能糊弄观众、糊弄读者和糊弄历史,要用古代“君子慎独”的道德操守对待现代的照片处理软件。

上世纪二十年代,摄影作品刚刚进入广告,比手工绘画广告取得了更佳的效果。著名广告人说,绘画是虚幻的,只有摄影才能让客户产生信任。

今天的照片就是未来的历史,千万不要使用“软件绝活”造假,给我们的子孙带来各种研究的难题。著名摄影家布列松说:“我们摄影家是与不断消失的事物打交道。”我要说:“我们摄影家不能人为地制造世界上本来没有的场景”。对摄影后期软件技术,所有摄影人应有敬畏之心。曾经,有人把北极熊的照片PS到南极的雪山上去啦,天衣无缝,还获得了荣誉很高的摄影大奖,是悲是喜?

配图说明:下面两张图片曾经获得过纪实类摄影大奖,由于违反了照片真实性的原则,结果取消了大奖,作者名声大坏。




天天拍照吧


我是一个初级摄影爱好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摄影初期仅是记录,现在已发展到艺术创作和记实两条路。比如前几天我们双流朝暮摄影群举办年会,同时邀请模特拍摄,这种拍摄只有加入后期才会更美。所以不要在两条路的问题上争论了,共存是必然的。发几张群友拍的,都是后期过的。






老大63384348


我们摄影的初衷就是为了记录下打动我们内心的瞬间,这瞬间或欢乐幸福或凄凉残酷,总之一定是戳中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感情,所以它对于我个人来说一定意义非凡。后期是为了美化摄影效果,留下记忆中最美丽的瞬间,如果有一天,当我翻看之前的摄影时,无论它是否经过后期处理,于我而言都没关系,因为这份摄影和后期修饰中都饱函了我生命中某个最重要的时刻,它都诉说了有关我的故事。





九月天空


首先我们要了解后期修图的意义

过去常说的就是“三分拍照七分暗房”。意思是拍照的重要性只占三成,而暗房的重要性要占七成。

现在是数码摄影,就是“三分拍照七分后期”。后期的重要性远比前期摄影重要。所以现在数码摄影,都采用RAW格式,就是为了后期更好地进行处理。

如果照片原图本身存在一些瑕疵,比如色彩单调缺乏层次、欠曝、构图不好,通过后期修图后,照片变得好看很多,这是每没有什么问题的,后期修的必要性也在于此。

很多人应该都遇到过这一种情况,就是肉眼看到一个非常好看的风景时,但不管用什么方法拍出来的片子总是点意思。也许是个人技术不够或者是设备不行。但是这种说法也对也全对,人的眼睛分辨率和色彩的感知度是比市面上的相机要多出很多的,所以一些场景的拍摄是无法直接拍摄出原有美。

说来说去后期主要是为了弥补前期的不足。 如果你的照片曝光,构图层次都是好的,出片效果很满意达到预期效果那就可以不用后期。


一颗秋风


摄影后期越来越普及,这样会失去摄影记录真实的意义吗?你对此怎么看?

摄影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随着摄影艺术的发展,通过摄影记录真实只是其中一项功能。后期处理也在摄影艺术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比不可少的操作。好的后期处理更能达到记录真实的目的,通过后期处理来规避因摄影设备或环境而导致的失真,从这种角度来看,后期是更好的还原当时场景,更好的记录真实。所以后期处理并不会对记录真实造成影响。

首先,对于记录真实的处理,是对当时更好的展现。每个人都想记录最真实、最有纪念价值、最漂亮完美的瞬间。所以后期处理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其次,一般对于记录类的后期处理大多只是对环境、光线、构图等处理,思维更好突出纪念意义,更好的展现真实。此类后期并不是后期创作类,并不会改变原来图片的意义用途。

最后,我认为,好的作品一定是前期、后期都要做到完美。后期处理是艺术展现的必要手法,好的后期更能还原记录真实。当然后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有时候,前期拍摄完全做不到的,我们就会拿到后期进行处理。最正确的做法,是在前期拍摄时就想好了后期处理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拍摄手段,让前期和后期完美结合,而不是在现场随便瞎拍,全都指望后期来拯救画面。



清风徐月下行


摄影后期不仅是普及,基本上数码相机和手机拍片直出,我们看到的照片,都已经后期过了。很多时候正是为了让照片接近真实,才做后期。没后期的数码照片,其实很不真实,因为技术原因,现时的相机不能完美完成呈现真实的任务,必须由相机调整后期,或再经过电脑软件后期调整,才能更接近现实或你需要的效果。后期是数码相机拍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会后期调整,只能说学会了谁一学就会的照相,离摄影艺术还差很远。


一道高度


摄影前期就相当于制作面条、包水饺,面条和水饺制作不好,别说从美观上,让人看着不舒服、让人笑话,就是在下锅时,也会不成样子,要么面条变成一塌糊涂,要么水饺破皮,面皮和饺子馅分离,不知一锅成了什么。后期就相当于下锅煮面条和水饺,没有前期的基本功和质量,面条及水饺做工就有问题,从一开始的坯胎就不成型,无论用多么高超的烹调技艺,做出的饭也很难色香味俱佳,品相超凡!



三马图文


这个问题没那么严重。对于手机摄影来说,多数是女孩子的自拍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众多APP都能一键美颜,这无可厚非。而对于专业摄影来说,适当的后期也是必要的。摄影首先是一门视觉艺术,如果你的内容表达、画面冲击力等需要通过前后期结合才能实现,那为什么不能做后期呢?即便是纪实类摄影,国内外众多比赛如今也允许必要的后期调色了。所以后期处理不是洪水猛兽,合理应用就好。



萧俊桀


题主多虑了。


摄影后期确实是越来越普及,不过,这和摄影记录的真实意义有因果关系吗?

摄影后期的普及只是让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重视后期而已。

重视后期不等于就一定会滥用后期。

摄影记录的真实意义,在于记录者的想法和做法。

摄影后期用或者不用,怎么用,用多用少,怎么衡量摄影后期是否“过度”,在于使用者,而不在于摄影后期的推广者。

馒头是食物,但吃多了有可能会撑死——你能说馒头撑死人是馒头的错误吗?

我的看法就是,摄影后期的普及和摄影真实记录的意义没有因果关系。不能把它们强扭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