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人对古人的碑帖指指划划,好像是悟出什么玄机,大家怎么看?

Sxdtsf4959


题主所问“总有些人对古人的碑帖指指划划,好像是悟出什么玄机?”这样说吧,那些对古人的碑帖指指划划的人,根本悟不出什么玄机,只是想“

鸡蛋里挑骨头”,至于什么用意,接下来会作简单讨论分析,也只有整日吃饱没事做的人才会对古人的碑帖指指划划,

一个真正用心学习书法的人,是不会对古人的碑帖指指划划的,

关于书法是怎么一回事,想必不用多解释了吧,书法就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从汉字的诞生开始,书法就产生了,古人造字、古人创作书法这都是人类文明智慧的象征,从最初的甲骨文到楷书的萌芽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时间,在魏晋南北朝时书法中的“篆、隶、楷、行、草”五体全部产生并成熟,


古代书法家的碑帖都严格遵守书法的“用笔、结体、章法”三大要素,而且书法的传统文化底蕴非常浓重,有成就的书法家更是比比皆是,比如,“书圣”王羲之、楷书“欧、颜、柳、赵”四大家……,直至清代还有“神笔王铎”,那些古代书法大家的书法,不仅具有独特的书风,还具有书魂,然而就这样的书法都还有人指指划划,


可以肯定的认为,对古人碑帖指指划划的,无非就是那些想通过书法获取“功名利禄”,从而冠冕堂皇的说书法要创新的所谓“书法家”,因为只有从古人碑帖中挑出“毛病”,“创新”才有理由、才有借口啊,可最终结果如何呢?对古人碑帖指指划划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丑书、俗书满天飞,

所以,一个真正用心学习书法的人是不会对古人的碑帖指指划划的,因为学习书法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一个真正懂书法的人,是会对书法怀有敬畏之心的,自古以来,学习书法都是取法乎上,从最好的、最经典的、最规范的学起,向古代书法大家学习,这是每一个有成就的书法家的必由之路。


诗夜城主


我觉得题主问题的对象应该还包括“碑刻”而不仅仅是碑帖。在古人碑刻面前指指画画的人应该更多。

很多年以前,我上高中的时候才知道,只有中国才有连绵不断的数千年文化历史,不论是夏商周秦汉,还是唐宋元明清,我们都有清晰地历史脉络和文化传承,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汉字生生不息的演变,表现形式更是分门别类,浩如烟海,甲骨文、钟鼎文、竹简、帛书、碑刻、摩崖石刻、绢、纸等等。

其中书法艺术更是与文字发展如影随形,比翼双飞,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出汉字的同时,在一片混沌之中,就开始感知、总结、研习汉字之美,经过无数书法家前赴后继,终于建立起完善的中国书法体系,并以国粹之尊在世界艺术之林熠熠生辉。


在众多的文字书法艺术传承形式之中,碑刻艺术的发展传承是我国书法艺术传播的主要形式。通过碑刻,古人把当时的相关资料、知识、情怀、愿景等等保留了下来,我们今人看到碑刻,如同见到故人,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感知到、听到古人在如涕如诉、如歌如舞、如欢笑如悲愤......

人们在观赏碑刻的同时,回不自觉地指指画画,揣摩古人的心路历程,研习古人对文字笔画及章法布局的处理规律,因为虽然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对于美,对于进步的追求是一样的。

另外,基于学习书法的需要,千百年来,人们从碑刻上拓制的碑帖,更为普及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学习书法的人可以临摹、可以观帖、可以指指画画来读帖,虽不及碑刻来得真实、震撼,倒也方便快捷,无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书法的最最主要的学习形式。

许许多多的人正是从碑帖之中悟出来书法真谛,从而登堂入室,窥其堂奥。


永书101


临古帖数年乃至数十年,对古人书帖有一定感悟有一定收获,并愿意与人分享,这无可厚非。现代人目前所临习的古帖大多是晋唐名家墨迹碑刻,最早距今已经一千七八百年了,在汉字书法发展史中已是登峰造极无与伦比。千百年来,这些碑帖已被历代文人墨客奉为圭臬视为经典,无数学者士子穷毕生之精力,读写临摹,或可学其皮毛或可研其精髓,后辈所学出类拔萃者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历代书家评论著述汗牛充栋无所不至。但不得不说,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书写工具的进步,作为中华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毛笔已退出平常交流使用,平常人要熟练掌握得心应手已属困难,只有有志于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者才得以孜孜不倦铁砚磨穿,然而登堂入室者寡,庸庸无为者众,开班授业著书立说之大师毕竟凤毛麟角,所幸生于科技发达之现代社会,各种自媒体小视频方兴未艾,使我等不入流的芸芸众生也有了畅所欲言之地,既无显赫头衔之光环,也非专家学者之精辟,只是坦述自学心得并无侵犯他人,权当饭后茶余之消遣,有何不可!


用户快乐家园


总有些人对古人的碑帖指指划划,好象是悟出什么玄机,大家怎么看?

感恩邀答:

我们到这个世界来,第一个便是父母的碑帖;然后教导遵守社会的秩序,那就是秩序的碑帖。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碑帖,昨天刚好在观赏书圣王羲之的行书,离今近一千六百余年,由乾隆黄帝的金手指一点,就成了金碑帖,横成了千里阵云,竖成了万岁枯藤,点如高山坠石。

若您真把横、竖、点当成千里阵云、万岁枯藤、高山坠石,您还敢落笔?若您不把当会事,您能写出一手好字?所以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们每一代人都是前人的碑帖,每一点学问的进步也是前人的碑帖,您把前人的词换成不一样的词,您便是开创性、运用性的高手。

有人喜欢把古人思想运行的过程再思考一遍,就如碑帖写得象一点;有人喜欢完全不同,成为一代宗师;有人更喜欢外国的碑帖,认为老祖宗的碑帖已经不好使了,社会最终裁决是得胜者为王;自成一派者为贤哲;象一点的是碑帖。

实际上我告诉您每一个人都是碑帖,只是自己不知而已。敬奉!


绍兴李珍


能对着古人碑帖指指划划,应该是有所感悟吧,至少说明他是在欣赏、在思考,总比没有反应或自以为是好得多。

书法本就是一个修身养性自娱自乐的文雅爱好,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应该是书法最重要的属性。但是,社会上总有些人喜欢把书法高高挂起,好像不把书法弄得曲高和寡就对不起古人。其实对于古人来说,毛笔是最常用的书写工具,驾驭毛笔的普遍水平高于今人是很正常的事情,没什么玄妙的。

当然,无论古今,能把书法从书写上升到艺术高度的人,都是少数,除了练字所下的功夫不同,更主要的是天赋。即便如此,也不过是字写得好而已,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更没道理趾高气扬藐视众人。

书者,应当谦虚平和,内外兼修。能写几笔字就洋洋自得,狂傲不可一世的人,也不会有太深的造诣。

学习古帖评论古帖,无论说的对错都是好事,谁都是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的,先知者当以自己的所学平等地与后知者交流,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无论是谁,先学会空己,才能吸收他人的长处。


聚击手




冰山一角书法


但是,必须要清白这样一个事实:今天无论哪一行、哪一业都是高度发展、前进了。

思想开明的人、智慧高的人、知识丰富的人,一般很容易辨别他人智慧语言和新生事物。学习他人先进经验,武装是蠢者自己的。人变得聪明了,得益是自己。


石千石519


碑上的字只能看结体,笔画和写的应该有较大区别,尤其是书法这类比较讲究细节的,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真不能做范本。当然,有时将错就错,也另有一番趣味,但绝非古人的本来面目。


GZJ196308


对古人碑帖指划,只能说是数典忘祖和书学白痴。碑帖不仅是了解中华文字传承演变的重要载体,又是呈现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文化遗产。中国的文字能流传后世离不开碑帖,中国的书法艺术发展更离不开碑帖。只要人动笔写字,实际已进入人们的审美范畴,审美的标准就是碑帖。如果说写的字与碑帖无关,那这字别人不会认识或不算字!


克子44586


书法是一门艺术,古人的碑贴是书法艺术中的瑰宝。如同其他艺术种类一样,由于每个人的知识、阅历,乃至心情不同,对碑贴的研究欣赏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体会,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也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对同一件书法作品,有的欣赏,有的喜欢,有的觉得一般。总之,审美没有优劣对错,只有不同感悟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