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些人對古人的碑帖指指劃劃,好像是悟出什麼玄機,大家怎麼看?

Sxdtsf4959


題主所問“總有些人對古人的碑帖指指劃劃,好像是悟出什麼玄機?”這樣說吧,那些對古人的碑帖指指劃劃的人,根本悟不出什麼玄機,只是想“

雞蛋裡挑骨頭”,至於什麼用意,接下來會作簡單討論分析,也只有整日吃飽沒事做的人才會對古人的碑帖指指劃劃,

一個真正用心學習書法的人,是不會對古人的碑帖指指劃劃的,

關於書法是怎麼一回事,想必不用多解釋了吧,書法就是用毛筆書寫漢字的藝術,從漢字的誕生開始,書法就產生了,古人造字、古人創作書法這都是人類文明智慧的象徵,從最初的甲骨文到楷書的萌芽經歷了五千多年的時間,在魏晉南北朝時書法中的“篆、隸、楷、行、草”五體全部產生併成熟,


古代書法家的碑帖都嚴格遵守書法的“用筆、結體、章法”三大要素,而且書法的傳統文化底蘊非常濃重,有成就的書法家更是比比皆是,比如,“書聖”王羲之、楷書“歐、顏、柳、趙”四大家……,直至清代還有“神筆王鐸”,那些古代書法大家的書法,不僅具有獨特的書風,還具有書魂,然而就這樣的書法都還有人指指劃劃,


可以肯定的認為,對古人碑帖指指劃劃的,無非就是那些想通過書法獲取“功名利祿”,從而冠冕堂皇的說書法要創新的所謂“書法家”,因為只有從古人碑帖中挑出“毛病”,“創新”才有理由、才有藉口啊,可最終結果如何呢?對古人碑帖指指劃劃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醜書、俗書滿天飛,

所以,一個真正用心學習書法的人是不會對古人的碑帖指指劃劃的,因為學習書法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一個真正懂書法的人,是會對書法懷有敬畏之心的,自古以來,學習書法都是取法乎上,從最好的、最經典的、最規範的學起,向古代書法大家學習,這是每一個有成就的書法家的必由之路。


詩夜城主


我覺得題主問題的對象應該還包括“碑刻”而不僅僅是碑帖。在古人碑刻面前指指畫畫的人應該更多。

很多年以前,我上高中的時候才知道,只有中國才有連綿不斷的數千年文化歷史,不論是夏商周秦漢,還是唐宋元明清,我們都有清晰地歷史脈絡和文化傳承,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漢字生生不息的演變,表現形式更是分門別類,浩如煙海,甲骨文、鐘鼎文、竹簡、帛書、碑刻、摩崖石刻、絹、紙等等。

其中書法藝術更是與文字發展如影隨形,比翼雙飛,我們的祖先在創造出漢字的同時,在一片混沌之中,就開始感知、總結、研習漢字之美,經過無數書法家前赴後繼,終於建立起完善的中國書法體系,並以國粹之尊在世界藝術之林熠熠生輝。


在眾多的文字書法藝術傳承形式之中,碑刻藝術的發展傳承是我國書法藝術傳播的主要形式。通過碑刻,古人把當時的相關資料、知識、情懷、願景等等保留了下來,我們今人看到碑刻,如同見到故人,我們可以直接看到、感知到、聽到古人在如涕如訴、如歌如舞、如歡笑如悲憤......

人們在觀賞碑刻的同時,回不自覺地指指畫畫,揣摩古人的心路歷程,研習古人對文字筆畫及章法佈局的處理規律,因為雖然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對於美,對於進步的追求是一樣的。

另外,基於學習書法的需要,千百年來,人們從碑刻上拓制的碑帖,更為普及地出現在人們面前,學習書法的人可以臨摹、可以觀帖、可以指指畫畫來讀帖,雖不及碑刻來得真實、震撼,倒也方便快捷,無疑已經成為人們學習書法的最最主要的學習形式。

許許多多的人正是從碑帖之中悟出來書法真諦,從而登堂入室,窺其堂奧。


永書101


臨古帖數年乃至數十年,對古人書帖有一定感悟有一定收穫,並願意與人分享,這無可厚非。現代人目前所臨習的古帖大多是晉唐名家墨跡碑刻,最早距今已經一千七八百年了,在漢字書法發展史中已是登峰造極無與倫比。千百年來,這些碑帖已被歷代文人墨客奉為圭臬視為經典,無數學者士子窮畢生之精力,讀寫臨摹,或可學其皮毛或可研其精髓,後輩所學出類拔萃者車載斗量不可勝數,歷代書家評論著述汗牛充棟無所不至。但不得不說,進入現代社會後,由於書寫工具的進步,作為中華古代文化傳承的重要工具毛筆已退出平常交流使用,平常人要熟練掌握得心應手已屬困難,只有有志於繼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者才得以孜孜不倦鐵硯磨穿,然而登堂入室者寡,庸庸無為者眾,開班授業著書立說之大師畢竟鳳毛麟角,所幸生於科技發達之現代社會,各種自媒體小視頻方興未艾,使我等不入流的芸芸眾生也有了暢所欲言之地,既無顯赫頭銜之光環,也非專家學者之精闢,只是坦述自學心得並無侵犯他人,權當飯後茶餘之消遣,有何不可!


用戶快樂家園


總有些人對古人的碑帖指指劃劃,好象是悟出什麼玄機,大家怎麼看?

感恩邀答:

我們到這個世界來,第一個便是父母的碑帖;然後教導遵守社會的秩序,那就是秩序的碑帖。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碑帖,昨天剛好在觀賞書聖王羲之的行書,離今近一千六百餘年,由乾隆黃帝的金手指一點,就成了金碑帖,橫成了千里陣雲,豎成了萬歲枯藤,點如高山墜石。

若您真把橫、豎、點當成千里陣雲、萬歲枯藤、高山墜石,您還敢落筆?若您不把當會事,您能寫出一手好字?所以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我們每一代人都是前人的碑帖,每一點學問的進步也是前人的碑帖,您把前人的詞換成不一樣的詞,您便是開創性、運用性的高手。

有人喜歡把古人思想運行的過程再思考一遍,就如碑帖寫得象一點;有人喜歡完全不同,成為一代宗師;有人更喜歡外國的碑帖,認為老祖宗的碑帖已經不好使了,社會最終裁決是得勝者為王;自成一派者為賢哲;象一點的是碑帖。

實際上我告訴您每一個人都是碑帖,只是自己不知而已。敬奉!


紹興李珍


能對著古人碑帖指指劃劃,應該是有所感悟吧,至少說明他是在欣賞、在思考,總比沒有反應或自以為是好得多。

書法本就是一個修身養性自娛自樂的文雅愛好,通俗易懂雅俗共賞應該是書法最重要的屬性。但是,社會上總有些人喜歡把書法高高掛起,好像不把書法弄得曲高和寡就對不起古人。其實對於古人來說,毛筆是最常用的書寫工具,駕馭毛筆的普遍水平高於今人是很正常的事情,沒什麼玄妙的。

當然,無論古今,能把書法從書寫上升到藝術高度的人,都是少數,除了練字所下的功夫不同,更主要的是天賦。即便如此,也不過是字寫得好而已,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更沒道理趾高氣揚藐視眾人。

書者,應當謙虛平和,內外兼修。能寫幾筆字就洋洋自得,狂傲不可一世的人,也不會有太深的造詣。

學習古帖評論古帖,無論說的對錯都是好事,誰都是從不懂到懂,從不知到知的,先知者當以自己的所學平等地與後知者交流,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無論是誰,先學會空己,才能吸收他人的長處。


聚擊手




冰山一角書法


但是,必須要清白這樣一個事實:今天無論哪一行、哪一業都是高度發展、前進了。

思想開明的人、智慧高的人、知識豐富的人,一般很容易辨別他人智慧語言和新生事物。學習他人先進經驗,武裝是蠢者自己的。人變得聰明瞭,得益是自己。


石千石519


碑上的字只能看結體,筆畫和寫的應該有較大區別,尤其是書法這類比較講究細節的,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真不能做範本。當然,有時將錯就錯,也另有一番趣味,但絕非古人的本來面目。


GZJ196308


對古人碑帖指劃,只能說是數典忘祖和書學白痴。碑帖不僅是瞭解中華文字傳承演變的重要載體,又是呈現華夏文明發展過程中重要的文化遺產。中國的文字能流傳後世離不開碑帖,中國的書法藝術發展更離不開碑帖。只要人動筆寫字,實際已進入人們的審美範疇,審美的標準就是碑帖。如果說寫的字與碑帖無關,那這字別人不會認識或不算字!


克子44586


書法是一門藝術,古人的碑貼是書法藝術中的瑰寶。如同其他藝術種類一樣,由於每個人的知識、閱歷,乃至心情不同,對碑貼的研究欣賞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和體會,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也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對同一件書法作品,有的欣賞,有的喜歡,有的覺得一般。總之,審美沒有優劣對錯,只有不同感悟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