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军政府?

上善若水贝贝晴


军政府这个名词对于当代的中国青年可能已经非常陌生了,我们从字面意思来看军政府,可以看出这个名词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军队、一方面是政府。

那么究竟军政府的政府和军队之间拥有怎样的相互关系呢?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军政府其实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权力由军队所拥有。也就是说国家的权力被军队长官掌控的政府叫做军政府。

可能只是这样的一个抽象的定义还不能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我们将会通过几个例子来走进军政府,来搞清楚军政府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个例子:在辛亥革命后,起义军在武昌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政府掌权者是起义军的领头人。

起义军攻下整个武昌之后,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成为了民国的第一个省级军政府。


直至1912年1月1人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国家权力回到了文官手里,也代表了民国军政府历史的彻底结束。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例子中,掌握权力的是起义军的首领,也就是军政府定义中的军队拥有国家政治权力,而当身为文官的孙中山上位掌握权力之后,权力不在军队长官手里了,中华民国军政府也就结束了。

第二个例子:由袁世凯创立的北洋军政府,在清帝正式宣布退位之后袁世凯担任了中华民国大总统。

当时的中华民国虽然名义上是文职官员负责管理政府工作,但是实际的权力还是在军队长官的手里。所以,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也被称为北洋军政府。

北洋军政府的历史极为漫长,一直辗转于各大军阀的控制之下,知道军阀势力彻底被消灭才正式宣告结束。虽然掌权者一直在变化,但是自从北洋军政府建立之后一直是由军阀控制权力,所以北洋政府一直以来的性质都是军政府性质。


第三个例子:前两个例子离我们比较遥远,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我们身边的现代军政府例子。

自1932年开始,泰国发生政变,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制,泰国军人第一次掌权组成军政府。之后泰国就进入了断断续续的军政府历史时期,之所以说是断断续续,是因为泰国的军队一直拥有干涉政务的实力,所以当权者如果不重视军队军人的利益就会被推翻,然后军队就会建立一段时间的军政府,然后当权者符合军队利益了,军政府就会过渡到民主政府。

近几年泰国由民选政府变为军政府的情况出现在2014年,当时的泰国的政治出现危机,并且存有加剧的风险。出现这种情况后,泰国军队进行了政变,推翻了当时的政府,接管了国家权力。

军方领导人巴育领导成立了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并宣告暂代总理,直至军方选出新任总理位置。这也代表了,泰国政府正式成为军政府性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年,在今年的7月15日,泰国方面传出消息,宣布总理将辞去全国维持和平和秩序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这也就就是说泰国又变回了民选政府。

对于泰国来说,军队一直掌握着干政的实力,所以一旦军队的利益不被满足,或者国家出现危机,军队完全能够做到推翻政府成立军政府。

从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基本可以了解军政府的大致形式,首先是由军队长官担任国家元首,军队掌握国家权力。其次是军政府的首领并非由选民选举担任,而由军队长官直接上任。而且军政府的形成一般与军事政变息息相关,军政府的最高权力掌握在军队首领手里,统治方式为专制独裁,并且实行的法律也是军事法律,这就是军政府,一个与民选政府大相径庭的政府体系。


历来现实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军政府顾名思义,就是军人控制国家政权,形成的政府。

军政府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他们都是独裁政府。

军队的特点本来就是独裁,下级对于上级无条件的服从。

期望军政府建立合理的政府,基本是不可能的,历史上的先例也很少。

军政府的问题很多,其一是很容易让国家陷入战争中。

因为军政府是靠军队上台的,必然存在很多的军头。如果军政府不能有效解决消灭内部军头的问题,军头拥兵自重就很容易陷入内战。

以北洋政府为例,袁世凯死后,北洋军政府立即出现大规模内战。

继任者段祺瑞无法控制大局,他的军事力量没有绝对的优势。结果吴佩孚、曹锟趁势而起,双方发生激战。

而吴佩孚、曹锟上台后,又同曾经的盟友,实力派军阀头子张作霖火拼。

战争似乎无穷无尽。

为什么战争这么容易爆发?

因为这些军头一手掌握军政大权,随时可以发动战争,没有人能够限制他们。

说通俗点,他们很容易形成唐朝那种藩镇节度使,导致国家大乱。

所以,现在世界上绝大部分政府,都是文官政府。

宋朝实行以文官控制武官的战略。虽然导致军事力量较差,但国内比较稳定。

宋代除了极少数的诸如方腊(不到1年被剿灭),没有大规模的内乱。

这就是区别。

目前,世界上仍然存在几种军政府:

第一,非洲军政府。

就是军人执政,为所欲为,想干什么都可以。

大家看过《战争之王》吗?那个非洲利比里亚的军阀,就是这类人了。

此人依靠军队掌握国家大权,随心所以。

仅仅因为侍卫握住婢女的手,就一枪将他打死。

他的儿子随意扫射路人,仅仅为了试验自己的刚刚得到的枪。

第二,泰国军政府。

泰国表面上是文官政府,其实是军队在背后操纵。

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动摇军政府的权力和地位。

前后两个强悍政客他信和英拉因为和军方作对,都被整的一塌糊涂。

英拉刚刚拿到塞尔维亚绿卡,才结束了自己流亡生活。


第三,土耳其军政府。

土耳其本来是军政府掌握国家,随后为了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由军方建立了文官政府。

然而,只要文官政府一旦不符合军政府的意图,就会遭到政变解散。

然而土耳其文官集团逐步得到权力,开始遏制军方的力量。

目前土耳其军阀力量已经大大减弱,武力控制国家大局。


无论哪种军政府,对于国家未来都是很可怕的。

以最好的土耳其为例,表面上埃尔杜安控制了大局,也许一瞬间就会被军方再次夺权推翻。


萨沙


军政府,与军政府相对应的就是文官制政府。就当代政治体制而言,现在各国的都是文官制政府,军政府属于非法政府,不被国际社会和联合国所承认,但也有特例。泰国数次出现军人集团推翻泰国经选举的合法文官政府,成立军政府,但依旧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而缅甸自1988年成立的军政府却遭到以欧美政府强烈反对,不予承认,所说缅甸是独裁军政府,但国际社会虽然反对缅甸军政府,但依旧和缅甸有外交关系。就此也说明一个问题,军政府并非非法政府,这是一个“伪命题”。

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军政府的话,就是国家现役军官以军人身份管理国家,把控政府职务,制定和执行国家内外政策,军人把控国家一切资源,停止政党和议会运作。停止宪法实施。完全是“非法”施政,缺乏有效地监督。即行政,立法,司法大权于一体,拥有了最绝对的权力。必将产生绝对腐败,这才是军政府最值得诟病的地方。应该说二战以后,军政府就逐步退出政治舞台,而从一战后到二战结束日本就是军政府

。而欧洲国家几乎都是文官政府。即便是二战期间的德国纳粹依旧不是军政府。还是文官制国家。而美国政府始终是文官制国家,可以说美国从立国伊始就严格限制军人干政。从实际角度来看,自1912年到1927年,北洋政府就是典型军人政府,只不过是不明显而已。

应该说,军政府一般都发生在“民主”比较弱小的国家,而军队比较强势的国家,包括战后的 巴西,阿根廷长期处于军政府时期,匹诺切特时代的智利。八九十年代的缅甸。以及经常政变的巴基斯坦和泰国,在这些国家里,军人具有巨大影响力,也拥有强大权力,

而尤为关键的两点就是文官政府“指挥”不动军人集团,第二点就是军人集团有一定政治基础。颇受民众拥护。经过长期的政治变革,现在实际存在的军政府已经不存在了。而实际具有军政府背景的只有泰国,巴基斯坦和缅甸,十分巧合的是他们都是亚洲国家,这三个实际意义上的军政府颇有“市场”随时都可以推翻现任文官政府,只在于他们愿不愿意和敢不敢的问题。也必须承认的的是,军政府专政没有长久的,几乎都是出于动荡中,缺乏基层民众和基础的长期支持,和国家精英阶层地反对。不是三权分立稳定的政治架构。军政府只有以“永久性紧急状态”。来证明的自己和合法性。再就是军政府基本上只是控制了中央政府,与最高国家立法和司法机构。地方政府还是由文官治理,或者由军政府指派文官担任。就此难免发生冲突。

比如泰国在2014年5月22日,泰国陆军总司令巴育发动军事政变,宣布成立军政府,并终止《泰王国宪法》,解散众议院。巴育在泰国王任命下,提任泰国总理。这样军政府泰国上下都“接受”。关键在于每次军人政变并不影响泰国的体制,几乎没有血腥镇压,泰王有一定实权。文官政府与军队权力均等,相互制约平衡状态。政府影响不了军队,对军队没有控制权。这种让泰国军队独立性很强。而缅甸是由于长期军政府控制,国家上下都具有军队的背景,现在缅甸军方虽然将权力交还给文官政府,但军队在缅甸议会具有30%的议席,而国家重大议题,比如修改宪法,军费分摊,必须要有过议会80%同意才可以,这样一来就绝对地确保了缅甸军方在文官政府中可以利于不败之地。而巴基斯坦则是迫不得已,由于和印度的长期对立,二者又不是一个量级的,巴基斯坦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就必然要养大量军队,而且要给予军队一定的特权,这就造成了巴军的“无法无天”。军队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稍不满意就发动政变。过一定时期再还给民选政府。

可以说军政府的出现和产生与本国政治氛围分不开的,不能说对错,但起码来说是国家政治不健康,不成熟的表现。至少,军政府的出现与现代政治是相违背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一般定义判断一个政府是否是军政府其是否通过军队建立并掌控国家,其可能在意政权合法性并且对有争议的法律进行解释,其可能由当地人或是占领国人组成。一般由军人担任重要职务。

乌干达 阿明

其一般会对外国领土进行军事占领并管理,对国内实行戒严,并通过修改宪法成为军事政治,另外一般实行军事专政,一般会由一个军队及其指挥官统治一个独裁的政府。

有趣的是在某些国家,军事专政一般会成为改革或是维护稳定的一种手段,这些军政府一般会冠以国家恢复或是民族解放的头衔,由于其一般给人的印象是远离政治,远离权力,所以其会将自己视作国家的拯救者,进而进行军事政变将腐败或是短视的平民政治家赶下台。这一点上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不过其伟大之处在于最后进行的凯末尔改革。

凯末尔

不得不说明的是,军政府状态是一个国家在非常不稳定时常用的一种手段,但其或多或少会对未来政权埋下隐患。并且军政府状态在正式成型时一般会有非常强烈的个人崇拜,并将其执政的惯性持续下去,一旦领导人逝世,其政权极易造成不稳定的情况。并且军人干政的情况将导致今后的军事政变的隐患存在。且由于军政府存在的极度的侵略性,极易导致战争的爆发。

巴育 泰国

军政府在世界各个地方的各个时期都广泛的存在过,亚洲中国近代出现过的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二战日本的军政府,东南亚的泰国,欧洲的希腊军政府,意大利和德国的法西斯独裁政府,以及拉丁美洲的古巴军政府,巴西军政府等等,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些军政府长期把控下的社会是不正常的,而且必然会被更加稳定的政府所取代,但是其根源错综复杂,往往会经历长时间的改革甚至革命。

四川军政府货币


区域拒止


蒋介石集团是法西斯军政府!

军政府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由军队所拥有。一般来说军政府的权力是通过叛乱和政变得来。

军政府权力的特点是强调军事管理,长期军事戒严,政府要员大多是来自军队内军人和少数文职人员,但最高统帅撑握政府权力。

如果是有民主基础的军政府会宣称,军政府是无党无泒中立者,因文官腐败而不得不实行军事管制,代管政府的军政府是保持中立。

政治专政的军政府,有自已的党派和政治纲领,用消灭异已手段推行政党纲领和政治主张,推行政治一元主义,最高军事统帅实行军事管制和政治独裁,实行政治恐怖统治。

军政府的本质,就是法西斯主义。

国民党,这个政治组织一诞生,就决定了军政府的性质。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军政,训政,宪政。

从蒋介石挟洋灭北洋开始起,到蒋介石死亡那天止,一直推行法西斯军政府戒严,给中国带来了几千年历史上最大亡国灾难和最血腥白色恐怖统治。



提问中贴的图片,是缅甸的。也是要引导介绍缅甸军政府的吗?

世界各国大体有两种形式的政府。独裁与皿煮。而独裁者的基础就是军队。

所谓军政府,无非是军人执政。但现在任何一个军人执政的国家,都不太好意思说自己是军政府。为什么呢?因为军政府基本上是军事政变后,上台执政的。被政变的又往往是皿煮政府。而当今世界的潮流就是皿煮。那你成了军政府,岂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不过如果细查各国,军政府的国家还真不少。或者说,多多少少都有军人执政。

说到缅甸呢,现在已经不是军政府了。缅甸现在的执政党派是昂山素季领导的皿煮党派。但昂山素季的一句话,“我将高于总统。”已经说明,她成为了那个破坏皿煮的人。

相反的,当时能够主动交出权利的缅甸前总统吴登盛,就要进步得多了。

吴登盛,出身军队。从普通一兵,一步步成为缅甸总理。又支持大选,出任第一届总统。在总统任期结束之后,不再连任。使得缅甸成为民主国家。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有什么了不起呢?其实可以想一下,从缅甸进入军事独裁开始,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一批一批的军官成长起来,你当年是班长,你知道到时候你会升排长、连长,直至总司令,等你升到总司令之后,你就必然会去做总理。你不做, 你后面那个要做总司令的下属也不答应。于是,一代一代军人,形成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

能够结束这种几代人的循环,所面临的压力也是不小的。但,吴登盛做到了。昂山素季所属党派顺利上位。缅甸也没有因此陷入内乱。

争取到这个权利的,固然了不起。但能主动交出去,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参习处


军政府指的是武装力量控制一国政权而形成的军事政府。

军政府通常是在一国政治或社会环境极端恶劣混乱的情况下,武装力量独立介入该国政治,通过形成军事政权达到稳定的目的。

军事政府通常的是一种过度政权方式,当国家稳定之后,军政府将政权移交民选文职政府,这种典型的是缅甸。但也由于其具备集权性,也容易转变为军人独裁,最为典型的就是埃及的穆巴拉克军政府。

识别一国是不是为军政府,主要可以通过武装力量是否独立执政,是否允许存在党派,是否控制立法、行政权利等方面看出。因为通常情况下,军政府通常由军队控制政府独立执政,而且控制政府当中的行政权和立法权,甚至还涉足司法权或者废除立法职能实行军事法令。


马克观察


“军政府”是对应文官政府的而产生的名词,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权力由军队和职业军人所掌握。一般而言,现代政治体制都是文官政府领导军队,比如美国的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和国防部长都是文职政治家,而职业军人的最高权力机构“参谋长联席会议”以及三军司令都要服从文职统帅的指挥。最明显直白的例子,艾森豪威尔宣布参选总统时,必须首先退出现役与军队剥离。



这是为了防止军队干政甚至是军事独裁情况的出现,当一个国家的政权由军队掌握出现“军政府”时,必然以军事法律代替宪法,以军事管制治理国家,甚至以军事手段制订国策和外交政策,是非常危险的。二战时期的日本,就是从文官政府与军队的不断博弈开始,最终成为货真价实的“军政府”,把日本逐渐拖入战争深渊,给亚洲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自己也挨了两颗核弹。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走的也是“君主立宪制”的路子,但是有点不伦不类,重要区别在于天皇对军队有直接的“统率权”。好在内阁的首相是文官(个别是陆海军将领出身,但已退出现役),特别是外相基本是文官,阁员里的军方代表只是陆相和海相两人,因此,早期日本的国策和外交政策还是由文官掌握方向的。

(陆相时期的东条英机)

这一时期日本虽然始终觊觎我国东北,但实行的是“稳健的侵略政策”,主张以代理人制度(比如张作霖)实质性控制东北,在《华盛顿公约》的框架内避免与整个西方为敌。从1912年到1926期间,日本内阁多为政党政治的互动,外交上采取对中国内政不干涉的原则,军队势力被压制,日本史称“大正之春”。这也是日本侵华步伐明显停滞的时期,是受其政府性质影响的。

1928年6月炸死奉系军阀张作霖,是日本军方挑战文官内阁权威的开始,关东军激进分子背着东京政府,自作主张除掉了逐渐不合作的张大帅,但其背后是暗中支持和纵容的日本军部。事件的结果是首相田中义一(退役陆军大将)里外不是人,被迫辞职下台,但裕仁天皇对军部也很是不爽,陆相白川义则也滚蛋了,基本是各打五十大板。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关东军第二次挑战文官内阁,当时的日本政府和军部都对武装侵略东北的成功可能性存疑,也确实顾虑西方和苏联的态度。然而由于张学良的不抵抗让关东军迅速取得重大胜利,并且日本政府通过试探,发现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西方无意真正干涉,于是顺水推舟追认了关东军行动的合法性,这一事件极大助长了日本军队的野心,但尚未达到失控的地步。尽管在传统意义上,已经把日本的军政府从1932年开始计算,笔者个人认为还不是“彻头彻尾”。

1936年的“二二六兵变”才是高潮,日本少壮派军人打着“尊皇讨逆"的旗号,举兵围攻首相官邸,杀死两名前首相、现任财政大臣和内大臣等高官,要求改组政府。尽管叛变最后被镇压下去,日本陆军内部的皇道派一蹶不振,但文官政治家们已经被军队的血腥手段吓住了 ,从此以后的历届内阁都要看军方的脸色行事,文官政治集团正式屈服于军队势力。



(接替东条组阁的小矶国昭)

重新组阁的广田弘毅虽然是文官,但已经是态度倾向军方的法西斯政治集团,也由此催生了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文官政府已无力制约和阻挡军队的侵略脚步。

1941年11月17日,近代日本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军政府”粉墨登场,这一天近卫内阁总辞职,裕仁天皇诰命陆相东条英机组阁成为首相,同时晋升其为陆军大将。东条英机一人身兼首相、陆相、内相、军需相、商工相多职,完全符合军政府“内阁官员大部分是军人”的特征,于是日本的国策日趋疯狂,仅仅20天后就挑起了太平洋战争。



从世界范围看,希特勒执政的纳粹德国、墨索里尼当权时代的意大利、佛朗哥通过军事叛乱夺取的政权都属于“军政府”,其显著特征是“国家最高权力由单一的军事统帅掌握”,是专制性的独裁统治。

现代社会的军政府一般是通过军事政变建立的,但迫于国际社会和世界舆论压力,大多数后来会将权力移交给民选的文官政府。

(西班牙军政府首脑佛朗哥)


度度狼gg


军人控制的政府。

军政府或称军事专政,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权力由军队所拥有。但是绝大部分军政府,均是通过政变而建立起来的。

军政府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施军事法律,或宣布永久性紧急状态。 在一般情况下,军政府的大部分人员均来自军队之内的军人。有些军政府会吸纳一些文职官员,但军事统帅仍然掌握着最高权力。军政府的统治,通常都是专制独裁。

军政府,一般相对于文官政府而言。中国的军政府,辛亥革命爆发后,湖北、湖南、云南、上海等地皆成立军政府。其中,武昌首义的湖北军政府是第一个军政府,以都督为主官,分司令、军务、参谋、政事四部,既而又改军令、参谋、军务、内政、外交、理财、交通、司法、编辑、教育、实业等部。其他地区军政府的组织大体相同。

湖北军政府既是中华民国第一个省级军政府,同时又代行中央军政府的职责,在近二个多月中实践上扮演了中华民国军政府的角色,直到中华民国成立。


生说


军政府指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由军队所有,是有关国家政权归属问题中的一种形式,基本等同于军事专政。此外,军政府一般实施军事法律。

为了得到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可以对比着某个资本主义民主国家政权情况看一下。比如美国。

美国,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国家政权以民众福利为目标,实行总统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宪法是最高法律。

对比之后可以得到一个很明显的结论,美国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原则给他们带来了民主,而军政府正好反着来,最大的特点就是专制。

军政府的建立一般都是依靠政变,建立后采取的统治方法是专制独裁。由于在军政府的管理下,国家政治权力属于军队。因此,国家内部实施的也全部都是军事法律。

关于军政府的人员配置方面,一般军政府内部大多数官员都是军人。除此以外就是一些普通的文职官员。


他们被军政府招纳进来的文职官员并不会掌握很大权力,以此来确保军最高权力者是军队人员。

历史上各大洲都曾出现过一些建立军政府的国家,1912——1935年的中国也出现过军事政府。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湖北、上海等地都陆续成立了军政府。湖北军政府是中华民国成立的第一个省级军政府,同时代行中央军政府的职责。

辛亥革命成功后,看似推翻了清王朝势力建立了新政权,实际上封建势力仍然存在,同时又有大量的外来势力进来搅和。

其实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各地建立起了许多军政府。

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曾经在非常时期建立军政府,不过经过实践证明,无法体现民主的军政府是没有办法成为主流趋势的。
▲当时的广东军政府

当然,这并不表明现在不存在军政府。当今世界上一共有五个国家由军政府执政,分别是泰国、斐济、几内亚、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尔。

泰国从2014年5月22日开始由军政府执政。从2013年到2014年,泰国执政党为泰党议员沃拉差提出的特赦法案,由此引起了反政府示威活动,国家处于政治动荡时期。于是,掌握着较大权力的军方介入。

当地时间2014年5月22日,泰国陆军总司令巴育接手代理总理一职,并表示会担任该职务直到军方找到合适总理人选。

2006年12月5日,斐济发生军事政变,军队司令乔萨亚·沃伦盖·姆拜尼马拉马宣布接管国家行政权力,同时还解散了政府和议会。次年担任临时政府总理。

毛里塔尼亚的军事政变中,政变军人直接冲进了总统府,扣押了当时的总统阿卜杜拉希。当时政变军人的首领就是现在担任国家总统的穆罕默德·乌尔德·阿卜杜勒·阿齐兹。
▲几内亚军事政变

几内亚军事政变发生在总统兰萨纳·孔戴去世之后,并且在当天就有一个军事组织出来发表声明。认为现在的政府没有能力去应对国家所面临的危机,现任政府应被一个由平民和军人所组成的“委员会”取代。

尼日尔军事政变相比上面的国家更加简单直接,2010年2月18日,参与政变的军队直接关押了总统马马杜·坦贾,政府也立即被解散。

军事政变发生后,国家主要领导人变为一位名叫萨洛·吉博的军方高官。这场军事政变到目前为止甚至已经造成了十多人死伤。

现存的由军政府执政的国家中,除了泰国和斐济,其他三个国家都属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他们大多经济发展不充分,需要借助外国援助来发展。

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任务应该是卯足劲发展自身,而不是关起门自己瞎闹。对于是否由军政府执政,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群众持反对态度。一些本国专家也认为军事政变只能暂时控制住整体的局势,对一些事发突然的武力暴动进行快速处理,最重要的应该是坚持民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