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西弗斯神話》理解存在主義

“生活到底有什麼意義!?”

有人開玩笑說這句話只能用來抱怨,不能用來思考。但無論我們是否認真面對與思考這句話,毋庸置疑的是,從古至今它如影隨形,永遠鮮活在人們的心中,驅使著我們繼續去尋找與探索它的答案。

顯然,加繆和西西弗斯也置身其中。而且他們好像對這個巨大又複雜的問題有一個共同的答案。

“生活當然沒意義。不過不意味著不值得去過。”

這個回答彷佛顯得不夠費解,過於輕鬆和簡潔了,甚至還有一些美,和輕蔑。像是吹著口哨或嚼著菸草一般。這句話來自於加繆的著作《西西弗斯神話》,也作為他存在主義哲學的重要結論。若要深刻的理解,我們要從另一個人,西西弗斯說起。


從《西西弗斯神話》理解存在主義

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1913—1960)


1.西西弗斯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眾神和群星依舊留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傳說他是塵世間最聰明狡黠的人,優美的科林斯城的國王。在宙斯尋花問柳帶走河神阿索波斯的女兒,美麗的神女埃葵娜之後,他竟敢向河神透露了女兒被藏匿的地點。眾神之王惱羞成怒(在傳說中他常常保有此種情緒),決意懲罰這個目無神明的凡人。他派死神塔納託斯前去,卻被故事的主人公西西弗斯巧妙地戴上了沉重的枷鎖,結果人世間就再也沒有人死亡了。直到戰神阿瑞斯前來協助,才把這個滿是輕蔑的凡人帶到了冥地。

西西弗斯在走之前叮囑妻子不準給自己舉行喪禮,冥王哈迪斯大為惱怒,經過西西弗斯的勸說,便派他重返人間去催促懲罰妻子。可當他重回人間,就不顧約定一味縱情享樂,在豐盛的筵席上,金子做的燭臺旁向眾人誇耀自己是如何騙過了死神,直到那團漆黑的暗影出現,死神又將他帶回了冥地。這次他要為自己所做的的一切接受最深重的懲罰,他被詛咒在地獄的高山之下,手腳並用耗盡力氣,將一塊巨石推到山頂,在它到達頂點的那一瞬間就必定再次滾落至山腳下,而西西弗斯又無法抗拒地必須再次拼盡全力把它滾上山巔,直到永遠。


從《西西弗斯神話》理解存在主義

《Sisyphus》(1548-1549年)創作者:Titian


這種早已註定又無法抗拒的命運,令人感到熟悉。對這種生活的審視與思索,一定從未在這個塵世間最聰明的人的心中停止過。這種簡潔又極富抽象意義的筆觸和故事,是希臘神話戲劇感的代表,也讓我們更加迫切地需要面對和思考這個問題。關於山腳下的西西弗斯,故事裡什麼也沒有提及,畢竟“神話被創造出來就是為了讓想象力賦予它們活力”。那個嚼著菸草樣的人,替西西弗斯以及我們所有沉溺在重複、虛無般生活中的人,做出了上文的回答,他就是加繆,當然還有他的存在主義哲學。他借用西西弗斯的(神話)經歷,寫下了《西西弗斯神話》這本書,亦傾注了自己的哲學思考。

2.《西西弗斯神話》與加繆的存在主義

“經過漫長的、用沒有天空的空間和沒有縱深的時間來度量的努力,目的終於達到了。這時,西西弗斯看見巨石一會兒工夫滾到下面的世界中去,他又得再把它推上山頂。他朝平原走下去。”

這是加繆想象中的,身處地獄時西西弗斯的狀況。“他朝平原走下去”面對這樣的結局和命運,西西弗斯竟然是清醒的,平靜的。他知道他的苦難沒有盡頭,可他依然沒有氣餒和悲傷。他明白沒有希望並不等同於絕望,清醒和平靜也不意味著順從。當他面對眾神離開之後的世界,獨自面對永恆的詛咒和懲罰時,他的堅持、輕蔑和平靜,世界只報以不可理喻的、神秘的沉默。可他依然朝平原走下去,這是他獨有的反抗。加繆說:“反抗貫穿著生存的始終,恢復了生存的偉大。”即使這種反抗是毫無作用和意義的,但它是值得做的。


從《西西弗斯神話》理解存在主義


“人們已經明白,西西弗斯是荒誕的英雄。這既是由於他的激情,也是由於他的痛苦。他對神的輕蔑,他對死亡的仇恨,他對生命的激情,使他受到了這種無法描述的酷刑:用盡全部心力而一無所成。這是為了熱情這片土地和生命而必須付出的代價。”——《西西弗斯神話》

若我追求我願意追求的事物,不得不經受這種無意義的懲罰和詛咒,那麼我願意坦然平靜地接受。因為在這途中,我依然走在我所樂意的追求之路上。我不知道其他已然存在的人應該如何對待他的命運,我自己願意選擇反抗、追求自由和永遠保有激情和輕蔑。這是西西弗斯面對他的命運時應該保有的態度,那麼我們呢?

在憐憫他們時,我們所面臨的世界,不也充滿了如此荒誕與無意義的命運。短促的人生,創造了喧譁與騷動又歸於死亡的沉寂。我們的生活其實也難以賦予更長久的、更宏大的意義。無意義是不是就意味著不值得過?

存在主義哲學說:不,荒誕無需逃避,無意義不意味著不值得過。存在先於本質,人要先讓自己存在才能定義自己的本質和意義,而非只是為了意義去生活。

“如果美好的事物終將會消亡,在這以前,我們得先讓它存在啊”——王小波


“征服登上頂峰的鬥爭本身足以充實人的心靈。應該設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西西弗斯神話》

知彼岸無橋,仍心向彼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