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到底能不能还田,该如何还田?

新大风歌


再过一段时间就要收麦子了,过去人工割麦子的时候,秸秆都要拉回来当柴禾烧锅。后来联合收割机可以直接脱粒、粉碎秸秆了。关于秸秆还田的议论就多了起来。

其实秸秆还田的方式有很多种,一种直接在田里焚烧,这种方式目前是被禁止的,因为不仅污染大气,对周边的未收割小麦也有隐患。

第二种是通过厌氧发酵后再还田,即将秸秆跟畜禽粪便堆放在沼气池里,通过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可以用作燃料,沼液和沼渣可以作为液体有机肥施用到田间。这种方式秸秆利用率较高,但需要一定的成本跟技术,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大多数人还是通过第三种方式:即将秸秆粉碎后,直接翻耕埋藏在田里。这种秸秆还田方式争议最大,今天大乡就来介绍一下这种方式的优势与弊端。

先说优势:

1、无论小麦、玉米、水稻,这三大农作物的秸秆都可以还田,因为粉碎后的秸秆具有保墒、保温的作用。秸秆粉碎后会使土壤蓬松,能够调节土壤中的温度和湿度,使水分不会过快的蒸发出去。秋季玉米的秸秆粉碎后,对小麦越冬提高温度有明显的作用,可以增加0.8℃左右的温度。

2、提高肥力。

秸秆也是有机质,秸秆在土壤中分解后,会给土壤增加氮磷钾等多种矿物质元素。秸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还会形成腐殖酸,改善土壤的结构,提升土壤的蓄肥能力,避免土壤板结。例如秸秆中含有大量的钾,与无机化肥结合使用,能年增加8% 的土壤速效钾含量。

3、改善微生物菌群

秸秆还田后,会使微生物增加,在分解秸秆中的养分时,提高土壤的酶的活性。秸秆还田还会吸引蚯蚓加入“分解队伍”,进一步改善土壤的结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生态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4、节省成本

从劳作方式上来说,秸秆还田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了时间成本、劳动成本。对环境有很好的友好性,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同时,秸秆还田也有很多值得诟病的地方:

1、影响出苗率

一般的连续耕作的农田,翻耕深度较浅,不足15公分,使秸秆始终在浅层的地表。例如小麦秸秆粉碎后种植玉米,播种时会出现玉米种子扎根不牢的现象,容易出现吊根。有数据显示秸秆还田的玉米比非秸杆还田的玉米出苗率低5个百分点。

2、竞争氮源

我们知道秸秆是有机质,本身具有较高的C/N比,所以微生物在分解秸秆的时候,会消耗土壤中的氮源,造成跟作物竞争氮源的现象,不利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3、病虫害传播

秸秆还田后,秸秆上携带的病菌及虫卵也会带入到土壤中,给下一季作物带来隐患。例如小麦秸秆还田后,会促进纹枯病的繁殖、流行。

如何改善这些弊端呢?

1、加大翻耕深度,保证翻耕深度在25公分以上,使粉碎的秸秆尽量进入深层土壤。

2、秸秆粉碎粒度要细,保持在3公分以下,这样不至于土壤过于蓬松,而不利于播种。

3、补充氮源,在秸秆粉碎后,每亩田里施用30斤氢胺或尿素,给微生物快速分解秸秆提供营养条件。

【大乡】,专注科普三农领域的“冷知识”、“趣知识”,快来关注、点赞吧!

大乡


秸秆还田对旱地如北方小麦种植区,不知道你们那儿的情况怎么样?但在我们南方水稻种植区其实很早就有了,当然,以前的量还是不很大。

记得我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当时因家里一直是种植的双季水稻。每到早稻收割的时候,因当时收割机还很小或甚至没有。所以,每个农民家庭的劳力都是非常的紧张,很多出外打工的人也都会回家帮忙搞“双抢”——抢收早稻、抢种晚稻。



而早稻收割完之后,秸秆的解决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得先将秸秆束成一个个的小稻草人,再将它们整齐排放在田埂之上,然后等着干了再挑回家。

这过程虽说看起来很容易,其实1亩田光是清理就些秸秆就得大半天,且又是双抢最忙碌的时候。所以,我们就会将小部分秸秆散开晒上一两个大太阳,直到秸秆变干、变软,再将其直接翻入田内。这种还田方式,因为都是没经过打碎的秸秆,所以不能大量的直接还田,但终究还是能减轻负担。

后来,随着收割机的出现,且秸秆又能直接打碎,所以,如今能直接还田的就多了,甚至全部都是直接还田。且如今农民大都只种植一季水稻,这些经过压碎的秸秆更是不用理采了,既便有接着种植油菜的,也完全有时间等水稻秸秆基本腐烂再来种植油菜。

当然,这只是说的我们水稻的直接还田,而水稻秸秆相对小麦来说,其秸秆是软很多的,更别说是玉米秸秆了,且水稻种植区因耕地全是泥浆,所以,秸秆的解决还是非常容易的,且也不会对下季作物的种植造成比较明显的伤害。

好了,这就是水稻的直接还田方法,看来还是很容易的。当然,像小麦、玉米的还田肯定不如水稻秸秆这样轻松,就不说了。


湘村小之草


秸秆能还田,而且从很久远的历史上就一直秉承秸秆还田这一做法,其秸秆还田的途径有:

一,直接还田,以前专门有一些掩青(轮作地块)田,种一些杂草,到耕种之前用梨把它们翻进土里,以增加土地的有机质含量,达到提高地力的效果。

二,高温沤肥,把秸秆弄碎,然后掺和一些土和水把它们堆集起来,经过高温发酵,杀灭秸秆中的病菌和虫卵,使秸秆转化成腐熟肥料。这样的肥料不但能提高地力,而且还有保水和增加土地透气性的作用。

三,经过做饲草使家畜家禽食用后产生动物粪便,这样的农家肥在所有的农家肥料中是最好的👌。

四,通过转换,把秸秆通过烧火做饭,通过烧火取暖产生一些草木灰,这不但是很好的肥料,而且还是酸性可杀灭病菌的一种有机农药。

至于现在如何还田,只有通过机械粉碎直接还田这一种办法,这样的秸秆还田有很多坏处,

一,生秸秆还田后如果要转化成肥料,它本身还要吸收土壤中的一部分养分,这样的话就减少了地力。

二,一些有病害的秸秆不经过处理会对土壤污染,严重影响下一茬庄稼。

三,秸秆在地下形成一定的棚架,严重影响庄稼出苗。


痴骑朽翁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由于我国农村的耕作制度,都是小块的责任田,不适合大面积的机械作业,农民都是一家一户,土地面积小,大面积,的农业机械作业还推广不开,再说小面积的秸秆机械还田成本高,农民不易接受而且技术不成熟,在晴朗干燥的天气作业造成黄土飞扬、尘埃满天的污染。

一、秸秆还田的好处:首先,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其次,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再次,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也可供应一定的钾等养分;最后,秸秆还田可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在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也应受到充分重视。

二、秸秆还田也有不好的地方。秸秆以前没有还田时,就是在地里秸秆烧了后,草木灰养地,地里有很多害虫的卵及害虫因为这把火而烧死,下季田里害虫少了,打农药的次数也少了。秸秆还田带来诸多的不足:首先、因秸秆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易发生土壤微生物(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甚至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现象;其次、秸秆还田易发生病虫害。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等一些病虫害,在秸秆直接粉碎过程中无法杀死,还田后留在土壤里,病虫害直接发生或者越冬来年发生。直到现还没有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再次、粮食在收割的时候,收割机手不愿把闸口割的短些,因为这样机器割的慢,慢就代表挣的钱少,收割机留的闸口都很高,旋耕机刀下不去,耕的也很浅,田地没有得到深翻,有些种子会都浮在秸秆上,造成出苗率低,粮食减产。

三、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秸秆直接还田的时候注意,要适当增施一些氮肥,缺磷的补施磷肥,但这样又会增加秸秆还田的成本,有时农民也不乐意;其次,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适时灌水,或用石硫碾压,使土壤与种子接触紧密,能够正常发芽。因为,秸秆翻压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孔隙大小比例不均、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这样就会增加能耗,加大成本。

综上所述,秸秆是可以还田的,但一定要注意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要秸秆还田,就必须把秸秆清出田地,先进行粉碎后发酵好,再放田里,另外秸秆粉碎后喂养牲畜,牲畜产生的粪便,再施肥到田地,那是最好的农家肥。







北京乡村


秸秆全部还田是不科学的,更不适应大自然的条件。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怎么能允许秸秆全部还田,耕种层怎么能容呐不经高温处理的秸秆,它在里面,农民还能达到精耕细作吗?如今的农业机械都按焚烧制造,滿地是草,一切农业机械都成废物,禁烧五年五年秋翻停止,还田五年,五年都得焚烧解决,

秸秆还田,在土壤中,它变成活性体,它要吸收土壤水份和营养,包括化肥农药,它不光吸收土壤的水份和营养,土壤内的秸秆和土壤外连接的秸秆,把土壤内热能和水份排除耕层外,一边吸收大地热能一边排除热能,土壤内热能外流,秸秆还能腐解吗?失去水份和热能的土壤,种子和秧苗还能正常生长吗?

土壤内的秸秆达不到封闭发酵,它就要发生霉变,生成病菌产生病源,虫菌就要繁殖,带有各种病菌的秸秆,就要侵略大地和秸秆,生虫生病这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信号,一旦自然温度适合,传染病源和秸秆带有病菌发作,土壤就要受到污染的侵害,秧苗将全部死亡。

土壤内的秸秆发生霉变,产生霉菌须要漫长的时间,前期吸收土壤热能,后期随着伏天的进入,它要排出体内吸收的东要,生成秸秆浸出液,它即污染大地,还侵染秧苗,浸染的水田内生物全部死亡,旱田到雨季水变色,流入河中坝内,鱼儿不死带伤,污染的河水不能食用。它的活性过程,正是一季农田的生长期,农作物和活性体共同生存在土壤中,土壤有这么大的能量吗?

由于秸秆吸收土壤内的能源,农民就得补充能源,化肥农药营养药,种子的包衣都要加量,成本的增加,产量的下降,土壤被超量化学肥药的侵染,土壤体能下降,病菌增多,农民只有靠焚烧解决,

通过秸秆焚烧热能,清除土壤上的各种污染和病毒,土壤才能清洁,秧苗才能正常生长,农民才能正常耕种。所以禁烧是害农。


半戍品


秸秆还田这个问题专家都已经给了说法了,但专家的说法有点不可取!

在专家没说法前,家家户户夏收秋收,有些家庭需要秸秆喂牲口、说锅的都在粮食收获后,把秸秆拉回去储存起来,不需要的家庭直接把秸秆翻匀到地里晒晒,差不多,等大家都收完后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当然这样不好,污染环境,曾有新闻报道因为烧秸秆造成飞机看不清,不能正常起降了。

说它不好的,再说说烧的好处:地里秸秆烧了后,草木灰养地,地里有很多害虫的卵及害虫因为这把火而烧死,下季田里害虫少了,打农药的次数也少了。

咱们再来看看秸秆还田的不好的地方。

粮食在收割的时候,收割机手不愿把闸口割的短些,因为这样机器割的慢,慢就代表挣的钱少,而且还费油,加大工作量,所以两个加起来,收割机留的闸口都很高,庄稼收获后,把秸秆调匀后,旋耕机开始作业了,因为田里有秸秆原因,旋耕机刀下不去,耕的也很浅,田地没有得到深翻,有些种子随机下地,都浮在秸秆上,造成出苗率低,下季粮食减产,就这样周尔复始的,没有办法,国家政策,不能不执行。

要想解决秸秆问题,首先把秸秆清出田地,粉碎后发酵好,再放田里,另外秸秆粉碎后喂养牲畜,牲畜产生的粪便再放田地。

这就是我个人一点想法!


东枫至海


秸秆还田在农村很常见,现在农村也都实施机械化了。我们这边农户家田地比较少,都是小面积耕种,有的地还不适合机械进地。

但是农民还是愿意把秸秆还田。以前都是把秸秆焚烧在地里,一方面让秸秆给土地增肥,而且还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避免火灾发生。

其中秸秆还田也有弊端那就是对土壤造成破坏、引发病虫害等等。而且,大量秸秆还田还会导致粮食减产,农民种地的成本增加。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那就是跟粉碎秸秆有一定关系。我们这里都是用机械把秸秆粉碎然后打到地里,如果粉碎不好的话留下大片秸秆就会腐烂到地里,就容易给田地造成污染,导致细菌和虫卵繁衍生息,最后,为了消灭病虫害,农民又不得不喷洒农药。

不是说秸秆还田不好,秸秆还田还是有好处的,只是要注意方法,在粉碎秸秆后要把地里大片秸秆清理干净,这样土地才不会得到损害。





农小朱


秸秆还田是将粉碎的秸秆直接还田或是堆积腐熟后进行还田,是一项常用的农业技术,具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一是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减少化肥用量;二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三是促进植株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此外,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减少秸秆燃烧量,降低秸秆禁烧难度。

缺点:一是秸秆还田容易孳生大量有害菌和害虫,加大了下茬作物病虫害防治难度。二是容易导致作物苗期生长不良,秸秆在腐熟过程中需要消耗养分,如果不额外补充氮肥、磷肥等速效养分,容易导致作物缺肥。三是秸秆用量过多或是施入不均匀容易降低出苗率。一般每亩折合干草200公交左右(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都农业人


秸秆还田完全可以实现,而且秸秆还田不仅仅解决了无处安放和防止肆意焚烧带给大气的污染。就以我们平谷刘店为例,我们这大范围开展“生态桥”,就是将田间地头的费柴火和慌草粉碎,加入羊粪或鸡,牛等粪进行发酵,做成有机肥。一吨废料可以换几袋有机肥,政府出资补助。现在我们这老百姓都很喜欢这种方式,不仅解决大家一些烦恼还可以用有机肥改良土壤,好处多多,所以其他地区可以试试。让我们的秸秆不在是废料而变成我们的宝。


大桃新农人


秸秆还田在农村很常见,现在农村也都实施机械化了。我们这边农户家田地比较少,都是小面积耕种,有的地还不适合机械进地。

但是农民还是愿意把秸秆还田。以前都是把秸秆焚烧在地里,一方面让秸秆给土地增肥,而且还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避免火灾发生。

其中秸秆还田也有弊端那就是对土壤造成破坏、引发病虫害等等。而且,大量秸秆还田还会导致粮食减产,农民种地的成本增加。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那就是跟粉碎秸秆有一定关系。我们这里都是用机械把秸秆粉碎然后打到地里,如果粉碎不好的话留下大片秸秆就会腐烂到地里,就容易给田地造成污染,导致细菌和虫卵繁衍生息,最后,为了消灭病虫害,农民又不得不喷洒农药。

不是说秸秆还田不好,秸秆还田还是有好处的,只是要注意方法,在粉碎秸秆后要把地里大片秸秆清理干净,这样土地才不会得到损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